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都一样
在城市的尽头,有这样一道风景:一个村落级的“贫民窟”,房屋简陋。仅有的常用设备仅是一个公用的水龙头。还有一间厨房,它同样也是归大家之所有,并没有“私人用户”。厨房里很少有油烟,具体点说:饭菜里根本没有油,哪来的油烟呢?......这就是不少大城市里司空见惯的现象,而那些住在“贫民窟”里的人们,就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
外来务工人员,其实就是农民工和民工们。他们并不享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这样光荣而又荣耀的称号。他们有的,只是网络青年口中的“蚁族”“草根”。他们就像蚂蚁一样辛勤的在这个城市的最底层——草根所处的泥土深层觅食,但随时都会被宽大的橡胶轮胎压得粉身碎骨。他们努力,勤恳,小心,谨慎。但中逃不脱被欺负,蔑视。城市的最高建筑均出自他们之手,而换来的却是最最微薄的收入,最卑微的尊重。“穷不过三代”只是个美丽的谎言,而城市的“蚁族”和“草根”大多都是“穷三代”或是"穷四代”。城市的生活,衣食住行,越来越离不开他们,但每个城市人去越来越想和他们撇清关系,就像台湾不想承认大陆这个“穷亲戚”一样。这种若即若离的“对敌方针”让他们无所适从。但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不是多是财富的掌控者。
他们的子女,更是无辜。在三四岁就要知道等级观念,三六九等是怎么个划分法儿。在上海和北京,外来务工子女的学校和本市户口孩子的学校是不一样的。什么都不一样,师资,设备。教学素质......天壤之别!等级差距一次又一次的刺痛他们的心,让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明白活口本和暂住证的区别。
外来务工人员驼背的身影,他们子女眼中的无助,一次又一次的告诉我们不该这样做,林清玄的五字原则——我们都是人!是的,我们都是人,我们都是孩子,我们共享同一片蓝天。或许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不应该有太多的差异,等级。但或许我们也无能为力。
但有一天,我想看到另一道风景:再也不或有拖欠民工工资的事发生,包工头们恭恭敬敬的用双手递给民工用牛皮纸包好的工资。他们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灿烂笑容。而在艳阳高照的早晨,外来务工子女和城市户口的孩子拉着手走进了同一所学校,那笑容,真的比富士山的樱花还要红,还要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