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9 06:53:00
|
只看该作者
二、进行精心的粗线条教学设计,扩大学生课堂实践的空间
40分钟是一节课的常数,显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占有的时间愈多,留有学生的时间就愈少。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主导者变为引导者,首先要看的是教学设计中师生对时间的占有量。教师观的和学生活动总量,均应在备课、教学设计考虑之列。
1.精心课前备课 精线条地设计,灵活机动地运用。备课是教学设计的前提。要在深入研究好教材、分析学生现状、总结课堂教学得失的基础上,依据教学内容和《课标》设定教学目标。同时,要研究如何使教学目标在具体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提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方法、目标达成度的预测等。
粗线条的设计,意在编写教案时,应更多考虑课堂实际,留有师生灵活的课堂操作和活动的空间,强调教学思路上的整体把握,不必过多地追求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细节;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的顺序,淡化严谨的逻辑思维模式;应顺应学生思维规律,尊重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知识性的东西应随文而出,随机训练,克服教学设计上的程式化。在新教材的实验中,要重新认识备教一致、环环紧扣、步步到位的传统观念,把教学设计作为教师运用教学新理念、进行教学创新的契机。
2.整合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借助于一定的情境和对情境问题的争议、讨论而向前推进的问题设计,应当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教学活动的深入,通过旁敲侧击达到触类够。其方法:一是把几个浅显的问题进行整合,从中提取出一二个有价值的问题。二是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视角、不同位置就有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必须本着这一点,引发学生合作探究。三是“以小见大”。对一些浅显的问题,引导学生透过表象,从隐含着的意思上引发思维。
创新是思维的核心。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重视自己“教”的过程创新,而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创新。我们知识创新因素一部分是由教师在备课、发掘教材中的“创新点”引发的,这是显现的;而大部分隐形的则是由课堂你一言、我一语中产生的。故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教学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的是驾驭课堂,利用学生的思维,随机捕捉创新灵感,建构学生创新的话题
3.设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应由表及里。一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虽能体现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但在具体的操作上,显得表面化,往往以小组学习包揽自主、合作、探究的全部内涵。应当思考课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价值所在,真正发挥其功能。自主,体现在教学设计中就是减少教师教的环节和程序,以教师的“引”为动力,把读思议、演练创的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自主、宽松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得到身心发展。
合作是探究的前提。必须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民通、合作与交流,实现对学习内容深层次的探究,思想情感的升华,在合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总之,备课和教学设计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用创新精神搞好我们的教学设计。在提倡解放学生的同时,能否在教学设计的问题上也解放我们的教师,引导他们用创新精神从事教学设计,使教学设计更具有现代教育气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