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11册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交流学生演讲稿
1.用实物投影(或者口头读),展示三位学生的演讲稿片段──这三个演讲片段,分别代表写得比较好,写得一般和需要改进之处比较多的,以有没有用具体材料将观点讲清楚为标准来评价。
2.集体修改需要改进的演讲稿片段。(展示写具体的过程,让全体学生知道怎么修改。)
3.修改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4.再次请3-4位学生读自己的演讲稿片段。
二、指导书写演讲稿结尾
1.指导将结尾写好。师: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好的结尾,对于演讲稿非常重要。请大家欣赏这两个演讲稿子的结尾:
A、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让我们团结起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号召式结尾
B、身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结式结尾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法。
————自然式结尾
2.学生写结尾。
3.请两个同学将完整的稿子读出来。
4.为自己的演讲稿加一个好标题。(参考题目:《我爱祖国》《腾飞吧,巨龙》《我自豪,我是中国人》《我们都有一个家》《祖国,我的母亲》《生我养我的这块土地》)
5.交流标题。
三、修改演讲稿
1.同桌互读,并指出不足,然后进行修改。
2.朗读赏析,交流评议
(1)每组推荐一到两位同学进行朗诵,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2)教师点评并小结。
四、再次修改并誊写演讲稿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
1.        自由组合分小组,每组5-6人。选出小组长,并给自己组取个组名。围绕主题定一句口号。
2.        明确本次口语交际汇报形式,并选择适合自己组的形式。组长分好工。
教学过程
一、        明确口语交际主题及汇报形式。
1.根据学生反馈教师板书。(演讲,朗诵诗歌、散文,讲故事。)
2.各小组给自己小组取名。师板出各组组名。
3.PPT出示四个活动主题及注意事项:
(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
演讲尽量脱开稿子,或者并脱稿;
站立姿势要大方,不忸怩;
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语速要适中;
要注意眼神的交流;
3.每组推一个优秀演讲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然后在课上演讲。
(二)“爱国名人”故事会
1.每个故事不得超过四分钟。
2.声音洪亮,生动有趣。
(三)“祖国在我心中”诗歌散文朗诵
1.有配音的先自己准备好配音材料。
2.可以个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
3.诵读现代作家作品或古代作家作品时,可个人朗读,也可分工朗读。
(四)“爱国名言”大比拼
1.我来说你来猜是出自哪个名人之口。
2.你一言我一语,名言接龙。
3.也可以小组集体朗读。注意读出气势。
二、各组排练,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
1.根据小组负责人组织围绕活动主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现场排练,由小组长负责做好指导工作。
2.老师巡回指导了解各组情况,根据各组具体情况给出指导。
三、各小组上台表演
其他同学仔细听,并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四、评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团队奖”“最佳个人奖”等
五、教师联系实际总结并提炼。
刚刚同学们也用各种方式倾诉自己的心声,老师看到了同学们出色的表现。短短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我相信我们的爱国之心不会随着活动结束而结束。而应该是刚刚开始,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用我们的行动为我们的祖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将祖国永远铭记心中。
六、拓展
关于祖国还有许多的历史和故事,课后同学们可以上网或问身边的前辈,去了解更多祖国母亲的过去。
       
教后摘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27 | 只看该作者


课题   9、穷人                 设计者:吴青花
        指导者:周月红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自主积累本课的生字新词,运用各种方法理解“抱怨”、“忐忑不安”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品质的方法。
3.流利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学习他们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美德。
5.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重点        重点是从人物的行动、语言、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在弄清主要人物性格特点、思想品质及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是难点。
教材解读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当时,俄国劳动人民处于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生活极度贫困,但是他们心地善良、情操高尚。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她的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作者通过桑娜一家的生活反映了那一时期穷苦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美好的心灵。
  “穷”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然而正是因为“穷”,才更能显示出穷人的高尚品质。文章中运用多种形式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直接描写法、幻觉描写法、景物衬托法,表现了桑娜崇高的品德。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
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板书“穷”,同学们,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
2、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穷人》,它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对于列夫•托尔斯泰你了解吗?(学生交流这位作家的资料)
3、师:是呀,他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不朽的名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穷人》是他的又一篇经典力作。
质疑导入,引出“穷人”
二、初读课文,了解“穷人”
(一)学生自由读课文,提出学习要求:
1.读准字音。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二)反馈检查:
1.学习生词,指导书写。   
2.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品读感悟,对话穷母亲
(一)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 “穷”?找出相关的语句深入体会。
(二) 根据学生汇报,品读 写“穷”的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桑娜家的穷,感受桑娜的勤劳。
2.引导学生理解西蒙的穷,感受西蒙伟大的母爱。过渡语:你们发现了作者在表达上的高明之处了吗?(估计学生会说出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方面描写得十分细腻、成功),同学们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具体感受作者笔下穷人苦难的生活和高尚的品德吧!
3、感受穷人生活的艰难
学习建议:⑴自由小声地读课文1-7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能体现穷人“穷”的语句,用笔写出自己的感受或疑问,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⑵为了使你的回答清楚明了,建议这样汇报:我从 (    )体会到(想到了) 。
2、学生自学,教师指导。(出示重点句子)
3、汇报交流,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二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桑娜沉思的内容,追问:“你从什么地方体会到的?”“ 其他同学针对这一处还有补充吗?”教师引导学生从“不顾惜”“冒着寒冷和风暴”“从早到晚”等词中体会到①夫妻俩的辛劳②缺少穿的③食物单一,从而感受到穷人生活的艰难。
小结:这段话,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桑娜家的穷,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请同学们读出桑那家的穷。生齐读。
4、细读中体会穷人的“勤劳”。
过渡语:学习完1-7自然段,同学们还有不明白的吗?引出问题:“桑娜家如此穷困,为什么文中写道:这间渔家的小屋里为什么温暖而舒适?”引生讨论,并能透过字里行间,对比室内外的环境、桑娜家与西蒙家的区别中再次感受穷人生活的困苦及穷人的勤劳。板书:勤劳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孕情,再现穷母亲
教师配乐导入:昨天,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外面又黑又冷,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她猛地推开西蒙的家门,西蒙的屋子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她发现西蒙仰面躺着,一动不动,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一只苍白僵硬的手想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就在这死去的母亲旁边,睡着两个很小的孩子,他们睡得又香又甜。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怎么做呢?桑娜的选择又是怎样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二、品读感悟,对话穷邻居
(一) 赏, 桑娜的善良
1. 默读课文8——11自然段。思考:把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出来,写上自己的体会。
    2.学生汇报,顺学而导,重点指导品读以下的句子:
(1)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①学生汇报感受。
②引导想象,对话人物。以“你就是桑娜,此刻只想到把孩子抱回家,而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也没有想到……”创设情景,体会桑娜抱走两个小孩的不假思索。
③用一个词语形容桑娜抱孩子回家的决定,深入体会桑娜抱走两个小孩的不假思索。
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朗读,体会理解。
(2)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受。……嗯,揍我一顿也好!”此时,桑娜内心充满了(生会说出“担忧“)
a、指导学生个别读后,提醒学生:通过刚才的读,你在标点符号上有什么发现?这些省略号可能省略哪些内容?
b.桑娜此时想了很多很多,在朗诵这段话的时候注意省略号的停顿,才能表现出桑那情感变化的过程。生练后齐读入情。
c.师再引生体会此处作者在表达上的高明之处。
过渡语:桑娜此时既担心又后悔,但是,他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出示重点句:她的心跳得很厉害……非这样做不可。追问:“为什么桑娜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这段话作者把桑娜的内心活动刻画得非常细腻和真实,使我们感受到桑那善良的心,这也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二) 赏,渔夫的善良
过渡语:桑娜这么善良,渔夫呢?哪几个自然段最能体现渔夫的善良?
1.学生默读课文12——27自然段,边读边划,划出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边读边想,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上批注和感受。
2.小组中交流感受。
3.学生汇报。
(1)相机指导体会两次沉默。
两个人沉默了一阵。
“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①学生汇报感受。
②学生质疑,理解桑娜的沉默。
③学生感情朗读。
(2)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①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②学生汇报体会
③创设情景,进入角色,引导学生从渔夫的神态、语言、动作中体会渔夫的思想,并让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
④创设情景,想象渔夫一家怎么“熬”日子。相机进行小练笔。
小练笔:想象渔夫一家怎么“熬”日子的一个片段描写,引导学
生用上本课所学的方法写,如:环境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
⑤学生汇报反馈。
⑥引导学生体会渔夫的品格。
3.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4.指导体会作家结尾的巧妙。
三、布置作业,总结全文。
(一) 教师总结。
1.学生谈感受。
2.教师总结。
(二)布置作业。
1.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续写《穷人》。(运用课文中用环境、心理和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阅读列夫•托尔斯泰其他作品。
四、板书设计:
     西蒙    伟大的母爱
穷人     桑娜
           勤劳、善良……      宁可……也不……
渔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39 | 只看该作者
10、别饿坏了那匹马        设计者        蔡裕红
                指导者        陈美芳
教材解读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感激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导: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充满了爱心的故事,一个发生在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身上的爱心故事。

一、个性读题
先请同学们大声的朗读一遍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从课题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关切、怜爱、心疼、急切、)请几个同学个性读题,老师适时点评。(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到了你对那匹马的——)

二、初读课文
听到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很怜爱、心疼这匹马了。那么课文中真有这匹马吗?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看清要求,
(投影)大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思考三个问题:
1、课文中真有这匹马吗?   2、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3、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反馈:
课文中真有这样的一匹马吗?它是从何而来的?(看来这匹马只是残疾青年编出来骗骗“我”的)
那残疾青年为什么要骗“我”呢?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呢?我们先看课文主要出现了几个人物?板书:“我” 父亲  残疾青年  碧云
要概括课文的主要的内容,先看看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板书:
“我”  ——白看书   感动
父  亲 ——打“我”  要求我扯马草换钱看书
残疾青年 ——骗我有马  买了马草 
碧  云 ——合伙骗“我”
根据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故事,连起来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简洁)

三、默读课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这是一个谎言,这个谎言、终被揭穿之前,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就已经有很多破绽了,快速默读,在文中画出有关句子,把你自己的理解简洁的写在句子的旁边。
反馈:
他先是一愣,继而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他认真地看过马草后,冲里屋叫道:“碧云,你出来一下!”

你从哪里看的破绽来了?(“一愣 一亮 认真的看”几个关键词着重变红)
一愣是为什么,一亮表示了什么?(读出一灵机一动的感觉来)
有必要“认真的看”吗?为了什么?(用心良苦)
从残疾青年的神态、动作、语言中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残疾青年?(爱心,机智等)(再读)

“碧云,咱家的那匹马正缺马草,收下这孩子的马草。”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

“茫然”什么意思?你明白了什么?
“命令”的语气是什么样的?
再读

“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去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提!”

注意看标点标点符号,看出了什么?
再几个读
除了语言上,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动作
从“拼命”中感受到的是什么?
再读

“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再看标点符号,再读
注意残疾青年的说话方式。体会到了什么。
请两个同学喊。

四、再默读课文
“别饿坏了那匹马”字里行间让我们看出了这是个谎言,一个美丽的谎言。“别饿坏了那匹马”这句话成了一句多么动听的话呀。默读课文,快速划划,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谁说的。
第一次:这天傍晚我离开书摊时,轮椅上的他叮嘱我:“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
1、“以后把马草卖给我”, 同学们想想,残疾青年的这句话,为“我”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啊?(不用再费力找买主等)
2、“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在后面加上“行吗”,来读读,你能读出什么来?(好象是残疾青年在求着“我”在帮他的忙似的,
3、看出了残疾青年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次:以后每天,当我背着马草来到书摊时,他便冲里屋叫道:“碧云,快把马草提进去,别饿坏了那匹马。”
读。
为什么每天还要再重复这句话?

第三次:“没事,别饿坏了那匹马。”我没有听他的劝阻,提着马草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门。
这句话是“我”说的,从中也看出了我对这匹马的什么感情?为什么如此积极就是想自己将草送进去呢?
读了这句话,能体会到“我”是一个怎么样的小男孩?可能想像一下,他在拔草时会怎么做?来的路上会怎么想?

五、拓展练笔 提升感情
1、当“我”推开了这扇门,也就揭开了这个美丽的谎言,当我面对着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时,我直想哭,可是同时,我也明白了。同学们,你们觉得面对现实了,我到底明白了什么?把它写下来。
2、交流小练笔。

六、小结
只要有爱,就有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46 | 只看该作者
11、 唯一的听众                     设计者:  吴芝花
        指导者: 周月红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正确读写“神圣、悠悠、庄重、仪式、抱歉、溜走、介意、追问、荒唐、声望、割舍、大吃一惊”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
教学难点        体会、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言行、环境方面的描写表达情感的作用。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
时间        1课时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穷人》中我们感受到(    )的桑娜和渔夫。在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我们感受到(    )的残疾青年,我们从中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学习一篇令人心动的课文。 出示课题《唯一的听众》,齐读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刚才提出了好多的问题,那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来读课文吧!
自由读,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三)反馈
1、字词   悠悠  白痴 蹑手蹑脚  沮丧  庄重  羞愧  嘿  洋溢  珍藏  仪式  溜走 抱歉  割舍
字音重点 溜  蹑  字形重点 歉  割 (指导书写)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情感
1、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出示相关段落)
                                                                            (1)课文首尾写作有什么特点?(对比)
(2)从这两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我一开始是个音乐白痴,后来成为一个有名的小提琴家。)
(3)能当着成百上千的人演奏小提琴,成了小提琴演奏家。这一切都总是使作者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唯一的听众
2这位唯一的听众,她不曾给过作者拉小提琴技巧的指导,也不曾给他讲解过拉琴的窍门。那么,她是怎么帮助作者的呢?是怎样做唯一的听众的呢?她为什么要称自己耳聋呢?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细读课文。下面,我请同学们自己默读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一边用心地默读,一边思考:作者和老人是样相识的?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1)、第一次她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老人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在作者想溜走的时候说的。)
同桌合作朗读一个人读在什么情况下,另一个同学读她说了什么。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林
中的和谐,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正独享的幽静。
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
请继续吧!
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在作者听来,此时老人说的话像什么一样?诗一样的语言是多么的美妙呀!同桌合作读出像诗一般语言的那种美,好吗?
老人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呢?
同桌再次合作练读送上老人了那诗一般美好的语言。
(2)、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以后,每天清晨,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
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
谢谢你,小伙子。”
①        同桌合作朗读
②想想老人为什么要这样说?(鼓励他)
③如果你是这位拉小提琴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
④对文中的作者受到老人的鼓励,内心也产生了极大的变化(我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
⑤什么是从为有过的感觉?以前,他得到过鼓励吗?这样的语言不单单在当时产生了这样的作用,给作者带来快乐的情感体验,还有着其他很大的作用呢!课文有一段就集中描写了。这个作用是通过什么写出来的?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
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
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
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
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在老人这样鼓励的语言下,作者有了怎样的变化呢?(心情、行动、态度)
(3)第三次又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很好!同学们,刚才我们理解的都是老人的语言。课文还写了几次老人鼓励和关爱的眼神,是不是啊?那么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含义是什么?请你找一找,画一画,体会体会。
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
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
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①描写眼神的一个共同的词语是什么?(平静)
②、老人用平静的眼神望着作者,有什么含义吗?(消除紧张、鼓励、给予自信……)
③、作者为什么感觉老人的眼神像深深的潭水呢?他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
④老人给作者信心,带领他度过了练琴起始的艰难阶段;老人给他鼓励,带领作者体验练琴中成功的喜悦;老人带给他享受,带领他走向音乐的美好境界。同学们,老人在初识作者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说:“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其实,老人一直在用一颗博大的心在对待这个初学小提琴的作者。老人是用怎样的心来对待作者的呢?
老人用细心关注作者,用爱心温暖作者,用诚心感动作者,用热心鼓励作者。这位“唯一的听众”是怎样的一位听众啊?
当作者得知这位“聋子”竟然是音乐学院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时内心有千言万语,第二天清晨在小树林里我和教授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写下来。(学生练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52 | 只看该作者
12*用心灵去倾听                     设计者:  吴芝花
        指导者: 周月红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2.领会文章的写作手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抓关键词体会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
教学难点        抓关键词体会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体会“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
时间        1课时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问讯处吗?
有这样一个人他与在问讯处工作的苏珊为从为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是什么让他这样深深地记住这位工作人员,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用心灵去倾听。
(二)、尝试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通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快速浏览全文,简要说出文章的写作思路。
(三)、精读品析  深入情境
1、学习1——6节  手指被砸 热情帮助
(1)、从为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苏珊为何有如此魅力,让我们走进他们的交往过程去体会感悟。默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2)、请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结合学生谈话,教师相机引领精读品析以下重点句子)
我找到了听我说话的人,不由得放声大哭。
我想这一定是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在用她的魔法
帮助我。
我为什么会放声大哭?苏珊又是怎样做的?(将第6自然段改写成对话的形式。)
是的。让我们学着苏珊的语气来读第6自然段。(温柔悦耳)
听了苏珊的话,“我”结果怎样?(再读第6自然段)
1、        那天,“我”在玩耍的时候,手指被锤子砸伤了,非常希望得到帮助,可是“家里没有人,哭也不会有谁听见”,“我”显得多么的孤独无助。只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问讯处”的小精灵身上。听到苏珊的温柔的嗓音,“我”孤独的心灵一下子得到了抚慰,在她的帮助下立即消除肿痛。让我对她产生了好感。词句是有感情的,作者通过朴实的语言把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用抓关键词句体会的方法自学第7、8两个自然段。
2、        学习第7自然段  (经常询问 耐心帮助)
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我经常偷偷地和这个小精灵聊天。我总是问她很多事情。
小精灵总是耐心的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
(1)        抓住重点词语谈感受。
(2)        朗读体会
小结:在“我”的记忆中,苏珊是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苏珊面对“我”一个个简单而幼稚的问题,就像一位母亲那样“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一遍遍地向我解释。”在一次次心与心的交流中,两个人的心走在了一起,结成了母子般的情谊。这两句话形象地写出了苏珊的爱心,语言虽然朴实,读来却令人十分感动。
3、        学习第8自然段(爱鸟死亡 机智安慰)
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你知道吗,这只可爱的小鸟它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1)        是什么原因让苏珊说这番话?
(2)        我没有说,苏珊怎么知道我很伤心?
(3)        苏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作者答案?(理解后并尝试朗读)
(4)        听了苏珊的话,“我”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读第11自然段)
小结:去另外一个世界去唱歌,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听着这样的话,笼罩在孩子心头的阴影立刻消散了,快乐又回到了孩子的身边。苏珊是多么的善良、乐观。
4、        学习10——25自然段(长大后苏珊却不幸病逝  深切地怀念)
(1)、对于作者,苏珊不仅用心灵倾听,更用心与孩子交流,抚慰孩子幼小的心灵,做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灵守护神。是呀,她虽为曾谋面却如同第二个母亲。当我知道电话是怎么回事,非常想认识她。抓住关键用抓关键词句体会的方法自学第11——25自然段。
(2)、交流出示重点句谈体会
苏珊?你能告诉我“修理”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我希望你的手指已经好了。
我们一起大笑。
汤米,我要到另一个世界去歌唱。
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前后照应)
读着这些句子,你有什么感受?(分角色朗读)
5小结:课题“用心灵去倾听”,是对苏珊工作的高度概括与肯定。用心灵去倾听能给人带来快乐与幸福。此时此刻作者的深切怀念也包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5:59 | 只看该作者
        拓展三        设计者:吴青花
        指导者:周月红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交流感悟。
2、积累谚语。
3、推荐课外读物。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交流让学生再次回顾本单元文章中,作者是如何通过环境和人物的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来抒发美好情感的
课前准备        1、至少各摘抄一个有关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断。
2、收集与“诚信”有关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辩论”运用过的。        教学
时间        一课时         











程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1、导入:
有一首歌唱道:“接受我的关怀,期待你的笑容,‘人’字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爱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让我们享受着一份又一份美丽的感动,今天就让我们快乐地走进“回顾•拓展三”,请浏览一下课本中的“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课外书屋”三部分内容。
2、师生讨论学习方法。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断
3、讨论分享程序:朗读精彩片断→分析精彩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断一──环境描写。
(1)指名读来自课文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学生自告奋勇读来自课外的片断→分析片断→说明分享理由。
其他同学再评价、补充。
(3)再推荐一名学生读自己习作中的精彩片断→自我剖析→说明分享理由。
教师小结:同学们不仅能用心用情地读,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分享理由,还能理解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厉害!希望各位继续努力,各显神通,争取成为班级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诵家、演讲家。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环境描写的精彩片断。
分享精彩片断二──心理活动描写。
(1)组内分享,注意倾听与评判。
(2)小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班级分享,教师积极参与各小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几名学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学生评价、补充。
(4)教师适时点拨、归纳,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评价措辞、补充的方法。
比拼二:读悟警句
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几天我们一起欣赏有关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名言警句。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根据学生实际,难理解的名句进行趣味性操练:同桌互说。
4.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交流句子的意思。
5.全班交流,交流句意。
6、朗读课外收集的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
(1)小组长负责:比比本小组谁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记录姓名、条数报学习委员,由班长宣布本轮的收藏家,宣布前请老师鉴定。
(2)同桌互谈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
(3)小组长负责:竞选本组最佳名言警句朗诵家。
(4)各小组最佳朗诵家竞选班级朗诵家,朗诵前由小组长说明推荐理由。
(5)全班参与评选。
比拼三:课外书屋
1.自由读。
2.交流最感兴趣的地方。
3.交流课外阅读的其他歌颂人的美好心灵的作品。
4.拓展阅读:
绿山墙的安妮(片段)
那天晚上的节目是一连串“激动人心的节奏”,至少对于观众席上的一位倾听者来说是这样的。当唱诗班唱起《飞翔在远处的娇嫩的雏菊上》时,安妮凝视着天花板,好像那上面有着彩绘的天使;当萨姆?斯隆用动作表演“塞克里怎样使母鸡抱蛋”时,安妮大笑不止,使得坐在她附近的人们也笑了起来,不过他们是受了她的感染,并非觉得有趣,因为这个选篇即使在阿冯利也已经老掉牙了;当菲利斯先生用最激动人心的语调朗诵马克?安东尼在凯撒遗体前的演说时,安妮感到,只要有一位罗马公民带头,她就会当场站起来参加叛变。
只有一个节目使她不高兴。当吉尔伯特?布莱恩背诵《莱茵河畔的狂欢》时,安妮拿起罗达默里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一直看到他背诵结束,而当她一动不动直僵僵地坐着时,黛安娜却把手掌都拍痛了。
她们回到家里,已经十一点了。她们饱尝了欢乐,又怀着更大的喜悦议论将要到来的幸福时光。每个人好像都睡熟了,房子里静悄悄的,一片漆黑。安妮和黛安娜踮着脚尖轻轻走进客厅。这是一间狭长的屋子,有门通向客房。屋子里温暖舒适,壁炉的余火把屋子照得朦朦胧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7:16:13 | 只看该作者
13、《 只有一个地球》        设计者:叶丽花
        指导者:周月红
教材
解析        本课是第四组的第一篇课文,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课文从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写起,引出了对地球的介绍。从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有限,面临着枯竭的威胁,以及没有第二个星球可供人类居住这三方面,写出了人类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这篇说明文在表达方面,注意用词的准确性,行文十分严谨,知识性较强。

教学目 标        1、学会课后生字表要求的10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读读写写中本课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分成几方面说出自己的理解。
3、领悟文章的说明方法,区别修辞手法。
4、理解“本来”、“至少”等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感悟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5、能联系实际,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地球,保护地球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理解“本来”、“至少”等词的作用,感悟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
教学难点        能有条理的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地球的图片及介绍性文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一次备课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导语:(先写下“宇航员”)同学们,看了这三个字,你有什么想说的?
是啊,你们了解得可真不少,不过,据有幸飞上太空,看到地球的宇航员常常会情不自禁说出这句话。
2、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个句子。
(1)、学生读句子。
(2)、说一说这句话讲了地球的几个方面?再读。
(3)、让学生质疑。“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3、揭题。
(1)、其实,你们的疑问都可以在这篇课文中找到答案,请读课题。
(2)、你能根据老师加的几个标点和记号,再读一读课题吗?(师加上?。!以及给“只有”、“一个”、“地球”分别标上着重号)

二、初读课文,并反馈字词
过渡:为什么说“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请同学们打开第13课,根据初读要求,读一读。
出示初读要求:
(1)、放声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不懂的字词先自己想办法试着解决。
(2)、想一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方面的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
4、反馈:出示读写的词语,认读、正音,并交流已理解的词语意思。

三、梳理内容,概括大意
1、你能用“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有限、移居”、“珍惜、保护”这几组词来说说有关地球的事情吗?
2、出示一段话,让学生用以上的词填空。
3、让学生齐读已经概括了课文大意的这段话。

四、理解课文描写“太可爱了”这一部分。
1、过渡:请同学们用课文上的句子说一说地球可爱的一面。
2、理解句子:“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和蔼可亲。”
(1)、读到“母亲、摇篮”这两个词,会让你想起什么?
(借机分析表示颜色的词以及纱衣等,以体现地球的美。)
(2)、那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说明了什么?
(3)、这个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使句子在表达方面有哪些好处?
(4)、齐读这句话。
(5)、这个句子多美呀。让我们把他记在脑子里。能背的同学闭上眼睛,边背边想象一下。
     3、宇航员会说地球很可爱,不只是因为她很美丽,同学们想一想,还有什么原因呢?
(1)、相机写下“慷慨”。
(2)、为什么说地球母亲是慷慨的呢?
(3)、现在哪个同学能说出这个词的意思?
4、再次发出感叹。引读:同学们,地球不仅是那么美丽,还那么慷慨,难怪,她被人称为“人类的母亲--------”,因为“地球太可爱了”。(齐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摘抄描写“地球可爱”的相关句子。
板书:
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
可爱
慷慨

太容易破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9-28 06: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