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11册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02 | 只看该作者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背诵。
七、用同样的方法交流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小结延伸,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这首五言律诗的作者杜甫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留下了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杜甫还给我们留下哪些作品?诗人杜甫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学习小组利用活动计划表,收集有关杜甫的生平、作品、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10 | 只看该作者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了。从古至今涌现出屈原、李白、杜甫、郭沫若等许多问答的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先人们给我们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二、学生初读古诗,质疑
1.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指导学习“薇、矣、霏”三个生字。
2.学生自由读古诗,在书上标出不懂的地方。
3.学生质疑。
三、引导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自学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说明大家读书认真,善于思考。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小结方法:结合注释,查找资料,上网等。)
2.自学。
四、引导学生小组内合作学习
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自学,了解了哪些与诗有关的知识,在小组内和其他同学交流交流。如果还有疑问,也在小组内提出来,请大家帮帮你。
五、检查学习效果、组织讨论
1.通过自学与讨论,你们有了哪些收获?谁愿意来和大家说一说?
2.指名讲解诗句的意思,简单介绍《诗经》。
3.教师相机提问重点词“昔、矣、依依、思、霏霏”。
4.抽生谈谈诗的大体意思。
六、创设情境,加深感悟,引导读背
1.播放多媒体课件。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2.师作简单讲解: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描写了春天和冬天有代表性的自然景物,回想了自己在军中的情况与心情。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练习朗读。
4.指名读,师生互读,读后评议,齐读,背诵。
七、用同样的方法交流学习唐诗《春夜喜雨》,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喜”字
八、背诵这首五言律诗。
九、小结延伸,布置作业,拓展学习。
这首五言律诗的作者杜甫在对春雨的描述之中,流露出其对春雨的喜悦之情。留下了千古名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杜甫还给我们留下哪些作品?诗人杜甫还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学习小组利用活动计划表,收集有关杜甫的生平、作品、轶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16 | 只看该作者
指导者        林海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查字典,了解“雨”的意义;
2、复习和补充一些含有“雨”字的诗词文。
3、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进行联想,写一些关于雨的诗句。
教学重点        能通过积累,对带“雨”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并学写诗歌。
教学难点        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些关于“雨”的诗歌。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兴趣导入
1、学生活动:
试一试,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句子(至少两句)。
今天,让我们走进雨,观察雨,与雨为友。在平时的理解中,你们是怎样理解雨的呢?
2、学生活动:
动动手,查字典,弄清楚“雨”的意义。并把查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
请学生板书所查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出示“参考答案”,提醒学生“雨”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尤其是在古诗词中。
引:写“雨”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只研讨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开唐宋诗词作品,随处都可听到雨声。雨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但诗词中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出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几句诗中,你们看见了怎么的雨?
二、雨的变脸
(一)从第一句中,我们看见的雨是怎样的?
“喜雨”,让大家都感觉特别的美丽,给人以希望,以享受的。
1、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的雨中,也许春雨,特别初春的小雨是最纤柔的,最招人喜爱的。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同学们齐背《春夜喜雨》。
赏析这首诗,并让学生思考春雨惹人喜欢的原因:适时、无声。
2、还有什么诗歌中也让我们感受到雨是适时、无声的呢?(学生交流)
拓展: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如此轻柔的小雨,滋润空气,滋润刚刚复苏的万物生灵,最是让人愉悦宁静闲适。
(2)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过渡:有喜就有悲,喜和悲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板书:悲雨)
1、刚才,我提到了清明节,现在,请同学们打一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清明节人们冒雨去祭奠亲人的那种心情。
看看能否背诵一下杜牧的诗作《清明》。(清明时节春光大好,桃杏如云,若心怀哀思,又加“雨纷纷”,路上思亲上坟的人必定“欲断魂”了。)
这样的例子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哪位同学还能举出类似的作品。看这两句诗,分析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悲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现象结合的产物。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成为了诗人抒发内心感情的有效载体。王国维有句很有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可感人,而主观之情也常常融入客观景物中,让景物更加感人。
三、综合练习,关于“雨”的诗歌创作
1.“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下雨情况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写关于带雨字的诗歌。
2.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潜词改字。
4.作品展示。
四、活动小结
1.瞧,只要我们用眼,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一草一物,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许多妙语绝句,看,我们班都成了诗人王国了。同学们,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2.大组收集大家写的诗句,进行一次手抄报,配上图文,贴于展示台。





       
课题        综合实践课——含“雨”的诗词欣赏与创作        设计者        苏应妫
                指导者        林海华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查字典,了解“雨”的意义;
2、复习和补充一些含有“雨”字的诗词文。
3、促使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雨进行联想,写一些关于雨的诗句。
教学重点        能通过积累,对带“雨”的诗歌有一定的了解,并学写诗歌。
教学难点        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写一些关于“雨”的诗歌。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24 | 只看该作者
一、兴趣导入
1、学生活动:
试一试,请写出古诗词中含“雨”字的句子(至少两句)。
今天,让我们走进雨,观察雨,与雨为友。在平时的理解中,你们是怎样理解雨的呢?
2、学生活动:
动动手,查字典,弄清楚“雨”的意义。并把查的内容写在练习本上。
请学生板书所查的结果,然后教师再出示“参考答案”,提醒学生“雨”是一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既可作名词,也可作动词,尤其是在古诗词中。
引:写“雨”的诗词很多,今天我们只研讨其中的一小部分。打开唐宋诗词作品,随处都可听到雨声。雨原本是一种自然现象,不带任何主观感情色彩。但诗词中的“雨”,由于融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备了诗词作者所体验过的丰富的人生意蕴和审美价值。
出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在这几句诗中,你们看见了怎么的雨?
二、雨的变脸
(一)从第一句中,我们看见的雨是怎样的?
“喜雨”,让大家都感觉特别的美丽,给人以希望,以享受的。
1、喜雨往往与滋润万物,唤起勃勃生机联系在一起的。正所谓“春雨贵如油”。
一年四季的雨中,也许春雨,特别初春的小雨是最纤柔的,最招人喜爱的。在喜雨诗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杜甫的《春夜喜雨》了。同学们齐背《春夜喜雨》。
赏析这首诗,并让学生思考春雨惹人喜欢的原因:适时、无声。
2、还有什么诗歌中也让我们感受到雨是适时、无声的呢?(学生交流)
拓展: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1)如此轻柔的小雨,滋润空气,滋润刚刚复苏的万物生灵,最是让人愉悦宁静闲适。
(2)雨中有好境界,雨后更有好景致。过渡:有喜就有悲,喜和悲是事物的两个方面。
(二)(板书:悲雨)
1、刚才,我提到了清明节,现在,请同学们打一记忆的大门,让我们一同去体验一下清明节人们冒雨去祭奠亲人的那种心情。
看看能否背诵一下杜牧的诗作《清明》。(清明时节春光大好,桃杏如云,若心怀哀思,又加“雨纷纷”,路上思亲上坟的人必定“欲断魂”了。)
这样的例子在唐诗宋词中屡见不鲜,哪位同学还能举出类似的作品。看这两句诗,分析为什么会让你觉得悲伤。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综上所述,唐宋诗词中的“雨”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更是作者主观情意与客观现象结合的产物。雨中有欢欣,雨中有哀怨。雨成为了诗人抒发内心感情的有效载体。王国维有句很有名的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可感人,而主观之情也常常融入客观景物中,让景物更加感人。
三、综合练习,关于“雨”的诗歌创作
1.“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下雨情况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学写关于带雨字的诗歌。
2.学生开始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潜词改字。
4.作品展示。
四、活动小结
1.瞧,只要我们用眼,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一草一物,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许多妙语绝句,看,我们班都成了诗人王国了。同学们,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2.大组收集大家写的诗句,进行一次手抄报,配上图文,贴于展示台。
       






记       




课题        综合实践课——编辑诗集        设计者        苏应妫
                指导者        林海华
教学目标        1、学习、《给诗加“腰”》、《诗中的“秋”》,学习欣赏诗歌和读诗的方法。
2、积累关于秋天的诗歌,课堂交流。
3、小组合作编辑诗集,并加入鉴赏内容。
教学重点        学会欣赏诗歌和读诗的方法。
能通过学习,自己独立编辑诗歌。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与锻炼,能自己独立积累与编辑诗歌。
课前准备                教学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40 | 只看该作者

        一、学习两篇课文
1、学习《给诗加“腰”》,谈谈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诗歌故事。
2、读读《诗中的“秋”》,交流体会,还可以交流自己读诗的方法。
二、导入活动,交流设想
今天,我们大家把前几天收集起来的关于秋天的诗歌给展示出来,汇报我们的成果。
1、小组交流,每位同学拿出自己收集的关于秋天的诗歌,并告诉大家这句诗的出处、作者、以及诗歌的含义。
2、大家拿出准备好的5张32K纸,把你收集的诗歌现场书写一遍,并在诗歌后面写上你觉得自己对这诗歌的理解。
3、小组长收集各成员诗歌,准备装订成集。
三、小组合作,编辑诗集
1、关于栏目内容
封面:诗集名称、作者姓名等。
附页:请老师或同学写序。
目录:书写诗歌名称、收集人、页码。
2、关于分工
注意提高效率,在每个时段每个同学都要有事情做。
可以一人或几人做一个栏目。
3、大家开始编写诗集,教师巡回辅导。
四、交流展示,欣赏成果
1.请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诗集并作介绍,师生予以点评。
2.把诗集挂在读书角,方便大家翻阅。
五、小结延续,提醒准备
1.经过今天的合作遍诗集,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教师给予鼓励。)
2.课外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收集到的诗歌和自己写的诗编辑成一本诗集,拿到班上来交流,供大家学习。
    诗海拾贝阅读材料教学设计(2)
              设计者        钟映芬
                指导者        林海华
教材理解        在诗海拾贝中,编者选择了六首古诗,按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再到现代诗的顺序编排。六首诗大多是写自然景物,前五首为我国诗人所写,第六首是外国诗人写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阅读这首词,要注意时间和地点。时间是夏天的夜晚,地点是有山有水的农村田野。这首词描写的是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然而诗人把这些形象巧妙地组织起来,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阅读这首词,可以引导学生凭借注释,借助工具书读懂这首词的大意。《天净沙•秋》是元代散曲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也叫元散曲,它相对于词来说要灵活一些,虽然有一定格律,但字数要求每那么严格,句子长短不一,几乎每句都有押韵。在这首小令中,诗人先用了孤村、落日等6个典型景物来表现秋的萧瑟接着用“飞鸿”这一句,把静寂的景物和飞翔的大雁联系起来,静中有动。最后用“青山”“白草”两句,把美丽的秋景呈现在眼前,阅读这首散曲时,可以与唐诗宋词联系起来,比较学习。在欣赏古诗的韵味的同时,了解诗歌的不同形式。并在课后进行收集,为后面的给诗歌分类作准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通《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天净沙•秋》两首古诗,大体把握诗歌大意。
2、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3、通过这两首古诗的学习,了解诗、词、曲的特点。
4.通过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大体把握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前准备        课前让学生搜集诗、词、曲的有关资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46 | 只看该作者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一首诗经和一首唐诗,谁来说说唐诗的特点?
在我国古代,诗歌写作有三种形式,即诗、词、曲。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和唐诗,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欣赏诗歌另外两种形式——词和曲。
二、初读诗歌
1、自由地读诗歌,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已查字典解决,把诗歌读通顺。
2、小组合作读,比比谁读得流利,有节奏,优美,并读出古诗的韵味来。
3、指名学生朗读,同学评议,师相机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节奏。
三、走近诗歌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后注释、词典理解两首诗歌的大意。
2、检查学习成果
(1)理解题目
“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山道中是词的内容。
师介绍黄沙道:
  黄沙,就是指黄沙岭。辛弃疾当时隐居在江西上饶,那里有一个黄沙岭,高约50多米,深而且敞豁,可容纳上百人。下有两股泉,水从石中流出,可灌溉农田十多亩。黄沙岭一带风景优美,辛弃疾隐居上饶时常到这里去游玩。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是曲的内容。
(2)指名说说个别词语的意思。
别枝惊雀: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见:同“现”。
听取:听到。
七八个星天外:天外七八个星。
两三点雨山前:山前两三点雨。
茅店:乡村小客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
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3、学生同桌或小组内说说诗歌的大意。
4、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5、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四、走进诗歌,走进诗人
1、默读诗歌,体会两首诗歌的意思。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诗品读,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品读的收获:
① 选择自己喜欢的诗,说说你在阅读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
② 作者面对这样一幅画面,又想到了什么呢?你从中会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在班上交流自己阅读的体会,师相机指导: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词人把人们熟悉的月、鸟、蝉、蛙、星、雨、店、桥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恬静的美。整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这也正是作才忘怀于大自然所得到的欢乐。
《天净沙•秋》这首曲是元代散民家白朴描写秋景的一首小令,但其中没有秋景的清萧,没有悲凉的情绪。有的却是色彩鲜明的美丽的秋景。如曲中的“白草”“红叶”“黄花”三个词语,让我们感觉到秋天是那么的色彩鲜明。同时,全曲没用一个“秋”字,却传达出了浓郁的秋意。整首曲诗人巧妙地并列六组名词来描摹了一幅地面与天空的和谐画面:太阳落山,彩霞满天,小村披拂着斜晖;炊烟袅袅几如凝止,老树枝桠不动纹丝,乌鸦树羽辍立枝头。在这一片宁静的秋景当中,突然掠过一只大雁,飞下地面。曲中,静中有动,动静结合。
5、分小组赛读,看看哪组最能读出作者的情感。
6、背诵诗歌。
五、比较形式
1、学生朗读比较《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三首诗歌在内容和写作上的异同。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相同点:这三首诗歌的内容都是写自然景物的。
(2)不同点:
诗、词、曲是古代诗歌的三种形式。
《春夜喜雨》是一首唐诗,诗盛行于唐代,它的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的规定。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词,词盛行于宋代,它的调有定格,句子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就只有一段,如《忆江南》,双调就是分为两大段,即上下两片(阙),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
《天净沙•秋》是一首小令(曲的一种),曲盛行于元朝,体式与词相近,它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多使用于口语,句式较为灵活,语言也比较通俗。
六、诵读积累词曲,尝试诗韵吟唱
1、你平时积累的词中有没有被改编成歌曲的?
2、教师推荐诵读、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七、拓展延伸
1、课后背诵这两首诗歌。
2、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收集感兴趣的唐诗、宋词、元曲,并按不同类别进行归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8:52 | 只看该作者
21、老人与海鸥        设计者        沈 涛
                指导者        蔡金华



标        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 学重 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
教 学难 点        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课 前准 备       
        教学时 间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第七组整体导读
1、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情怀。在这一单元,我们将走进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去感受它们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请同学们快速流览一下本组的几篇课文,说说都介绍了谁和谁之间的感情。
2、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篇,关于“老人和海鸥”的故事。(板书课题,读一读)
二、引导质疑,指导自学
1、说说你读了这个课题,会有什么问题?(学生预设问题可能有:老人是谁?老人与海鸥感情怎样好?海鸥是怎么样的?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故事?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你认为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先自己默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问的好,答的好。(学生自学课文)
三、检查效果,整体感知
1、刚才大家认真阅读了课文,并进行了讨论,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设想问题为: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课文中老人在哪里?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样的深厚情谊?课文是如何具体描述老人和海鸥的深厚情谊的?读一读您最感动的段落?)
2、学生分节读书,教师正字正音。指导理解相关字词。
3、讨论: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情谊的?(总结板书:识老人→老人喂海鸥→老人谈海鸥→海鸥送老人→赞老人)
4、你认为哪些段落写的好,多读几遍。仔细体会一下文章中的感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精读重点段落。)
5、把您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句子或段落划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四、细读课文,重点感悟
1、细细地读一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然后说一说老人有哪些特点?
2、抓住描写老人外貌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很容易从人群中找出那位老人。
3、老人从城郊来到翠湖是为了什么?
4、你觉得这一位老人有什么特点?
5、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老人是如何喂海鸥的?
6、说一说你对 “老人撮起嘴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这句话的理解,你从这句话中看到了老人和海鸥之间有什么关系或感情。
7、细细地品味一下“海鸥依着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这句话,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说一说你从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预设答案:写出了海鸥的动态美、色彩美。)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课文的新字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一、复习而导入,温故而知新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3、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和重点。
二、研读谈鸟段,感悟人鸟情
1、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①老人为什么要给海鸥起名字?
②海鸥为什么能听懂老人的呼唤?
③独脚海鸥为什么能在老人手上吃食?
④一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为什么立刻动起来?
⑤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最讲情谊?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你体会到了什么?
⑥老人为什么说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你是如何理解“白鸥飞处带诗来”这句话的?
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上述6个问题。可以研讨一两个问题,也可以研讨全部问题。
3、集体交流,感悟老人和海鸥的情谊。(①老人给海鸥起名字,说明老人对海鸥有十分亲切的情谊,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②海鸥能听懂老人的话,是因为老人来此呼唤的多了,给海鸥喂食的次数多了,海鸥已经把老人当作亲人来看待。所以,老人一呼唤,海鸥就会飞过来。③独脚海鸥已经与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它知道老人是给它喂食的,不会伤害它。④一谈起海鸥老人就兴奋,就高兴,就来神,所以他的眼睛立刻会动起来。这说明老人对海鸥已经产生了浓浓的情谊。⑤海鸥向老人告别,连续五次落在老人的帽子上。从海鸥告别的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海鸥对老人的依依不舍的心情。⑥海鸥善解人意,可以预报天气,又是航标。因为海鸥爱在礁石附近飞鸣觅食,因此,航船可以安全地绕过海上暗礁。 海鸥啄食后,飘举而飞,上下翔舞,洁白美丽的身影,充满诗意。所以说是“白鸥飞处带诗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亲情来。
三、品读送别段,感悟海鸥情
1、过渡:海鸥善解人意,是人类的好朋友。海鸥把老人当朋友,老人把海鸥当亲人,海鸥已经和老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引导学生探讨海鸥送别老人的内容。)
2、意想不到的事是什么事?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有什么表现?仔细读一读课文,读出海鸥的感情来。
3、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飞、叫、站”研读课文,感悟海鸥情。
①海鸥看到照片,为什么翻飞盘旋,连鸣带叫,姿势跟平时不一样?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只海鸥,你会怎么想?(预设答案:海鸥通人性,可能是悲哀,也可能会感到吃惊,会有很多问题,会……)
②海鸥为什么会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站成两排?此时此刻,如果你是一直海鸥,你想对老人说一句什么话?(预设答案:海鸥在老人遗像前肃立不动,是告别,是守灵 ,是悲哀……可能会说:……)
4、当我们不得不收起老人的遗像时,海鸥有什么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如果你变成了一直海鸥,此时你会怎么讲?(预设答案:依依不舍,不忍离开、恋恋不舍、怀念老人……可能会讲……)
5、指导学生反复地、深情地地朗读这段话。
四、拓展延伸练,体验升华情
1、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那一群海鸥中的“独脚”、或是“灰头”、“老沙”、“红嘴”、“公主”……,你会怎样向老人说?(写一句自己心理最想说的话,然后大家交流。)
2、如果那位老人此时会说话,他会说什么?(预设答案:老人可能会说:再见了海鸥,我的朋友;孩子们,人类是爱您们的;……)
五、总结话和谐,激发和谐情
1、我们回头想一想,课文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谊写具体的,你认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的好,谈谈自己的感受和启发。
2、同学们,我们国家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和谐社会。读了这一篇课文,想一想,你在创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能做一些什么贡献呢?(交流讨论)
3、你的周围有小动物吗?你愿意与小动物交朋友吗?说一说你打算怎样与小动物交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5:42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