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从唯物史观的视角,在教学中宏观把握世界现代史的纵横发展
曾文明
为了理清基本线索,我们将世界现代史划为三阶段。
第一阶段: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争夺世界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进行了激烈的争斗,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在大战的过程中,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19世纪的社会主义理想变成了现实。另一方面,大战使欧洲的帝国主义国家严重削弱,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在欧洲的东、西两侧,苏联和美国这两个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断崛起;在亚太地区,帝国主义的日本也获得了异乎寻常的发展。这一切,不仅使世界各地区、各国的联系更为紧密,也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9世纪以来欧洲列强支配世界的局面被严重动摇。可以看出,世界历史虽然从近代已经开始,但是只有到了20世纪,人类的物质生产文明才发生了质的变化,出现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与此同时,世界也才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联系成为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巩固,并迅速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为其后打败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奠定了基础。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和平与繁荣,但1929-1933年从美国发生的、并迅速蔓延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又使资本主义世界再次分裂。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加大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英国和法国也实行了类似的措施,终于挽救了资本主义,并使之成为以后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力量。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企图通过对外扩张来寻找解决危机的出路,并最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阶段:从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1991年冷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能力大大提高,因此,尽管战后不久就发生了“冷战”,但世界在整体上保持了和平状态。在战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下,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局面。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在改革中曲折前进,加快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接受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一种已经僵化的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并非整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环境下,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自我调节措施,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后,在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世界殖民体系下最终全面崩溃。这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独立后的民族国家在维护国家主权、振兴民族经济、促进社会发展和改变旧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欧洲支配世界的国际格局一去不复返,代之以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在几十年的冷战过程中,两极格局中也发展出推动多极化的力量。
第三阶段:从1991年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的结束至2011年。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程度也不断增强,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在推动世界多极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冷战后的时代,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但人类在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阻碍和平与发展的各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得到克服和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