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849|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最后一头战象》教后记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2: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后感《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是著名的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力作,文章感人至深,让人久久难忘。

     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进行本课的学习时,我主要训练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的能力,学习通过对嘎羧行动、神态的描写来突出它的高尚情怀的表达方法。在课堂中,我限定读书时间,读完后,马上进行交流:课文到底讲了什么故事?通过这种快读思考的方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为了实现长文短教,在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嘎羧的神态、动作描写,引导想象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重情重义、善良、忠诚的高尚品质。我主要抓住重点文字进行研读。如:“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型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火红的朝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这些句子,然后小组交流,说说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时,嘎羧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交流,猜想嘎羧是在重温二十六年前那场激烈的战斗,怀念在这里牺牲的那些战友们,回想自己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勇豪迈。于是我马上顺势引导:“嘎羧不仅仅是一头大象,更是一位让人敬仰的英雄。”然后再让学生去读,学生悟得深刻,读得自然也就精彩。

     在结尾的时候我出了一道填空题给学生们填,嘎羧是一头——的战象,是因为——。让学生自己回忆在她们心中的嘎羧是什么样的?升华感情,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嘎羧的形象。有的填善良,有的填勇敢,有的填忠诚,等等,通过这一填空,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后还安排了小练笔,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课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2:3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教完这一课,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课文的内容深深地陶醉了,同时被嘎羧的真情震撼了。
今天,在这里我只想真诚地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时候的几点思考,以及教后的感悟。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领导以及同行门批评指正。
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一、读课题,定基调
讲课伊始,让学生齐读课题《最后一头战象》后,我定基调:课题读起来有一种沉重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在一次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再读又有一种英武的感觉,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头在战场上浴血杀敌的大象。就是这样一头大象,在它生命的最后历程中,做了那几件不同寻常的事呢?学生说。我随机板书:“重披象鞍”“告别村民”“重临战场”“埋葬自己”。从而以时间为序理清了课文脉络。对课文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并为下面语段的品读铺垫了一个悲壮的基调。
二、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采用“让学生提出疑惑—自读解疑,师适时引导,点拨,拓展—总结点题。这样一个三步曲。这样充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也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投入。第一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
三、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在点拨疑惑的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走进文中的作者、波农丁。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读中悟情,收获感动
在学习本文中,我采用了让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抓重点语段细读,男女生赛读,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段邀请同伴自由读等多种形式,学生不仅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描写的细腻,透过这些文字。还体会到了嘎羧的善良,忠诚情怀,思想得到了净化,人性得到了提升,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我们人呢?
五、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还可以尝试,在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时?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有待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探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2:50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当我决定以《最后一头战象》一课作为本次课题推广的研讨课时,我就一直努力的阅读学习刘畅老师的“阅读教学‘激趣导读’创新教学模式”和“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两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理论,认真地思考如何将这教学模式与这篇课文的教学有机的契合起来,符合我们农村学生的实际;同时我还在不断的揣摩我的教学设计是否达到了创新学习课堂所应有的高度。终于,今天,我将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教学思考,展现在了大家面前。过程大家有目共睹,我也不再赘述,在这里我只想真诚地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在备课时候的几点思考。说得对的,那一定也是大家的意见。说的不对的地方,还请专家、领导以及同行门批评指正。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披挂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段,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述了嘎羧生命历程中最后的辉煌和尊严。结合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确立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

一、如何解析文本?

  有人说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当我们手捧一篇墨香浓郁的文章时,我们需要以不同的身份去解读它,一是站在作者的立场,复原或者重建作者的境遇与意图;二是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思索我们从文章中读出了什么;三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我们要交给学生什么;四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我们学习此文为何。为了更好的解读文本,我开始翻阅与《最后一头战象》这一课有关的各种资料,哪怕只言片语:其中包括作者的生平介绍,本篇课文的原文,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初衷,读者对这篇文章的评价等等。我想要想解读文本,我们只有走进作者、走入文章的幕后,才能够体会教者所需,学生所需。所以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有了作者的那句经典的话语,在理解“重返战场”时有了原文内容的补充。

二、如何做到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学生在理解上肯定会有一定的难度。备课前我也去查阅了有关长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可以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抓住重点段落进行研读,放弃逐字逐句的讲解。也可以采取“抓主舍次”法,即在设计时候我们应该找出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通过仔细研读后抓住主要的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做到突出重点而不面面俱到。于是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从整体上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出四个场景,并以此为线索,抓重点场景讲析;第二方面,抓住文章表现的几种情感,以朗读为主,在读中体会战象的品质,从而感受语言文字的生动,优美。

三、如何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对话。

当我读完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我也被嘎嗦有灵性、重感情的特点所吸引,更被它英武、忠诚、善良的精神所打动,它早已不是一头战象,它俨然成为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我想这是每一位阅读了这篇课文之后的读者都会共鸣的想法。那么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毕竟学生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还不足以能够凭借一次阅读感觉到。如何让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这成为了我备课时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我想只有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体会,作者的细节描写等等,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于是在教学“披挂象鞍”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们抓住了 “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四、如何实现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品读“重返战场”和“庄严归去”段落时,在总结“披挂象鞍”这段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我想让学生自己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自学这些部分,这样既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学到了这种读书的方法,也能够给于学生一个自我发挥和展示的空间。于是在课堂上,我就先出示自学要求,请学生以学习小组自由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然后汇报交流。

五、如何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崔峦老师有一句顺口溜说的是:“读思议练重实践,人文熏陶含其中”,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于是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们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这些口语表达的设计,即让学生走进了嘎羧的内心,体会到他当时的情感,同时落实了“读思议练重实践”这一句话。

当然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的引导太多,束缚了学生。学生的思维还没有被老师积极、有效的调动起来。教师的语言还不够凝练、准确。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3:3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这篇课文,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教学本课做到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以生为主,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重点指导学生对“重披战甲”这个故事片段的理解感悟,让学生找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在书上作批注,写出自己的感受,而后在此基础上,引导归纳出学习方法,并以此方法为迁移,自学课文中的其它三个故事片段,真正地把课堂交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能力。

二、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以读为本,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手段。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读出他们内心的感动,读出他们对文本的独特体验,从而达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思、以读促悟、以读激情的功效。

三、品词析句,促进生本的亲密对话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文章中对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将嘎羧的灵性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那深情的笔触能感染每一位读者。而理解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我在教学中能紧扣本文的理解难点,从句入手,从词着眼,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品词析句,从而使学生逐步体会到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四、引导想象,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并不能只停留在文本的理解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是其一大任务。在引导学生体会“战象嘎羧来到打洛江畔”这一段语言文字时,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当年的场面,在学生适当展开想象的基础上,又与学生合作朗读,让生读文本内容,师补充想象的部分,巧妙的设计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又促使学生更深一层地感受到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课后布置的作业“小练笔”:让学生想象描写嘎羧告别村寨的场景,促进了读写结合,达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3:52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说课

         黄 超

一说教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述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唆,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战友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肃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文的搏斗是篇幅较长,描写具体,情感真挚,发人深省,因此我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理念:

情是辞的载体,在激情洋溢的课堂中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带给自己的冲击,在情感体验中内化对语言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浴血搏杀”等词语。

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并能初步理清文章框架,用自己的话阐述大概意思。

3、在语言理解与感悟的过程中得到情感的启迪,并能付诸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内心的感动。

4、揣摩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得到人文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感悟对嘎羧的细致刻画,并从中读到它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内心的震撼,得到人文的启迪与熏陶。

难点:通过快速的朗读理清文章框架并加以说明;从语言文字的描写中体会到嘎羧的内心世界。


 二、说教法
  教为学服务,这是当前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讲读课文,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充分发挥教师的潜能。所以我采用了“学——议——练”的教学模式,所谓“学”就是自学,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学;“议”就是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获得新知;“练”就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

  三、说学法
  因为教为学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运用读读、划划、议议等学习方法。这样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方式,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回忆读——说印象

本文篇幅长达23个自然段,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回忆战象浴血奋战的场景,从整体入手了解嘎唆的性格特点,找到切入文章的突破口,同时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设计的环节:“讨论交流,嘎羧在生命的最后历程当中做了哪几件事?”。并相机板书用小标题的方式里写成一首诗:

重披铠甲赴归途

      凭吊战场情义重

英雄相依共长眠

      一片忠诚付青天

既理清了文章的脉络,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提示了本节课教学的内容。

(二).品味读——谈感悟

本课堂以作者沈石溪写作感受入手:“我对嗄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重点教授披挂象鞍( 走近怀旧的战象——嘎羧)、凭吊战场( 走近重情义的战象——嘎羧)、庄严归去( 走近忠诚的战象——嘎羧)三个部分。

1披挂象鞍( 走近怀旧的战象——嘎羧)

读议嘎羧为什么要寻找象鞍?为线索,真切地体会到了嘎羧对象鞍的怀念,这是一头战象积淀在心中深沉的情感啊,品味作者用词的准确,通过指名读,评读指导情感朗读。

2凭吊战场:( 走近重情义的战象——嘎羧)
   ⑴ 体会嘎羧的行为“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

阅读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自己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理解课文,训练新的分段方法的效率。

引导学生抓住“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吼叫”进行质疑,并联系上下文自读课文解决难题。
   ⑵ 体会心理,情感朗读。

采用“补白”想象战象的内心世界,体会嘎唆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感受嘎唆的人文光辉。

3“庄严归去”( 走近忠诚的战象——嘎羧)

 ⑴ 抓住动词,体会嘎羧的内心。

文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哪个词?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从细节着眼,发散学生思维,感受战象情感。

(三)选择读——促升华

这一环节的读,感受战象整体形象,一方面让我再一次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即英雄垂落——手披战甲,战场凭吊,庄肃归去。另一方面训练学生正确说到,有感悟的朗读课文,促进学生情感的积淀和升华。

(四)写体会——表情感

课文应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我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动手的机会,本环节根据时间随机调整。旨在让我有所学,有所悟积淀一种人文态度。

(五)拓展学习

走出文本,讨论作家沈石溪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 再次读沈石溪写作感受:“我对嗄羧肃然起敬,它虽然只是一头象,被人类称之为兽类,却具有很多称之为人的人所没有的高尚情怀……”希望只是一个引子,引导学生去读更多他的作品,去学习,去思考。

教学设计特点:

1.长文短讲,以点代面,在研读重点句子中提高主题。

2.导读设计精练,体会学法指导,并巧妙运用文章的句子来勾连教学环节。体现教学时写的整合。

此类文章的教学我也是第一次尝试,设计和教学过程难免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建议。


《最后一头战象》课后反思

黄 超

今天的语文课与学生们共同阅读了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文章语言优美,描写生动,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读完全文,令人回味,促人深省,动物尚且有此高尚情怀,我们人类是否应该从中感悟些什么,学习些什么?
  本课课文比较长。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边读边思的习惯已经养成。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先从整体入手,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谈谈对嘎羧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语句重点研读,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以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
  我的《最后一头战象》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把语文阅读教学建立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嘎羧的形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在读中努力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尽量摆脱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情形,学生的学习,我设计了自主地,探寻式地学习,尽量做到实效性。
  本节课学生深刻地了解了嘎羧,从重披战甲的焦躁,到凭吊战场哀伤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并能抓住嘎羧重披战甲时的表情和动作体会了嘎羧内心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动了自己,让“嘎羧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再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嘎羧的忠诚与善良。
  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嘎羧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音乐的融入是情感更容易激发了。

如何进行长文短教的教学?是否应重点抓住一处(如嘎羧在打洛江畔凭吊的那动人的一幕)进行透彻的研读,继而辐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样的一幕?从而体会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际它为何这样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从而体会嘎羧的善良与忠诚……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补文中的空白。也可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写一写。这样既充分理解了课文,激发了情感,又使语文训练得以有效的落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4:24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

执教:鹿鸣小学郑国英

课前播放异国风情音乐和大象在打篮球、奏乐、给人按摩等图片。

师:你看,大象在干什么?

生:大象在打篮球……

师:看到这些画面,我不禁想起了,五下一篇课文中的一句话:据说,大象是一种聪明而又有灵性的动物。你瞧,他们多么聪明,多么能干!你们知道吗?大象还会打仗呢!会打仗的大象,我们叫它战象(板书:战象)战象是怎样打仗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

一、读文揭题

(出示)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

师:谁来读?

生读(略)

师:这些战象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你从哪些词感受出来的?

生:我觉得这些大象很勇猛。我从”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看出来。它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是排水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可见战象非常英勇。

师:你从大象杀敌时用的动作中感受到了它的英勇。谁用手当作象鼻来做一个劈的动作。

(一生狠狠的用力向下一劈。)

师:这位同学劈得又狠又有力。劈字下面是把刀,要像刀一样往下劈。请同学们一起来一次。生各个都狠狠地劈了下去。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战象粗壮的腿一踩下去,敌人就会——

生:粉身碎骨。

生:一命呜呼。

生:非死即伤。……

师:你能给“扑”换个词吗?

生:冲。

师:这儿为什么用“扑”不用冲?

生:用“扑”更能体现战象英勇无畏,奋不顾身。

师:想一想,战象还会怎样杀敌?

生:用象牙刺敌。

师:“刺”字用得很准确。

生:用象尾击敌。用象头撞敌。用象鼻卷敌。用象尾抽敌……

师:看来,战象全身上下都是攻击敌人的武器,他们是多么英勇善战啊!现在,你一定能把这段话读好。

(生个个读得很有感情。)

师:听了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一群威风凛凛的战象。就是这些英勇的战象,在西双版纳的打洛江畔和日寇打了一仗,在这次保卫家园的战斗中,不幸全部中弹,人们在打洛江边挖了一个巨坑,隆重埋葬了这些阵亡的战象。在搬运它们的尸体的时候,救活了一头战象,它就是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将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了解大意

师: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过了,这些词相信你们能够读准。

欧欧地轻吼   急促地踏着     呼呼吹去  久久摩挲    泪光闪闪

喝了一点水   绕着寨子       走了三圈

久久凝望     亲了又亲       震耳欲聋的吼叫    炯炯有神

挖一阵       喘息一阵       滑下坑            一直挖  

卧在坑底     侧着脸         盘在腿弯          凝望天空

生自由读后分小组读,学生读得很正确。

师:读了这五组词,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写嘎羧的动作的。

师:对,你再看看,还是写什么的?

生补充:神态。(师板书动作、神态)

生:这些动作和神态是嘎羧临死前五件事情里的。

师:你真会发现!你能概括地说一说吗?

(引导归纳出:披挂战甲、重返战场、依依惜别,自掘坟墓、庄严归去)

师: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嘎羧——

(师指黑板上的五个词语,生接着说。)

师: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我们在阅读篇幅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抓主要事件的办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语段,深入感悟

师:读着这四个词,你认为这还仅仅是大象的所作所为吗?它简直是人的行为啊!难怪作家沈石溪说——出示句子:动物小说写的是动物,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

生齐读。

师:文中的战象嘎羧有怎么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这篇课文很长,有2000多字,该怎么读呢?

生:快速地默读

师:快速的默读也叫浏览。。浏览就是搜集相关的有用信息,现在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5到9自然段,找到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怀着深厚的感情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板书:浏览)

汇报略。

师:学语文仅靠浏览是不够的,还需要用心去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和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这就是品读。(板书:品读)

师:刚才老师也浏览了一次,发现同学们搜集到的都是这些句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这写句子,你能品出什么?

出示句子:“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师:你品出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嘎羧迫切的想得到象鞍。

师:你从哪些词中感受到嘎羧迫切的想得到象鞍?

生:我从“呕呕地吼”“急促地踏”感受到战象的急切心情。嘎羧身体很虚弱,但仍急促地踏着地面想告诉主人,他要象鞍。

生:他眼睛烧得通红说明他很想要。

师:他在欧欧地轻吼,他会说写什么呢?

生:我要象鞍,我要象鞍!

师:这句话如果把它读成一个词,你认为可以是句子中的哪个词?

生:是亢奋。

师:亢奋就是——

生:非常兴奋。

师:它亢奋地——生接:两眼烧得通红。

师:亢奋地——生:呕呕地轻吼

师:亢奋地——生: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

师:请同学们把如此亢奋急切的嘎羧读出来吧。

生读得很有感情。

出示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象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用心品读,品出了嘎羧迫切想得到象鞍的急切心情。现在请你们再去品读一下这个句子,用“△”标出特别能看出嘎羧对象鞍怀着深厚感情的词语,从中你又品出了什么?

生:我从久久摩挲看出了嘎羧对象鞍很珍惜。

师:久久摩挲就是——

生:久久地抚摩。

师:这是亲人和朋友间才有的举动,可见嘎羧把象鞍当作了什么?

生:朋友

师:什么样的朋友?

生:久别重逢的朋友。

师:他们有多少年没见了?

生:26年。

师:他们足足分别了26年才重新见面,这就是久别重逢。请读出嘎羧心中那份珍惜。

师:你还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感觉嘎羧很激动,因为他已经泪光闪闪。

师:请你激动地读一读。

生:我感到嘎羧对象鞍感情非常深厚。它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说明很爱象鞍。

师:请你读出它的深情。

师:让我们一起读出嘎羧对象鞍的那份珍惜,那份留恋,那份伤感。

生极为投入地读。

师:嘎羧为什么把象鞍当作它的朋友?

生:因为象鞍陪着他一起出生入死

师:象鞍上——出示句子“象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师:象鞍上似乎还有斑斑血迹,你认为有血迹吗?

生:有,因为前面说人们发现一头浑身是血的公象还在喘息。说明象鞍上有血迹。

师:象鞍曾经为它挡过子弹,曾经陪着出生入死。对普通的大象来说这是象鞍,多嘎羧来说,这是他的——生战友,战甲。(师擦去板书中的“象鞍”,改成“战甲”。)

师:二十六个春秋过去,嘎羧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象鞍虽然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虽然年迈,披挂上象鞍,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出示“二十六个春秋过去,象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生齐读。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浏览加品读的方式品读了嘎羧重披战甲部分。从嘎羧的神态和动作中,我们品读出了嘎羧的内心情感,请你用这种方法,去品读重回战场这一部分,快速浏览12—16自然段,搜集出嘎羧对战场怀着深厚感情的句子,圈出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词语,体会嘎羧内心的情感,并写下感受。

生:我从“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感受到嘎羧在怀念过去的往事。

师:久久凝望是怎样地看。为什么要久久凝望?他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他为什么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透过这三个动作,你能走进它的内心世界吗?

出示写话练习:嘎羧在久久凝望,它仿佛看到了      

它亲了又亲礁石,也许是         

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好像在           

生:嘎羧在久久凝望,它仿佛看到了当年浴血奋战的场面。

生:嘎羧在久久凝望,它仿佛看到了当年和战友们在枪林弹雨中战斗。

……

生:它亲了又亲礁石,这也许是它亲了又亲礁石,也许是它获救的地方。

生:它亲了又亲礁石,这也许是它鲜血染红的地方

……

生: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好像在呼唤战友。

生:它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好像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

……

师:让我们把嘎羧对往事的怀念,对这片土地的依恋,对战友的思念都融入到朗读中去吧。

生齐读第14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我觉得嘎羧很重情义。(板书:深情)

师小结:今天我们用浏览加品读的方式学习了重披战甲和重返战场这两不分内容,品出了嘎羧的内心情感。嘎羧还对什么怀着深厚的感情呢?我们下节再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浏览                      重披战甲            英勇

品读                      重返战场           深情

神态                      依依惜别

动作                      自掘坟墓,

                          庄严归去



教学反思:

近日,我参加了万田小学的“同课异构”活动,执教的就是《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曾经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羧,自知生命期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们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地把自己掩埋的故事。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在这几方面做得还是比较成功的。

一、以读为本

教学中,我把语文阅读教学建立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嘎羧的形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在读中努力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深刻地了解了嘎羧,从重披战甲的焦躁,到凭吊战场的哀伤,并能抓住嘎羧的表情和动作体会了嘎羧内心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动了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感悟嘎羧内心的思想内涵,受到情感的熏陶。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注重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课课文比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我主要采用“浏览加品读”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读懂课文。教学时由扶到放,及时总结学习方法,让学生依托这种学习方法去自学重回战场的部分。避免逐段讲解的繁琐。

三、讲练结合

课始紧紧扣住第一自然段,通过读和想象,体会嘎羧作为战象的英勇,设计了一个仿照课文句式的想象说话。接着出示嘎羧动作和神态的词语让学生寻找特点,既学习了词语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中让学生通过嘎羧的三个动作想象它的内心世界,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从教学效果看,还是挺不错的,唯一的遗憾是如果初读阶段能给学生更多的读书时间,那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0 10:04:48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反思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情感深沉、内涵丰富、篇幅较长的动物小说,全文接近2000字。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从而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是我的教学目标。

一、长文短教。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较多,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才能让他们的体会上升到一个高度而不把文章肢解得零碎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上课前我欣赏了教参后的视频教学,又仔细阅读了黄老师设计的导学案,觉得设计过细,我决定采取“直奔中心”法,即从整体入手,通过整体感悟,以“这是一头         的战象,因为         。”让学生直接触及中心正题,然后专注抓“重披象鞍”、“重返战场”、“庄严归去”三个感人的片段,就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小组合作交流“从中找出最让你震撼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说说体会。”给小组足够的时间去交流,体会。在安排汇报时则克服了我上次比赛时的问题,让小组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选择最喜欢的一个情节汇报。

二、走进嘎羧

文中的嘎嗦有灵性、重感情,俨然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如何让学生也能够体会到这些呢?我想只能通过对文章中重点字词的品读、感悟,反复揣摩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大胆的联想,才能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当学习“重披象鞍”这一部分时,学生抓住了 “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泪光闪闪”、“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些词句,我则及时追问,引导学生反复地揣摩:摩挲的动作?为什么久久的?泪光闪闪中它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在老师的及时追问中体会嘎羧内心对曾经辉煌地留恋和回忆。同时,也把抓事件——品细节——悟感情这一学习方法教给学生,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表达训练

通过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空白点需要学生去思考,比如嘎羧回到战场时“久久的凝望”,在礁石上“亲了又亲”,“震耳欲聋”的呼唤等等,这些都是文本的空白点。在交流时,展示的学生已经开始思考久久的凝望里嘎羧仿佛看见了什么?在礁石上亲了又亲它仿佛在说什么?在震耳欲聋的呼唤里,它仿佛在呼唤什么。我只是在他们准备结束这个话题时进行了追问,强化了多数同学的内心体验。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教师在点拨学生读好嘎羧回到战场时,震耳欲聋、撕心裂肺的呼唤“欧——欧”时有学生笑场,应该及时调整,让小组合作从文本中去体会,而不是一味地反复地、单一地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4:5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