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9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最后一头战象》听课感想体会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心得体会
听了路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最后一头战象》,路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我充分感受了她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感到受益匪浅。具体有以下深刻体会:

   在品读体验时,路老师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孩子去自主学习,充分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而在扶的过程中,路老师引导孩子去自主探究,让嘎羧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变得饱满起来,接着引导孩子总结“品细节”这一学法,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

   路老师一句句简短的引导语,渗透着一股股浓浓的情,就这样,在路老师的深情的语言引导下,一步步走进了战象的情感世界。如感受亲了又亲时,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这礁石也许是当年它战斗过的地方,所以它亲了又亲,也许是当年她的同伴壮烈牺牲的地方,所以它亲了又亲,还也许是……这样,一个无比忠诚的战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路老师的课堂教学值得我借鉴、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说了。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6:5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随笔

这次开放周,我和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到,便在此配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随着课堂教学的进行,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

语文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教学设计的一个直接体现。好的问题设计,是帮助学生打通一篇课文七经八脉的关键所在,可达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好的问题设计,往往在浅层解构文本的基础上,一步步深层挖掘文本内涵,水到渠成地达到语文课人文性目标的预设效果。

纵观王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发现,少而精的问题在整个课堂穿针引线,不但调动了学生的活跃思维,呈现了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形式,更是在不着痕迹间,将文本条理化、深度化、细化。

如:1、课文中是怎样来描写战象作战的呢?     

感受战象那种勇猛、势不可当、英勇无比、排山倒海的气势 。

2、就是这样一群勇猛的战象在1943年西双版纳的一次抗日战斗中全部中弹,只有一头幸存了下来,他就是---嘎羧。幸存下来的嘎羧现在又是一副怎样的模样呢?

感受嘎羧衰老、无所事事、威风不在、孤独的形象。

3、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几件事?并概括成小标题 。

先把句子说完整,然后再进行小标题的提炼。在提炼的过程中充分让学生说,让学生评用哪个词语最合适,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辨析。

4、让我们走进重披象鞍这个画面,让我们再次默读课文6-11自然段,画出能表现嘎羧和象鞍之间那份情感的句子,圈出你认为值得关注的词语,写下你的感受。

由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走进了战象的内心世界。细腻的文字牵动了学生的神经,教师的点拨将学生的思考提升到更高。由感而读,读出了思想,读出了深度。在孩子心中出现了忠肝义胆、情深意重的噶羧形象!

本堂课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嘎羧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音乐的融入是情感更容易激发了。最后写感悟,同学们,26年过去了,嘎羧虽然已经那么衰老,衰老的只会整天在树阴下打瞌睡,甚至拒绝进食,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却坚决的要重新披上曾经伴它驰骋沙场的象鞍,学到这里,你不想对嘎羧,对这最后一头战象说些什么吗?让我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7:1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手记
今天参加绍兴市第二届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学员活动,听了两节课,课题是《最后一头战象》。这个活动的形式很特别,两个课时分别由两位老师组织引领,学生都是五年级的(该教材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

就这个活动而言,我觉得很新颖,由两位老师在同一个班同上一篇课文,那么两位老师对教材的理解与认识,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对教学目标的定位等,都必须相互认同,也就是说,这两位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实则应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他俩必须要在独立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讨论、磨合,最后达成一致,这个过程,正是促使他们不断进步的过程。

两节课分别范颖盈老师和沈耀老师执教,我觉得两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就用我常用的“2+2”听课反馈方式,重点来谈谈自己对第一堂课的一些看法。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篇幅很长的课文,作为一篇动物小说,刻画的战象形象嘎羧极具灵性,它对战场、对象鞍的眷恋,表达了它对曾经并肩作战的战友(包括象兵)那种刻骨铭心的怀念,以至最后它要放弃祖宗准备的象冢,而在极度衰弱的情况下还要自掘坟墓,只为了和战友一起长眠于那片洒过热血的地方。那么,对于这样一篇课文,我们应该如何来定位教学目标,如何来确定语文教学的内容,如何来发掘它的语文价值?首先,我觉得范老师对本课教学的定位是比较准确的。范老师用前后比较的方式,抓住几个细节与画面,让学生来感悟嘎羧至死不忘自己是一头战象的情感。26年前战场上威风的嘎羧与26年后树荫下衰老的嘎羧形成鲜明对比,作为一头战象,衰老的嘎羧与它见到象鞍及回归战场上的动作神态更构成明显的对比,两相比较,反复读悟之下,学生对嘎羧那种跟人一样的情感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并为之感动。范老师还将文本作为引领学生“速读”的范本。在要求学生速读课文之后,让实现速读的学生介绍速读的经验,供其他学生学习与参考。经验与方法是学生自己实践得出来的,对其他学生而言,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引领性。再者,范老师抓住了作为小说的文本特点,让学生用记小标题的方式来概括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使学生在速读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主要情节,对课文情节的发展线索一目了然,也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在具体操作的时候,范老师已经给学生提供了几个小标题,这就给学生提供了写小标题的范例,降低了概括的难度。第二,整堂课下来,我觉得范老师对学生都特别耐心,因为学生刚接触到文本,在朗读困难的时候,范老师始终耐心地指导与纠正,并给予不断地鼓励,处处显示出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一点特别值得我学习。

当然,这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我觉得范老师“要”的太多了。从看图对大象与战象的区别了解开始,到初步感知战象形象;从速读课文,学习字词,到记小标题理清课文脉络,把握小说主要情节;从26年前后嘎羧形象的对比,到见到象鞍前后嘎羧动作神态的比较;从说嘎羧的心情,到写嘎羧的想法……这节课的容量实在是太大了!我当时一直在想,第二课时,还能上些什么呢?呵呵……范老师追求一个完满的效果,但这样学生会很累。第二,范老师的词语教学,我觉得有些牵强。范老师出示了两组用不用颜色标示的词,让学生观察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两组词有什么不同。这两组词(见附)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特征可以区别,而且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加以比较,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没有多少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7:37 | 只看该作者
附:《最后一头大象》听课笔记



时间:2009年12月28日

地点:柯桥小学   绍兴市第二届青年教师研究者联盟学员活动



《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课时    范颖盈 秀水小学



一、课前谈话

今天我们学的是小学阶段最长的一篇文章,长文章要读快些

出示图片:大象

你对大象有什么了解?

公象牙齿比较长,母象的牙齿比较短

大象是比较有灵性的动物

大象是很忠诚的动物。师:忠诚这个词令我想到另一种动物。

……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战象》,板书,读词

二、揭题读题,初步了解战象

1.出示课题,板书:最后一头,读题,读出“战象”的形象

2.出示战象图,说说,嘎羧

3.出示片段: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

(1)指名读,齐读

(2)读了这段文字,你对战象有什么了解?你还发现象兵有什么特点?

学生读得很有气势,师:读得很好,表扬,动词读得很重。请学生圈出来(劈、踩、扑)。你是作者沈石溪的知音,简简单单几个动词,就把象兵杀敌的情景、气势写出来了。齐读,读出气势。

三、细读文本,了解战象嘎羧

1.26年前,嘎羧就是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战象,后来它慢慢衰老了。快速读课文,嘎羧临死前曾经做了哪些事?

(1)学生自由读

(2)交流快速朗读的经验

学生简单地说了嘎羧做的事,师纠音:象冢,象冢的意思是?

师让要介绍的是快速朗读的经验,能说说吗?指名两位学生

2.检查字词

衰老   打瞌睡      亢奋

焦躁不安           久久摩挲

久久凝望           激越悲壮

体力不济           埋头继续

(1)读词语,纠音

(2)你觉得这些词中最难写的字,推荐一位字写的特别好的上台写。继续指名读,并推荐。齐读

(3)你观察出上面这些词有什么特点?都是描写嘎羧的词;都是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

(4)自由读,两组不同颜色的词,说说有什么不同。

“亢奋”是动作吗?

(5)男女声读,有什么感觉?个别读,琢磨,齐读

(6)学生在本子上书写,像黑板上同学写得那样,师巡回指导。

3.讨论:嘎羧临死之前做了哪些事情?已经概括了三件事,请概括其他几件事。

(英雄垂暮)——(          )——(依依泣别)——(          )——(自掘坟墓)——(          )

(1)要回它的象鞍。师:你能读出句子吗?学生读得比较糟糕。要注意词语的节奏感,请学生跟着老师再读。

(2)你觉得刚才这段说的是嘎羧?仅仅是要回它的象鞍吗?(重披战甲  重回战场)

(3)学生:英勇牺牲。师:准确吗?因为是衰老了,不是牺牲在战场上。(庄严归去)

你觉得哪个比较难概括的,请记下来,不难的就不用记了。

4.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已经概括过了(师简介),现在的嘎羧怎样呢?请找到第五自然段,概括,找到相应的文字。

5.出示:它显得很衰老,整天卧在树荫下打瞌睡。

    嘎羧躺在地上拒绝进食,要揪住它的鼻子摇晃好一阵,它才会艰难地睁开眼睛,朝你看一眼。

(1)你从哪个词中看出嘎羧很衰老了?(艰难、整天、拒绝进食)

(2)嘎羧这个样子令人看了是有些难过的,请大家轻轻地读一读。

(3)这时候的嘎羧忘记了自己是一头战象了吗?补充原文中的一段话,对嘎羧的衰老有了更进一步的描写。(80多个战友,现在只剩它一人,感觉怎么样?)这还是当年的嘎羧吗?

(4)出示刚才写嘎羧战斗时的文字,比较着读。难道嘎羧真的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了吗?

6.快速阅读6—13段,找到嘎羧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的文字。

(1)指名读。你觉得刚才那段文字哪几句是真正写嘎羧的?

(2)出示: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3)你从哪里感受到了它已经激动到了极点?如果嘎羧能够说话,它会对波农丁说些什么呢?

出示: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

(4)刚才我们都在怀疑嘎羧已经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一头战象,现在我们知道了嘎羧没有忘记,齐读这段话,哪些地方让你感动?如果你是嘎羧,你看到象鞍,你会想些什么?(回忆、孤独)

(5)再读“没想到……”

(6)除了回忆、孤独,你还体会到了嘎羧的什么心情?嘎羧会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吗?板书:不会忘记

四、小练笔

嘎羧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让我们代表嘎羧用笔写出来吧。

我的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久久地摩挲着,不禁想起了                         。

1.学生练笔。

2.交流。

3.嘎羧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因为它无法忘记那一场残酷的战斗,无法忘记自己的战友,希望我们也不要忘记这头战象,它的名字叫——嘎羧。

附板书:          最后一头战象     沈石溪

               重披战甲

               重回战场        不会忘记

               庄严归去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    沈耀(昌安实验小学)



一、复习引入

考考你:作业纸第一题是整篇课文的概括,请你在括号里写上相应的词语。

   课文讲述了1943年最后一头战象嘎羧一词和日寇战斗后被人们救起并收养,26年后,它显得很(        ),整天在树荫下打瞌睡,突然有一天,它变得很(        ),它重新披挂象鞍离开了村子来到打洛江畔,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它(        )清波荡漾的江面,对着一块龟形礁石(      ),之后,它有赖掉百象冢用象牙为自己(           )了一个墓穴,和曾经(       )的战友

二、阅读11—13自然段

阅读提示:快速阅读,找一找,我们还可以从哪些画面感受到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

1.这么长的课文,可以不出声,快速默读。

2.这段在写嘎羧什么?为了和同伴们在一起,它干了一件什么事?而且是从早干到晚。

3.教给学习方法:批注

出示教师批注的范例:读懂的用圈圈起来;提出自己的问题,打上问号;写出自己的感受。

批注提示:(1)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内心情感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2)

4. 学生自主阅读:阅读14—20段,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文字,作批注学习。

三、交流阅读感受

1.说说你的阅读批注

(1)为什么嘎羧会选择和同伴们一起呢?(这位同学读出了问题了,我们呆会儿解决)

(2)为什么这时会欧欧地叫?

2.出示段落: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1)它“久久凝望”着什么?它想的是什么?透过这清波荡漾的江面,嘎羧仿佛看到了和战友们一起战斗的情景。

(2)男生齐读这段话。想当年浴血奋战,威风凛凛……嘎羧也仿佛看到了当年那场残酷的战斗,它失去的战友——女生读,1943年……想起这些,嘎羧的心里是多么悲痛啊!

3.出示: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不就是一块石头吗?为什么要“亲了又亲”?

补充原文的一段话:“我想起来了,这儿是水晶渡……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要“亲了又亲”了吗?

4.出示:(1)这时,它身体膨胀起来,……

       (2)它已经五十多岁了……

找找看,此时此刻,在嘎羧的身上,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原先……现在……

(3)有一天,嘎羧……

五十多岁的嘎羧,已经变得如此衰老,如此无力,但为什么来到战场上,它会有这样的变化?

来到战场,就必须作好作战的准备;必须精神百倍地迎敌;它就是一头战象。

它时刻怀念自己的战友,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头战象,再读——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

5.出示: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只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

你为什么注意这段话?6个“挖”,你看出嘎羧是怎样在“挖”?(艰难地挖;长时间地挖,疲惫地挖)

经过长途跋涉,它吃东西了吗?它这样不停地挖,这样艰难地挖,挖了整整一天时间,它挖的是什么?它挖的是自己的坟墓,难道它没有自己的象冢吗?每一头大象都有自己的象冢,课时嘎羧为什么没有用祖宗留下的象冢,却要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挖自己的象冢呢?

为了和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伴们在一起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

7.嘎羧我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一起

嘎羧不是已经死了吗?为什么还睁着眼睛,凝望着天空?

四、小练笔:

此时此刻,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它仿佛看到了                                                               

它想对       说:                                         &nb, sp;               

1.学生自由练笔

2.交流。

五、扩展

沈石溪,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小说,表现的是跟人一样的情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7:5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听课心得

                                                                                     -----服先中心校  孙艳

今天我听了郭文祥老师的一节语文课《最后一头战象》,郭老师的课讲得非常精彩。《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我充分感受了他扎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感到受益匪浅。具体有以下深刻体会:

    在品读体验时,郭老师用先扶后放的方法引导孩子去自主学习,充分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而在扶的过程中,郭老师引导孩子去自主探究,让嘎羧的形象在孩子心中逐渐变得饱满起来,接着引导孩子总结“品细节”这一学法,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又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

   郭老师一句句简短的引导语,渗透着一股股浓浓的情,就这样,在郭老师的深情的语言引导下,一步步走进了战象的情感世界。如感受亲了又亲时,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想象:这礁石也许是当年它战斗过的地方,所以它亲了又亲,也许是当年她的同伴壮烈牺牲的地方,所以它亲了又亲,还也许是……这样,一个无比忠诚的战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郭老师的课堂教学值得我借鉴、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我就不一一说了。通过这次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反思;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8:5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评课稿  
前几天,我有幸聆听了潘微微老师执教的《最后一头战象》一课,观摩了她扎实、充实、丰实、、真实的课堂教学,感到受益匪浅。《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我认为潘老师的课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听课后的一些感受。

由于面对的是六年级的学生,学生们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在执教本课时采用了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谈谈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部分,让学生划分段落,再请学生自己用词语(小标题)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意思。从事件抓。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的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潘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采用了指名读、全班齐读、自由读、默读、教师引导读等各种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想象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通过对嘎羧行为、神态的具体描写,让学生感悟到具体、生动的描写是本文一个重要的表达特点。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潘老师先重点指导学生对“重披战甲”这个故事片段的理解感悟,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书上作批注,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归纳出学习方法,并以此方法为迁移,自学课文中的其它三个故事片段,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中,潘老师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读出他们内心的感动,读出他们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功效。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中对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那深情的笔触能感染每一位读者。而理解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潘老师在教学中能紧扣本文的理解难点,从句入手,从词着眼,如摩挲这个词语,跟亲了又亲结合起来讲,将这种感情渗透进去,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此外,潘老师很善于开动学生脑筋,很多地方都是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充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真正做到了还课堂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时,提问也非常简练,更多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能很好的总结,这些都是我应该向潘老师学的地方。到最后给学生一个课下练笔的机会,这样能更加加深学生对这头战象的好感,从而能体会到人和动物之间的确是该有着深厚感情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29:21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评课
我的教学片段:

出示1~~2节

A.        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B.         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嘎羧?(勇猛)

4、自己读“重披象鞍”一段,画出描写嘎羧情绪的句子。

课件出示:

(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的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地方。)

(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的仰头吼叫。)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a.      刚才,我们从字形上理解了“摩挲”的意思,在这句话中指什么?(鼻尖在象鞍上摩擦着。)“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从这个动作体会到什么?(很激动,很亲切)这种深沉的感情,谁能读出来?

b.     自己读这几句,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为什么见到象鞍安静下来?)

c.     我们联系下文,,先来看看这是怎样的象鞍?

课件出示:9

嘎羧看到象鞍想到了什么?(与战友一起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场面历历在目,仿佛回到当年,想到战友,倍感亲切和壮烈)——能解答这个问题了吗?

d.(体验嘎羧的表面的安静,内心却波澜壮阔)

师:我还不明白,此时的嘎羧,内心想到那么多,激动万分,为什么表面安静?

师:感情到了浓时,往往会“喜极而泣,欲哭无泪”,此时的嘎羧表面的安静,也是因为内心的情感正汹涌澎湃,

多么深沉的的嘎羧,再来读读这一句。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e.学到这里,你有没有想到,快到生命尽头的嘎羧为什么要冲重披象鞍?指课题,它仅仅是头战象吗?(战士、英雄)

5、重回战场(2——16)

a.教师导入“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创设情境,学生填空)

出示课件

村长来了,他在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村长强忍泪水,对嘎羧说——

b.老人和孩子来了,他们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说——

c.可是嘎羧什么也没有吃,只——(学生接读)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一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二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三圈,它是在——

d.     嘎羧的情感是那么丰富,但作者只写了一句,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呀!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学生接读它什么也没有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6、教师导入“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江畔”,自己默读之一部分——出示课件

a.哪些词让你再次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点红: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b.出示课件:

嘎羧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反复看到——

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就是——

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吼叫道——

e.(14)一齐合作来读吧!(课件颜色不同合作读)

f.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对嘎羧说些什么?



理性思考:

《课标》中提到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内容。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通过杨老师对我教的《最后一头战象》的点评,使我对怎样把握教材又有了新的角度,感觉思路更开阔了。

1、全文理解嘎羧的高尚情怀,不仅可以通过嘎羧的表现,还可以通过“我”和波农丁的疑惑到恍然大悟再到理解和敬佩——这一情感变化的线索从侧面去体验嘎羧的英雄本色,抓住这几句话:

我以为它精神好转起来想吃东西了,就把两串老玉米扔下去。

“哦,闹了半天,它是要它的象鞍啊。”波农丁恍然大悟地说,“这就是它当战象时披挂在背上打仗用的鞍子,我们当年把它从战场上运回寨子,它还佩戴着象鞍。在给它治伤时,是我把象鞍从它身上解下来扔到小阁楼上的。唉,整整26年了,我早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它还记得那么牢。”
“我想起来了,26年前,我们就是在这里把嗄羧给抬上岸的。”

我和波农丁耐心地等到东方吐白,这才壮着胆子,走到坑边去看。

2、我又找到改编成课文之前的原文,仔细阅读,发现了人物对嘎羧情感的变化,这26年,对于嘎羧来说只是活着,没有尊严,没有意义,丝毫不能体现战象的价值,只是过着“优哉游哉”的碌碌无为的生活,只有临死前“找象鞍”“回战场”和“挖土坑”,才让他回忆起当年的战象风采,又找回了战象的尊严和本色,所以,它才会死的那么安详和从容,嘎羧从骨子里就是一头战象!

3、抓重点词“摩挲”,再联系“26个春秋过去了”,嘎羧对记载着自己的光辉和荣耀的象鞍念念不忘,说明他念念不忘自己是一名战象!

杨老师总结的钻研教材的三句话:

1、从全文角度梳理出各个点:找象鞍,回战场(走了整整一夜,这一夜走回战场就是走回到26年前那冲锋陷阵、浴血搏杀的战象生涯,走回到战象本色)和挖土坑(此时,嘎羧又是一名战象了,死前才会那么安详和宁静)

2、找一个突破词“摩挲”,再从全文角度突破这个词(结合26个春秋)

3、从不同角度理解:战象表现的角度,“我”情感变化的角度,标点的角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5:0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