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8 14:27:59
|
只看该作者
(3)战术训练的基本要求:
①培养少年运动员的战术意识,是战术训练的中心环节。战术意识是指运动员在复杂、多变、困难的比赛环境中,及时准确地观察场上的情况,随机应变,迅速而准确地决定自己的行动与同伴默契配合的一种心理素质。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各个活动均属于战术行动,不能有与比赛目的无关的盲目行动。没有战术意识,无疑是练不好战术配合的。
对少年儿童进行战术意识的培养,通常先引导他们熟悉规则,利用规则部署战术行为(如足球越位战术、篮球24秒战术等),使学生明确在场上角色位置的职责,例如,处在有球或无球,进攻或防守等不同情况下个人的职责,使之具有职责配合意识。待到有了初步的、简单的配合意识后,应引导学生了解专项战术的基本形式和比赛战术变化的规律,培养辩证的战术思维能力,使之自觉地做到个人行动服从局部战术,局部战术服从整体战术。
②基本战术训练与多种战术训练相结合。战术训练的内容应以反映本队风格(或优势)的一二套战术为中心,其他多种战术只是根据不同对手或比赛环境情况,在基本战术基础上作必要的变通。
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是提高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运动训练的主要内容。运动训练的其他内容的交织、融合,构成运动训练内容的整体。
四、思想品德训练
思想品德训练是指在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学校课余运动训练过程,首要的任务是育人,把运动员塑造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是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的性质决定的。体育训练和竞赛具有竞争性、娱乐性和群众性,这些特点很适合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运动训练和竞赛过程,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生动的课堂。学校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的途径,开展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例如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树立奋发进取、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思想;进行勤学苦练,克服困难的教育,培养勇敢、顽强、坚毅的意志品质和拼搏精神;进行体育道德作风的教育,培养遵纪守法、遵守规则、尊重裁判、虚心学习、文明礼貌、胜不骄、败不馁的好作风;进行群众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培养热心公务、尊重同伴,扶助弱小的品德,建立友善的人际关系等。
思想品德教育成为课余训练的重要内容,一是上述育人目标的需要,二是搞好运动训练本身的需要。提高运动员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搞好身体训练、技、战术训练的保证。少年儿童投身课余训练的行列,其正确动机、勤学苦练的行动、友善协同的意识等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教练员的培养和集体的熏陶。思想品德训练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为创造优良的队风和学风而努力。只有思想好,才能作风硬,才能技术精。这是我国许多优秀运动队伍所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
思想品德训练的基本要求:
(1)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训练和比赛中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都是其内在思想的真实反映。例如面对苦和累、主力与替补、上场与下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裁判、胜利与失败都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表现情绪反应。在这种场合学生的思想深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是不可能的。教练员要善于细心体察学生的思想脉搏,对于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思想反映,或者是违心的服从,要适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正义的要表扬,错误的要制止,误会要消除,思想疙瘩的解除越及时越好。在不断地解决思想矛盾中,学生对个人和集体等的关系,对是与非的观念等就会越来越明确,就会从不自觉走向自觉,从幼稚走向成熟。如果不在训练过程中抓住活思想及时地进行教育,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中,思想问题就会积累增加,以致队伍中内耗增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2)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教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对象来自不同年级,成员的个体差异比体育课大得多,加上各人的项目特点不同,家庭背景各异,因此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显得特别重要。例如说服法、讨论法、榜样法、创优评比、参观座谈、个别谈话、家庭访问等。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讲究实效,避免生硬、单纯说教或者使思想教育流于形式。
(3)要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好的思想品德是逐步形成的,不能操之过急,企图立竿见影。要循循善诱,持之以恒,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促使学生自觉地改正缺点,实现思想行为的逐步转化。
(4)教练员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教练员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教练员的高大形象学生会当作一面镜子来模仿。因此,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言传身教,做他们的表率。
五、智力训练
智力训练是指有计划地安排运动员学好文化知识和提高体育科学知识素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以及自主运动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过程。重视对学生的智力训练,不仅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战术,领会教练员的意图,提高训练质量,使他们在比赛中准确地判明场上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水平,争取比赛胜利,也有利于体育和智育相结合,增长学生才能,提高文化素养。
六、心理训练
心理训练是指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他们学会在训练和比赛中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训练过程。随着竞技运动的发展,心理训练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并被列为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国内外一些重大比赛中经常可看到,在比赛双方身体、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余体育训练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年龄、性别、训练水平等实际情况,要有目的、有组织、有措施地加强心理训练,培养他们心理的稳定性、适应性等良好的心理品质。这不仅是使他们适应在任何比赛情况下,充分发挥最佳训练水平的需要,也是发展学生心理机制,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需要。
运动训练的原则主要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不间断性原则,周期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
一、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原则
一般训练是按专项运动的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身体练习、方法和手段。通过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改进身体形态,学会一些非专项的运动技能,从而打好身体基础,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为获得专项运动的优异成绩创造条件。它是运用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以及与专项运动本身的动作在特点上相似的练习,提高专项运动所特别需要的运动素质,提高专项技术、战术及理论水平。专项训练包括专项身体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从内容和手段来看专项训练比一般训练要窄一些,并具有专门化的性质。
1.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的优点
(1)一般训练扎实效果好,使专项训练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适应高难度动作的训练,才能承担更大的训练负荷,适应紧张激烈的比赛,延长运动寿命。
(2)一般身体训练的手段多种多样,有利于克服专项运动训练对身体的片面影响,促进正常发育,改善体型;有利于克服专项训练的单调,增加乐趣,促进正常发育,消除精神疲劳;有利于储备足够的运动技能,实现非专项技能向专项技能的转移;有利于对少儿运动员准确地确定专项发展的方向。
(3)专项训练扎实效果好,使专项技术符合生物力学规范,同时运动员已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通过合理的先进技术可充分地得到发挥。运动员通过训练和比赛成绩步步上升,显示技术和体力的步步提高,证明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取得明显效益,更能使人认识两者结合训练的好处,提高两者结合训练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2.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1)一般训练要适应专项的需要,反映专项的特点、方法和手段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如对体操、跳水、球类等技术较复杂的项目,应较多地选择发展灵巧、协调和柔韧性的练习手段。
(2)一般训练手段应“选优求精”,切忌“务广求华”,但应使练习形式生动活泼。
(3)一般训练和专项训练的比重,应因对象不同、训练时期不同、任务不同而恰当安排。如:年龄越小或离比赛越远,一般训练的比重越大。
二、不间断性原则
不间断性原则是指,从开始从事初级运动训练到出现优异运动成绩以及保持直至运动寿命的终结,一直坚持进行系统的、连续不断的训练。
1.坚持进行系统、连续不断训练的必要性
(1)运动技术、战术的掌握过程实质上是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如果训练有中断、暂时联系得不到强化,反而会消退。
(2)机体负荷适应反应,必须不断积累,由量变到质变。时断时续的训练,非但不能积累良好的适应变化,而且会降低机能水平。
2.贯彻不间断训练原则的基本要求
(1)各级训练体制,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各学制阶段,层层衔接,不要因升学、转校等原因造成训练大起大落。制定出系统的训练大纲,各层次按训练大纲的要求完成各自任务。这就是指的训练体制、训练任务、内容一条龙。
(2)训练全过程中,上、下节课应保证连续性,下次课的安排不能早于上次课疲劳恢复之前,也不能晚于上次课训练产生良好影响之后。
(3)争取避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产生各种伤病,不致因伤病而中断或中止训练。
(4)遵循运动项目的技术、战术、专项素质等方面内在的逻辑联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协调发展。
三、周期性原则
周期性原则是指整个训练过程中训练阶段的划分和某些内容的安排比例呈周期性的循环,后一个循环在前一循环的基础上进行,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周期性原则的依据是竞技状态形成的客观规律。竞技状态指运动员达到优异专项成绩所处的适宜的准备状态。竞技状态是通过科学的周期化训练过程才能达到的。
1.处于竞技状态时的特征
(1)运动员有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达到较高水平,机能活动更加“省力”,能胜任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能很快地进人工作状态,恢复过程也比较快。
(2)运动素质与专项运动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了,能通过运动技术把提高了的运动素质充分地发挥出来,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强,动作准确、协调、熟练、成功率高。
(3)运动员情绪高涨,精力旺盛,感觉敏锐,渴望比赛,意志力强,取胜心足。
竞技状态所有特征的集中表现是运动员能在重要比赛中达到本人最高运动成绩。
2.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1)获得阶段。又分为两个小阶段。一是竞技状态的前提条件获得阶段。前提条件包括:提高总的机能水平;全面发展运动素质;掌握专项运动的技术、战术;心理素质的初步培养。这个阶段好比积累营造竞技状态“大厦”的建筑材料。二是竞技状态形成阶段。这个阶段,上述前提条件形成一个整体,具有专项化特点,竞技状态“大厦”已经建成。不过,本阶段初步形成的竞技状态,还不是十分稳定,在不利因素下容易破坏。
(2)相对稳定阶段。竞技状态的所有特征在本阶段得到完善、稳固,并在比赛中表现出来。
(3)暂时消失阶段。运动员不可能永远处在竞技状态中,由于活动状态和心理环境的改变,竞技状态各因素的有机联合产生反适应的消退,训练水平出现暂时下降。
从上述竞技状态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可以看出,这一过程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训练。经过这一循环之后,在此基础上通过调整、再训练、再提高,出现新的更高水平的竞技状态。这就是科学训练的辩证法。人们根据竞技状态三个发展阶段的规律把运动训练工作过程分为三个相应的训练时期,即:准备期、比赛期和休整期。
3.贯彻周期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根据学校教育规律,结合学期划分的特点安排训练周期。较大的、花时间较长的比赛尽量不安排在学期中进行,以免因比赛缺课时间太多,影响文化课学习。
(2)根据参加重大比赛划分周期。一般来讲,一年安排两次主要比赛,可按学期分为两个周期。例如春季田径运动会,一般在5月举行,秋季田径运动会一般在10月举行,可按双周期安排。一年一次在暑假或寒假举行的较大的比赛可安排单周期。
(3)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安排各个训练时期。学生特点主要指体育基础和课余性。对训练水平较高和竞赛任务较多的学生,竞赛期的时间可稍长一些,对训练水平一般者,准备期可适当长一些,以便加强基础训练,竞赛期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尽量安排短一些。休整期则尽量与复习考试时间一致。假期可适当集中训练,安排较大运动负荷。
(4)应合理安排小周期训练,保证大周期训练任务的完成。一个训练周期中的各个时期,都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有的长达数月,因而要定出月的或星期的小周期训练计划。这样的大、小周期的配套才是完整、周密的运动训练。
(5)少年儿童初参加运动训练,由于处在启蒙的基础阶段,也可不划分周期。参加一些比赛也具有训练性质。
四、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两个方面。关于心理负荷的墓本知识在。本书教学部分已作了介绍。心理训练的负荷问题,尚在探索与总结之中。本节只重点介绍合理安排生理负荷这一问题。合理安排生理负荷是指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训练目标、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等逐步加大生理负荷,使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保证良好训练效应积累,提高人体机能。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有关疲劳和恢复过程相互关系的规律,超量恢复的原理及机能活动节省化的理论。有关疲劳和恢复过程相互关系的规律表明:没有负荷引起的疲劳,就没有训练的效果,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它的规律是负荷——疲劳——超量恢复。过大的负荷会影响机体的休息和恢复,产生疾病。过小的负荷,不会产生疲劳。
有机体机能活动节省化是由于机体对同一类型的负荷所作出的应答性反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例如,某运动员进行大强度训练后,心率达到190次/分钟,但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在进行同样大强度的训练时,心率只达到160次/分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旦机体对某一负荷已经适应而产生了节省化,这种负荷就不再能引起机体内的积极变化了,因此,负荷必须逐步加大,才能不断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根据上述理论表明运动训练负荷必须合理地增加,运动训练实践也反复证明,一成不变的运动负荷不仅会失去训练效果,还意味着竞技能力停滞不前。因此,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把大部精力放在运动负荷“极限”附近进行探索。对少年儿童来讲,合理增加运动负荷应作为一条基本要求,但怎样科学地安排,则要根据对象的体能基础和适应程度进行,绝不能盲目地采用大负荷训练。
贯彻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要求:
(1)教练员要引导运动员掌握有关运动负荷的知识。例如影响负荷大小的因素及各因素的相互关系,不同负荷与不同方式的休息合理交替等(教学原则已述)。要使运动员“明白周详,知其所以然”(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主动配合教练员完成预定的训练负荷。
(2)合理增加运动负荷应保证在训练对象所能承担的最大限度内,刚要达到又没有达到极度疲劳,这样的训练负荷效果最好。学校课余训练一般不要达到极度疲劳,因为学生在完成文化学习方面要付出大部分精力,但他们有新陈代谢旺盛、疲劳消除快的特点,且每周最多实行隔日训练制度,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然调整休息。因此,每次训练达到接近极限疲劳的程度是恰当的。不达到这样的负荷程度,难以实现训练的预期目的,因为有机体适应性变化的程度是同运动负荷的大小成正比的,这就要求教练员能够准确确定运动员个体的极限负荷的临界值,才能做到合理安排。
(3)训练负荷的增加应是渐进性的,基本趋势是:增大适应——再增大——再适应。不能增加过猛,逐步增加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直线式。这种增加的方式,负荷强度的动态变化不明显,负荷的上升主要基于量的增加。
②台阶式。增加一些,保持一段。
③波浪式。施加的负荷有起有伏,每次负荷下降可比前一阶段的最高负荷稍低,总趋势是上升的。
④跳跃式。陡然增加刺激强度或“量”的一种方式。
前三种适合初学者和各等级运动员,后一种适合于高水平运动员打破已造成的固定模式的动力定型,在冲破有机体不同系统之间的旧的牢固联系之后,对于在新水平上建立新的联系和新的平衡有好处。
(4)正确处理训练负荷“量”和强度的关系的阶段性变化。运动负荷这一整体,是由量和强度这两个主要因素构成的,两个因素共存一个整体,相互影响。负荷量以一定强度为条件而存在,负荷强度又以一定的量为其存在的基础。量大,强度要适当减小,量小,强度适当加大,而且由于两者对机体的影响不同,所以训练周期的不同阶段,为了训练任务的需要,对两者应作出恰当的安排。
①准备期。第一阶段负荷量大,平均负荷强度低,以便为取得较好的比赛成绩创造身体、技术、战术、知识和心理上的前提。准备期第二阶段,在总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一般练 习的负荷量,逐渐提高专项练习和比赛练习的强度,确保竞技状态的形成。
②比赛期。加大负荷强度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但训练的总负荷量则要减少一些,在此阶段保证竞技状态达到高峰,创造出最好成绩。
③过渡期。专项负荷强度和量均降低,以一般练习和积极性休息为主,通过调整向下一周期的准备期过渡。
少儿课余训练,应服从上述负荷强度和量呈波浪式的合理交叉变化,使准备期较长,比赛期较短。准备期应有充足的时间来加强身体的基本建设和完善技术动作,即多做打基础的工作。
合理增加运动负荷,还应考虑运动过程中,因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及不同外界环境所引起的心理负荷变化,使生理负荷的安排更加合理。
五、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有针对性地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和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员的十人特点大致包括年龄、性别、体型条件、承担负荷能力、技术水平、心理品质、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贯彻区别对待原则的基本要求:
(1)深入了解运动员的情况,建立运动员训练档案,定期登卡,经常性地收集和积累训练过程中的信息资料,及时地根据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为设计和调控训练计划提供依据。
(2)训练计划应充分体现全队和个人的特点,既有全队的要求,又有对个人的要求。对重点队员和分工不同的队员,应有专门的训练计划。
(3)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往往因个人项目多,教练员难以多方照应。如田径训练中,跑、跳、投三大类中的各小项都分布有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运动员,一个教练员对付这种复杂的局面,可考虑平时训练多用小群组合,赛前重点考虑报名队员的训练。在体能性项目和技能性项目中,多在技能性项目方面下功夫。不同项目的运动训练在不同课次或同一次课的先后部分,可将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穿插进行,教练员在布置身体训练任务后,把主要精力用于技术训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