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7 16:32:29
|
只看该作者
答题内容:
学习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后,我认为课程标准修订的 两大标志性变化。第一个大的变化是从双基变四基。(双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到现在以四基为目标(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第二个大的变化是由双能变四能。过去仅仅强调的分析和解决问题双能,现在增加了两个,就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现在的四能是指: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学习科学,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兴趣。
一、创造气氛,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决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激励学生敢于质疑,乐于讨论,对数学活动充满激情,敢于提出问题并积极主动地从事探究活动。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无疑是课堂问题的最好催化剂。课堂上,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得到新颖、独创的见解后,往往会产生“我的想法正确吗,”“同学们会取笑我吗?”“老师会批评我吗”等心理,结果欲言又止,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创设民主交往的课堂,只有学生不怕了,学生才会站起来提出他们脑中一盘盘旋着的问题,只有这样课堂才会活跃,学生的问题才会接踵而至。在课堂上对于大胆质疑的,敢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责备。”让学生在课堂上敢想、敢说、敢做,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充足的阳光、水分和适宜的土壤。
二.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1.让学生多说,学会提问。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也是思维的外部表现。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充分保证学生有说的机会,通过多说的训练,培养学生勤于提问的习惯。比如在教学“估算除法”时,如果让学生去说“被除数可以估成多少”,“商中间、末尾有0时”、让学生去说“为什么要商0”;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 时让学生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三、自主探索,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合作解疑
小组合作讨论,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因此,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应营造出一个合作讨论,探索学习的氛围,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步骤,再让学生来交流,来分析、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纠正、互相交流最终形成各自的见解。例如,在教学口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提供3种水果的只数,“苹果66个,梨32个,桃7个。”要求学生任选其中的2种水果,算一算它们有多少个,并列式解答,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提出了3个不同的问题,1是苹果和梨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66+32;2是桃和梨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7+32;3是苹果和桃一共有多少个?算式是66+7;前两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不进位加,这是以前学过的内容,学生都会做。第3题算式“66+7”则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进位加,在合作交流中应让持有不同解法的学生述说自己的思考过程,通过解决一个问题使全体学生体会全到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年解决办法,体会到听取同伴意见的必要,体会到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并在观察、分析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动手实践,应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应用意识的体现之一是当学生面临生活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向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应用的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例如:教学《克和千克》一课,我在课堂上创设“超市购物”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一位学生当“销售员”,然后一名当“顾客”走进超市选购,让学生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称一称实际的重量。让学生认识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单位,这些质量单位应用在生活中的哪些方面等等,让学生在模拟的实践中解决问题。
总之,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终身受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