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DOC教学设计第7册

[复制链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15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1   搭  石
教学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及手段        1、生字新词卡片。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激趣引入,质疑定标
1、激趣导入
  (出示几幅有关桥的图片,或课件展示桥的图景。)
  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桥?你们知道桥的作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作者没去赞美雄伟壮丽的大桥,没去描绘古老的桥梁,而想念起家乡小河里那些不起眼的石头,(出示课文插图),这些石头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呢?你们想了解吗?
2、质疑定标。
  “搭石”这个词对绝大多数同学一定都感到陌生,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想弄明白一些问题,你有什么疑问?
  教师适时引导,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如:
a、什么是“搭石”?
b.搭石是怎样铺成的?
c、人们是怎样过搭石的?
d.为什么搭石留给作者这么深的印象?
……
个性自读,自主感知
1、第一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碰到生字多读几遍,想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2、第二遍:试着从课文中寻找同学们提出问题的答案,并提出自己通过努力但没能解决的问题。
3、第三遍,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段并写上旁注,说明为什么喜欢。
合作交流,释疑解难
1、同桌对读课文,互相欣赏、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交流自己的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组内相互帮助解决。
3、全班交流,反馈。
  解决几个问题,初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a、什么是“搭石”?
b.作者围绕着搭石描绘了哪几个生活场景?
c、作者为什么要写家乡的搭石?
练习
1、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a、自学生字,读准字音,特别注意俗(su)、绰(chuo)、序(xu)的读音。
b.交流识记方法,写字经验。(“涨、衡”左中右结构的布局;“惰”右上角是“左”;“序”里面勿写成“矛”。)
c、练习书写生字。
2、抄写本课的词语,给生字表中的生字并扩词。
3、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21   搭  石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谴、惰、俗”等7个生字。会写“洪、暴、猛、涨”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山洪暴发、猛涨、裤子、平稳、平衡、联结、清波荡漾、理所当然、有序、伏下”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3、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学会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的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及手段        1、生字新词卡片。
2、有关桥梁的图片和课文插图,乡亲们协调有序走过搭石的图片。(有条件的可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检查反馈,复习巩固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部分词语。
寻美悟情,晶读熏陶
1、寻美,知情。
  课文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感受到“美”,有看得见的具体“美”,也有看不见的心灵的“美”,把你认为美的句段读给你的同桌同学听,并向他(她)谈谈你的体会。
2、赏美,悟情。
  组织学生交流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受,赏美悟情。)
    例一:“上了点年岁的人……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关联词(“无论……只要……“直到……才……’’)从中体会老人的公益之心。
    例二:“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a.        看图,品读这段话,想象那优美动人的画面,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什么情景。   
b.请几个同学上台表演,体会动作的协调有序。
c.朗读,读出叠词给人的韵律感。
    例三:“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a.“风景”是什么意思?
b.作者用文字向我们描绘由搭石引发的一道道风景,如果你是画家或摄影师,你会画下或拍下哪几道风景呢?你能给你的画或照片取个题目吗?把你的想法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
c、各小组推举代表汇报。
    (如:背老人过搭石;相让;流动的画;紧走搭石……)
    例四:“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
a、你是怎样理解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b.赞颂了搭石什么精神?联结着乡亲们什么美好的情感?
c、文章的结尾表面是赞美搭石的,如果改为以赞美“家乡人”作结的,你准备怎样写?请试写几句。
3、诵美,传情。
a、读一读,把你认为“美”的语段,高声诵读,把你体会到的情感表达出来。
b.评一评:指名朗读,让学生在评议中增强语感。
4、创美,抒情。
a、有个作家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了美,其实,你我的生活也处处有美的存在,你发现了吗?
b.学生交流平凡事物中的“美”。
课后延伸,拓展
    选做题:
a、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b.小练笔:把你发现的平凡生活中的美的事情或场景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2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
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导入新课
1、谈话:《搭石》的作者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发现了人间的真情。今天要学习的却是从挽救生命的大事中去赞美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
2、揭题。出示地图(或课件),引导学生理解“台湾海峡”,适当讲解一些两岸现状,突出两岸同胞的亲情。指导写“湾、峡”。
整体感知
1、自由读,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时、地、人、事这四要素)
2、从地图上找出“杭州市”和“台湾花莲”,理解“跨越”。
3、思考:“生命桥”在课文中指什么?
自学生字词
1、自学,互教互帮,借助拼音读准确。
2、分类检查读音:a,8个生字词;L其他注音的字词。注意区分:平舌音与翘舌音,如:暂(zan)、髓(sui)、绽(zhan)、辗(zhan);U的拼读:躯(qu)、腥lv);多音字读法:间(jian、jian)。
3、写字指导。9个左右结构的字归一类,以“峡、湾、脉”为重点;2个上下结构的字,以“暂”
为重点;另一个为一类。
4、指名分段试读课文,要求读准、读通。
学习一、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2、出示重点句,与课文原句对比阅读:
    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如果不尽快移植骨髓,将面临死亡。
3、讨论:你觉得哪句写得更好?为什么?(师引导从“含苞的花朵…“凋零”“惟有……才能”等词句理解小钱病情严重,急需救助,体会生命的宝贵。)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原句。
作业
1、抄写生字。
2、收集两岸同胞骨肉亲情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22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会写“峡、桂、移”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海峡、桂树、移植、台湾、彼岸、袭击余震、满怀、空旷、暂停、同胞、血脉”等12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1、收集两岸同胞互相关爱帮助的故事。
2、一张中国地图(或制作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情境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谈话:两岸同胞怎样全力抢救小钱的?哪些地方最使你感动?
2、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至六自然段。
@3、
4、教师的引导策略:
    可以从正面引导,如:
a.面对地震,这位青年躺在病床上,想到的是什么?
b.面对余震,李博士和这位青年是怎么做的?(仍沉着地站、仍静静地躺)他们为什么能这样做?
c、李博士怎样将骨髓带到杭州?
    也可以从侧面引导,如:
a、这位青年难道不想念家人是否平安?
b.李博士和青年难道不怕余震吗?
c、李博士是怎样“奔波”的?(想象“奔波”的情景)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升华情感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自然段。
2、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a、小练笔(或口头填空):联系课文内容,用“终于”写(说)一句话。   
  小钱几经辗转,终于                              。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                    。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奔波,李博士终于                         。
  经过两岸同胞的全力救助,小钱终于                         。
                           ,终于                           •
b.完成练笔(或填空)之后,说说自己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理解结句的含义。(“那血脉亲情,如同生命的火种,必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a.想象:如果有一天小钱和那位捐骨髓的台湾青年相遇了,他会对台湾青年说些什么?
b.4人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再向班上汇报,畅谈两岸的血脉亲情。
4、朗读背诵全段。
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作文:以小钱的名义,给台湾花莲慈济医院李博士写一封感谢信,表达你对李博士和那位青年的感激之情,表达两岸骨肉的血脉亲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2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3*  卡罗纳
教学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们对卡罗纳的关爱之情。
2、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3、能在这篇课文的引领下,自觉阅读《爱的教育》,接受爱的教育。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人们对卡罗纳的真切关爱,并将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交流.

教学准备及手段        1、课文插页的挂图。
2、写有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小黑板或幻灯片。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推介新书,揭示课题
    导语:同学们,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往往是永恒的,令人百读不厌。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本书,该书曾在19世纪轰动了意大利文坛,并且先后被译成了许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你们想知道这书叫什么名字吗?《爱的教育》真的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今天,我们就先来学习里边的一篇故事(板书课题)。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比较长的句子,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出示小黑板,读准9个词语。(遭到不幸、怜悯、屏息凝神、俯下身来、千叮咛万嘱咐、号啕大哭、目不转睛、端详、恍然大悟)
3、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出现的问题,同学互相帮助纠正。
4、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提纲导读,感悟理解
1、出示“导读提纲”,学生自读课文。
a、当知道卡罗纳所遭遇的不幸时,老师是怎么做的?
b.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失去母亲的卡罗纳是万分伤心的?
c、“我”和同学们是怎样传达对卡罗纳的关爱的?
d.当“我”跑过来扑进母亲的怀抱时,她为什么把“我”推开了?“目不转睛”是什么意思?
  你从母亲的“目不转睛”里读懂了什么?“我”恍然大悟了什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2、学生读读、画画、议议。   
3、提供范例,指导交流。(以第2个问题为例)
小黑板出示三个句子,理解卡罗纳的伤心。   
a、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脚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b.他的脑海里一下子闪现出往日的情景。那时候,母亲差不多每天都来接他。要考试了,母亲总是俯下身来向他千叮咛万嘱咐。
c、当他看到一幅母亲拉着儿子的手的插图时,突然双手抱住脑袋,趴在桌子上号啕大哭起来。
4、学生交流。(要求:找出文中相关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评议。)
欣赏评价,延伸教育
1、面对遭遇不幸的卡罗纳,大家以不同的方式传递一种相同的关爱,假如你当时也在场,你会怎样去宽慰卡罗纳呢?
2、你对卡罗纳身边的人们是怎么看的,请选择一个作一番评价。
3、师小结: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她能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她能融化一颗冰冷的心,我们相信,卡罗纳在这么多爱的笼罩下,心头的悲伤会渐渐消褪的。爱,让人间充满温馨。同学们,让我们有空多读读《爱的教育》D巴,她将提升我们每个人爱的浓度。
布置作业
1、积累9个词语。
2、摘抄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语句。
3、谈谈自己对本课课题的理解,这个标题好吗?若不好,你能给它换一个更好的课题吗?并用文字将自己的想法记述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3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4*  给予是快乐的
教学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男孩的心愿,体会“给予是快乐的”的意思。

教学准备及手段        1、词语卡片。
2、收集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成语。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愿望,都可以体现对别人的爱。我们今天要认识一位小男孩,他对腿有残疾的弟弟百般关怀,令人感动。(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出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可以查查字典或借助注音。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学习小组,按段落轮流读课文,互相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反复读读以下词语:
  圣诞礼物   饶有兴趣   闪亮   羡慕   宽裕   惊叹
  不由自主   显然       神气   湿润   喜悦
4、说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精读课文,探究情感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你对课文哪部分内容特别感兴趣,或感受特别深刻,在书上作些批注。
2、学生交流读后感受,教师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a、小男孩喜欢保罗的圣诞礼物吗?从课文中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b.保罗的想法一错再错,你能说说他的两次错分别是错在哪里吗?
c、小男孩最大的心愿是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句子感受到的?表达了小男孩怎样的思想感情?
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提问:你怎么理解“给予真是令人快乐的”?请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活动。   
拓展阅读,感悟主题
1、轻声朗读《给,永远比拿愉快》,说说短文讲了什么事?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句话的理解。
3、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无私奉献,爱心无价”的故事或格言名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4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六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感受人间真情,倡导乐于助人的社会风尚;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分角色对话,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学习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和总结各种方法学习词语。
3、熟读、背诵有关“乐施好善”美德的名言,积累语言。
4、了解“杏林春满”的成语故事和用法。
5、看图作文,或者写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写清楚事情经过;表达真情实感;学习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1、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
2、收集学生习作常见的错例。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再现课文情境,模拟对话
1、假如有一天,小钱跟那位台湾青年相遇,他们会说什么呢?
  a、分角色模拟对话。
  b.指名上台对话,引导评议。
2、假如你是卡罗纳的同学,你想怎么安慰他?(方法同上)
3、师小结:生活不可能总是那么一帆刚匝的,难免会碰到困难、烦恼的事,我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与安慰;别人碰到了困难,送去一句安慰的话,伸出援助之手,是多么温暖人心呀!
模拟生活情境,引导交际
1、课前收集或拍摄学生有关的生活情境,如:
(情景1):下午放学回家,我发现钥匙忘记带出来,只好坐在家门口等,可爸爸、妈妈今天偏偏迟迟不回家。这时,邻居的阿姨回来……
(情景2):放学了,天气突变,狂风骤雨,我站在校门内的大厅里,冷得瑟瑟发抖,焦急地望着天。这时,爸爸顶着风,冒着雨为我送来了雨伞和外套……
(情景3):下课了,同学们都跑出去玩,只有莉莉坐在位子上,趴在书桌上,闷闷不乐。原来这次语文单元测试,她考得极不理想,正难过呢!
(情景4):我和同学约好一起去踢足球,兴高采烈走在路上,住同一条街的张婆婆双手提着菜呀、肉、鱼,远远走来,走一步,歇一步,十分艰难……
2、四人小组合作:两个同学配合选择其中一个情境进行口语交际,另外两个认真听,听后进行评议。
3、派代表上台进行口语交际,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当好评委。
4、小结:平时我们肯定碰到过不少类似的事情,现在我们进入“心灵沟通室”,也来讲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
心灵沟通,感受真情
    课件出示:“心灵沟通室”字样,播放轻音乐。   
1、四人小组介绍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
2、分角色模拟对话,其他两个当听众进行评议。
3、在同学老师中自由选择交谈对象,向他(她)表示感谢或安慰,倾诉情感。
4、指名表演对话情景。
小结:人间处处有真情,真情时时暖人心。让我们学会感谢,感谢我们的亲人,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的人;让我们学会关心,多一些安慰和奉献。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习作指导、讲评
教学课时        第二、三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指导看图写文
观察画面,整体感知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图上画着谁和谁?她们在干什么?她们也许是什么关系?
2、读提示,理解题目的含义。
  “胜”是什么意思?
  “胜似亲人”说明了什么?
合理想象,丰富画面
1、想象老奶奶与小姑娘之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2、引导根据周围的景物进行推想。(木盆子、脸盆、衣服、被单)
3、引导进一步思考:她为什么要为老奶奶洗衣物?
4、老奶奶的亲人呢?小姑娘平时是怎么做的?
5、想象画面上的人物会讲些什么,想些什么,让画面上的人物活起来。
仔细观察,捕捉细节
1、引导观察她们的服饰各有什么特点?想想这反映了什么?(苗汉亲如一家)
2、引导仔细观察图上老奶奶、小姑娘的动作、神态,想象她们的内心活动。
3、指导写细节抒真情:把老奶奶的表现,小姑娘的表现用一段话表达出来,体现“亲”字。
试写片段,评议修改
1、学生动笔写片段,教师巡视及时指导。
2、现场点评该片段:可选择学生写的几个片段进行点评,也可用老师写的“下水文”进行点评。
(片段1)小姑娘晾好衣服了,老奶奶走过来,一把把她紧紧地搂在怀里,感激地说:“孩子,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片段2):小姑娘晾好衣服了,湿漉漉的双手在围裙上擦了擦。这时,老奶奶扶着墙壁颤巍巍地从里屋走了出来,望着架子上的衣服,眼角有些湿润了。她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一把将小姑娘搂在怀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她枯瘦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姑娘油亮的秀发,又爱抚地拍拍,满是皱纹的脸紧紧地贴着姑娘白嫩、红润的脸蛋。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嘴巴抿着,双手不自在地绞着围裙。老奶奶一个劲地说:“孩子,总是让你忙着,奶奶真过意不去!谢谢你,谢谢你!”小姑娘的两颊飞起了红云,洋溢着快乐的笑意。
(这两段话的赏评重在指导学生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
指导写自己身边的事
明确要求,口头交流
1、读作文提示,明确要求。
2、四人小组交流藏在心中的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小组振代表发言,组织评议。
评议要点:a.是否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
          b.是否把重点部分说具体。
          c.是否能表达自己的感受,或对这件事的看法。
范文引路,学习表达
1、提供片段供学生赏评,学习表达情感的方法。如:
(片段):我望着阿姨,明亮的眼睛,白皙的面庞,这是一张善良的面孔。我又一次望了望窗外,白皑皑的雪仍铺天盖地地下着,凛冽的西北风仍呼呼地刮着,而我却一点也不感到冷。我想,这苹果可能是阿姨给自己的孩子买的。我感到这苹果虽很常见,这时却凝聚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
冬天是寒冷的,而我却感到了春天般的温暖。
2、引导学生赏析,初步理解表达感受的多种手法:直接抒发,借景色描写抒发,对比衬托……
习作与修改
1、学生起草初稿,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2、把习作读给同学或家长听,再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
习作讲评
我是小小鉴赏家
教师推荐几个写得较精彩的片段供学生欣赏。
我是啄木鸟医生
1、出示学生习作中的典型病例。
2、引导诊断“病因”,并进行修改。
a.图意是否抓得准;
b.语言是否符合人物身份;
c、小女孩Jb理活动与她的所作所为是否相吻合;
d.在语文文字的表述上是否恰当。
3、个人自诊或互诊:学生自己评析、修改自己的作文,或找要好的同学交换互评、互改。
  (也可提供表格引导评改)
妙语连珠        妙手回春
最满意的片段
(最妙的细节描写)
(最羌的情感抒发)        自我欣赏        最不满意的句段
(最不具体的描写)
(不通顺的句子)
(最平淡的情感表达)        修  改  后        理  由
修改誊写,习作展览
将修改誊写后的习作张贴在班级的习作园地中。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教学课时        第四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发现。看看他们有什么发现。
  a、学生读对话,谈谈“小林”和“小东”的发现。
b.他们的读书方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善于使用工具书;懂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谈体会。
a、在学习词语的过程中,你也可能有过类似的体会或经验,或还有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请你回忆一下,举个例子与同学交流交流。
b.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
c、班级交流。
3、小结: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借助同学们的经验,如: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情景等方法,只要我们肯动脑,善于总结,就能自己排除“词语”障碍的。
日积月累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向来以助人为乐,乐善好施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劝勉世人做个善良的有道德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练读名言。
a.学生练读,及时正音。
b.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c、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励学导行。
a.尝试运用:老师描述情景,让学生选用这些名言加以运用。
b.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毛笔或钢笔写下来,或制作一张贺卡,送给朋友共勉。
5、扩充积累。
  摘抄、背诵颂扬高尚情操的其他名言。
成语故事(杏林春满)
1、了解内容,明白含义
a、学生自由读“杏林春满”,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b.交流阅读收获:“杏林春满”这个成语是怎样来的?
c、“杏林春满”用来说明什么?
2、联系生活,畅谈启发。
a、从这个故事,你体会到什么?
b.你知道哪些医生称得上“杏林春满”?能说说他们的事迹吗?(如:李时珍、林巧稚、抗击“非典”的医生……)
3、激发动机,练讲故事。
  这样有意义的故事,好多比你们小的同学还没听过,说不定,你们的爸爸、妈妈也还没听过,请你们回去讲给他们听听并告诉他们这个成语的含义。
4、课后延伸,积累成语。
读更多的成语故事,井把读过的成语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49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了解周恩来同志的生平事迹
1、出示周恩来同志的照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周恩来同志的生平及主要事迹。教师根据学生的介绍作适当补充。
2、周恩来同志能为共和国的缔造和成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立下卓著的功勋,是和他少年时代的经历息息相关的。周恩来同志从小就心系民族振兴,立下从危难之中拯救国家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
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讲周恩来同志少年立志的故事。板书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解题:“中华”在这里指中国,“崛起”就是兴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为了中国的振兴而读书。
3、教师范读课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学生练习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3、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用查字典、词典,联系生活实际等办法初步了解词语的意思。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复习引入
1、听写本课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说说课文写了哪三件事。
分段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a 、让学生读这一部分课文,想想周恩来的语言和心里想的几个问题应该怎样读。
  b.同座位的学生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a、仔细阅读这一部分课文,想象当时的情景。
    想一想当时这位妇女、中国巡警、那个大个子洋人以及围观的中国人都会说些什么?
    学生分小组说一说,把当时的情景表演一下。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理解“中华不振”的含义的。
b.联系全文的内容,想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想到的写下来,互相交流。
c.思考:课文在第九自然段里为什么不把周恩来沉思的内容写出来。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a、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b.利用教室的环境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少年周恩来的远大志向。
c.分析一下少年周恩来的读书目的与其他学生读书目的到底有什么不同。   
d.再读课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在写周思来的读书志向之前先写了同学们的回答,为什么具体写了魏校长在听到周恩来的回答之后的反映。   
4、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联系全文,深入思考
1、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2、课文中的三件事情之间是什么关系,文章又是怎样把三件事连在一起的。
积累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含有这些词语的句子,然后写一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25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课时        第三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伯父、模范、巡警、吵嚷、惩处、抱负、胸怀、喝彩、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风和日丽、耀武扬威、左顾右盼、得意洋洋、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与同学合作朗读课文中的对话部分。
3、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目标。
4、开展一次综合性学习,了解别人是怎样成长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阅读中能比较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1、师生搜集有关周恩来同志生平的资料。
2、师生搜集反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状况的资料。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拓展阅读,理解诗句
1、教师出示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手迹的图片。
2、学生自由读“阅读链接”中的短文。
3、教师提供“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注释,请学生试着说说诗意。
4、联系课文内容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自主习作,小组交流
1、自拟题目,把自己阅读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材料想到的写下来。
2、把自己写的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布置综合性学习
1、我们已经了解总理小时候的故事,让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更多人成长的故事吧。
2、分小组,说说你想了解那些人成长的故事,你打算用什么渠道去了解。说说你想用什么方式来展示你了解的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9 06:59:56 | 只看该作者

            
教学课题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准备及手段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谈话导入
1、师生交流搜集的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两位作家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了解。
3、板书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4、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试读课文,自学生宇新词
1、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正音巩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结合积累,运用多种方法记住字形。
  推荐   眼帘   删掉   规范   燥热   融洽
  黄昏   客厅   余晖   蕴含   摇曳   莫名其妙
3、汇报交流自学情况。读词语和生字卡片。
4、重点指导书写:篇、翻、糊,几部分要写紧凑(课件演示)。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组织朗读比赛,要读得正确、流利。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课题        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莫名其妙”等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3、感受叶老的认真、质朴,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作人。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准备及手段        1、搜集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2、推荐阅读《爬山虎的脚》生字生词卡片。生字课件。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课堂修改)
精读课文,突出重点
1、读读、想想、画画。
  边默读边想边画:叶老是怎样批改“我”的作文的?我有何感受?
2、读读、说说。
a、分组读读各自所画的句子,说说从这些语句中可以品味出叶老是个怎样的人。
b.指名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及温暖(做人与作文)。
c、指导朗读:表达出对叶老的崇敬之情读书。
3、议议、记记。
a、分组议议:通过看叶老为“我”批改作文,参照课后的批改稿,联系个人实践总结今后写作文、改作文的方法。
b.全班交流修改作文的方法。自己动笔在笔记本上记方法。
深读课文,突破难点
1、通过比较,体会内涵。
  将直接描写爬山虎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引导学生抓住两个语句中的不同点进行对比,体会描写爬山虎是为了表达“我”当时的心情。
2、感悟词句,升华感情。
  抓住“绿”字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使学生感悟出作者对叶老的感情。相机指导朗读进行评价。
3、积累语句,丰富语言。
  把描写爬山虎的语句抄在积累本上。朗读、背诵这些语句。
通读课文,回归整体
    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解决揭示课题时的疑问。
布置综合性学习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道路中都会遇到一些良师益友。失败时他们会激励我们要振作,重新再来;成功时他们会劝慰我们要谦逊,成绩只代表过去。想一想他(她)给我们的帮助,写下来,并用学到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进行修改,最后把文章送给他(她),以表达自己的谢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3 22:2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