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9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优秀教学设计与意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00:33: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探究、归纳比较、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师: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一些与小数有关的资料,谁  愿意读给大家听听?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小结:刚才出现的这些数都是小数,它们表示什么意义,应该怎样正确地读和写呢,;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的知识起点是三年级时对一位小数的直观认识和刻画,这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点。通过找身边的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认识,激起进一步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二、教学例1,初步感知

    师:为了便于研究,老师课前也收集了一些与小数有关的材料。

    1.出示例1三幅图。图上这些数都是小数,表示物品的价钱。会读吗?如果你到商店去买这些物品,该怎样付钱呢?

生1:0.3元就付3角。

师:很好,你会把元转化成角来考虑。那0.05元和0.48元呢?

    生2:0.05元就是5分。

    生3:0.48元就是4角8分。

    帅:对,也可以说成48分。

2.师:把3角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是多少呢?

生:3角=3/10元。(一元=10角,1角就是1/10元,3角里面有3个1/10,是3/10元)

    师:3角=3/10元,也可以写成0.3元,读作零点三元。(板书)

    师:5分、48分也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分数,你们会吗?同桌先讨论一下,再回答。

    生:5分=5/100元,48分=48/100元(1元=100分,每份是1/100元,5分有5个1/100,就是了5/100元;把1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100元,48分就是48/100元(板书:5分=5/100元 48分=48/100元)

    师:5/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0.05元,读作零点零五;48/100元还可以写成小数0.48元,读作零点四八。(继续板书读写)

小结:0.3、0.05、0.48都是小数,0.3的小数部分有—位,是一位小数,0.05和0.48小数部分有两位,是两位小数,当然,还有三位小数、四位小数……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较为抽象,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困难。在初步感知阶段,利用“0.3元该怎么付?”学生把元转化成角,进而追问3角钱以元为单位用分数表示?得出0.3元=3角3/10元,即0.3=3/10。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通过  类比,迁移,为下面学习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作好充分的准备。在得出分数之后,告诉学生3/10“还可以”写成像0.3这样的小数,再教给读法】

    三、教学例2,揭示意义

1.师:刚才从1元:100分,我们想到了用分做单位的数都表示1元的百分之几,都能写成小数,在其他情境中也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瞧,(课件出示米尺)这是一把米尺,我们截取了一部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1厘米等于1/100米,还可以写成0.01米。(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那么,(出示)4厘米、9厘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呢?

学生尝试完成。

师:请—位同学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填的?

板书:1厘米=1/100米=0.01米

          4厘米=4/100米=0.04米

          9厘米=9/100米=0.09米

    师小结: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0.01、0.04和0.09都是两位小数。那前面对应的这—排分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生: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

师:对,他们都是分母为100的分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吗?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呢?

    2.我们继续观察刚才那把米尺,把他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课件出示)1毫米是1米的1/1000,还可以写成0.001米。(板书1厘米=1/1000米=0.001米)那7毫米、15毫米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大家试试吧。

    板书:1毫米=1/1000面米=0.001米

          7毫米=7/1000米=0.007米

    9毫米=9/1000米=0.009米

    小结:请大家观察这一行分数和对应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3.总的观察:三位小数是由分母是1000的分数得到的,两位小数由分母是100的分数得到的,那—位小数0.3呢?{是由分母是10的分数得到的)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分数可以改写成小数呢?

生: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屏搭上出示这句话)

    师:我们再从右往左看,0.3表示3/10,0.05表示5/100,0.48表示48/100,0.001表示1/1000,0.004表示4/1000……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师(指着省略号):四位小数呢?(表示万分之几)

【设计意图:数学学习的本质在于数学思维、经过对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意义的具体分析后,教师抓住展示和交流这一时机,通过清晰直观的板书,从左往右又从右往左地引导学生进行概括、归纳、推理,最后达成了对小数意义的系统认识和理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6 00:33:25 | 只看该作者
四、练习拓展,巩固提升
(一)说说做做  这个练习分4个层次进行。
    师:上面每个图形都表示整数“1”,你会用分数和小数把涂色部分表示出来吗?
    7/10       33/100       9/1000
    0.7        0.33         0.009
    选其中—个小数请学生说出表示什么意义。并通过上下对比观察,再次强化: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用小数米表示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2.师:阴影部分是0.7,淮能用小数表示出空白部分?它又表示什么意义?   
    3.出示空白图形和0.9、0.07、0.52这三个分数,分别动手涂色表示出这三个小数。
4. 个人自由在空白图形上涂色,同桌互相考查,分别用小数表示出涂色和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在新课结束后,书上安排了“练一练”,教材的目的在于巩固小数的意义,但如果这样,题目的价值就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将“练一练”进行适当处理,使书上分散的练习融为一个整体,由浅入深地对一道习题进行充分的挖掘与应用,使题目增值。第一层次是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第二层次是对习题的进一步开发,渗透辩证统一思想;第三层次培养逆向思维能力;第四个层次由个体智慧到合作交流,对习题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创造和升华:,采用了让学生“画”小数这种直观的操作活动,伴随着学生画前的思考和画后的交流,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也就从画出来——想出来——说出来,逐渐明了】
(二)快速抢答。练一练1、2和书上练习第4题。
(三)我说你写。老帅报几个小数,看谁能又快又好地记下来。
    0. 39  0.6  0.108  0.008  0.8  0.80
    问座位互相检查一下,写的对不对?
    (此时有同学争论:0.8和0.80,是不是老师重复报了—个?)
师(故意):大家争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想?
生1:我认为0.8和0.80一样大,所以是重复写了;
    师:0.8表示什么:意义?0.80又表示什么意义?
生2:0.8表示十分之八,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份,00.8表示一百分之八十,是把“1”平均分成100份,取其中80份。
师指出:0.80很特别,末尾是0,虽然末尾是0,但它表示两位小数,这个。有特殊的意义,我们以后再学习。(为学习小数的基本性质打下伏笔)
(四)纠错能手。——家文具店里的商品标价不太规范,请你帮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
小刀3角    擦皮8分  直尺5角9分  
    (五)开放题:把6毫米用小数表示出来,你有几种方法?
(六)出示姚明照片:认识吗?准来介绍介绍他?他的身高是多少?
生:2米26。(板书2米26)
师:2米26是口头话,用规范的数学语言,应该说成多少米?(2.26米)你的身高是多少米?猜猜老师的身高。(1.63米)这些数跟我们今天所学的小数还有点不同(整数部分不是0)。关于这些小数的知识,我们以后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在拓展提升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入手,不断巩固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方法。注意细节的处理,0.8和0.08的比较,6毫米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姚明身高2.26米的表述,既引导学生归纳出数学知识,又为后续学习打下铺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5 04: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