|
地板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23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三、“创新”——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重点
****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教师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重点。教师要教育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开拓,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
1、加强创造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过程实际上创造思维激发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指导学生广开言路,在进行集中思维和正向思维的同时,多进行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运用不同的知识善于发现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工程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设计练习题:师傅和徒弟合作加工一批零件,徒弟单独做要15天完成,师傅单独做要10天完成,————————?让学生提问题,学生可以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练习中得到了培养。
2、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能力。“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教师先请同学们量出已准备好的几个直角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教师板书出部分数据,引导学生观察这几组数据后,提出:“根据你们测量出的结果,有什么问题?”学生有了许多疑惑:为什么这些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和都是90°?是不是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四、“运用”——落实“以人为本”精神的目标
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在实践中应用,运用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的过程,是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不断发展与提高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是落实“贯彻“以人为本”精神的最终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联系实际生活,布置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让学生做一做、量一量、验一验、用一用,学会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进而培养儿童的应用多种数学知识、技能及创新精神。一可展示在同一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如植树节进行植树实践活动,可让学生编出或计算出直线、环形、方形等不同植树方法所能植树的棵数问题;可以编出和解答造林绿化的面积问题,还可以编出和解答有关人均植树棵数或完成植树所需时间等问题。二可展示数学知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教学百分数应用时,在学校可用于计算学生的出勤率;在工厂可用于统计产品合格率,完成任务的百分之几等;在农村可用来统计植树成活率,根据发芽率计算出所需种子的数量。三可展示在不同的生活实际中同一知识运用的不同侧面。如学“圆”后,计算圆桌面的面积最快宜用刻度尺直接量出直径再计算;可计算大树干的横截面积;可计算工程中的土石方量;可测量计算土地面积等等。……这样既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应用的技能技巧,达到学以致用之目的。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中要“以人为本”,做到目中有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乐学、会学”,引导学生“创新”,学会“运用”,就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