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高邮市临泽实验学校 顾文东 单红芳
央视举办的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些歌手歌唱得声情并茂,技艺高超。然而测试综合素质时,常令人扼腕叹息,有不认识竖琴与长笛的,有不知道舒伯特与莫扎特的,有听名曲说不出曲名的……凡此种种,用大赛评委的话来说:歌手学声乐时一味追求歌唱技巧,反复练习、模仿;却忽视音乐素养的提高。结果得到了技巧,丢失了音乐素养。
不由得想起目前的语文教学,似乎是个有趣的反差。小学生能熟练地说出许多名篇佳作的作者或中心思想,甚至知道写文章要详略得当、中心明确、前后照应等等要领。然而,当他们操纵语言这个工具──需要独白一段话或作一篇文章时,却疙疙瘩瘩勉为其难。
语文所占课时之多是有目共睹的。可学生为什么不能“十年磨一剑”──学不好语言表达呢?试看我们的语文课堂:
[症状一]为了与文本“对话”,教师的问题地毯式轰炸(有时也会用小组讨论点缀点缀)。精细的分析,繁琐的问答统治了课堂。学生被牵着鼻子疲于奔命。
[症状二]为了丰富积累,教师选择课文章节让学生背诵。然而,仅止于会背诵能默写,学生沦为语言材料的容器。
[症状三]为了夯实“基础”,学生被迫陷入字、词、句的各种琐碎的练习,在题海中苦苦挣扎。
……
不难看出,在这些课堂上,学生自主的,对课文语言进行感悟与吸收,模仿与运用的实践机会实在寥寥。语文学习或窄化成理解性阅读,或异化为琐碎的练习,或简化为机械的记忆。最终导致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投入与产出比上大打折扣,提升语文素养也要打一个问号。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对于“运用祖国语言”,习惯上,我们往往偏重于字、词的迁移,却严重疏忽范文的句、段、篇。这与人们的朴素经验不无关系,有人认为“理解了”“积累了”就会“运用了”。但分析学生个体语言形成的心理过程,就会发现,语言的“理解”和“记忆”是“运用”的两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就是说,学生理解了并且已经积累的语言,只是为他以后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但并不等于就会自然运用。有关研究证明,从理解层面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运用层面的"积极语言",对于学生而言,是个很高很陡的台阶。
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实现这一跨越?诚如学声乐,歌手在反复历练中,才能掌握发声、换气、吐字等"关门过节",进而趋于圆熟,形成技巧。可见,熟能生巧。对此,其他学科有值得借鉴的做法。比如数学课,学了例题,必然要做几道类似的习题。再如英语课,学了新句子,接下来,一定要进行举一反三的仿说练习。因此,当务之急是,我们的语文课要降低理解性阅读的要求,精减琐碎的字词训练,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加强朗读与背诵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尝试运用范文的语言(句子、段落或篇章)。尝试运用形式如:
当演员故事性强的课文学完,可以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在趣味盎然的情境中,让学生对课文的语言进行复述,或创造性补充。童话、寓言、历史故事等皆可入剧。
当导游学过写景的文章,如《海底世界》《鸟的天堂》等,可以组织“旅游团”,由学生轮流当导游或游客,把文中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解说词。
当编剧《奴隶英雄》这样的剧本可以改编成故事来讲述,《将相和》中的小故事又可改编成剧本去表演。
当“翻译”其一,改变角度复述。假如课文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不妨让学生用第三人称复述。其二,巧设情境复述。学完《桂林山水》,让学生带着对人间仙境的神往,写一篇《梦中漓江行》或《梦游桂林山水》。读过《月光曲》,引导学生想象:发生在贝多芬和兄妹俩三人之间的故事,怎么会家喻户晓的?以《故事就这样传开来》为题写一写。
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因年级因课文因时间适量安排,也可有机地向课外、校外延伸。我们有理由相信,尝试实践是一块真正的磨刀石,学生拥有了它,课堂将焕发无限生机: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就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先内化再外化,学生就能完整地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语言的剑刃会越发锋利,创新的火花也时时闪现。长此以往,学生必然渐入“我手写我口,我口诉我心”的佳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