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0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二年级数学观摩课《长度单位》优秀教学案例及说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3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长度单位》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单位。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

3、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在建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厘米尺,边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一根长5厘米的纸条,图钉。

教学过程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小方块,还记得我们上节课用这个小方块做了些什么事情吗?

(作为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

    每次测量物体长短都用这样的小方块一个一个去摆太麻烦,有什么其他工具可以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

    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是统一规定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认识厘米。

(1)看一看。

    将小方块的边放在厘米尺的刻度上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尺上每大格长度与小方块边相等。)

    这个小方块,他的一边是1厘米,而厘米尺一大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板书课题)

(2)比一比。

    找一找,比一比,我们身边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教师出示实物图钉和手指,通过测量,学生清楚地看到并体会到1厘米的直观表象,学生练习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的长度。

(3)认识厘米尺。

我们使用的这种尺每大格都有1个数字,因为这些数字都以厘米作为计量单位,所以叫做厘米尺。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用厘米尺量。

(1)说一说。

    厘米尺上1、2、3……这些数表示什么意思?(1厘米,2厘米,3厘米……)

让学生根据刻度表示出1厘米,2厘米的长度。

总结:从0到1有1个大格表示有1厘米,从0到2有2个大格表示有2厘米……

(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比一比。

    根据刻度比划出9厘米,10厘米,15厘米的长度。

(3)量一量。

    取出纸条,量一量他有多长?

    学生活动后汇报结果和测量方法,有两类策略,教师叙述后让学生找出最优化策略。(1、把尺子“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这时纸条右端对着5,表示5厘米。2、把纸条对准刻度,看占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分析:第2中数格子太麻烦,1要简单。

(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总结用厘米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教师要提醒把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左端。

    质疑:如果“0”刻度与纸条左端不对齐,会出现什么情况?

    右端所指数字与纸条实际长度不符合。

三、练习巩固。

(让学生看一看。估一估,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34:45 | 只看该作者
《长度单位》》案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小精灵儿童网站



   教学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 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 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 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  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 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用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  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对准0刻度线的。

(2)       正确的。

(3)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  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  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  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

5,  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收集资料:你还不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回家量一柞,一步的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 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小精灵儿童网站



   教学准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妈妈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师:如果我们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最好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 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 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 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  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 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用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  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       没对准0刻度线的。

(2)       正确的。

(3)       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  如果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怎么办?

3,  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  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吗?

5,  选择尺子和自己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收集资料:你还不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人们用什么进行测量?回家量一柞,一步的长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13:35:09 | 只看该作者
培养创新思维  增长学生学力

——《长度单位》教学案例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现在的小学生要想成为社会发展的小主人,就要求现代化教育必须从创新的角度着眼于教育的未来,培养创新型人才,在整体教育思想指导下,逐步使学生的学力增长。学生学力增长包括两方面:基础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基础性学力指的是作为合格公民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创造性学力是指学生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具备的探求态度、创新的能力和创新性的知识体系。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中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学力的增长。

一、  本课的知识背景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本节课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并使学生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这节课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起始课,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的基础,也是学习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基础。本节课的知识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学生在体检时量过身高;裁衣服时量过胸围、袖长;体育课上量过跳远的距离等等,初步接触过长度单位,但对有关长度的知识还缺乏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

二、  从兴趣情景中叩开学生思维之门

课一开始我就请同学帮忙,问:“要想知道小棒、橡皮有多长,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同学们觉得太简单了,很快告诉我“用尺!”我就出示了学生尺、米尺、皮尺、卷尺等。这下同学们的兴趣来了,赶忙向大家介绍每把尺的用途,然后总结出,尺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紧接着,我出示了一把量身高的尺,请同学帮我量身高,学生们的兴致更高了。进而从身高数引入正题——长度单位。开始我巧设兴趣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因为心理学研究曾表明,人在情绪低落时的思维水平,只有高涨时的二分之一。这样,在学生积极的思维状态下,促使他们愉快的进入探求新知的学习过程,做好学力增长的准备。

三、  以动促思 探索新知 增长学生的学习技能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在教学测量方法这一段时,我请学生先自己试着量书上第一根长4厘米的毛线。通过亲自实践总结出测量方法。在测量另外两根毛线时,由于书的厚度问题,不能把尺从0刻度起放平测量。爱动脑筋的同学们决定自己找到方法,在反复的实践中他们找到了两种方法,一是从尺的中间量起,二是把尺反过来,用0刻度对准毛线的末尾量。这样以动促思,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长了。

课的最后我还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手腕一周的长度。当时,学生手中除了有一把尺外,还有一根绳子。对这个活动学生们很感兴趣,有4人一组研究的,有2人一组的,总之全班都动起来了,学生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不久结果出来了,测量方法多种多样:有用尺在手腕上转着圈量的;有的把手腕看成一个长方体,一面一面地量长度,再加起来,在此基础上,有的同学把它进一步升华,只量两个面的长度再乘2;还有的借助工具量,先用绳子量手腕,再用尺量绳子的长度。通过这个活动,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到探索新知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学力。

四、  以问促思  激活学生思维的亮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尺量周围物体长度的练习。同学们开心地活动着,突然有位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想量这根绳子的长度,可尺子不够长怎么办?” 听后我十分惊喜,这样一个平日寡言少语的学生,在今天这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下大胆提出了如此关键的问题,我马上鼓励她再大胆些,向大家发出疑问。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争着献计献策。班内探索、研究的气氛更浓烈了。一位同学说:先从头量绳子,量到尺子末尾时,掐住绳子再接着量,然后把量得的长度合起来。又一位同学说:我的方法和他差不多量到尺末尾时,用笔在绳上做个记号再量。这两个同学回答后,班上同学高兴地点头,表示赞同。这时,我班一位好胜的同学站起来说:“我的方法更好,把绳子对折一下量,量得的结果再乘2就是绳子的全长。”同学们为他的精彩回答热烈鼓掌,我也按捺不住自己的喜悦,夸他是我班的“智多星”。可见,学生思考的过程正是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其过程锻炼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逐步使学生质疑的本领进而形成解疑的能力,使学生的学力进一步得到增长。

总之,新课改的大潮滚滚向前,新课改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师角色的变化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变化、挑战、创造、完善。我在注意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发展前提下,鼓励学生思学、好学、善学、会学,使知识获取能力上具有再生的功能,从而增长学生创造性的学力。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打好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0 16: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