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教师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孩子就能把感兴趣的,尤其是感到惊异的
一切牢牢记住。为什么我这些孩子这么容易就记住了字母,学会了读和写?
因为并没有向他们提出做到这一点的目标。因为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字母都
是引起欣喜之感的鲜明形象的体现。要是我每天给学龄前儿童“一份知识”
——出示一个字母,要求记住它,那就不会有任何结果。当然这并不是说应
file:///C:/DOCUME~1/杨辉/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当向孩子隐瞒目的。应当教得让孩子不想到目的,这样能减轻脑力劳动。这
一切远非那么简单。这里说的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阶段——B.Л.雷若夫教
授称之为人的神经系统的婴儿期。①在这个阶段——低年级阶段,特别是一年
级的时候,孩子简直不会集中注意力。教师应当设法控制孩子的注意力,激
发他的心理学上称之为不随意注意的能力。
年幼儿童的注意力,这是难以对付的“玩意儿”。我觉得它像一只胆怯
的小鸟,一旦你试图接近它,它就会远远地飞离自己的窝。而最终如果你抓
住了它,你只能把它捧在手里或放在笼子里。如果它觉得自己是一个囚徒,
那你别想听到它的歌声。幼小儿童的注意力也是如此:如果你把它当作囚禁
的小鸟似地死死抓住,那它是不会好好帮你忙的。
有这样的教师,把在课内能使孩子“始终处于智力紧张的状态”当作自
己的成绩。这通常是通过那些对儿童注意力起驾驭作用的外在因素来达到
的:频频提醒(要注意听讲),急剧地从一种活动转为另一种活动,预先警
告讲解后马上要进行检查(更准确地说是威胁:如果你不听我讲,我就给你
打 2 分),在阐明某一理论原理后,要求立即完成实际作业。
初看起来,这些方法给人以积极脑力劳动的印象:上课形式像万花筒似
地千变万化,孩子们聚精会神听着教师说的每一个字,教室中一片紧张的寂
静。然而这一切是以何种代价换来的,会导致何种后果?为了集中注意力和
不漏掉任何东西而始终处于紧张的状态之中(可是这种年龄的儿童还不能强
使自己集中注意力),就会使神经极端疲劳,引起神经衰弱和神经不安。在
课内不放过一分钟、一瞬间,一直要学生积极进行脑力劳动——在教育人这
样细致的工作中,还有什么能比这样干更为愚蠢的呢?教师对工作抱着这样
的目的,简直就是要榨干儿童全部的精力。在上了这样“效果卓著”的课后,
孩子疲惫不堪地返回家去。他们容易发怒和激动。本来应当好好休息,可是
他还有家庭作业,于是他一看到装着课本和练习本的书包,心里就腻烦。
学校中经常发生破坏纪律的事件,表现为学生对老师和对同学态度粗
暴,无礼对待意见,其结果是引起很多矛盾,这种现象决非偶然,因为孩子
们在课内神经紧张到了极点,再说教师也不是一部电子机器——请试一试在
整堂课的过程中,像万花筒似地不断变换上课方式,使之达到“高效能”,
以抓住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经常在放学后脸色阴沉、沉默寡言、对一
切聊无兴趣地返回家,或者正相反,病态地动不动就生气,这都不是偶然的。
不,决不能以这样的代价来换取孩子的注意力、聚精会神和积极的智力
活动。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智力和神经耐力不是一口无底的井,可以
一个劲儿地汲水。从这口井里打水应当动脑筋,而且非常谨慎,最主要的—
—必须不断给孩子补充神经耐力的来源。这种补充的来源就是观察周围世界
的事物和现象,生活在大自然中,出自兴趣、出自了解某些事物的愿望而不
是由于害怕老师提问而进行阅读,到生动的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去“旅行”等。
在学校集体生活中有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可以称之为精神上的平衡。
在这一概念中我放进了这样的内容:让孩子们感到生活充实,思想明确,对
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相信可以克服困难。精神平衡的典型特征是有一个安
静的环境进行有目的的劳动,相互之间保持平稳的、同志式的关系,从不勃
然大怒。没有精神上的平衡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工作;这种平衡遭到破坏的
① 参看в.Л.雷若夫:《记忆的分子基础》,《大自然》,1965 年,第 7 期, 第 2 页。
地方,集体的生活就变成地狱:学生互相欺侮和激怒,学校里充满了神经质
的气氛。用什么方法创造并(这特别重要)保持精神上的平衡?优秀的教育
工作者的经验使我深信,在这一非常细致的教育范畴中,最重要的是使经常
性的思维活动不要过累,不要突击,不要使精神过度紧张。
善意关怀,相互帮助,每个学生的智能与他力所能及的劳动之间的协调
一致,这些都是保持平衡所需要的特殊条件。我十分认真地研究了善于保持
学生精神平衡的真正大师——低年级教师 B.П.诺维茨卡娅、E.M.扎连科、
A.A.涅斯捷连科等人的教育艺术。我极力设法揣摩依我看来最聪明,同时又
是最自然的一件事的“奥秘”:他们班上的每一个孩子都在学习中充分发挥
自己的才能;没有一个孩子本来可以学得优秀而却学得平平常常的。得 3 分
的学生并不认为自己是运气不好的倒霉鬼,小朋友们也不以怜悯、姑息的情
绪来对待他。
我经常以极其惶恐的心情想到追求好分数的狂热性——这种狂热性来自
家庭,又蔓延至教师,成为学生幼小心灵上的沉重负担,摧残他们的心灵。
孩子暂时还不能学得很好,可是家长非要他得 5 分,至少也得 4 分,不幸的
学生得了个 3 分,他几乎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罪的人。在 B.П.诺维茨卡娅、
E.M.扎连科、A.A.涅斯捷连科这些教师的班上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优
秀生并不觉得自己是幸运儿,而成绩是 3 分的学生也并不被自卑感压得抬不
起头来。我从这些真正的教育家那儿学习聪明和专心地进行脑力劳动的真正
本领。从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依我看来是极其细致的教育艺术的特征:善于在
孩子的内心和头脑里激起获得知识的欢乐感。这些教师的学生每逢取得一些
或是极其微小的成绩,也总是由于发现了真理、进行了调查、理解了事物而
尝到了心情激奋的欢乐。总结了这些教育大师宝贵的点滴经验,我尽力使学
生不为追求分数,而为体验智力上激动人心的感情而去奋发学习。我感到非
常欣慰,我们的儿童集体里没有过分追求好分数的不正常现象,也不存在同
样有害的对 3 分过于敏感的弊病。……每周我们都要花几节课的时间到思想
和祖国语言的源头“旅行”——去进行观察。这是直接接触大自然,没有这
种接触,儿童智力和神经耐力的水井很快就会枯竭。在秋天、春天和夏天的
好日子里,我们不等天亮,早早就出发去旅行了——农村的孩子能早起。讲
述大自然,讲述周围事物和现象的故事,激起了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不得不
回答大量的问题。下面举其中的一些问题为例。
为什么清晨的太阳是红色的,而中午像火焰一样?云彩是打哪儿来的?
为什么蒲公英的花早晨张开,而中午闭上?为什么会有雷和闪电?为什么刮
西风就下雨,而刮东风就干旱?为什么向日葵的花随着太阳转,难道它像人
一样能看得见吗?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鸽子从不落在树上?为什么不能
在夏天当树上带着叶子的时候移植?天上的流星掉到哪儿去啦?为什么雪花
好像经过人雕刻似的那么美?鸟飞得很远,它们怎么认得路?为什么月亮四
周常常有白色的光圈?为什么太阳下山后快要下雨时天空发红?为什么蜜蜂
飞出去采蜜之前要“跳舞”?为什么果树开花的时候,要在果园中烧麦秸?
为什么森林中有回声?虹是什么东西?为什么冬天没有雷和闪电?为什么盐
水只能在非常低的温度下才能结冰?为什么家兔挖洞而野兔不挖洞?为什么
夏天用一条湿毛巾裹住牛奶罐,天气再热,牛奶也不会变热?为什么下雨之
前燕子低飞?为什么云雀在庄稼地里筑巢,而椋鸟和山雀在树上筑巢?为什
么鸭子会游水而母鸡不会?为什么今天飞机在空中留下一条烟雾而昨天没有
留下?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陨落,它们落到什么地方去了?为什么风能像漩
涡一样卷起尘土?为什么杨柳会“下垂”?为什么雪花莲只能在早春开花?
为什么冬小麦在秋天播种而春小麦在春天播种?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为什
么母牛一次只产一只牛犊,而母猪一次产好几只小猪仔?为什么夏天太阳高
悬,而冬天却挂得低低的呢?为什么在冰冻的玻璃窗上会结出美丽的花纹?
为什么秋天树叶变黄?
我力求把每一个问题回答得不仅给孩子们揭示大自然现象的本质,而且
还更进一步地燃起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火焰。回答孩子们的问题、谈论周围的
世界——这是思索的第一所学校。个别问题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原来,
初看起来越觉得简单的问题越难于回答。我们这些低年级教师聚集在一起专
门商量应当怎么回答孩子们提出的“哲理性”的问题。B.П.诺维茨卡娅、M.H.
韦尔霍维尼娜、E.M.扎连科宣读了 20 年间积累起来的数百个由孩子们提出来
的问题。经常整整一个晚上都用来探测儿童思维的极其复杂的迷宫。低年级
教师——儿童思维方面的专家的经验使我得出结论:在显而易见的简单和明
了的背后常常隐藏着巨大的复杂性。例如,“为什么冬小麦在秋天播种而春
小麦在春天播种”这一个问题,要比关于流星的那个问题难回答得多。我认
为带孩子们到大自然去“旅行”,其重要教育任务就是让他们注意事物和现
象的因果关系,学习看出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
如果到大自然去“旅行”是在最末一节课,那么在课后我们就做游戏。
集体游戏是由孩子们自己想出来的。大自然的种种现象同童话交织在一起。
有一个游戏特别吸引孩子们。这个游戏名叫“寻找神秘的岛”。我们所有的
人分成两组。一组安置在树林的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我们在游戏地点的四周
标上只有我们知道的记号——这是岩石累累、猛兽遍地的岛屿的岸边。留在
神秘岛上的孩子,是一批乘船失事的旅客。在好几个地方,他们做了严密伪
装起来的标记,标志通向这个岛的小道(两个小组事先商定好标记)。必须
拯救这些乘船失事的旅客,于是孩子们在树林里分头寻找,他们一步一步地
勘查好几公里长的岸边,寻找可以通向岛屿的秘密通道。这个游戏不仅要求
有敏锐的视力和勇气,还需要有分析许多自然现象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这个游戏还能培养诚实和正直的品质。孩子们找到了通向岛屿的神秘的通
道,他们援助遇难的旅客,把病人送往医院,游戏中还出现了飞机驾驶员和
医生。游戏以乘船失事的旅客和前来救援的人一起熬粥吃作为结束;我们一
起坐在营火旁,由我讲故事。这时,好几个孩子把童话画下来——他们在画
中表述自己对幻想中的形象的认识。
到大自然去“旅行”的时候,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观察动物和禽鸟的生活
上。在我们眼前展现出一个全新的奇异世界。在秋天平静的日子里,我们窥
视一窝小刺猬怎样从窝里来到饮水处饮水,母刺猬又怎样保护着自己的小崽
子。春天我们观察了小野免。孩子们看到,母兔怎样离开刚生下的小兔后,
再也不回来了,而小兔等着偶然来到的母免来喂它。七月份,孩子们观察雨
蛙。有一天,我们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找到了一个狐狸洞。孩子们看到老狐狸
怎样领着小狐狸出来散步,教它们跑,同他们玩。在森林的一个僻静的角落
里,我们观察了海狸。
我们的“旅行”和观察丰富了想象力和语言。孩子们在途中和在参观中
产生的问题愈多,当上课时谈到大自然现象、劳动和遥远的异国时,求知欲
和好奇心就表现得愈明显。每当我观察孩子们到大自然“旅行”归来后的情
绪,我就更深信下面这一古老谚语的正确性:思索始于惊异。
我极力促使对大自然奥秘所产生的惊讶心情和认识事物后的欢乐感受,
成为激发和活跃儿童思维的推动力。我们班上有几个学生(瓦利娅、彼得里
克、尼娜),即使碰到一道并不复杂的习题,也要用很多时间才能弄懂。每
种情况都有其原因,但结果是同样的:这些孩子的大脑半球表皮细胞处于一
种受压抑的状态。这些孩子对教师向全班解释的东西漠不关心。
观察表明,这些孩子的思考过程存在着缺陷,其原因证实了大脑半球表
皮细胞萎靡和迟钝的结论。毛病在这里:这些孩子在记忆中很难建立,尤其
难以保持几种物体或现象之间的联系。例如,出一道关于苹果、篮子和孩子
的习题。当他想到苹果和篮子时,就忘了孩子。向他提醒了孩子,他又忘了
苹果和篮子。而从思想上深入到周围世界的物体和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之
中,小小的发现,对真相的诧异心情——凡此种种却激起了瓦利娅、彼得里
克和尼娜极大的欢乐。他们感到情绪高涨。他们的眼中燃起欢乐和激情的火
花。冷漠的神气消失了,出现了对学习对象的兴趣。如果能在孩子的意识中
引起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的问题,那么孩子的头脑中就会发生一种难以抑制
的过程,过去沉睡着的力量好似苏醒过来了。我高兴地确信,在智力发展上
最难办的儿童愈来愈振奋起来了:他们饶有兴趣地听讲了,能较好地理解习
题的内容了。当然还面临着细致的教育工作。我同有经验的低年级的教师交
流观察所得,我们把这一工作称之为从情绪上激发理智。
观察儿童的脑力劳动,愈来愈使我相信,从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传至大
脑皮层的情绪冲动(欢欣激动的情感,诧异惊讶的情感),好似在唤醒正在
沉睡的大脑皮层细胞,使它积极活动起来。经验证明,年幼的孩子的智育应
当通过发展他们求知的要求——求知欲、好奇心来进行。
到大自然去“旅行”已成为小学各年级的传统。孩子们总是急不可待地
等着到树林、野外、池塘去的时刻,事先就想好了做什么游戏。与克服困难
结合的游戏、有童话中人物和现实中的人物参加的游戏,都成为孩子们心爱
的游戏。我给孩子们(二年级时)讲鲁滨逊,于是开始了持续达几个月的富
有吸引力的游戏。在讲了斯巴达克的故事后,孩子们在高山上靠近深谷和峭
壁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起义奴隶的童话式的营地。关于在远古时代居住在我国
边远地区的斯基台人——牧人、猎人、捕鱼人的故事非常吸引孩子们,他们
创造了一些游戏,重现了古代劳动者的生活和劳动。
教学应当与应用智力和体力的多方面的游戏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这种游
戏能激起鲜明和激动人心的感情,使周围世界像一本引人入胜的书一样展现
在孩子们面前。除了到大自然去“旅行”和游戏之外,体力劳动也提供了发
展智力和体力的广阔天地。没有充满欢乐和激情的劳动,就难以想象真正的
和幸福的童年。经验使我深信,体力劳动对幼小的儿童来说,不仅是一定的
技能和技巧的获得,不仅是德育,而且还是无边无际和无比丰富的思想的世
界。这一世界能激起道德方面的、智力方面的和审美方面的感情,没有这些
感情,就不可能认识世界,也就是说不可能进行教学。与学习交叉进行的体
力劳动,在我看来是孩子到幻想和创作世界中去的引人入胜的旅行。正是在
体力劳动过程中形成了我的学生们的最为重要的智能方面的品质:好奇心、
求知欲、思想的灵活性、鲜明的想象力。
如果孩子的生活中有为高尚思想所鼓舞的体力劳动,那么课内的脑力劳
动就成为心爱的和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就能发展和充实孩子。早在二年级时,
我们一周就进行一小时心爱的劳动,孩子们干一些从思想上和感情上愿意干
的活儿。到了三、四年级,一周进行两小时心爱的劳动。
心爱的劳动……这可不是说教师应当消极地等待孩子产生兴趣。在劳动
教育中也像通常在整个教育工作中一样,什么都不能放任自流。儿童周围的
气氛应当是爱劳动的气氛。我的学生的周围,男女青少年都劳动。全校学生
对好几十种活计深感兴趣。他们培育树木和庄稼,制作各种机器和机械的模
型,调配土壤,照料各种动物,盖新的暖房或学校小工厂,安装水管。
探索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这些品质激发着孩子们对劳动的兴趣。
劳动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达到教育过程中一系列属于各个方面的(社会、思
想、道德、智力、创造性、美学、情感)目的的一种手段,这始终是我的座
右铭。
学习如果具有思想、感情、创造、美和游戏的鲜艳色彩,那它就能成为
孩子们深感兴趣和富有吸引力的事情。我对学习成绩的关注是从关心下面这
些事情开始的:孩子吃得怎样和睡得怎样,他的自我感觉怎样,他玩得怎样,
他一天有几个小时待在户外新鲜空气中,他读了哪些书和听了哪些故事,他
画了什么画和如何在画中表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大自然的音乐和人民音乐
家们创作的乐曲在他的心灵中激发了什么感情,孩子喜欢什么劳动,他对别
人的欢乐和悲痛的敏感性如何,他为他人做了些什么,并因此产生了什么感
情。
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侯,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
活的一部分。很难做到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对乘法表或计算矩形面积公式本身
感兴趣。只有当知识成为达到创造性活动和劳动目的的手段时,知识才能成
为儿童要求得到的东西。我极力设法使儿童在低年级时就对休力劳动发生兴
趣,使劳动能给他们表现机敏性和发明才能的机会。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就是教会学生使用知识。由于在低年级阶段,脑力劳动按其性质而言,主要
是同不断获取新的技能和技巧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正是在这个阶段,有把知
识变成一堆死东西的危险。如果只掌握这些技能和技巧,而不在实际中应用
它们,学习就逐渐脱离孩子精神生活的范畴,就不能吸引他和使他感到兴趣
了。教师想防止这种现象,就必须注意让每一个孩子创造性地应用自己的技
能和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