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11册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13 | 只看该作者
        17  少年闰土        设计者        吴枝红
                指导者        林海华
教材简析        教材分析本文节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先描绘了“我”记忆中看瓜刺猹的闰土,接着写与闰土相识、相处的过程。重点写了闰土给“我”讲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和看跳鱼儿四件事。最后写两人的分别和友谊。 课文一开始,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闰土看瓜刺猹的场面。读了这段文字,少年闰土的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里。从课文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笔下的闰土与“我”是很不一样的。例如,闰土生活在“海边农村”,而“我”生活在“高墙大院”;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我”是一个“少爷”;闰土见多识广,而“我”却孤陋寡闻。环境不同、阶层不同、生活不同,没有让“我”感到快乐,反而引起“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和环境的不满,这些都流露出“我”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佛、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能抓住人物的重要特点进行描写。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教学重点        一是抓住对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
二是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三是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教学难点        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并且学着抓住人物特征来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课前了解鲁迅的资料,摘抄有关鲁迅的名言。        教学时间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吗?那你的好朋友是谁,他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介绍朋友的特点或者印象最深的事情)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你读了课题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并及时让学生把自己最想了解的内容板书在黑板上。
(二)、初读课文
1、出示初读课文的要求:①大声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②然后边读课文边找找自己或同学们最想知道的,比比谁知道得多。
2、检查预习情况
(1)、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①出示课文中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再小小组相互检查词语朗读的情况。
②考考你:引导学生学习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③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少、行、便)、形近字(猬、胃)(扭、钮)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2)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3)组织学生交流初读课文后的自己了解的内容。每当同学们交流了解了一个问题就檫去黑板上的一个问题,留下大家解决不了的待会学习课文在讨论。
(三)学习课文第一段话。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从“紫色的”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学生练笔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及文中第一段话。
2、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组织学生自己读、说、评、议自己的好朋友的外貌。再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5、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和闰土的深厚友谊。
2、体会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能干、天真、可爱的孩子。
3、能有感情地朗读有关句段。
二、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揣摩人物的特点,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过程:
一、直入主题。
  1、出示刺猹的图片。
  ①师引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在做什么呢?谁能把这幅画的内容续下去?
②请全班的同学看图,背诵第一自然段。
③小结:这幅画可以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呢?(机智勇敢)
   2、过渡:闰土还不只机智勇敢,他还有很多特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以读为主,体会重点。
  (一)请同学们快速成默读课文第6----15自然段,想想闰土给我讲了哪几件事?
1、生答师板:闰土: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瓜地刺猹、潮汛观鱼。
2、这么多的希奇的事,你最喜欢哪件呢,把你最喜欢的读给大家听听。
3、在这四件事中,你最想了解哪件事呢?
随机学习:
(1)雪地捕鸟。
①、学生汇报句子时,教师出示文中的句子。问:从这段话你了解到闰土的什么特点呢?(聪明能干。)
②、段中哪些词语最能表现他的聪明能干呢?你能找出来吗?(引导生划动词)你说得真好!
③、看到闰土捕鸟这么有本事,你感觉得他怎么样?你会对他产生一种怎样的感情呢?(敬佩)那么请你把这句话读一读,注意,要读出你的敬佩之情。(生读文段)
④、师:你读得真不错,请全班的同学跟着他一起朗读这句话。读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动作词。
⑤、文段中的“……”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学生体会省略号的用处。
练习:请给以下省略号选择正确的解释。
A、表示说话或声音断断续续       B、表示列举的省略      C、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在这千万被压榨的包身工中间,没有光,没有热,没有温情,没有希望……没有人道。(   )
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认错了。”(   )
“不行!太原离平陆一千多里,而且要翻山越岭,交通不便,时间来不及了,请马上设法空运……空运!”(   )
(2)、海边拾贝
①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不同心得。
②组织小结:闰土真是见多识广啊!板:见多识广
(3)瓜地刺猹:你读这部分内容时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找出句子来说明闰土的机智勇敢。
(1)句子1:a、“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轻轻地走去……”
句子1主要是引导学生朗读:月亮地下,猹来了,大家可要轻轻地……别把猹吓跑了。请大家轻轻地把这句话读出来,注意不要把猹吓跑了。(2)还有哪个句子说明他机智勇敢呢?
句子2:“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油一般的滑……”
师引导:虽然猹会咬人,而且这么伶俐,但还是被闰土刺到了,闰土真是机智勇敢啊!请同学们把他们俩的对话读一遍,男同学读闰土的语言,女同学读“我”的语言。注意,体会他们的心情。
小结:从闰土和“我”的对话当中我们了解到他:见多识广、机智勇敢的特点。
(4)沙地观鱼的句子:……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
①引导学生想象当时闰土在向我讲时他会是什么表情的?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朗读。
②引导想象说话:那海边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请你跟你的同桌交流
(5)师小结:闰土知道的可真多呀!而我呢?知道这些吗?
(6)指导学习句子:“我素不知道……出卖罢了。”
①“新鲜事”:指哪些事?(不只这些,还有捕鸟、观鱼等等许多作者从来就没有看见过的事情。(板:我素不知道)
②这句话可以看出“我”当时怎样的感情?(自叹不如)
③过渡: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事,出示句子。
指名学生读。问:读了这句话你懂得了什么?
  重点理解:“无穷无尽的希奇事”、“院子里高墙的四角的天空。”从中表达了……
④小结: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生活丰富多彩,见多识广,而我却像一只井底之蛙,眼界狭窄,知识贫乏,这不由得令我对闰土产生了敬佩之情。(板:敬佩),也由此而向往闰土一样的自由自在的农村生活。(板:向往)
指导全班带着敬佩和向往之情读这句话。(齐读)
三、展开想象,训练口语。
1、过渡:与闰土相处了一个月,“我”与他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必须回家了。当时会发生怎样感人的情景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闰土分别时会说些什么?
2、谁能结合图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再说一说。
3、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4、课文最后说他们从此没有再见面,其实三十年后,他们俩又见面了,不过三十年后的闰土改变太大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变的呢?有兴趣知道的同学,请去找鲁迅的小说--《故乡》来读读吧!
  四、布置作业:
1、读读小说《故乡》。
2、上网查查有关鲁迅写的小说以及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后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21 | 只看该作者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设计者        蓝芳
                指导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习惯:专心致志,边读边想,做好记号和学以致用。  
3、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理解课文中“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初步了解鲁迅先生是一位关心、爱护青少年,热爱劳动人民,憎恨反动势力,深受人民群众爱戴的人。感受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
5.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激发学生对鲁迅的爱戴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的含义
课前准备        预习、收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复习知识,导入新课
1、同学们,前两天我们们认识了《少年闰土》,谁能说说闰土给你留下什么样的
印象?文章用了哪些方法介绍闰土?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从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描写中,感受他崇高的精神。(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学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借助字典弄清楚。
2、检查自学情况
(1)正音:殡、悼、唁等易错字,同时认读多音字:传、冠、正、扎、夹
(2)分辨字型,练习书写几个重难点字:“冠”(注意上边没有一点),“嗽”(中间是“束”,不是“束”,右边是“欠”不能写成“攵”。
(3)理解词语:你理解了哪些词语?是怎么理解的。
3、默读课文,说说鲁迅是个怎样的人?要求用一个词来概括。
三、研读第一段,品味“爱戴”
1、引导:1936年10月19日,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不幸逝世了,人们万分悲痛,让我们一起走进追悼会现场,一起看看追悼鲁迅的情景吧。
2、学生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画一画,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人们“爱戴”鲁迅?并写上自己的感受。(板书:爱戴)
3、组织交流,引导感受:
(1)出示句子: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于失声痛哭。
①哪里让你感受到人们“爱戴”鲁迅?“失声痛哭”为的是什么?“致敬”说明什么?
②朗读指导:“失声痛哭”是悲痛欲绝,“致敬”是无比尊敬,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还有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人们“爱戴”鲁迅?教师引导交流并指导朗读感受。
4、看到这么多人都来追悼伯父“我”怎样了?(惊异)
(1)惊异什么意思?找近义词。
(2)此时“我”惊异的是什么?“我”的心情怎样?引导读最后一句话。
四、了解故事,感悟品质
1、引导:伯父鲁迅仅仅是由于他写了很多好文章才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吗?对,不是。那让我们走进课文的下面内容一起去看看伯父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2、学生自由读第二2自然段至结尾:文中哪个句子让你感受到伯父受到人们爱戴的原因?
3、检查引导,出示句子: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4、了解故事大意:课文通过哪几件具体事例来体现伯父“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多”?
(1)自由读课文2——25自然段
(2)这几件事具体写了什么呢?教师引导小结。
5、提炼小标题:用最简单凝练的语言给四件事加小标题。
(1)学生自由加,并交流
(2)小结:谈《水浒转》、笑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板书)
(3)体会小标题的用法:以前我们也碰到过小标题,还记得它有什么作用吗?
五、练笔提升,总结升华
1、练笔:
(1)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
引导悲痛读句子。
(2)假如你是作者,看着伯父的遗体,想着他就要永远离开自己了,你想对他说什么?写一写。
(3)检查评议。
2、总结提升:鲁迅为革命为人民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最真实写照,他坚持在中国战斗到最后一息。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谈碰壁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第二课时

一、听写导入。
1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先来听写几个词语:礼堂、追悼、失声痛哭、惊异、爱戴、爱抚、饱经风霜。
2 校对。通过查字典,据词定义:失声痛哭 、饱经风霜
二、 提炼主题。
1 过渡:同学们,你觉得这些词语中哪一个词语与整篇课文的关系最密切,我们最值得研究?
2 从学生的回答中确定主题。
A 学生可能会回答:爱戴。这时教师评价:的确,人们爱戴鲁迅先生这种情感贯穿了全文,值得研究。
B 学生可能会说:爱抚。这时教师评价: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鲁迅先生的品质的,也可以研究。
C、过渡:那怎么去研究呢?老师有三个要求。
三、小组研读。
1 交待任务,提出研读要求。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哪里看出鲁迅先生受人爱戴或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②把你的感受写在句子旁边;③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一下。)
2 小组研读。
教师巡视,深入到学生中间给予必要的帮助。
A 发现有学生对“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理解时有困难,教师便指出:有些内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怎么理解?有一种方法: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理解。这里,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份资料,请仔细阅读,看能否结合资料上的内容,对这句话的意思“恍然大悟”。(学生看教师提供的资料,深入思考,联系资料内容展开讨论。待学生“恍然大悟”之后,再要求他们发言。)
(小资料: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劳动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暗无天日的悲惨生活,鲁迅先生写了许多文章,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揭露旧社会的罪恶,号召人民奋起抗争,引起反动派的极度恐慌,他们千方百计地查禁鲁迅的作品,不允许发表,而且对他本人进行了残酷的迫害。)
B 发现有学生对理解“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这句话有困难时予以帮助:
教师点拨:人的行动往往是与他的内心有关的,伯父这一叹气,你能揣摩一下他的想法吗?
学生可能会说:从他的叹气中,我想象鲁迅先生可能想,我这一辈子还没有完成我的事业。从他的动作中,可以想象他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
学生还可能会说:他想,我们应该怎样把这个黑暗的社会推翻呢?
学生会说:他想,我们老一辈没有推翻旧社会,一定要教育下一代,把革命进行到底。
C 发现有学生在研究“谈水浒”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体会:我为什么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D 发现有学生在研究“关心女佣”时,引导学生理解:“他对自己的病一点儿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反馈交流。
1 交流从哪里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
A 若学生说从“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点击:既然鲁迅先生想讲的是自己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那为什么说鼻子被墙壁碰扁了?
B 预计学生会说:因为“我”还小,听不懂那么深奥的话;由此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幽默。
C 指导读好这句话。
D 若学生说从“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这句话看出鲁迅先生确确实实值得爱戴,教师则点击:表面看来,帮人包扎伤口是件很平常的事情,然而就在这件很平凡的小事上,却能看出鲁迅先生不平凡的品想品德。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同学们想,鲁迅先生当时的身份、地位是怎样的?
E 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位伟大的人物;他是一个名人;他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学者。
F 教师继续点击:是的,鲁迅先生当时在国内外都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而黄包车夫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呢?
G 预计学生会说:他是一个受压迫、受剥削的人;他是一个下层社会的人;他是一个在贫穷、饥饿中挣扎的人。
H 教师小结:鲁迅先生和黄包车夫这两个人的身份、地位这样的悬殊,但鲁迅先生给黄包车夫包扎伤口时,却是那样的精心,而且没有一点架子!让我们读读这两句话。
I 学生朗读。
J 学生交流完对这句话的了解后,(“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教师点击:伯父的表情和动作都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为谁着想的呀?
K 预计学生会说:为人民着想;为下一代着想;为别人着想。
L 过渡:请大家自由读读这句话,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独到的理解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M 抽三至五位学生读。
N 过渡:鲁迅先生是这么关心、同情劳动人民,因此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
2 交流从哪里看出“我”得到伯父的爱抚。(略)
五、小结。
师:是呀,大家从“……”这几句话中读明白了鲁迅先生之所以受人爱戴,是因为他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六、作业
1、观察课文插图,以《我看见》为题,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颂扬鲁迅先生。
2、“我”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板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谈《水浒传》   关心、教育孩子
            讲“碰壁”    顽强斗争
    深切怀念救   助车夫      忧国忧民
            女佣阿三的回忆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30 | 只看该作者
19、一面        设计者        吴枝红
                指导者        林海华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抒发了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
课文分两部分,先回忆“我”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后讲述“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课文在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以及“我”的感受时,不惜浓墨重彩,细致入微。特别是六次外貌描写,由远及近,由粗到细,逼真传神,给人一种“一面”胜似数面之感。这六次外貌描写,都抓住了鲁迅“瘦”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时一是让学生感受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二是引导学生揣摩抓住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2、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正确领悟文章人物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体会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找有关作者阿累及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引入:同学们,在生活中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应该有很多吧?那见了一面之后,你有什么印象呢?
2、在1932年时,售票员阿累和鲁迅也同样是一面之交,那他们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我们可以从阿累自己写的一段话中来找答案,读完这段话你就明白了。
出示: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同学们,从这段话中你感觉到鲁迅与阿累的这一面给阿累留下了什么印象?
那这一面阿累到底看到了什么,让他这么难忘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阿累的《一面》。去解开这个谜吧 。
板书课题:一面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能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初读情况:那读完课文,谁能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呢?
三、自读自悟
1、同学们,售票员阿累与鲁迅的这一面,鲁迅给阿累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地浏览一下课文。(瘦)
2、好好读课文,画出描写鲁迅瘦的句子,一边读一边可以在课文空白的地方写上自己的感受,可以是一个字也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
3、仔细品读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交流鲁迅的“瘦”:
(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
(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3)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小袖管紧包在腕子上:“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4)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5)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
(6)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4、课文一共有这六处描写鲁迅外貌的句子,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
读了这些句子,你会用哪个字来概括鲁迅的外貌呢?
5、鲁迅先生怎么会这么瘦啊?
①出示鲁迅的简介。
②再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两个句子:
A、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你从这句话里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呢?看到这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B、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6、“瘦”是鲁迅先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好好读读这些句子,鲁迅先生还带给你什么印象?(精神好)
(1)我们先来看看鲁迅的图片吧,看看,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鲁迅的精神好?
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胡须很打眼,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句子: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2)在1932年10月,鲁迅写了一首《自嘲》的诗,也许读了这首诗你会对他精神为什么那么好有不一样的看法。
出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读着这句诗,你眼前仿佛会出现怎样的一个鲁迅呢?
再读诗句。
(4)当伟大的革命家鲁迅就站在我们面前,你想说什么,做什么呢?
(5)对呀,现在阿累崇敬的鲁迅先生就站在他的面前,他会做什么,说什么呢,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出示: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体会激动的心情及作者有意强压自己激动兴奋的感情,竭力保护鲁迅。)
     (6)在鲁迅“瘦”这个外貌特征中,我们读出了鲁迅先生的精神,请选择自己感触最深的句子好好地读读吧。
四、仔细品读鲁迅对青年的关怀
1、在这短短的一面中,阿累抓住鲁迅先生的“瘦”的特征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来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让我们在这“瘦”中又深深地感悟到了鲁迅先生的战斗精神。在这四年里,阿累以鲁迅先生来激励自己。来,让我们和阿累一起说出这句话吧。
出示句子:这事到现在已经隔了四年。在这四年里,我历尽艰苦,受尽非人的虐待,我咬紧了牙,哼都不哼一声。我总是昂着头。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2、写话:是的,在这四年里,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好像又见到了鲁迅。拿起笔,选择一句,把它补充完整。
①当我被老板无辜责骂时,我的眼前就会出现鲁迅的严肃而慈祥的面容: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②当我因失业饿得三天没吃上一顿饭时,我的耳边就会响起鲁迅亲切的话语:———————————————— 。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③当我病得全身无力,一个人躺在床上时,———————————。我对自己说:“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
3、“鲁迅先生是同我们一起的!”这句话一直陪着阿累,让我们来看看在鲁迅激励下的阿累。(出示阿累的资料)
8、品读全文。是呀,通过刚才的学习和了解,我们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关心穷苦工人,憎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带着自己的体会好好把课文读一遍吧。       
教后摘记       
课题         20*、有的人        设计者        蓝芳
                指导者        胡菲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课件(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36 | 只看该作者
一、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几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毛泽东曾这样评价鲁迅先生(课件出示,老师朗读或者指名让学生朗诵):“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强、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一连五个“最”,论定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于上海。“赶快收殓,埋掉,拉倒”“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人们真的会忘记他吗?事隔13年,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一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板书课题)
二、诵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注意读流畅。
2、指导学生读出节奏。
3、指名读,师生评议。
4、齐读,注意读出感情。
三、自主感悟,自由表达
1、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地方,自主研读。
2、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结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对鲁迅的了解以及课外收集的资料,谈谈理解和体会。(可以谈难理解的诗句,可以说说诗句的深刻含义,也可以点评诗人的斟词酌句艺术,还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
3、集体交流学习心得,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朗读感受深刻的句子。
四、联系实际,总结反思
1、谈谈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2、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服务的人,他们给了你怎样的教育和启迪?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模仿本诗的格式写作两节小诗,写作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
3、根据本单元小课题研究情况,办一期手抄报:“走近鲁迅”。       







记       















课题
        口语交际•习作五
        设计者        童邦美
                指导者        吴玉燕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是让学生讲述留在心里的印象深的人。教学安排体现了三个层次:先是让学生回忆在相处的人中,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再让学生说说当时相见的情景和留给你的印象;最后可以说说后来发生的事,以及对他印象的变化。三个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本次习作有两个角度,角度一,用一两件事介绍自己的小伙伴,注意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角度二,发挥想象,将发生在“我”和好朋友间的一件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教学重点        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4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启发谈话,拓展思路

1、导入: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新面孔,那么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是教课的老师,还是和你学习玩耍的伙伴?是勤劳的清洁工人,还是可爱的白衣天使……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给自己第一印象最深的人。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教师引导学生想好先说什么。再说什么,重点说清什么。注意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清楚,把重点部分说具体,使学生在叙事过程中时时抓住人物特点,把内容说具体,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形象。)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自由表达,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集体评议、小结
第二课时  习作
交流谈话,激趣导入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交谈兴致很浓,都介绍了自己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一个人。谈到了自己的小伙伴的特点。大家都有了强烈的写的欲望,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小伙伴。
选材命题,明确要求
  1.复习指导,范文引路
  复习《少年闰土》的写作方法,明确怎样写出人物的特点来:抓住人物的的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物,不仅可以把人物写活,而且能够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2.开启思路,确定对象。
我的写作对象是谁?他有怎样的特点?围绕这一个特点,可以用怎样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特点?这几件事情可以怎样安排顺序?
这节课,我们的习作内容有两个,一是仿照《少年闰土》的写法,用一两件事来介绍给你印象最深的小伙伴。二是根据提供的《小木船》的开头部分,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我”和好朋友陈明后来发生的事情。请你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习作内容去写,要注意写出小伙伴的特点,把事情写具体、生动,语句通顺,想象要合理,写完后认真读一读,仔细改一改。
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位同学,教师作适当调整,由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学生交流评议,重点注意是否写出了特点。
  3.教师点评。
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清楚认真地抄写在作文誊写本上。
       

教后摘记
       

课题
        《词语盘点》和《回顾•拓展五》
        设计者        童邦美
                指导者        吴玉燕
教材分析        《词语盘点》和《回顾•拓展五》应以学生能自主、高效的掌握这些词语为主要目标。其训练过程首先是读,虽然这些词语大多都来自于学生学过的课文,但脱离了原来的语言环境,词语既独立了也更开放了(可以应用到更多语言环境中),因此读是基础。在读的基础上再训练学生识记(正确书写)和运用的能力。除此之外,师生还将共同补充一些类似的词语,丰富学生的积累。
教学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受(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2.交流小学六年来的学习收获。
3.积累成语,能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
4.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重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交流读书乐趣和学到的方法。
课前准备        1.整理、搜集鲁迅的名言警句。
2.趣味对联故事。        教学时间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50 | 只看该作者

        游戏导入
出示《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以《我爱记词语》这个游戏为载体让学生记住词语,能用上说几句话就更好的当然最好。
交流平台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先生的才学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自己心目中的鲁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以结合课外学习的收获来谈;可以讲同鲁迅有关的人和事,也可以说说读鲁迅作品的体会。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章,认识了鲁迅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希望同学们能从他的身上汲取力量,超越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却暗含着更深的意义。那么本组课文中有哪些类似的句子,我们都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这些句子的?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方法:
  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结合时代背景。
  展开丰富联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继续运用我们总结的这些体会句子的方法去学习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日积月累
  1.自读句子,发现特征: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
  2.全班齐读,读通顺、流利。
  3.自读句子,体会其中的含义,并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自己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给予帮助。
  5.自由朗读,力争背诵。
  6.检查背诵,全班齐背(不能背诵的可以读)。
  7.你还搜集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名言警句呢?全班交流?
  8.你从这些名言警句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读一个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搜集此类故事,与同学们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7:56 | 只看该作者
一、揭示主题,激发兴趣
1、引语:同学们,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诗歌呢?你知道哪些诗人呢?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4、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5、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6、谈谈你对这次综合性学习的期待,或者说人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能开展哪些活动以及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
二、浏览教材,交流感受
1、自由浏览整组教材,感兴趣的地方可以读得仔细一些。
2、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
(1)、浏览了教材,你知道了一些什么?
(2)、你有哪些困惑或疑问?
(3)、你认为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三、分组讨论,制定计划1
1、导: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2、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将你认为有价值的可以画下来。
3、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
(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
(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
(4)举行诗歌朗诵会。
(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4、学生自由组成5—6人的学习小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轻扣诗歌的大门”综合性学习第   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           
组员:                                                   
分工情况:                                                
                                                           
5、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1)、组内充分讨论:想开展哪些活动?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2)、组内达成共识,真写活动计划表。
                       小组:“轻扣诗歌的大门”活动计划
     小组成员:                                                   
     
活动时间        活动内容        活动地点        活动形式        预期效果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四、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4、公布活动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06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