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复制链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学生们的家长




要想很好地了解孩子,就要很好地了解家庭——父母、兄弟、姐妹及祖
父母等。我们学校所在小区当时有 31 名 6 岁孩子,16 名男孩,15 名女孩。
所有的家长都同意送孩子进“快乐学校”——这是在一段时间之后父母们这
样称呼我们这个学前班的。31 人中 11 个孩子没有父亲,两个父母双亡。这
两个孩子——维佳和萨沙——的命运十分悲惨。维佳的父亲,伟大卫国战争
时期的游击队员,牺牲在法西斯匪徒手下,当他妻子的面惨遭酷刑就义。维
佳的母亲因难以忍受悲痛而失去理智。这个孩子就是在这桩惨事发生六个月
后出生的。母亲分娩后死去,婴儿十分艰难地被抚养下来。萨沙的父亲在战
场上阵亡,母亲牺牲在从法西斯铁蹄下解放本村的战斗中。
我在“快乐学校”开学前几周就已了解了每个家庭。个别家庭中父母与
子女之间、父亲与母亲之间缺乏友爱气氛,缺乏相互间的尊重,而少了这些,
孩子就不可能生活得幸福。这使我甚感不安。
站在我面前的是一个黑眼睛、皮肤显褐色的翘鼻子科利亚。他两眼透出
戒备的神情。我对他微笑,他却更加蹙紧双眉。此刻我就想到这个家庭中所
形成的那种不正常境况。科利亚的父亲战前被监禁在狱中,当时住在顿巴斯。
法西斯占领时期他被释放出来,随后全家迁入我们村。他的父母乘人之危发
家致富,干了一些不正当的坏事:投机倒把,窝藏法西斯走狗——伪警察掠
夺的赃物;在困难年月,他母亲从集体农庄家禽场偷鸡,教科利亚和他哥哥
捕捉乌鸦。母亲把孩子们猎获的乌鸦烧熟拿到集市冒充烧鸡……我注视着科
利亚,希望他能微笑一下,然而从他眼神里所能看到的却是孤僻和疑惧。利
科亚啊,怎样才能在你的心灵里唤醒善良的、人的情感,应当拿什么来抵御
你曾成长于其中的、憎恶和卑视人的畸形氛围?我看着母亲那种麻木不仁、
视而无睹的眼神,这种麻木不仁让我感到十分不舒服。
我曾反复考虑,要不要把这些细节写进书里,我几十次删去而又重新写
上。当然,也可以做一番笼统的介绍,说父母不能给孩子充当品德纯洁的榜
样……但这样磨平棱角是有害的。不,不能回避仍然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罪恶
和丑行。再高大的壁垒也无法把它们同学校隔离开来。要跟这些邪恶进行斗
争,去战胜它们,要清洗幼年心灵中旧世界遗留给他们的污秽,要大胆正视
现实。
瘦弱的托利亚,一头淡色黄发,天蓝色的眸子犹如春日晴空一般清澈。
站在母亲身边牵着她的手,不知为什么眼睛总是看着地,只是偶而才抬一下
头。孩子的父亲壮烈牺牲在喀尔巴阡山,部队给母亲寄来好几枚勋章。托利
亚为爸爸而自豪,可是妈妈在村里的名声却不好:她生活上不检点,丝毫不
关心孩子……怎么办,怎样才能使这年仅 6 岁的幼儿的心灵不被这严重的不
幸所损害?用什么办法才能使母亲清醒过来,才能在她心里唤起对儿子的关
怀之情?
战争留下了很深的伤痕,留下了至今尚未痊愈的创伤。我面前的孩子都
是 1945 年(有几个是 1944 年)出生的,不止一个在娘胎里就已经是孤儿了。
这一个是尤拉,他父亲在战争结束前一天阵亡在捷克土地上,妈妈不顾一切
地溺爱儿子,即使是最最微不足道的、任性的要求她也要竭力去满足。家里
还有外公,只要外孙能无忧无虑地生活,他甘愿事事效劳。从我对这个家庭
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问题很清楚:6 岁小儿很可能变成一个小霸王。盲目
的母爱与麻木不仁一样危险。
彼得里克是妈妈和外公陪着来的。关于这个男孩的母亲的坎坷一生我听




说不少。她头一个丈夫在战前就抛弃了家庭。她第二次出嫁,然而这次婚姻
也不美满:原来彼得里克的父亲在西伯利亚的什么地方已经有个家庭;战后
他便弃家而去。这位自尊心很强的妇女想出个主意,他要让儿子相信,他父
亲已在战场上阵亡。孩子常给小朋友们转述有关他父亲的一件件臆造的功
勋。小朋友们不相信,说他父亲是个骗子。彼得里克常常为此哭泣,满含泪
水来找妈妈。种种迹象表明,心地不善的人们在孩子心灵里播下了不相信人
和冷酷心理的种子。要让孩子相信善良,该怎么办?
科斯佳已经 7 岁了,但还没有上一年级。他是由父亲、继母和爷爷陪着
来的。残酷的战争风暴也使这个孩子蒙受了伤害。在从法西斯强盗手中解放
了村子几星期之后,身怀科斯佳的母亲(当时已近临盆)不知从哪里找到一
些金属玩意儿给了大孩子,7 岁的儿子去玩。不料里面掺杂有一只雷管。发
生了爆炸,孩子被炸死。母亲上了吊,人们赶来把她从绳索中救了下来。这
位妇女就在临终前的昏迷中生下了科斯佳。
这孩子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的得救是有幸于一位邻居大婶正在为自己
的孩子哺乳。父亲从前线复员。他一心扑在儿子身上,百般保护十分疼爱。
继母(这是一位出色的妇女)和爷爷也都疼爱这个孩子。但是科斯佳还不满
5 岁时又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孩子在菜地里拣到一件亮闪闪的金属东西,
他用一块铁器敲打起来,突然发生爆炸。满身鲜血的科斯佳被送进医院。科
斯佳成了终身残疾:失去了左眼和左臂,面部永远留下了火药致伤的一些青
色斑痕……
科斯佳,要赋予你多少由衷的善意和爱抚,才能让你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怎样跟你父亲、善良的继母和爷爷讲,才能让他们的爱心变得既明智而又兼
备着严格要求?你将怎样学习?亲人们说,你常常头痛。怎样来减轻你的学
习负担,增强你的体质和缓解你那压抑的心情?你父亲讲,你有时独自流泪,
孩子们的游戏全都吸引不了你……
站在母亲身边、长着一对若有所思的灰色眼睛的男孩是斯拉瓦。他母亲
也是一位命运多舛的单身妇女。她已年近半百。年轻时她并不好看。姑娘曾
企望得到幸福,然而无人愿和她结为情侣。青春渐逝,但个人幸福仍未求得。
一位和她一样的独身人从前线复员回来,他遍体布满伤痕。他爱上了这位妇
女,他们结了婚。然而幸福未能长久,丈夫不久故去。她便把对丈夫的爱都
倾注在了儿子身上,但对儿子的教育很不得当。据说,斯拉瓦不喜欢见人,
整天待在家里,只要问他一点什么,他的眼睛里就会射出不友好的目光。当
我注视男孩的眼睛时,他那眼睛里立即射出刺人的目光,露出怀有戒心的神
情。
我对自己的学生了解得越深入,就越认识到我所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就是为那些未曾享有过家庭的天伦之乐的孩子们恢复童年。
我在校任职三年,便认识了几十名这种孩子。生活印证了一个信念。这
就是:如果未能使小孩子恢复对善意和公正的信任,他就任何时候都不可能
获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体验和个人尊严的感受。这样的学生到少年时期就会
变得心狠易怒,对于他,生活中就没有了任何神圣和崇高的东西,教师的话
语也深入不到他的心底。
矫正这种人的心灵乃是教育者最为艰巨的任务之一,这种细致微妙的劳
动,实质上是对关于人的科学上的重大考验。作为一个研究人的人,这就是
说,不仅要看到、感受到孩子是怎样认识善与恶的,而且还要保护稚嫩的童




心免遭邪恶的侵害。
我一面注视孩子们那一双双黑色、蓝色、天蓝色的眼睛,一面在考虑:
我是否有足够的仁慈和热情温暖他们的心?我记起了克鲁普斯卡娅的这样一
段话:“对于孩子,思想和人是不可分离的。他们对一位自己所爱戴的老师
说的话,和对他们蔑视的、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说的话,完全是按不同方式
来接受的。”①我要以自己的言行来教育孩子。他们应当从我的言行中感受到
真、善、美。我的每一句话都应当饱含温情、诚意和热忱。
加利娅是父亲带领来校的。她和她的妹妹遭遇了很大的不幸;妈妈去世
了。母亲去世一年之后,一位陌生的妇女来到这个家庭。她善良、诚恳、富
有同情心。她很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在表露自己情感时很谨慎,希望博得两
个女孩的喜欢。然而,时光一周周、一月月地过去,加利娅和妹妹瓦利娅甚
至连话都不愿意跟继母说。她们总像是看不见她似的。这位妇女因苦恼而常
常流泪,求丈夫和亲戚们出些主意,告诉她该怎么办?她甚至想离开这个家,
但不久生了一个男孩。本指望男孩的出生会温暖两位姐姐的心,但希望落空
了。姐妹俩(尤其姐姐)都不愿理睬小弟弟。我该怎样去接触这颗高傲的心
呢?该跟父亲讲些什么,出些什么主意呢?父亲已经来过学校,倾诉过他的
苦衷。我的答复是,只有等我很好地了解了加利娅之后才能提出建议。
坐在母亲身旁拿着一朵菊花在微笑的胖胖的灰眼睛的女孩叫拉里莎。我
知道,母亲有一件痛苦的事沉重地压在心头。丈夫遗弃了她。女儿记不得父
亲。可是妈妈告诉女儿说:“爸爸会回来的。”过后这个妇女嫁了一个很好
的人,拖拉机站工人。她让女孩子确实相信了这个人就是她父亲。拉里莎喜
欢父亲,可是母亲内心总藏着隐痛,担心一旦有人一时不慎说出什么话来,
会揭穿她的哄骗。女孩子是幸福的,但是必须十分审慎地提防那些恶意言词
粗暴地伤害孩子的心灵。我们能不能和她的好父母一起把这事做好呢?一位
非生身之父……但愿每个孩子都能有一个像拉里莎的非生身之父那样的生身
父亲。我越了解这个人,就越发坚定地认为,谁教育了孩子,谁才是真正的
父亲。我常访问这个家庭,一种有趣的情况让我感到喜悦:女孩子的眼睛里
同她那非生身父亲一样闪烁着同样的善良、爱抚和关切之情。遇有美的事物
时,孩子和继父的眼睛都会闪耀出同样惊讶欢喜的神情,甚至连动作、面部
表情以及惊奇、警觉、严厉等情感的表现方式,拉里莎也都效法了父亲。
费佳……也没有父亲,而且男孩子已经有几次听到过带有侮辱性的、刺
耳的话,暗示他妈妈的行为绝不是无瑕疵可言的。孩子内心经历了一场纷扰:
这是怎么回事,不是妈妈说,爸爸是在战场上牺牲的吗?我在战前就认识费
佳的母亲。她在战争时期的遭遇是不幸的。怎样才能把孩子引入人际关系的
纷繁世界,使他不再被那些令人苦痛的问题所骚扰。
我们作为教育者常常忘记:对小孩子来讲,认识世界是从认识人开始的。
父亲用什么口吻和母亲说话,他的眼神和举止表达什么感情,已经在向孩子
揭示善与恶。我知道一个小女孩,每逢父亲下班回来心绪郁闷、沉默寡言而
母亲句句话都在设法迁就迎合他的时候,孩子便躲进院子里的僻静角落默默
哭泣。孩子的心由于对父亲的抱怨和对母亲的同情而要碎了……
而这只是孩子所认识的人际关系的一些最初的表面迹象。而当孩子从父

母争吵中偶而说出的一句话中得知父母彼此并不相爱,若不是由于孩子的维
系他们甚至会离婚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会作何感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孪生姐妹尼娜和萨莎是父亲带着来校的。这个多子女家庭(除尼娜和萨
莎外还有四个孩子)有自己的不幸:母亲因重病已有几年卧床不起。家务由
姐姐们操持,父亲很艰难。尼娜和萨莎也饱尝了劳累之苦。家里很少有欢乐。
当姐妹俩看到一个男孩在玩一个绿色皮球时,她们眼里闪出欢喜的神彩,但
即刻又消失了,当我察觉幼小心灵的这种苦恼时,喉头感到梗塞。怎样才能
让她们享受到快乐的、无忧无虑的童年?我能做到这一点吗?父亲刚刚已经
向我声明:两个女孩将来上学校里来一天不会超过一小时,她们应该在家里
帮他的忙。
我们坐在一棵枝叶繁茂的高大梨树下的草地上。我跟家长们谈到我打算
怎样教孩子们,只谈了孩子在场的情况下可以谈的内容,而各个家庭的不幸
和烦恼却总萦绕在我的脑中。各人有各人的忧伤,而把它公诸于世,当着他
人的面解劝和提建议,这意味着对人家的心灵不分表里,把最隐蔽的东西置
于光天化日之下。不能,我只能了解这一切,而不能当着全体家长去讲这些。
即使不得不触及家长心底最隐秘之处时,也只能在周密考虑、字斟句酌的情
况下通过个别谈话来进行。我所提到的这些家长(我的学生家长绝大多数都
是极好的人)的内心创伤、人生苦难、遗憾、忧虑、痛苦是那样的不同,以
致于不可能在一起进行谈话。当这些并肩而坐的人们的优缺点错综复杂地展
现在我面前时,我认识到,故意给自己的子女作坏榜样的家长是不存在的。
读者或许会觉得不幸和苦难太多了,然而,这里说的还只是一个儿童集
体。不要忘记,这都是战争的创伤。战后的最初年代已成遥远的过去,那些
岁月的沉痛精神创伤已日渐愈合。那些在 1944—1945 年间的胜利曙光照耀下
读第一课书的人已长成大人,做了父母,我们战后头几年的学生的儿女早已
在学校上学,有些已年近青年。有人或许会觉得,如今年轻的家庭里一切都
该闪耀着幸福光辉了吧,但事实却远非如此。现时仍然有苦恼、不幸、悲剧……
至于那些岁月则更不用去说了。使我欣慰的是,家长中多数父母都过着很美
满的家庭生活,都能和睦相处,很好地教育子女。
这位是那个身体结实的 7 岁男孩万尼亚的父亲。他是位很能干的劳动
者、农艺师,热爱土地和为人们而劳动。他年年都在宅旁园地里培育果树和
葡萄幼苗,把它们分送给别人。他的妻子是养蚕班长,劳动能手,是一个心
底善良、真挚诚恳的人,是一位细心照管孩子的母亲。在 1933—1934 年间的
艰难岁月里她收养了四个孤儿,从饥馑和死亡中拯救了他们,如亲儿女般地
培育了他们,孩子们都叫她妈妈。
梳着两条黑色蓬松发辫的是柳夏。她父亲是一个很诚实、正直的人。有
一种人,人们说他们具有心灵美。这种人绝大多数并不创立什么功勋。他们
的精神美蕴涵在与人们的相互关系之中。这位父亲未必给柳夏讲过要关心
人、同情人这类话,他是以自己的行动、对待妻子的态度来教育子女的。柳
夏的母亲患有心脏病,她在集体农庄的甜菜种植场做工。父亲把全部家务都
承担了下来。
卡佳的父母把自己的果园变成一个供小孩子们活动的俱乐部:从早春直
到晚秋,总有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同他们自己的四个孩子一起在这里休息、玩
耍、洗淋浴。卡佳的父亲在院里为孩子们装备了一个小型运动场。果园里收
获的全部果品都供孩子们享用。




萨尼娅长着一双蓝眼珠,常常带着沉思的神情。父母都是热心肠的好心
人。总有三个女孩——父亲的侄女们从城里来他们这里度暑期。萨尼娅总是
迫不及待地期待着小姐妹们的到来。萨尼娅的父亲在水塘里给他们建造了一
个游泳场,现在又在制作小摩托艇,想给孩子们再添一样乐趣。
莉达来自一个很好的家庭。她父亲是铁路车辆厂的工人,能拉会唱。他
教孩子们唱歌和拉小提琴,常常组织即兴音乐会:院子会聚起二十来个孩子;
孩子们欣赏音乐,学习演唱民歌。
帕维尔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他母亲卧病在床已经四年之久。父亲替
代了母亲:他不仅在厂里做工,而且担负起全部家务劳动。
谢廖扎是个黑皮肤、黑眼睛的男孩。家里有父亲、母亲和两个孩子。全
家都很友爱和睦。每逢休假日,全家就到树林里去玩。他们在林间空地上栽
了四棵椴树。在家里,孩子们给妈妈、爸爸、爷爷和奶奶各栽了一棵苹果树。
我常常思考:这个家庭的孩子为什么如此爱父母和祖父母?大概是孩子们正
以百倍强烈和纯洁的爱在回报父母在他们心底培育的全部善良意愿。
陪伴柳芭来校的是母亲、父亲、奶奶、姐姐和弟弟。柳芭兄弟姐妹五人,
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婆。这个家庭里对长者的绝对服从的精神建立在相互信
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我已多次听说,这个家庭里的长者如何善于尊重孩子,
珍惜他们的感情。
最小的男孩丹科的家庭里保留了一些优良的民间传统。当父母去工作
时,三个孩子——年龄分别是 6 岁、8 岁和 9 岁——都在家里干家务。孩子
们做中饭和晚饭,挤牛奶,看管菜地。夏天傍晚,每当妈妈和爸爸下班回家
时,孩子们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冲澡的水、更换的干净衣服、热气腾腾的晚
饭,还有……桌上的一束野花。家里充满尊重劳动的精神,也可以说充满对
劳动的崇拜,而且从无任何着急忙乱现象。
瓦利娅的父亲在克列缅丘格一家机械制造厂工作,母亲在集体农庄劳
动。这个友爱家庭里,不论父母还是三个孩子,人人都在学习。充满这个家
庭的那种重视知识、看重学校和尊敬老师的气氛,引起我们做教师的极大关
注,并甚感欣慰。瓦利娅进了“快乐学校”之后,这个家庭做的一桩好事才
真相大白:原来大家一直认作瓦利娅奶奶的那位老人却是一个“外人”,她
没有任何亲人,两个儿子都牺牲在战场上,瓦利娅一家人收养了老人,于是
老太太就成为孩子们的“亲奶奶”。瓦利娅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奶奶是一个“外
人”。
灰眼珠的小柳达的父母都在农庄劳动。父母教育儿女们要十分尊重土地
上的平凡劳动。家庭里充满了世代相传的荣誉感。父亲教育孩子们说:“我
们为人们做的一切,都应是出色的。”夏天,大孩子们跟随父亲一起外出,
去草场劳动。而柳达则随同妈妈一个月去那里几次,这种外出,对这个小女
孩简直如同过节一样。
塔尼娅的父母都在集体农庄的家畜饲养场工作。两个女儿到暑期常去饲
养场。家长为孩子们培养了热爱劳动的品质。教师们不止一次地欣赏到这样
的情景:父亲在饲养场的一个角落隔出一块地方,把一只小羊羔或小牛犊圈
养在里面。塔尼娅和姐姐便去精心照管那只幼畜。这是孩子们喜爱的游戏;
这种游戏由于爸爸和妈妈也做而变得更为诱人。
舒拉长着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神敏锐而又可亲。父亲在铁路上工作,每
周只回来一次。父亲的回家,对于舒拉、他哥哥和姐姐是一件大事,在孩子




们的心里总要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总是急切地等待父亲:爸爸常给他们
带一点礼物回来。他的礼物很别致:父亲会用木头雕刻动物、人物和一些幻
想形象。他常常给每个孩子都带一件木雕玩艺。父亲讲述的一些事情也给孩
子们带来很多快乐。他具有发现好人的罕见才能。他讲的这些好人好事的故
事犹如给孩子们打开了眺望世界的窗口。
沃洛佳的父亲是建造桥梁的。母亲在农庄做工。年轻夫妇十分疼爱他们
这个长子。但是他们的爱不够明智。他们常常给他许许多多各种无聊玩艺。
即使现在,坐在妈妈身边的沃洛佳手里还拿着两个气球。他想给妈妈说点什
么,可是妈妈没理会到,儿子便噘起了嘴,两眼又泪汪汪了。
瓦里娅是个肤色黝黑、眼睛乌亮、长着一头卷发的女孩子,纤弱的身躯
宛如一株嫩枝。妈妈在榨油厂当清洁工。爸爸从前线归来之后一直重病缠身,
所有的亲人都照顾他,而健康状况不见好转。三个孩子感受到,命运压在妈
妈肩上的担子分量太重,因此想让她过得轻松一些。母亲的工资有限,还要
靠晚上绣衬衣、餐巾的收入补贴丈夫的医疗费用。瓦里娅的姐姐已学会绣花
并帮助妈妈做活。瓦里娅也在学习民间刺绣。
孩子——这是父母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我思考过各个家庭的优点和缺
点。好家长身上不费力而能为子女所仿效的最可贵的品德,就是心地善良,
就是善于为他人做好事的品德。凡在那种父母能把自己的一分热忱奉献给
人,能与他人休戚与共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孩子,总是善良热情、富于同情
心的。最严重的祸根,就是个别家长的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这一祸端有时
会变为对自己孩子的盲目溺爱,如同沃洛佳的家长那样。如果父母只顾关注
自己的儿女,除此而外心目中别无他人,这种过分的溺爱最终总会变为不幸。
当我向家长讲我对“快乐学校”的设想时,考虑的就是这些。这是一次
很困难的讲话。对家长们讲的每一句话都要考虑周到,既讲家庭里的长处,
也讲短处。当我讲到“快乐学校”将要充满真诚老实、相互信任的气氛时,
想到科利亚家里的境况时,我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弥漫于他家生活中的那
些作假劣行又不能当着全体家长的面去讲,因为这有可能会把母亲推到校外
去,而且未必能重新返回。这里需要的是某种别的东西,但究竟是什么?对
此我思考再三,但始终也未能对这个复杂问题找到正确答案。
我给家长们描绘了教育孩子的前景。今天来到学校的是 6 岁幼儿,12 年
之后,他们将长大成人,成为未来的父亲和母亲。学校全体人员将尽一切力
量,使他们成为爱祖国、爱家乡和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者,成为诚实、正直、
勤劳、善良和热情的人,使他们富于同情心,对邪恶和虚伪毫不妥协,使他
们在困难面前勇敢顽强,使他们谦虚朴实、品德优美、身体健康、体质强壮。
孩子们应当成为头脑清晰、心地善良、双手灵巧、情操高尚的人。孩子是家
庭的镜子:如同滴水能映太阳一样,孩子身上反映着父母的品德。学校和家
长的任务,是赋予每个孩子以幸福。幸福是多方面的:它既在于人的才能得
到发挥,热衷于劳动并在其中成为创造者;也在于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
为他人创造美;还在于爱别人并被别人所爱,把孩子培育成真正的人。教师
们只有和家长同心协力,才能赋予孩子们以巨大的、人的幸福。
家长和孩子们该回家了,我提醒他们说:“明天,八月三十一日,我们
的‘快乐学校’就要开学了。”
这个日子将带给我什么?今天孩子们还都牵着妈妈的手,明天就要独自
来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欢乐。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每个




人都有一个无尽的生活前程。在这个日子的前夕,最使我忐忑不安的是,怎
样使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丢失幼儿之乐。相反,要让他们进入学校这个世界之
后不断享受到新的欢乐,使认识活动不至于变为枯燥的教学。但是,也不能
把上学变成没完没了的、表面热闹而实际空虚的玩乐。每一天都应当让孩子
们的智慧、情感和意志得到充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蓝天下的学校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小家伙们的到来。到早晨 8 点来了 29 个人。萨莎
没来(大概妈妈的情况不妙)。也没见沃洛佳,想必是没睡够,妈妈又不愿
叫醒儿子。
差不多所有的孩子都是身穿节日盛装,脚登崭新的皮鞋。这倒使我有些
不安了:农村孩子一向习惯于热天光着脚,这对身体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是
预防伤风感冒的最好方法。家长们为什么怕孩子们的小脚沾地,怕踏上清晨
的露水和晒得灼热的土地呢?他们这样做,都是出于好心,但结果适得其反:
农村孩子冬季患流行性感冒、咽喉炎和百日咳的,在逐年增多。应当锻炼孩
子既不怕冷也不怕热。
“小朋友们,咱们走吧,上学校去。”我对小家伙们说着就向果园走去。
孩子们疑惑不解地看着我。
“是的,我们就是上学校去。我们的学校就在蓝天底下,在绿草地上,
在大梨树下,在葡萄园里,在牧场上。咱们把皮鞋就脱在这儿,还是像你们
平常那样光着脚走。”孩子高兴得叽叽喳喳起来,他们本来就不习惯于热天
穿鞋子,甚至感到不舒服。“明天你们就光着脚来吧,在咱们学校里这样最
好。”
我们向葡萄园走去。在一个遮蔽在树荫下的僻静角落里,葡萄交错展开、
攀在铁架上形成绿色帐篷。帐篷里满地都是娇嫩的小草。这里一片寂静,从
这里,透过朦胧的绿荫朝外看,显得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我们在草地上坐
了下来。
“咱们上学就从这儿开始。我们要从这儿看蓝天、果园、村子和太阳。”
孩子们被自然景色所吸引,都安静了下来。一串串成熟的琥珀色葡萄垂
在绿叶之间。孩子们想尝尝美味的果实。当然是要尝尝的,但是先要欣赏欣
赏美景。他们环视四周,觉得果园被绿色薄雾笼罩着,犹如海底的童话世界
一般。大地表面——田野、草地、大路,似乎在透明的热气中颤动,阳光照
射在树木上好像满树都有火花在闪烁。
“太阳在洒火花呢,”卡佳低声说。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观赏着景色,我便给他们讲起太阳的故事。
“是的,孩子们,卡佳说得好:太阳在洒火花。太阳住在高高的天上。
它有两个巨人铁匠和一座金砧。黎明之前,这两个留着火红胡须的铁匠去见
太阳,太阳交给他们两捆银线。铁匠们抡起大铁锤,把银线放在金砧上锤呀,
锤呀,锤。他们在给太阳锻锤银花冠,铁锤下崩出的银火星到处飞溅。火星
掉到地上来,你们就看到了。到了晚上,疲劳的铁匠拿着银冠去见太阳;太
阳把银冠往金发上一戴就到他那神秘的花园里去休息了。”
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把它画出来:画册的白纸上出现了那些幻想的形象:
两个巨人铁匠站在金砧两旁,铁锤下银火星四处飞溅。




孩子们被这奇幻的世界所吸引,他们听着故事,好像生怕打破这一片寂
静,驱散这迷人的幻景。听完后他们纷纷提出问题:那么巨人铁匠夜里在干
什么?太阳干吗每天都要一个新的银冠?银火星都上哪儿去了,它们不是天
天都往地上掉吗?
可爱的孩子们,这些事我都会讲给你们听的,咱们以后还有很多时间,
今天我先请你们吃葡萄。孩子们焦急地等着果筐里装满葡萄。每个人分了两
串:自己吃一串,另一串带回去给妈妈,好让她也尝尝。孩子们表现出惊人
的忍耐:把葡萄包在纸里。但是我担心从学校到家的路上能否保持住这份忍
耐?托利亚和科利亚能不能把葡萄带回给妈妈?我给尼娜多分了几串,为的
是给生病的妈妈、小妹妹还有外婆。瓦里娅拿了三串,为的是给爸爸一串。
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只要孩子们有了足够的力量,每个人都将栽种自己的葡
萄……瓦利娅家今年秋天就可以栽十来株过年就有可能结果的枝条,这对她
父亲来讲,将成为药剂……
我们从那童话般的绿色朦胧世界里走出来。我告诉孩子们:“你们明天
傍晚 6 点钟来,别忘了。”
我看得出,孩子们并不想离去。但仍然走开了,把白纸包紧紧捂在胸前。
我多么想知道,他们当中谁的葡萄可能带不到家!但这是不能问他们的;假
如有人能自己讲出来,那就好了。
晴空下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那天夜里我做梦都是银色的太阳火
花。清早醒后,我考虑了好久,下一步该做什么。我没有拟过详细计划,确
定哪一天给孩子们讲什么,带他们上哪里去。我们这个学校的活动是由激励
我的这样一种思想开展的: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
是世界的发现者。那么就让那个绝妙的世界在鲜明的色彩中,在嘹亮颤动的
音响中,在童话和游戏中,在自己的创作中,在激动他的美景中,在为人们
做好事的意愿中展现吧。通过童话、幻想和游戏,通过儿童独特的创作——
这才是通向孩子心灵的正确道路。我要那样去引导孩子们进入周围世界,使
他们每天都能从中发现一点什么新东西,使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成为走向思
维和语言的源泉,即走向大自然绝妙美景的旅程。我要关注的是,让我培养
的每个孩子都成长为会思考、会探索的有智慧的人,让认识过程的每一步都
使心灵变得更高尚,使意志炼得更坚强。
第二天孩子们在傍晚之前来到学校。宁静的九月的一天已临近黄昏。我
走出村子,在一座高冈上停下来,眼前展现出一派美景:辽阔的草地像是在
阳光下浮动,一排排杨树整齐地挺立着,地平线上刻划出远方冈峦的剪影。
我们来到了思维和语言的源头。童话、幻想是一把钥匙,用它可以打开这些
源泉,使泉水生机蓬勃地涌流。这不禁使我想起卡佳昨天说的“太阳在洒火
花”这句话来。这里我要提前讲一件后来发生的事。12 年后,当卡佳即将毕
业的时候,在一篇描写故乡的作文里,再一次用了这一比喻来抒发热爱大自
然的情感。童话形象在孩子思维中的影响就是这样强大。我千百次地证实:
儿童在给周围世界增添各种幻想形象、虚构这些形象的时候,不仅能发现美,
而且还能发现真理。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童
话,周围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童话却能
赋予这幅画以生命。
童话,形象地讲,这是能够吹燃孩子思想和言语火花的清新微风。孩子
们不仅喜欢听故事,他们也创作故事。当我让他们透过葡萄枝叶的绿色围墙




欣赏景色时,想好要给他们讲个故事,但并未预定究竟讲哪个。推动我的幻
想驰骋的是卡佳的话“太阳在洒火花”。孩子们在创造着多么真实、贴切而
又具有艺术表现力的形象,他们的语言又是多么鲜明而又丰富多彩!
我竭力要做的是,让孩子们在没打开书本去按音节读第一个词之前,先
读几页世界上最美妙的书——大自然这本书。
在这里,在大自然当中,有一个想法是特别明确和清楚的:我们教师们
与之打交道的,是自然界中最娇嫩、最精细和最敏感的东西,那就是小孩子
的大脑。当你想到大脑时,就要想象这是一朵挂着露珠的娇嫩的玫瑰。要做
到摘下花朵而又不使露珠被抖落,需要多么地小心谨慎。我们时时刻刻需要
的正是这种审慎态度,因为我们接触的是自然界最精细、最娇嫩的东西——
正在成长的机体身上会思维的物质。
孩子用形象进行思维。例如说,当他听老师讲一滴水旅行的故事时,便
在自己的想象中描绘白色的滚滚晨雾、乌黑的雨云、隆隆雷声和淅淅春雨。
他想象的这些景象越鲜明,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就越深刻。他脑子中娇嫩敏感
的神经元还不够强壮,要发展和加强它们。
儿童在思维……这就是说,他大脑半球皮质的某一部分的神经元在感知
周围世界的形象(图片、实物、现象、词语),并通过极精细的神经细胞,
犹如通过交通渠道,发出信息。神经元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系统化、
分类、对比、比较,而这时新的信息又不断输送进来,又要一再感知、“加
工”。为了既能接受接踵而来的新形象,又能“加工”信息,神经元的神经
能要在极短暂的时间内从感知形象瞬息间转而去“加工”它们。
正是神经元的神经能量的这种神速转换,我们把它叫做思维,——孩子
在思考……儿童的脑细胞如此娇嫩,对感知对象的反应如此敏锐,以至于只
有当感知和思考对象是可以看见、听到和可以触摸到的形象时,才能正常工
作。只有当出现在儿童面前的形象,或者是直观的现实形象,或者是描述得
非常鲜明、使儿童好像看得见、听得着、触得到的语言形象时,作为思维实
质的思考转换才有可能进行(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如此喜欢童话)。
儿童大脑的自然属性要求,对他的智力培养须在思维源头,即在直观形
象中,首先是在大自然中进行,使得思维由具体形象向着这个形象的信息“加
工”转换。如果孩子脱离大自然,从一开始学习起就只感知词语,脑细胞很
快就会疲惫,以致无法完成教师布置给他的工作。然而这些细胞却是需要发
展、增强和积蓄力量的。正是由于这个缘故,许多教师在低年级往往会遇到
这样的情境:孩子老老实实地坐在那里两眼瞪着你,好像在注意听讲,可是
一句话都听不懂。这是因为教师只管滔滔不绝地讲,而孩子要思考规则,要
解答算题,要解释例子——这些全是对事物的抽象和概括,而没有生动的形
象,脑子很疲劳……学习跟不上的情况便由此产生。这就是为什么要在大自
然中发展儿童的思维、增强孩子的智能,这是儿童机体自然发展规律的要求。
所以说,到大自然去的每次游览就是一堂思维课,一堂发展智力的课。
我们坐在高冈上,周围是一片草虫发出的和谐的合唱,空气中散发着沁
心的野草清香。大家都不作声。无须对孩子们多说话,不要作填鸭式的过多
讲述,话语并非娱乐,而对话语的厌腻则是一种最有害的厌腻。孩子不仅需
要听教师讲话,而且也需要保持沉默;在此时刻他在动脑子,在思考所见所
闻。对于教师来讲,掌握讲述的分寸是十分重要的。不能把孩子变为感知词
语的消极对象。为了理解每个鲜明的形象,不论是实物的还是词语的,都要




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善于给孩子以思考的机会,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最精
细的一种品质。置身于大自然中,要让孩子有机会听一听、看一看、感受感
受……
我们在聆听草虫的合唱。我很高兴孩子们能为这奇妙音乐所吸引。但愿
这个散发田野清香、回荡着美妙音响的宁静黄昏,能为他们长远铭记不忘。
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还会编出草地小虫的故事来。
此刻,孩子们沉思的目光集中在了落日上。太阳已落入地平线,天际遍
染柔美的黄昏彩霞。
“太阳回去休息了,”拉里莎说,脸上还挂着几分忧愁。
“两个铁匠给太阳送来了银花冠……那昨天的花冠太阳弄到哪儿去了
呢?”莉达问。
孩子们望着我,等着故事的下文,可是我还没决定选取什么形象。费佳
帮了我的忙。
“花冠漂散在天空了,”他轻轻说道。
一阵紧张期待的沉默,大家在等着听费佳要讲什么。要知道,这是故事
的续编,看来他已经编好,但缄口不语,可能是因幼儿的羞怯所致。于是我
来帮费佳了。
“是的,花冠在天空漂散。白天整天戴在太阳那火热的发辫上都烧热了,
变得跟腊一样软。太阳的烫手一摸,它就像金色的溪水在傍晚天边流淌。就
要去休息的太阳用它最后的余辉照着这溪流。溪水泛出了粉红色,又不断在
变幻,渐渐暗淡下来,这就是说太阳越走越远了。眼看就要走进它那神秘的
花园里去了,于是天上的星星又要亮了……”
“可是星星是什么呀?它们为什么会亮起来?它们是从哪儿来的?白天
为什么看不见星星?”孩子们连连提出问题。但是不能再给他们的意识充塞
过多的形象了。今天已经足够了,因此我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转向别处。
“你们往草原那边看。看到了没有,山谷、草场和洼地怎么越来越暗了?
看那些山丘,好像变软了似的,像是在暮色中漂动。山丘都变成灰色的了,
好好看看山丘表面,在那上面能看到些什么?”
“森林……小树丛……牛群……羊群……还有牧人。有人停下来要在野
地里过夜,他们点起了篝火,可是篝火看不见,空中只有一股青烟……”孩
子们在凝视那些很快变暗了的山丘时,产生这么多暇想。我向孩子们提出该
回家了,他们却不愿走,要求再待一会。在这黄昏时刻,当世界如同蒙上了
一层神秘的幕帐时,孩子们的想象蓬勃地活跃起来。我仅仅提到傍晚的薄暮
和夜晚的昏暗如同河流从遥远的山谷和树林漂浮过来,孩子们的想象中就已
经产生了童话人物的形象——“薄暮”和“黄昏”。萨尼娅讲了一个关于这
两个人物的童话故事。他们俩住在森林那边很远的一个山洞里,白天他们下
到很深很深的漆黑山谷里睡觉,还在睡梦中叹气(为什么叹气,只有编故事
的人自己知道……)。只要太阳一回到他那神秘的花园里,他们就从洞里出
来。他们的大爪子上长着软软的毛,因此走起路来谁也听不见。“薄暮”和
“黄昏”是善良的、和蔼温顺的,不欺负任何人。
孩子们还想编“薄暮”和“黄昏”怎样哄小孩子睡觉的故事,但是今天
已经够了。我们该回去了。孩子们明天晚上还想来,用瓦利娅的话说,“这
种时候好编故事。”
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听故事?他们为什么那样喜欢那种环境本身就容易唤




起幼儿的想象积极活动的黄昏时刻?为什么童话比任何其他手段更能发展语
言和思维?因为童话人物具有鲜明的情感色彩。童话语言在孩子意识中是活
生生的语言。当他倾听或讲述那些描绘幻想图景的话语时,是全身心贯注于
其中的。我认为,学校教学如果不仅没有听故事,而且也没有编故事,这是
不可想象的。摆在我面前的是“快乐学校”开学头两个月孩子们编的一些童
话和小故事。里面饱含着孩子们的思想、情感、企望和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49:00 | 只看该作者
小兔(舒拉)

妈妈送给我一只绒布小兔。这正好是在过新年之前。我把小兔放在了新
年枞树的枝杈之间。大家都睡觉了。枞树上亮着一个小小的灯泡。我看着,
看着小兔从树上跳了下来,围着枞树又跑又跳,跑了一会,又回到树上去了。

向日葵(卡佳)

太阳出来了。小鸟都醒来了。云雀飞上了天空。向日葵也醒来了。他抖
了抖身子,把露水从花瓣上全抖落下来了。他对着太阳说:“太阳,你好!
我等你很长时间了。你看,没有你给我的温暖,我的黄花瓣都蔫了。现在它
们又都挺起来了,高兴了。太阳,我也是圆的,金黄色的,跟你一样。”

地是怎样翻的(尤拉)

联合收割机收割完了小麦。小刺猬从洞里爬出来一看:麦子没了,听不
见麦穗飒飒响了。刺猬团成一团在麦茬上滚起来。迎面爬来一个特别大的东
西——一个铁甲虫。轰隆轰隆地爬着,后面挂着犁。爬过的地方就是一片黑
色的松土。小刺猬躲在洞里往外看,感到奇怪。他想:“哪儿来的这个巨大
的甲虫?”这是一台拖拉机。

两幅列宁肖像(万尼亚)

我姐姐奥莉娅加入了十月儿童团。她戴上了小红星。红星上有一幅小小
的列宁肖像。现在我们家有两幅弗拉季米尔?伊里奇?列宁的肖像:墙上一
幅,奥莉娅的红星上一幅。列宁是为劳动人民的幸福而斗争的。爸爸说过,
列宁上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我也要好好学习。我要做一个列宁式的少年。

橡实(济娜)

刮过一阵风,橡树上掉下一颗橡实。黄黄的,外皮挺光亮,像是铜做的
一样。他掉下来后就想:“原来在树上多好,可是现在掉在地上了。从这儿
既看不见大河,也看不见森林。”橡实发愁了。他央告说:“橡树,你把我
带到树上去吧!”可是橡树回答说:“你真傻,你看我,我也是从地上长起
来的。你快快扎根,长个吧。你也会长成高高的橡树”。
孩子们关心的不光是大自然中发生的事。他们希望大地上有和平。他们
知道,还存在企图发动战争的恶势力。下面这篇小童话中就是用“蛇”这个




幻想形象来表现这种凶恶势力的。

我们是怎样战胜铁蛇的(谢廖扎)

他生活在大洋那边很远很远的沼泽地里。他憎恨我们人民,制造了原子
弹。造了很多很多,然后挂在翅膀上飞了,要把炸弹投在太阳上。他想熄灭
太阳,让我们死在黑暗里。我派小燕子们去迎战大铁蛇。每只小燕子嘴里都
衔着一颗从太阳上来的火星子,他们去追赶大蛇。他们把火星扔在了蛇的翅
膀上。大铁蛇跌落下来掉在了沼泽地里,跟炸弹一块都烧掉了。可是太阳仍
在大放光芒。小燕子们在欢乐地歌唱。
这篇童话反映了儿童世界观的独特性。孩子不能想象善良战胜邪恶而没
有鸟兽参加。A.盖达尔曾说过,故事的结尾应当是:“红军摧毁了白军,小
兔蹲在那里欢喜。”孩子们心爱的小兔、小燕子不单是一些童话人物,他们
是善的化身。
每一天都会在周围世界中有所发现。每一件新发现都会变成故事,而故
事的作者都是孩子。童话人物有助于孩子们领略乡土美。借助童话、想象、
创作揭示乡土的美,就是祖国之爱的源泉。人对祖国伟大强盛的理解和感受
是逐渐达到的,并以美为其源头。
我愿向那些教育幼年儿童的青年教师进一言:定要深思熟虑地、慎重周
全地安排孩子们聆听你第一次陈述祖国故土——苏维埃联盟的伟大强盛的那
一时刻。你的话语应该是激动人心的,满怀崇高豪情的。(即使有人说是过
头的词藻也无妨,只要你内心的情感纯洁高尚就好。)不过,要想使孩子的
心因这些话语而跳动得更加激烈,形象地说,那就必须在孩子意识的田地上
精心地耕耘,播下美的种子。
要让孩子能感受美,并为之而激动,要让体现祖国的那些形象永远铭记
于他的心底。美——这是人性、善良情感、亲善关系的血肉联系。当我察觉
托利亚、斯拉瓦、科利亚、维佳、萨沙他们那冰冷的心日渐融解时,我由衷
地感到高兴。对于美的赞赏、惊叹和欣喜,看来都像是能引导我进入孩子心
灵的途径。
“快乐学校”的活动未受严格规章细则的约束。没有规定孩子们该在蓝
天下待多少时间。最主要的是,不让孩子们产生腻烦情绪,不让他们因内心
厌烦而暗自期待老师说那句“该回家了”的话。我总是尽力在孩子们对观察
对象和进行的劳动兴致还很高的时候结束学校活动。宁愿让孩子们怀着急切
的心情去期待明天,要让明天预示着能给他们带来新的欢乐,要让他们夜里
能梦见太阳向大地抛洒银色火花。孩子们在露天学校,一天可待一到一个半
小时,另一天可待四个小时,这要看教师在这一天能给孩子多少欢乐。还有
一点非常重要:要做到让每个孩子不仅能感受欢乐,而且还能创造欢乐,能
为集体生活奉献一点自己的创造。
那年秋天,天气长时间又暖和又干燥。到十月中,树叶还没黄,几次还
有雷声隆隆作响,好像又回到了夏天。清晨总有露珠在草上闪烁。这为工作
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又有几次来到自己的山冈上,在白云间“游览”。这
些时刻给孩子们留下了无法忘怀的印象。朵朵蓬松的白云成为他们作出种种
奇妙发现的一片新天地。孩子们从那些光怪陆离、变幻无穷的云朵中看出各
种走兽、童话里的各类庞然大物。孩子们的幻想犹如飞快的小鸟飞向九霄云




外,飞向碧蓝的大海和森林,飞向遥远的无名国度。正是在这种翱翔中鲜明
地显露出孩子个人的意识境界。看,一朵奇异的云块在天空漂浮而过。
“孩子们,看这块云像什么?”
“这是戴草帽的牧羊老爷爷,还拄着一根棍子,”瓦利娅说。“你们看,
他旁边还有羊群。前头是一只卷犄角的老羊,后面跟着一些小羊羔……老爷
爷挎着一个布袋,有什么东西还露在口袋外面。”
“这不是老爷爷,”帕夫洛不同意,“是大雪人,就像我们冬天堆的那
个雪人一样。看,手里还拿着扫帚。头上根本不是草帽,而是水桶。”
“不是,这不是雪人,是干草垛,”尤拉说。“草垛上是两个牧人拿着
大叉。你们看,他们在往下扔草,下面停着一辆大车。这哪儿是老绵羊,不
是羊,是车。那是车弓,不是犄角……”
“这是个很大的大兔子。我梦见过这样的兔子。下面也根本不是车,而
是兔子尾巴。”
本想让所有的孩子都发挥一下想象力,但是不知为什么科利亚、斯拉瓦、
托利亚、米沙等都默不作声。当我看见科利亚面部带有一种不屑一顾的轻蔑
神情(那是把参与儿童娱乐看成有失尊严的那些成人才会有的那种神情)时,
心里觉得抽搐般地疼痛。问题在哪里,我不是在这个男孩的眼睛里看见过因
美景而欢喜的神情吗……当时我对此还未多加深思,然而感觉提醒我:在未
能用儿童的乐趣吸引住孩子之前,在他眼里还未唤起并非虚假的喜悦之前,
在孩子还没有迷恋于幼童嬉戏之前,我便无权谈论给他施加什么教育影响。
孩子就该是个孩子……如果当他听童话故事的时候不为善与恶的搏斗所激
动,如果他眼睛里闪现的并不是欢喜之情而是轻蔑的目光的话,这就是说,
孩子的心灵有所损伤,必须花费许多力量才能把孩子的心灵矫正过来。
天空出现一朵轮廓奇妙的云块,它好似一座围墙高耸、塔楼矗立的宫院。
孩子们的想象弥补了宫院轮廓不清的部分,尤拉则已经开始讲起关于很远很
远的一个神秘王国,关于凶恶的妖婆和拯救了美女的勇士的故事来了。维佳
则在想象中编了另一个故事:在很远的一个异国,山里住着一个凶恶的人,
他阴谋发动战争。幻想展开了翅膀,使这个男孩坐上了飞船。一瞬间就飞到
了黑心恶人居住的山洞上空,消灭了恶人,地球上奠定了永久的和平。
此后,我讲到远方的热带国家,讲到长年不断的夏天和奇异的星座、清
澈碧蓝的大洋和风姿优美的椰林。童话在这里跟现实交织在一起,我好像开
启了通向远方的窗口。讲到风土人情,讲到大洋大海,讲到丰富多彩的动植
物,讲到千姿百态的自然现象。
我开始讲述人奴役人的世界。劳动人民,特别是儿童遭受苦难的那些鲜
明的情景在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激起了极大的不安:世界上正进行着善与恶
的残酷斗争,我国人民在为人的幸福、荣誉和自由而斗争。我竭力要做到使
我的每个学生都能从幼年起就对人剥削人这种社会罪恶持不调和态度,使他
们无限珍惜我们这个世界上第一个自由劳动的国家。我认为最重要的教育任
务之一,就是让邪恶在孩子的意识中不是某种抽象的东西,而是敌视世上一
切正直人的实在力量。我给孩子们讲到过,在一些国家里,财富属于一小撮
资本家和地主,而劳动者则连最低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证。我没有急于去
让孩子们理解“帝国主义”这个抽象概念。到时候他们会理解的。在我所讲
的这种年龄,起决定作用的是鲜明的观念及其情感色彩。当我讲到意大利有
成千上万的母亲由于贫困绝望而不得不把亲生儿女卖给美国富翁时,孩子们




感受到这种不幸是由极大的不公正造成的:有的人不创造财富而拥有财富;
有的人创造财富,却连一块面包、一件遮体的衣服、一席栖身之所都没有。
教师在讲述时能与孩子们同欢乐共忧虑,这是儿童智力充分发展、精神
生活得以充实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这些故事的教育作用在于,孩子们是
在能产生童话景象的环境中聆听它们的:天空闪烁着繁星的寂静的夜晚;在
森林中,篝火旁;在舒适的小木屋里,凭借着炉里燃烧着的炭火的光亮,窗
外一片飒飒的秋雨声,寒风在悲哀地呜咽。故事应当富有色彩,形象鲜明,
短小精悍。不能堆砌过多的事实,不要给孩子们过多的印象,否则会使他们
对所讲内容的感受变得迟钝,以至于任凭什么也难以唤起孩子的兴趣。
我建议教师们,必须循序渐进地去影响孩子的情感、想象和幻想,通向
广袤无垠世界的窗口须逐渐开启,不可骤然完全敞开,变为畅行无阻的大门,
致使那些被你所讲内容的思想所吸引的小家伙们不顾您的意愿如珠粒一般冲
撒出来……起初,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事物会茫然不知所措,尔后,对这些
实际上尚未认识的对象会视而不见,成为空空洞洞的东西。
蓝天下的学校教给我怎样为孩子们打开通向周围世界的窗口,而我则努
力使所有的教师都学到这门生活和认识的科学。我建议他们切莫让过量的知
识潮水般地涌向孩子,不应希冀在课堂上把自己所知道的关于所学事物的一
切都讲出来,潮涌般的知识可能淹没求知欲和好学精神。要善于向孩子只揭
示周围世界中某一样东西,但要做到使得生活中的这一小块能在孩子面前显
示出它的全部光彩。总要留有某些未尽之意,从而让孩子总要一而再、再而
三地去回顾他已知的东西。
人的思维成就是无止境的。例如,人所创作的书籍是数不胜数的。您只
须给孩子展示一本书的内客所包含的美和智慧以及它的思想深度,但定要展
示得让每个孩子能永远爱好读书,并为在书海中独立畅游做好准备。我曾跟
教师们探讨过我关于走向生动语言源泉的“旅行”的想法,我把孩子们就他
们亲眼所见的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所作的富有表现力的、充满情感的简短
的讲述叫作“旅行”。低年级教师仿效我的做法也搞起了这种“旅行”。教
室的门敞开了,孩子们开始乘着清新的微风踏上绿色的草地。语文和算术课,
特别在一、二年级,开始越来越多地到蓝天下去上了。这并非为投身大自然
而放弃课堂讲课或是脱离书本和科学。相反,这使课堂更加充实,书本和科
学更加生动。
低年级教师常常课后聚集在教师休息室里讨论,怎样才能使对周围世界
的认识及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致变为令孩子感到枯燥和厌
烦的事情。在这种集体性创造中产生了新的想法——让孩子们了解农业劳动
和技术装备,逐步熟悉优秀人物的创造。低年级教师 B.П.诺维茨卡娅、A.A.
涅斯捷连科、M.H.韦尔霍维尼娜等在拟订引导他们的学生到活的语言的源头
去“旅行”的计划时,按我的建议确定了适合于在春、夏、秋、冬各季用来
发展儿童思维和言语的一些自然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某些农业劳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5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幻想角


村外离学校不远有一个树木丛生的峡谷。在孩子们看来,这是一片神秘

莫测的茂密森林。有一次我发现谷坡有一个洞口。洞内很宽敞,四壁都很牢

固而且干燥。这简直是一块宝地!我们的幻想角就要设在这里。当我第






一次带孩子们到洞里的时候,他们的高兴劲实在难以形容。他们欢叫,歌唱,

相互呼唤,捉迷藏玩。当天我们就在地上铺了干草。

起初,我们只是欣赏这个神秘的场所,尽量把它搞得舒适方便一些:墙

壁上挂了几幅画,拓宽了入口,搭起了一张小桌。孩子们高兴地接受了砌一

座火炉、必要时生火的建议。

我们挖好了炉基,凿通了安烟筒的孔道,把多余的土运了出去,搬来了

砖块,运来了泥浆。这些活并不轻松,但是我们有个希望,就是火炉。这座

火炉砌了约两个星期。所有的人都被这项工作所吸引,不论是科利亚还是斯

拉瓦或托利亚,都没有袖手旁观,他们几个原来总是对我们大家所做的事无

动于衷,因而是使我放不下心的孩子。现在,能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们的眼睛

闪闪发光,兴致勃勃的神情久久不衰。这项有趣的活动使萨沙、柳达、瓦利

娅这些怯懦、腼腆而又优柔寡断的孩子也振奋起来。我越来越确信,一个集

体的情绪——喜悦和振奋状态,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能把儿童

团结起来,还能激发冷漠的心灵对集体正在做的事情和活动的兴趣。

不久,我们在火炉里生起了火。干燥的柴禾燃起欢快的火焰。暮色降临

大地。我们这个洞穴里又明亮又舒适。我们望着覆盖沟崖的树木和灌木丛,

于是从那神秘的树丛中产生了童话形象。它们好像在提示,在要求我们:讲

讲我们吧。树丛笼罩在一层半透明的薄暮中,它开始呈蓝灰色,然后变为淡

紫色;树木在薄暮中显出一种意想不到的轮廓来。

孩子们在这种时刻很乐意作种种幻想,编撰各种故事。

我问道:遍布沟坡的这些树木像什么?这话与其说是在问孩子们,

倒不如说在向我自己的想法提问。我觉得,它们像是从悬崖上倾泻而下的绿

色的瀑布,而此刻则凝固在那里,变为又似玄武岩又像孔雀石的巨幅雕刻。

我很想知道,是不是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孩子,他的思路的发展像我的一样?

在这傍晚时分是有时间来观察孩子们是怎样想的。

于是我看到,一个孩子的思潮在汹涌澎湃地涌来,不断产生新的形象;

另一个则如同一条气势磅礴、水面宽阔、深浅莫测,却缓缓流动的大河。河

水的流动甚至无法察觉,但它却奔腾不息,无法使它转入新的渠道;而另一

些孩子的思想河流则轻快急速,似乎可以堵截,使它立即转变流向。舒拉看

树冠像牛群,但只须谢廖扎一问那它们在哪儿吃草?那儿可没有草,舒

拉的想法便奔向新的渠道:那已经不是牛了,而是夜里降到地上来休息的云

块。尤拉的想象也是这样急速地在飞翔。而米沙和尼娜却默不作声,他们专

心致志地看着——看到了什么?已经有几十种由孩子们幻想出来的形象从我

们面前掠过,可是米沙和尼娜还是沉默不语,斯拉瓦也没说话。难道他们头

脑中什么想法都没有出现?已经该回去了,在男孩中最不爱说话的米沙终于

开口了:这是一个发狂的公牛挺着犄角冲向山石,没有顶动,它就站住了。

看,现在看样子它正在使劲,眼看就要把悬崖推动了……”

这时,那些好像聚集我们中间的种种形象都四散而去,我们看那树丛确

实十分像一头狂怒而无力地挺立着的公牛。孩子们叽叽喳喳议论起来:看它

那腿在沟底挺得多有劲;你看它的脖子都拱起来了,大概连筋都在打颤,犄

角都戳到地里去了……

是的,米沙琢磨得真不错!当那些生动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闪闪而过时,

他的思路却按自己的渠道在运动。他留心聆听了小朋友们的种种说法,但没

有一个形象吸引住他。他的思想鲜明,最具乡土气息。这个孩子在这里看到






的,可能就是他在生活中见到过而且在头脑中留下了印象的东西。然而像这

样的沉默寡言、脑子迟钝的孩子在课堂上课却是十分苦恼的。老师总想让学

生快一些回答问题,他不管孩子怎样思考,要的是立即说出答案并给他评个

分了事。他却想不到,要使那水流缓慢的大河加快流速是不可能的。让它按

它的本性去流动,它的水必定会达到预定的标界,但请不要性急,不要焦躁

不安,不要用评分这根树条去抽打这条壮阔的大河,那是无济于事的。……

是不是每个教师都考虑过,机体的发育期,从出生到成熟,与动物界其他代

表相比,人是最长的。人的机体直到 20 岁乃至在更长的时期内都在成长、发

育、壮大。在人体发育的长期性中蕴涵着自然的巨大奥秘。自然本身好像把

这个时期划分出来专供发展、增强和培养神经系统——大脑半球皮质用的。

人之所以能成为人,是因为他要经历一个为期很长的神经系统幼年期,脑的

童年期。

婴儿降生时就带着数十亿能对环境作出精细反应并能(在一定条件下)

发挥思维功能的细胞。这些细胞构成他意识的物质基础。从出生到成年、从

成年到老年的整个时期内,大自然再不会给人增添一个新的细胞。神经系统

思维物质的细胞在幼年时期应当经常在积极活动中经受锻炼,而这锻炼的基

础则是活跃的感知、观察、内省。

人在学会洞察周围世界各种现象因果关系的实质之前,应当在童年时代

经历一个思维操练的阶段。这种操练就是观察物体和现象;孩子看了生动的

形象,然后进行想象,在自己的观念中塑造这个形象。观看现实的对象和在

观念中创造幻想的形象,思维活动的这两个步骤中并不存在任何矛盾。儿童

把童话的幻想形象作为鲜明的现实来感知和思考并由自己来创造。创造幻想

形象——这是使思想幼芽迅速发育的最好土壤。

在思维的童年时期,思维过程应当尽可能密切地同周围世界中生动、鲜

明、直观的事物相联系。让孩子起初先不去思考那些因果关系,让他只是细

心察看对象,在里面发现某种新东西。这个男孩子就能从傍晚的昏暗所笼罩

的树丛中看出一头暴怒的公牛来。这不单纯是小孩的幻想游戏,它同时也是

思维的艺术因素,诗的因素。同是这些树丛,另一个孩子则从中看到另一种

东西,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在形象中加进他个人感知、想象和思维的特

点。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造,在创作。儿童对世界的

视觉,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创作。被孩子感知同时也是被创造的形象都带有明

显的情感色彩。儿童在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并通过幻想往里添加什么东西的

时候,他们也在体验极大的快乐。感知饱含情感,这是儿童进行创作的精神

渊源。我确信,没有情感的高涨,就不可能有儿童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儿童

大脑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也和情绪有关。每当精神紧张、情绪高涨、兴致专注

之时,大脑半球皮质细胞的营养就在增强。细胞在这种时刻的能量消耗较大,

同时从机体得到的能量也多。我通过对低年级学生脑力劳动的多年观察证

实,在情绪十分高涨的时侯,孩子的思维特别清晰,识记进行得也很紧张。

这些观察对儿童的教学过程作出了新的说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与情感

和体验是分不开的。教学过程,特别是对周围世界的感知要充满情感,这是

儿童思维的发展规律提出的要求。……到了初秋,天气暖和得出奇。我们并

没有待在一处不动,而是常到田野和丛林里去,只是偶尔才去幻想角

孩子们在离村子两公里的地方找到一个小山丘,从这里可以看到优美的景

色:隐没在果园里的村子、一望无际的田野、蓝色的山峦和林带。空气格外



file:///C:/DOCUME~1/杨辉/LOCALS~1/Temp/msohtml1/01/clip_image001.gif



清澈洁净,地面上飘舞着银白色的蛛丝,蔚蓝天空中越来越多地出现成行的

候鸟。离我们所在的山丘不远,有一片丛林,林边长着一丛丛野蔷薇。我们

常常去欣赏那串串绛红色的野果粒和悬挂在树枝上的闪着银光的蛛丝,铭记

每丛树的轮廓,眺望果园和村边的排排杨树。孩子们每天都发现一点新东西,

葱绿的丛林眼看着披上深红色秋装,树叶泛映出奇妙的色彩变幻。这些发现

给孩子们带来极大的愉快。

活的语言和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如此丰富而又取之不尽,假如我们一小时

发现一样东西的话,那么这些发现也足以延续若干年。且看我们面前这一丛

野蔷薇,上面挂满了一串串绛红色果粒,滴滴晨露在果粒间的银白细丝上颤

动。露珠呈琥珀色。我们被景色所迷,站在这丛野蔷薇前,眼前出现奇妙的

景象:露珠好像有生命似地由蛛丝末端在朝前移动,好似都在向着下垂的丝

网中心爬,彼此相融合,可是它们为什么不增大,也不掉在地上?我们凝神

观察着:原来露珠蒸发得很快,眼看着体积变小,然后完全消失。

这是太阳把露水喝掉了,拉里莎低声说道。她的幻想创造出来的形

象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于是一个新的童话诞生了。就在这丛野蔷薇旁,

在这个活的语言的源泉之畔,孩子们面前又出现一条新的绝妙的小溪。或许

这是偶然的事,但迟早总会发生的:拉里莎发觉(露珠)、(蛛网)、

(珠粒)这几个词的谐韵。奇妙的巧合好像启发了孩子们。在此之前孩子

们知道的诗都是从哥哥姐姐那里听来的,都是从书本里学来的,而这里,却

是从活的语言,从周围环境中产生了诗。

夜里落下露珠,落入银白色的珠网,拉里莎说着,眼睛闪出欢快的神情。

大家都不作声,但是我看得出,每个孩子的思想都因为受到语言魅力的感染

而像飞鸟一般地翱翔了。

琥珀色的珠粒,颤抖起来了,战栗起来了,尤拉接了下来。

当一个人接近了事物本源的时候,当词语对于他不单是事物的标记,而

且也是花朵的馨香、泥土的气息、故乡田野和森林发出的乐声及亲身感受与

体验的时侯,就会出现这种情景。

依照教育学常规,或许该让孩子们把诗句接着编下去,然而这些常规已

被我置之脑后,我被孩子们的创作思潮所吸引,脱口接着吟下去:

太阳吮吸了露珠,

洗涤了银色蛛网,

笑逐颜开的是那琥珀珠粒……

我们围着这丛野蔷薇欢笑,雀跃,一遍遍吟诵新编的诗句。我很想尽快

向教师们讲讲源于周围世界的这种灵感激发。我想建议他们,最初的一些思

维课不应当在教室里,在黑板前上,而要到大自然中去上。我还想说,真正

的思想总是饱含激情的;孩子一旦领略了语言的芳香,他的心就会激动。到

田野、到公园去吧,要从源泉中汲取思想,那溶有生命活力的水会使你的学

生成为聪慧的探索者,成为寻求真知、勤于治学的人,成为诗人。我千百次

地说,缺少了诗意和美感的涌流,孩子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智力发展。儿童

思想的本性就要求有诗的创作。美与活跃的思想犹如阳光与花朵一般,是有

机地联系在一起的。诗的创作始于目睹美。大自然的美能锐化知觉,激发创

造性思维,使言语为个人体验所充实。为什么人在童年岁月中能掌握这样多



母语的词汇?这是因为他对每个词,不仅领会它的涵义,而且也能感受它的

美的细微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大自然——健康的源泉

经验告诉我们,约有 85%不及格学生学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不
够好,身体有某种不适或疾病。这种情况常常不易察觉,而且只有在家长、
医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治愈这些疾患。为儿童的活泼好动所掩盖的身
体不适以及心血管系统、呼吸道和肠胃等方面的毛病往往不是疾病,而是健
康状况不正常。多年观察表明,所谓的头脑迟钝,在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连孩
子自己也感觉不到的周身不适所致,而并非大脑半球皮质细胞有什么生理变
化或功能不正常。个别孩子也会有面色苍白的病态或食欲不振的现象。经过
最精细的化验分析也查不出什么,一切似乎都正常。多数情况下,这是由于
新陈代谢遭到破坏所致,是在室内逗留时间过长的结果。孩子在遭到这种破
坏的情况下,就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脑力劳动。在身体迅速成长和性成熟时期,
身体不适的毛病尤其会多起来。
在这些情况下唯一的治本办法就是改变作息制度:多在新鲜空气中逗
留,开着通风窗睡觉,早睡早起,保持良好营养。
个别孩子表面上好像很健康,但一经仔细考察他们的劳动情况,就会发
现某种隐蔽的疾患。有意思的是,当教师竭力要使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用来进
行紧张的脑力劳动时,那些隐蔽的毛病和疾患就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对某
些孩子来讲,教师那种“课堂上一分钟也不能丢”的方针,是完全无法承受
的。我相信,这种“加快”的进度即使对于完全健康的孩子来讲,也是难以
承受而且有害的。脑力的过度紧张会使孩子变得两眼无神,目光模糊,动作
迟缓无力。孩子已经筋疲力尽了,他本应多呆在新鲜空气中,然而教师却把
他挽在“车套”里,还吆喝:快,快……
“快乐学校”开学的头几周里,我精心考察了孩子们的健康状况。尽管
所有的孩子都是在村里,在自然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个别人却面色苍白,
身体虚弱。而沃洛佳、卡佳和萨尼娅几个孩子,则如俗话说的那样,简直是
皮包骨,瘦弱得厉害。各家的饮食状况几乎都很好,个别孩子体弱多病的主
要原因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如同温室;妈妈们生怕孩子吹着一点风。孩子很
容易疲倦,在“快乐学校”的最初日子里,他们步行个把公里都很费力。母
亲都抱怨这些孩子的食欲不好。
我做到了使家长相信,他们越护着孩子,怕他们着凉,孩子就越虚弱。
大家都接受了我的坚决请求,热天让孩子赤脚去上学。(对孩子们来说,这
是极大的乐事。)有一次我们在野外遇上了温暖的暴雨。孩子们只好■着泥
水回家;虽然家长很担心,然而事后并没有人生病。曾经费了很多事才做到
使家长不给孩子们一层层地穿许多件衣服,不“为了保险”和“以防万一”
而多给孩子加一件毛线衣或绒衣。我们这里形成这样一条规定:春天和夏天,
孩子一分钟也不应呆在室内。“快乐学校”的头三四周,孩子们每天步行二
三公里;第二个月四五公里;第三个月六公里。而且这都是在田野和草场、
在丛林和大树林里走。一天内所走的路程长短孩子们是不易察觉的,因为并
不提出要走多少公里的指标;活动、行走只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孩子是
乐意走的,因为他感到自己是世界的发现者。他们回到家里时是疲倦的,但




感到幸福,心情愉快。要知道,没有疲倦就没有健康。孩子在紧张的劳累后
休息,健康就会如涌泉一般注入他的机体。
在新鲜空气中步行若干公里之后,用家长的话说,孩子就会出现“饿狼
似的胃口”。每逢我们准备到森林中去的日子,我就让他们随身带着面包、
葱头、盐、饮用水和几个生土豆。家长们起初表示怀疑:孩子们哪里会吃这
些东西?因为,在家里比这更富营养的食物都会遭到拒绝。而结果,不论是
黑面包还是葱头和土豆,在林中都变成了最好吃的东西。同时孩子们的食欲
也得到改善,他们已能在家里津津有味地吃完盛给他们的整盘肉汤或菜汤。
一个月之后,那几个最苍白的孩子面颊上已出现红晕,母亲们对孩子的旺盛
食欲也赞不绝口:挑食的毛病没有了,给什么,吃什么。
运动——这是锻炼身体的重要条件之一。孩子喜欢跑跑玩玩。给他们修
建了一个游戏场。大凡户外游戏和娱乐所必需的,这里都有,不过我设想的
还要多些。我还想给孩子们装一台旋转木马,架起秋千;我想让活动性游戏
跟童话结合起来,里面渗进幻想。我已经想好在我们的转台上安上驼背小马、
大象、灰狼、狡猾的狐狸等形象。这样,孩子不仅是转着玩,而且还会因为
自己骑上了驼背小马或骑在了大灰狼背上而兴奋激动。这些暂时还只是计
划,但我确信,半年,也许一年之后一定会实现。我筹措到了安旋转木马用
的器材。我还考虑了为孩子们过冬做准备,让他们冬天也尽可能多地在户外
活动。
对学龄初期儿童身体发育情况的观察使我认识到,具有充分价值的、符
合孩子健康要求的营养的作用是多么大。许多孩子的饮食中缺少为增强体质
和预防伤风感冒及新陈代谢失调疾患所必需的一些重要物质。只有八家有蜂
蜜,而蜂蜜,形象地讲,这是餐盘里的一块太阳。我通过跟家长的谈话,使
他们认识到吃蜂蜜对于孩子的健康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到九月末,就已经
有 13 户养了一到两群蜂。到春季,养蜂户已达 23 家。
秋季我建议母亲们储备用野蔷薇、刺花李及其他富有维生素的果实做的
果酱供过冬用。还跟家长们谈过,希望各家都栽培足够数量的果树,特别是
苹果树。整个冬季都应当备有新鲜水果。在农村条件下,这很容易做到,只
要费一点心就行。
饱含禾本科(小麦、黑麦、大麦、荞麦以及各种青草)植物杀菌素的空
气,是促进健康的强壮剂。我常带孩子们到田间,到牧场去,让他们呼吸沁
透庄稼馨香的空气。我还建议家长在孩子卧室窗外栽几棵核桃树。这种树能
使空气充满可消灭多种致病菌类的杀菌素。哪里有核桃树,那里就没有苍蝇、
蚊子。我也关照到,要各家院里夏季都有淋浴设施。
几年来一直使我感到不安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许多孩子的视力都不
好?为什么孩子到三年级就要戴眼镜?对许多低年级孩子观察的结果表明,
这里的问题与其说是由于阅读过度疲劳,还不如说是由于作息制度不合理,
特别是由于饮食缺乏维生素,孩子身体缺乏锻炼,容易患伤风感冒。童年时
期的某些疾患会影响视力。合理的作息制度、符合要求的营养、身体的锻炼
——这一切可以预防孩子生病,赋予他欣赏周围世界美的幸福。
几年来对儿童的观察使我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现象:春季,从三月份开
始,所有孩子的体质都要下降。孩子好像精疲力竭了;身体抗伤风感冒的能
力下降,工作能力下降。视力到春季月份特别明显地减弱。
我在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著作中找到了对这些现象的解释:在春季这几




个月身体各系统相互作用的节奏有显著改变。原因是体内储存的维生素已用
尽,到了春季太阳的辐射强度会显著降低,而且长时期的紧张的脑力活动使
神经系统处于疲劳状态。
我考虑过如何去削弱这些不良因素的作用。家长开始更多地注意专为春
季那几个月储备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冬、春两季的每个晴天我们都尽量利用
来进行户外活动。我考虑应在春季那几个月降低智力活动强度,这个想法一
直使我无法平静,我认为可以用智力活动多样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智力
活动应尽可能地不在教室而在大自然中进行,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这渐渐
成为在春季进行教学的一条原则。
在战后最初的年月里,许多孩子明显地容易患神经官能症。我的某些学
生,特别在托利亚、科利亚、斯拉瓦、费佳几个人身上,表现为情绪抑郁,
对生活态度冷漠。我尽量使孩子的拘谨、胆怯、优柔寡断、病态的腼腆,不
发展成神经官能症。我们低年级教师在讨论如何使集体生活给孩子带来快乐
的问题时得出结论认为,非常重要的是,要在学校环境中来平息孩子在家庭
生活中遭遇的那些苦痛、悲伤和冲突。教师们都努力设法了解每个孩子的心
里都发生了什么,他是在什么心境下来到学校的,为的是避免给孩子敏感的
心灵造成任何伤痛。任何一个孩子精神生活中应予细心关注的问题,都要在
我们称之谓心理研讨会的会议上进行研究。学校集体应该能驱散孩子的忧伤
和悲痛。
对那些因悲惨遭遇而心灵蒙受了创伤的孩子,要给以特别的关注。科利
亚、萨沙、托利亚、彼得里克和斯拉瓦等人的神经有时紧张到极点。稍一触
动,就可能“着火”、“爆炸”。个别日子里,甚至不能对他们提问题。教
育别人的有效感化方式,对这几个孩子完全不适用。我在医学家的学术著作
中接触到“医疗教育学”这个概念,它最确切地表达了那些在行为上带有心
理病态烙印的孩子的教育实质。医疗教育学的主要原则有:(1)怜惜孩子易
受损伤的病态心理;(2)用学校的整个生活方式和制度使孩子摆脱阴郁的思
想情绪,激发乐观情绪;(3)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让孩子觉察到人们在把他当
病患者对待。
学校曾有一个有癔病性神经官能症倾向的男孩沃洛佳。他的父母过分夸
耀这个孩子的做法使我甚感不安。他们自认为自己的儿子是个特殊儿童。我
担心,随着必然会发生的失望,可能激起孩子对父母乃至对所有成人的憎恨。
依我看来,治疗这种孩子的主要手段,就是培养谦逊和尊重别人的态度。我
一直力求做到使沃洛佳尊重他所接近的每一个人。
那些思想上迟钝和忧郁的孩子,在医疗教育学中居于特殊地位。治疗大
脑半球皮质细胞的迟钝和怠惰,也要如同治疗心肌或肠道疾病一样地慎密和
有耐心。不过这种治疗要求千百倍的审慎精神和教育技巧以及对每个孩子个
人特点的深入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9:51:00 | 只看该作者
每个孩子都是画家

早在“快乐学校”刚开学一周之后,我就告诉孩子们:“明天把图画本
和铅笔都带来,咱们要画画。”第二天我们来到校园草地上。我对孩子们说:
“你们看看周围,看看什么东西好看,你们最喜欢什么就画什么。”
一派秋色,灿烂的阳光普洒在我们面前的学校果园和实验园地。孩子们




七嘴八舌地谈论起来,有人喜欢红色和黄色的南瓜,有人看中了花盘低垂的
向日葵,有人对鸽子窝发生了兴趣,有人则被串串葡萄所吸引。舒拉欣赏飘
浮在天空的轻盈蓬松的云朵。谢廖扎在注视水面如镜的地塘里的白鹅。丹科
则想画小鱼,他还兴致勃勃地述说了他有一次怎样跟叔叔一起去钓鱼:虽说
一条也没钓到,可是看到了小鱼怎样在“游戏”。
塔尼娅说:“我要画太阳。”
大家安静下来。孩子们专心致志地画着。我读过许多关于图画教学法的
书,而这时在我面前的是生气勃勃的孩子。我看出来,孩子的画、画画的过
程,这是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不单纯是在把周围世界中的某种东
西搬到纸上,而是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进入了这个世界,并作为美的创造者
欣赏着这种美。看,这是万尼亚,他全神贯注地在画蜂箱,旁边是一棵树,
树上开着一朵很大的花,花朵上方是一只蜜蜂,这只蜜蜂几乎跟蜂箱一般大。
男孩的面颊泛着红晕,两眼闪射出给教师以巨大快慰的兴奋神情。
儿童的创作——这是他们精神生活中十分独特的一个范畴,是鲜明揭示
每个孩子个人独特性的一种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这种独特性不可能用大家
都必须遵循的某种统一法则去概括。
科利亚没说他喜欢什么,因而使我非常不安,不知他到底会画出什么来。
我看见他的画本里画着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上面是圆圆的果实,这就是说,
是一棵苹果树,果树周围布满了光芒四射的小星星,果树上方高悬着一弯新
月。我多么想从这幅有趣的画中悟出这孩子隐蔽的思想和情感;因为我在他
的眼神中看到了我们在观察世界时的灵感的火花。
“苹果树上空是些什么星星?”我问科利亚。
“这不是星星,”科利亚说。“这是从月亮上往果园里洒落下来的银色
火星。月亮上不是也有巨人铁匠吗,是不是呀?”
“当然有,”我回答说。我为在那些宁静的夜晚曾激动过孩子的那些想
法而惊异。这就是说,他观察过夜空,欣赏过月光,觉察到了在果树上空闪
烁的淡淡的月晕。
“可是巨人铁匠夜里锤打什么线呢?”男孩在沉思中说道。我觉得,与
其说他是在询问老师,倒不如说是在追忆那夜晚的天空、淡淡的月光和群星
的轮舞游唱。我怕惊扰了孩子的创作灵感。我的心由于这可喜的发现而激烈
地跳动起来——创作可以揭开儿童心灵中沉睡着善良情感的那些隐秘的角
落。当教师帮助孩子感受周围世界的美的时候,他就在不知不觉地触及这些
角落。
我仿照拉里莎的样子画起巨人铁匠来。我觉得自已画得不错。铁匠画得
像真正的锻工,铁砧跟农庄铁工房里的那座一模一样。我忘了自己是成人,
体验到一种欢快的情感:我画的铁匠当然会比拉里莎的好。然而孩子们的目
光并没有停留在我的画上,而拉里莎身旁却围满了人。“她究竟画的是什
么?”我在想。我从孩子们头顶看过去。她的画里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但
是为什么大家都很喜欢,而对我的画却不予理睬呢?我越细看这个女孩的画
就越清楚,原来小孩子看世界有他们自己的眼光,有他们自己的艺术表现手
法上的语言,不论你怎样努力,也是无法仿效的。我的巨人铁匠戴着普通的
帽子和围裙,留着长胡须,穿着大皮靴。而她那力大无穷的铁匠的蓬松头发
周围却闪耀着火星四射的光彩,胡须也非同寻常,而似火舌狂卷的火焰一般。
巨大的铁锤几乎比人头还大上一倍……对孩子来讲,这不是脱离真实,而是




鲜明的真实——是想象力和灵巧性的真实,是强大的人与火焰力量的童话统
一性的真实。不能让孩子幻想的这种绝妙语言来迁就我们成人的语言。要让
孩子们彼此用自己的语言去讲话。我对低年级老师说,教给孩子们比例、透
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切不
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
每个孩子都想讲讲他画的东西。正是在这种讲述中,那些鲜明的形象和
比喻放射着宝石般的异彩。绘画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
这时,我们去田野和森林时几乎总是带着图画本和铅笔。高年级同学给
小朋友们订了一本可以装进衣袋里的小图画本。春天,在我们学校开学后的
几个月之后,我装订了一本大画册。每个孩子都可以把周围世界中他所喜爱
的那一角随意画在里面。我在画册里还写了一些短故事。画册简直变成了我
们这个集体的生活和精神发展的一幅画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10:3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