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杨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我校全体教师编制了一个《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阅读的好书目录》,其中选择了专门供学生在中小学年代里阅读的最宝贵的书籍。起初,这个书目里包括600种书,后来逐渐增加,到现在已有900种书。这份《好书目录》是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大纲。?
    书目里的每一种书都有几册复本。在我们的这套丛书里,有几架书是讲述伟大人物的生活和斗争的。少年期和青年早期是人的理想形成的时期。因此,十分重要的是,要使那些以自己的生活榜样鼓舞过多少代人的杰出人物的形象进入每一个少年和青年的理智和心灵。在这套书里,关于伟大卫国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的书籍占着显著的地位。?
    我们用了很大的努力为《好书目录》挑选关于自然界、人和艺术的书籍。我们还单辟一个书架,放置供学生集体朗读的书。?
    学校工作的经验使我深信: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但是读书是要教给学生的。我已经写到过,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思考之室”——也就是阅览室。这是学生集体看书的地方。高年级学生到这里来阅读推荐的书籍并且做摘要。?
    我们力求使每一个少年、每一个青年都找到一本他“自己的”书,这本书应当在他的心灵里留下终生不可磨灭的痕迹。帮助学生遇到他“自己的”那本书,这是需要教育艺术的。阅读这样的书是一种自我总结,是自我教育的开端,是面对自己良心的自白。?
    下面是一个学生谈到书籍对他的影响时说的话:“我内心感到惭愧……起初使我震惊的只是主人公的功绩,但是后来突然出现了一个思想:我自己是怎样的人呢?老师布置在两星期内写一篇作文,可我总是拖拉,直到交作文的限期到了才动手写……我感到愤恨自己。难道我是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吗?……在人们面前,我感到好像大家都看穿了我。我下决心不做懦夫懒汉,而要成为真正的人。又布置作文了。我一回到家里,就发愤地当天把它写成。第二天一早起床,把作文誊清。我想让人们在我身上看到一个比过去表现得好的人……”?
对所读的东西的领会取决于阅读过程的情绪色彩:如果一个人渴望读书,阅读的时刻给他带来欢乐,那么所读的东西就会深印在他的意识里。精神高涨的状态、研读书籍时的喜悦——这些(用形象的话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杠杆,用它能够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中,不随意识记是特别积极的。一个人在中小学年代里读过哪些书,书籍在他的心灵里留下什么痕迹,——这一点决定着人的情感的培养,决定着年轻人对待同年龄的人、对待长者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跟认真地、用功地学好功课并不是一回事儿。一个人很可能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但是却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智力生活,完全没有体验过阅读和思考这种人类的巨大喜悦。所谓“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这就是追求思想的美,享受文化的财富,使自己变得更加高尚。?
    我在学校里工作了32年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学生在上学的年代里智力兴趣很贫乏,所以造成他们在中学毕业后的精神生活的狭窄和内心的空虚,而这些正是青少年当中发生许多不健康现象的最主要的原因。如果学校不善于培养年轻人的理智和情感,不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学,那么任何跟酗酒、流氓行为作斗争的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如果一个人在中学毕业后要么完全不懂得阅读,要么他阅读的范围只局限于一些低劣的侦探小说,那么他的内心世界就会变得粗鲁,他就会去寻求“感官刺激”,而能找到这种东西的地方,是会把一切人性的东西糟蹋殆尽的。?
    请你不必害怕把学校教学的整块时间用在让学生读书上面去!你不必害怕让学生花一整天的时间到“书籍的海洋”里去遨游。让书籍以欢乐的激情去充实年轻的心灵吧!让书籍去占据青年时代吧!如果你的学生感到书籍永远是一种新奇之物,如果年轻人总想单独地躲起来去享受这种瑰宝,如果在青年当中有许多这样有读书癖的“怪人”,那么,我们的社会目前还不能对付的许多棘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我想,自学有一个必备的条件,这就是个人要积累一些藏书。我们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到小学毕业时拥有200—250本个人藏书,个别学生有400—500本书。我们特别关心的一件事,就是要让那些在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而造成没有书籍就会感到精神生活很贫乏的环境的儿童,以及那些在学习上遇到严重困难的儿童,一定要拥有丰富的个人藏书。在学生上小学的年代里,逢到学生的生日、“图书节”、少先队组织周年纪念日、学生入队和入团的日了,学校、少先队组织、家长委员会、校长都给学生赠送书籍。?

    我们学校有一个由学生和成年人联合组成的“读者协会”,它每周为成人和儿童举行一次读书活动。高年级学生建立了一个“书籍合作社”,它在居民中开展普及图书的活动。?
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人藏书中有几本是经常地反复阅读的心爱书籍。我们在“文艺朗读晚会”或晨会上,朗读优秀的文艺作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反复阅读的需要。?
    我们的教师还特别关心让每一个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的个人藏书里有丰富的科学书籍。一个人在少年和青年早期的年代里,就应当开始深入钻研人类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只有通过独立阅读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兴趣,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钻研。要让一个人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多读、多想、多探求,他才能似乎偶然地发现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个专门领域。?
    我们的学生的课后的脑力劳动,大部分用于个人选择的独立阅读,小部分用于准备功课。在我们这里,阅读非必修的图书和准备功课是两个权利相等、意义相同的因素。?
    家庭作业主要在早晨上学前的时间里完成。这样就为自学留下了空余时间,——学生可以利用下半天读书和参加小组活动。我们的学生在午饭和午休以后,就在阅览室或家里读书,写作文,写提要,或者从事各人喜爱的活动。这种脑力劳动对于培养自学的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们力求做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他自己最喜爱的一门学科。并不是在所有的学生身上都同时出现这种爱好的,每一个学生都通过自己的具体途径而到达于迷恋某一门学科的境界。但是尽管经过的途径不同,学生一般地都是从课堂教学得到启发而去课外阅读科学书籍,都是由教室走向阅览室,由某一个问题激发了兴趣而读第一本课外书到积累起个人藏书的。?
只要一个少年刚刚发现他最喜爱的学科,教师就必须注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我们的每一个教师都利用暑假旅游的时间,不仅为学校阅览室,而且为个别学生的私人藏书选购一些有趣的图书。每一个教师都力求做到,使他的学生在最喜爱的学科方面知道的东西,比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多好几倍。这一点是要靠课堂教学与整套的课外活动(以阅读和小组活动为中心)的相互联系来达到的。每一个学生在个人藏书中都有一大叠有关最喜爱学科的书籍。学生就自己喜爱的学科所做的摘录和练习,反映出他的阅读情况。?
    可以说,个别青少年之所以肯学习,就是因为他们有一门最喜爱的学科并且在这门学科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对他们来说是—种强大的精神支柱:由于在心爱的学科上能取得优异的分数,学生就永远不会对自己的力量丧失信心。?
    我们的座右铭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学生感到他在智力发展上是不行的,在学习上是注定要落伍的。我深信,在少年和青年当中发生的许多悲剧的根源正在于此:一个人如果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是不可能幸福的;而在缺乏幸福感的地方,就会产生性情孤僻、不相信别人和冷酷无情的现象。每当我想到,在许多学校里,在教室的最后排,还坐着一些好像被遗弃的落伍生和留级生,他们心情郁闷,性格暴躁,或者对知识毫不动心的情况时,我就不能不感到一种由衷的痛心。我们不能让这些学生怀着冷酷的心情,对知识毫无兴趣地走出校门!如果一个正常的人没有在任何一门学科上取得成绩,如果他没有一门自己喜爱的学科,那就说明这样的学校是很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06:00 | 只看该作者
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这种一致性表现在哪里,以及如何去达到这种一致性呢??
    在帕夫雷什中学,20年来形成了一套全体教师跟学生家长共同开展工作的实际方法。下面我就来介绍这套工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我们的基本认识是:父母、亲属是儿童的最早的教育者;正是在学龄前的几年间,也就是在儿童接受教师的影响开始以前很久,就在他的身上种下了人的一些基本特征的根子。儿童从2岁到6、7岁,从周围环境中和他经常接触的人那里获得大量知识,这些知识好像都砌进了他的心理发展的地基。儿童个性中的精神财富,还有教育家们称之为对知识的渴望、好奇心、探求精神、思维的敏捷性之类的东西,这些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儿童从2岁到6、7岁时所处的环境如何。?  我们力求让家长们懂得这些道理。我们学校办的“家长学校”已经活动了15年多。它的任务是不断地提高父母们的教育修养水平。我们坚信,教育学的知识,就像法制知识一样,是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知晓的。我们的家长学校分设几个组。在第一组(我们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组)里学习的是2岁至5岁儿童的父母;学制为2年;教学形式是由有经验的教师讲课。学前组的课程内容是讲这一年龄期的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规律性。我们给父母们提供一些实际建议,说明怎样在家庭里为儿童创造一个应有的环境。?
    我为学前儿童的家长们编写了一些建议材料,说明怎样逐月地、逐年地在儿童面前揭示自然界、劳动、艺术、人的相互关系等构成的这个多方面的世界,逐步地激发儿童的认识愿望。我在两年时间里向学前儿童的家长们讲述,怎样通过让儿童认识各种现象来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求知欲。同时,要特别注意在其相互联系中发展思维和言语。有几讲是专门谈“怎样教给儿童看见世界”这个课题的。我谈到,在使儿童了解自然界的时候,怎样教给儿童看见那些乍一看来所看不见的东西即隐蔽的东西,怎样向儿童指出事物的因果联系。我们强调指出,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他们关于周围世界、关于他们不懂的东西所提的那些问题:儿童关于不懂的东西提出的问题越多,他的认识愿望的发展就越有力。?
    我为家长们编辑了一本《人的世界》的文选,其中关于童话、儿童读物的材料占很大的篇幅。我向家长们说明,应当给学前儿童讲哪些童话故事,家里应当有哪些儿童读物,怎样给儿童读和怎样解释。总之,为了教育儿童,书籍在家庭的精神生活中应当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对家长学校的学前组来说,这个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父亲和母亲应当多读书、多思考,以便满足和发展儿童的求知欲。在家长学校活动时,我们让父母们参观教育书籍和科普读物的展览台。瞧,这儿是一本关于自然现象的书,它不仅值得一读,而且家里应当买一本。那儿,是一些关于花卉、动物、果树、观赏树木的书,还有关于大气层中奇异现象的书,关于地层深处的书,关于遥远国度的书,等等。这儿还有一本关于祖国的书,这是6、7岁儿童一定应当知道的……?
我们做到了让每个家庭里都过“书籍节”。到这一天,家长们给儿童买一批小小的藏书。在别的节日里,也给孩子们买书。我们认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儿童也就会热爱它们。在家长学校每一次活动时,除了听讲课以外,父母们还听文艺作品的艺术朗读。?     在家长学校学前组的活动中,关于培养儿童将来顺利学习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在我们这里已经成了传统:进入7岁的儿童在进入一年级学习时,已经会读、写一些字母,会画画。在阅读、书写、图画的教学中,家庭起了很大作用。6岁到9岁(有些是5岁)的学前儿童,每天到我们学校的预备班里学习两小时。我们把这种预备班叫做“蓝天下的学校”。它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儿童思考。在预备班里,还帮助孩子们学习阅读和书写。如果没有家庭的教育,我们是很难教会儿童阅读的。在绝大多数家庭里,都有一种尊重书籍的气氛,学前儿童有他们的小小的藏书,家长引导儿童养成天天阅读的习惯。?
    学龄前的几年是打下道德基础的时期。在家长学校学前组,我每年都要讲到下列题目:《怎样培养关心别人的品质》、《怎样打下尊敬长辈的根子》、《怎样培养孩子爱善憎恶的态度》。在讲课中,我用实例来说明,应该怎样限制孩子的不合情理的愿望,同时又要发展善良的、有益的意向。由于我很熟悉每个家庭的特点,所以我能提出具体的建议:每一个儿童应当对长辈(祖母、祖父、母亲、父亲)尽一些什么义务。我们跟家长一起商量,决定应当让孩子做些什么,以及给予孩子一些什么。?
    我们每年两次把7岁儿童——我们未来的学生召集到学校来,给他们做健康检查,向家长提出有关饮食制度、体育锻炼等方面的建议。这样,我们每年就有了两个“健康日”,在这些天里给孩子们进行医学检查,对他们的视力、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器官的状况予以特别的重视。家长学校学前组要达到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儿童入学时身体健壮,开始学习以后不致生病。在对6岁儿童进行体检时,要决定夏季应把哪些儿童送到专门为体弱者而设的疗养地去疗养。?
    我这么详尽地记述家长学校学前组的工作情况,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儿童在接受学校教育以前的准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以后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道德的、智力的和审美的发展。?  我们尽学校现有的一切可能来充实和丰富儿童在学龄前期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看出个别儿童由于一定的原因而在家庭里缺乏能够培养理智和人性的那种环境,我们就来创造这种环境:设法让儿童进幼儿园,如果进不了幼儿园,我们就让儿童每天到预备班来。在收6岁至7岁儿童的预备班里,每年都有两三个3岁至5岁的小朋友。对这些儿童进行教育,用不着任何教学大纲,我们仅有的就是年长者的影响和一种关心人的环境。?
    除了学前组以外,家长学校里还有三个组:学龄初期组(相当于小学组)、少年期组(相当于初中组)、青年期组(相当于高中组)。各个组每月进行两次活动。我们做到了使95%一98%的家长都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大约有25%的家庭,学生的母亲和父亲是双双地来上家长学校的。结果形成了这样的情况:学生家长在学前组学习2、3年,在学龄初期组学习4年,在少年期组学习3年,在青年期组再学3年。如果没有这一套对家长进行教育知识的启蒙和提高他们的教育素养的体系,那么,我们学校要顺利进行教育工作简直是不可能的。     家长学校的教学大纲里,既包括共同性的教育学问题,也有学前期、学龄初期、少年期和青年期教育上的一些特殊问题。我们摆在中心位置上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育目标问题。“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在家长学校的每一个组里,都是从这一讲开始的。我们力求使家长们(也像我们教师一样)有一个明确的观念,即:现在刚刚入学或者在学乘法表的孩子,他们再过几年就要踏入劳动和社会生活,那么这样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
    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我们在分析教育过程时,用一些实际事例来说明:学生从家长那里得到些什么,从教师那里得到些什么,以及从他度过闲暇时间的那个环境里得到些什么。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
在家长学校的各个组里,我都要专门安排一次讲课来谈这样一个问题:儿童是怎样潜移默化地从长辈那里学习的。我们谈到,家长或长辈的某一个特点,好像是不知不觉地、在新的条件下“膨胀”开来,变成了儿童的一定的性格特征。正是这种细致的分析(什么品质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传递的,孩子的道德特征是怎样发展的),成了我们对家长进行日常工作(集体听课、个别谈话)的内容。这对于达到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要使家长从孩  子身上看到自己,懂得儿童发展的辩证法。?
不言而喻,对家长进行工作要求有高度的机智。我们自然不能把家庭生活“抖底翻出来”,而要始终尊重家庭关系的含蓄性。如果有必要给家长以帮助或提具体的建议,我们就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对于谈话涉及的内容,我们是严格保密的。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就会使家长疏远学校,就无法了解家庭里的情况。?
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这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知道了儿童的摹仿能力很强,就会经常检点自己,以批判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不再把儿童的教育看成是采取一连串“非常措施”的事,而看成是一种不断的、非常细心的劳动,看成首先是要使自身的行为完美起来。我们力求使家长通过教育儿童而自己也振作向上,使他们加强对家庭、对儿童的责任感。?
    在家长学校的每一个组里,我们向学生的父母说明,学校在这个时期怎样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以及我们希望家庭给予哪些协助。而家庭给予的主要协助,就是在家庭条件下实现学校教育工作中所贯穿的那些思想。我们给家长讲解道德修养,在家长学校的各个组里都对这个问题予以极大的重视。我们说明什么是热爱劳动、做事有条理、待人诚恳;并且指出,如果儿童只顾享受别人创造的福利,那么他长大了就会蛮横地对待别人——首先是对待父母,而他自己也会沦落为不幸的人。?
    我们力求让儿童从小就量力而行地为家庭的年长的成员创造物质的和精神的福利,并且在这种创造中找到欢乐。几年以前,我们跟家长们商量好:在每一个家庭里,都让儿童在指定的隆重的一天栽一棵树,献给母亲、祖母、祖父、父亲,然后由儿童照料这些树。当果树结果的时候,儿童把第一批水果奉献给长辈。这已经成为一条传统。它能帮助树立对劳动的崇拜,对于儿童的德育、美育和体育都有重大的意义。?
    在家长学校的各个组里,我们都告诉家长,怎样给子女灌输这样的信念:劳动不仅是一种神圣的义务,而且也是一种欢乐。我们对家长们说:如果你们想让子女成长为关心体贴别人的人,让他们把父母当成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那就必须使他们把全部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而且最主要的是,要用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
    在家长学校的各组里,我们都要专门讲到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影响上保持一致的问题。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向就是培养关心人、体贴人、待人诚恳、对一切有生命的东西抱善良的态度这些品质。如果儿童不在家庭里从事实际活动来加深和发展这些道德品质,我们学校是很难取得什么显著成效的。我们跟每一位父亲和母亲商量好,规定他们的孩子在家里要做哪些事 (照料动物、种树、养花)。?
    我们认为,学生在少年早期就应当参加为家庭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劳动。12、13岁,的学生在暑假里跟父母一起在田间和畜牧场里劳动。高年级的男女青年已经能以劳动所得给家庭增加相当可观的收入——他们实际上已经能挣出自己全年的口粮。?
   我在给家长学校青年期组的讲课里总结道德教育和劳动教育的经验。我们全体教师跟家长们一起决定,暑假里把中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分配到哪些成人集体里去劳动比较合适,以及学生的劳动锻炼应当怎样进行。?
    我们建议家长们,对于孩子们提出的跟他们对家庭收入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贡献“不相称的”要求应当加以限制。如果儿童单纯消费,如果他的一切要求都与劳动无关地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逐渐地变成好吃懒做的人。我们指出,由于家长不懂教育和教育无力,造成这种后果是必然的现象,并且进一步使家长们认识到:他们的子女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
    在学校里,在大家都从事各种创造性劳动的环境中,每一个学生在少年早期就都有了自己喜爱的劳动项目。在家里,家长们也创造一些物质条件(设置一个从事心爱劳动的角落,购买必要的工具和材料),使每一个儿童、少年和青年发展他们的才能。学生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的劳动爱好是常常变换的。我们跟家长一起研究这些变化,尽量引导每一个学生能按他的禀赋最好的方向得到发展。?
    对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学生的家长,我们每月进行1、2次小组咨询和个别谈话,内容是谈怎样发展的禀赋、爱好和才能,怎样为青年人选择今后的生活道路。我们向家长们介绍中、高年级学生最喜欢哪些创造性劳动项目。在“创造节”的日子里,家长们到学校来,观看他们的子女在教学工厂、实验室、工作室和教学实验园地里做出的东西。?
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起着很大的作用。?
让我们再来谈谈阅读和书籍的问题。根据多年的经验,我们全体教师确定了一个家庭应有的最低限度藏书目录,以便供家长、学前儿童、学龄初期、中期和后期的学生阅读。我们全体教师深信,这不仅是进行智育,而且是进行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没有书籍、没有一些藏书的家庭,往好处说,不能对学校教育有任何帮助,而往坏处说,这样的家庭环境会使儿童变得头脑迟钝,会限制儿童的智力发展,而学校则不得不花费巨大
的努力去补偿家庭智力兴趣的这种缺陷。?
    我们认为,家庭里要有一些藏书并且不断地充实它,这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有书可读,而且是为了家长也读读这些书。因为在我们看来,家长的智力兴趣跟孩子自己阅读是同样重要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家长了解一些关于人的基本知识:人的身体发育、智力发展、心理发展的规律性。在每一个家庭里都应当有这些方面的书籍(可惜,这类书还出版得太少)。我们还很关心,让每一个家庭里都有莎士比亚、歌德、普希金、雪夫琴柯、塞万提斯、海涅、雨果、罗兰、拜伦、但丁、果戈理、屠格涅夫的著作。我们希望父母在把这些著作反复阅读之后,再转交到儿子和女儿的手里。?
   在20年间,我做了1200张卡片,其中记录了学生在少年期和青年早期(直到中学毕业)的精神发展情况。我在分析了这些材料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凡是道德修养好的、有自觉精神的劳动者,都是在对书籍抱着深刻尊重态度的家庭里长大的。?
    为了使学校和家庭在美育方面保持一致,我们首先设法使每一个家庭具有基本的审美素养。在家长学校的学前组里,我们就通过有关的讲座,使审美素养的各种因素(特别是音乐和造型艺术)在家庭里先“习惯起来”,再得到发展。我们向家长们提一些具体建议:应当让学前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学龄后期的学生听哪些音乐作品,怎样发展儿童的音乐趣味。?
    我们经常在家长学校里单独地跟母亲们或者单独地跟父亲们举行一些活动,这样做是为了讨论与青春期有关的性教育问题。例如,在单独跟父亲们进行的活动中,我们说明父亲应当怎样把自己生活的智慧传给儿子,应当怎样在儿子的教育上保持坚定的意志和贯彻始终的精神。?
   为了保持教师集体跟家长集体的经常联系,我们把那些最积极的、有较高教育修养的和生活经验丰富的家长(每个年级找一位家长)吸收进校务委员会。他们参与决定学校的一切教育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2:07:00 | 只看该作者
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修养乃是教师劳动修养的一面镜子。在上课时,教师不仅要注
意自己的关于本门学科的思路,而且要注意到学生。如果教师到了面对学生的时候才来挑选正确表达思想的词句,而且有时候还说得词不达意,那么学生就要费很大的劲来领会所讲的东西,做不到透彻地理解。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那样一来,他在上课时的言语就会运用自如,学生感知这些信息就不太费力;这时,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就不是自己的讲述,而是学生的思维情况。这时,教师从学生的眼光里就能看出他们懂了还是没懂。如果有必要,他就迅速地变换讲法。驾驭学生思维的艺术,绝不在于事先把自己的每一条思路都规定好,并且只讲事先准备了的东西,而在于根据具体情况来讲当时需要讲的东西。一个好的教师,好就好在他能觉察课的发展情况,能正好从本节课发展的逻辑出发,按照此时此刻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在对少年的智育中,这种办法和技巧尤其重要。要教会少年展开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就得有高度的洞察力和灵活性,随时变换教学方式。?
    为了满足少年们喜欢进行抽象思维和对事实进行深入思考的这种精神需要,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对少年和青年们来说,最有兴味的讲课,是那种把某些东西故意保留而不讲完的讲法。我们在讲述事实的时候,给学生提供让他们在头脑中分析和比较这些事实的余地。据我们观察,由事实过渡到概括性的结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充满情感的时刻,就好比是学生攀上了一个高峰,为取得胜利而满怀喜悦。有经验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总是费尽心机地考虑,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实现这种提高,怎样帮助学生 “攀上高峰”,使他们成为“思想家”和“发现者”。教师竭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食物。?
    例如,我在上历史课,当讲到一些具体国家时,我就引导学生进行“什么是国家”的概括。少年学生很喜欢进行思考和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抽象出来,兴致勃勃地议论:在奴役劳动统治的条件下,国家不能稳定的一般原因是什么,等等。?
青年学生有一种喜欢用“思维的眼光”把握大量事实的需要,教师应当满足这种需要。对学生来说,如果他不能体验到自己思考的自豪感,那么他就不高兴进行脑力劳动。为满足青年的这些智力需要,我们经常采用一些进行专门的“思考练习”的办法。在自然学科的课上,这类练习能引起学生特别浓厚的兴趣。例如,生物学教师在讲到植物或动物的某一个新纲的代表者时,要求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是什么东西把这些代表者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本课所学的新纲跟以前学过的某一纲之间有哪些共性的东西?教师还要求学生研究某些纲之间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差异,等等。?
    我从经验中得到一条信念:学生要识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越多(而在中年级和高年级要记的东西是很多的),就越有必要进行概括,越有必要从具体材料中抽象出来,越有必要进行思考和推论。这样似乎也能消除疲劳,激发学生对知识和事实的新的兴趣。我们还碰到一种情况:学科越是容易(例如,植物学在思维过程的复杂性上就比数学容易得多),少年学生们对于积累事实“储备”的态度就越冷淡。我一次又一次地证实这一点:在少年期,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许多学生在童年时期学习得很顺利,而到了少年期,据一些教师鉴定说,却变得愚笨、没有才能、对知识漠不关心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就在于:正是在这个时期,当学生的头脑需要思考、推论和研究的时候,他却被“解除”了思考的任务。教师想出的各种巧妙办法,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学生对掌握教材的困难。结果得出一种很荒诞的情况:按教师的本意应该是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的办法,却在实质上把学生教得不会从事脑力劳动了。?
    什么是掌握知识呢?这就是使周围世界的事物、事实、现象和事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真正的掌握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即:学生感到了知识是他进行智慧努力的结果,他自己去获取知识,同时找到运用知识的领域,从抽象真理再过渡到接触新的具体事实。当学生把问题的实质弄明白以后,这就是他顿然领悟的时刻:似乎一片黑暗一下子被鲜明的火光照亮了。?  对那些“难教”的、理解力差的少年要特别耐心地对待,任何时候都不要责备他们头脑迟钝,也不要让他们拼命记忆——这些都没有用处。如果没有探究和思考,记忆就会“有漏洞”,什么也记不住。记忆力变坏正是在少年期发生的,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正当一个人应当尽量多地思考的时期,却把他从思考中“解脱”出去了。应当引导理解力差和思维不敏捷的学生去独立地发现真理。发现带来的喜悦,在经过自己努力而发现的真理面前的惊异感,这是智力发展的动力。这是走向自我确立的一个阶梯:学生体验到自豪感,体验到自己对自己的尊重。?
我们深信:如果学生在少年期没有遇到一位脑力劳动的真正的指导者,那他就永远不能学会真正地思维。我们力求做到:每一节课上,在学生特别是少年的脑力劳动中,一定要使对概念的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真正的教育能手总是竭力使抽象的概念能真正地为学生所掌握,使之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成为他们积极地认识事物和获取新知识的工具和手段。?
    对少年的脑力劳动进行的观察使我们得出一条结论:如果滥用那些有趣的、形象的、鲜明的、花花绿绿的东西,就会导致学生过于兴奋:教室总有人小声讲话和做小动作。教师为了“压倒”学生的嗡嗡声,就提高嗓门讲课。而这样一来又引起了更大的兴奋。这种兴奋可能使学生一连几节课安不下心来。于是,也就根本谈不上进行正常的脑力劳动了。毫无疑问,使用愚蠢的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这样精细的事情上表现出教育的无知,这些正是使少年变成“难教的群民”的原因之一。?
    我们学校的中年级的教师们,每月听一次关于课堂教学心理学的专门报告。我们讨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学鉴定,交流观察的结果。在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的许多问题中,关于已知和未知的相互关系问题特别吸引我们的注意。实践使我们深信:要使学生对学科的本质形成牢固的兴趣,就应当使课堂上学习的教材里包含一定“份额”的已知的东西和一定“份额”的未知的东西。我们认为,揭示未知跟已知之间的深刻联系,这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的教育诀窍之一。?
有些人认为,所谓运用知识,就是让学生经常完成一些实践性的作业——测量、称重量、计算等,但是还应当把运用知识变成学生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学风”。?
我们努力采用探索问题式的讲课方法。这就好比教师把一些新知识的“砖瓦”递给学生
,让他去掂量,怎样把这些“砖瓦”用到正在建筑的完整知识体系的“楼房”上去。例如,我在讲述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事件时,有些东西我有意地留着不要讲完:这些东西是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知识能够独立地解释的。从学生对我留着没有讲完的那些问题是否愿意去自己寻找答案,可以看出学生有没有积极思维的热情。?
    我们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时,总要设法使一些知识成为掌握另一些知识的工具,——学生的兴趣、注意力和知识的牢固性,归根结底都取决于这一点。在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的课堂上,我们都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去独立地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通常称为“知识的巩固”的真正实质之所在。巩固知识不应当仅仅归结为当教师刚刚讲完时就立刻喊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我们认为,给学生布置独立作业,让他们去深入思考教材,这就是巩固知识。?
    为了防止死记硬背,应当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识记方法。我们教给学生对听讲或读书得来的东西进行逻辑分析。我们在开始讲课以前,就向学生(从五、六年级开始)提出要求:“你们在听讲的时候,要注意思考材料的逻辑组成部分,你们不要花力气想把一切都从头到尾地记住,而只要记主要的东西。”学生们以浓厚的兴趣来对待这一要求,因为它是符合他们喜欢思考的这一愿望的。学生们又逐渐地过渡到完成更复杂的要求:在听讲过程中做简要的笔记,把主要的逻辑点及其顺序记录下来。?
    早在小学的时候,教师通常就能发现:他的学生在智力训练程度上已经分化成好几个部分。在一个班上分化成三部分人,在第二个班上分化成四部分人,在第三个班上分化成五部分人。学生的这种分化并不是凝固不变的:一个学生今天只能及格地掌握大纲里的东西,明天他却表现出在某一知识领域里很有才能;一个学生在这一门学科上可以列入这一档,而在另一门学科上却可以列入另一档。一般来说,每一个学生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都会表现出某种才能,这种才能使他能够在某一门学科上取得突出的成绩。就实质上说,我们给予学生的道德刺激,诱发他去从事脑力劳动,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关于学生分化成各个部分的情况,我们永远不让学生知道内情。他们看到的只是教师在布置个别作业:给一些人的作业比较容易些(只限于大纲范围),给另一些人的作业比较难一些(超出大纲范围)。教师布置这些不同的作业,目的在于使学生的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按照“各尽所能”的原则而进行教学和教育工作,能为提高学生隼馇的智力水平创造有利的条件。由于实施这一原则,可以使“差生”不失去自信心,使他们逐步地发展起一些智力技巧,而到了一定的阶段上,他们就能在哪怕一门学科上取得好成绩。?
    我们不允许搞向“中等生”拉平的做法。那样会阻碍发展水平高的学生的成长,而且会使“中等生”本身也失掉前进的动力。如果有一个七年级学生对学习植物学有爱好,那么他就不限于读中学课本,而去研究生物化学,研究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这件事也会对“差生”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因为集体的智力生活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如果在一个班里有几个学生在钻研大纲以外的材料,在研究科学前沿的问题,在研究半导体、量子力学发生器和电子仪器,那么通常在这个班里就不会有物理考不及格的学生。班上几个程度最好的学生在专攻B.Г.别林斯基的文艺评论文章(大纲里没有指定的),在写这方面的学术报告并且在班上宣读,那么就连“最差的”学生在掌握大纲里《别林斯基的创作》这个很难的一节时也会感到容易些。?
    当教师深信必要的条件已经成熟时,他可以让能力最强的学生准备报告和学术论著综述,让科技课外小组出墙报,让学生写书评。可以举行科技晚会或晨会。可以举行演讲会,演讲者就是学生。有些问题可以通过课外小组的活动来研究。在这样的条件下,“差生”可以了解许多知识,有许多东西从他们的头脑中通过,激发他们去从事精神专注的劳动。这些“差生”由于有了一些不必识记的知识,所以他们理解和学会必修教材也感到容易些了。在物理课上听教师讲解原子结构以前,学生应当先多读一些科学杂志和科普杂志里关于基本粒子的引人入胜的文章和简介。即便他们读过的东西里还有许多不懂的东西,但是这也可以加深他们对正课上将要学习的教材的兴趣。我们努力做到从课外的非必修的阅读开始,让学生了解数学、物理、化学各科中那些最难懂的问题。?
    在我们看来,学科的必修大纲对一个学生来说已是最高限度,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却只是起码的最低限度要求。?
    近来有人认为,为了克服学校搞唯智主义的偏向,有必要让学生参加一些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令人困惑莫解的。照这么说来,双手不活动就会有“智力肥大症”的危险,似乎一个人用手工作得越少,他的智慧就越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似乎包含着什么危险。?
缺乏动脑的劳动,也跟随便让人去搞一点什么体力劳动(以免他无所事事)一样,都是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很有害的。我在10年期间对140名学生(从7岁到17岁)的智力发展和智力生活进行了观察,这些学生都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原因而不得不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去从事不需要任何技能的、单调而沉重的体力劳动的。这种缺乏动脑的劳动的情况,在青年人的整个智力面貌上留下了痕迹:成年人都很惊奇,为什么16—18岁的男女青年在接触简单的机器和技术设施时是那么胆怯和束手无策;而且,这些人当中,也没有一个人能通过高校的入学考试。?
    我想,有些思维品质是只有在双手从事精巧劳动的条件下才能发展的。在我们学校,从一年级起,就开始让学生从事细心的、精巧的劳动,这种劳动的目的是要发展准确的、有目的的动作。在手工劳动课上和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学习使用刻刀这种虽然简单然而却十分精巧的工具。手在精细的工作中好像能使头脑听从指挥,能培养人对于准确性和精密性的敏感。此外,这种工作还大大有助于培养自我检查能力,培养学生对马虎从事、漫无条理的不可容忍的态度。手能够教会头脑准确地、清晰地思考。?
    在少年的劳动中,我们尽力使用一些要求复杂动作的工具。学生们用手工工具加工木料、塑料和轻金属。甚至在头脑迟钝的学生身上,当双手“觉醒”过来的时候,思维也随之觉醒。?
    我们还要求少年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研究某些物质的属性,思考它们为什么在不同条件下(与别的物质掺在一起时,加热或冷却时)会发生变化。你们身旁就有各种参考书、工具书,可以随时翻阅,去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是要找到答案,就得翻书,这个本领也要学会。?
    在这里,进行系统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全体教师都赞成这样的提法:系统化是思维之母。为此,自然常识、化学、历史、文学等科教师都选择了一些专门的作业:让少年学生把事物和现象按其特点归入一定的组、纲、时期、风格等。例如,在一个大纸夹里无秩序地放着各种植物的叶子,要求学生把这些叶子系统整理,并进行说明。我们高兴地看到,少年们是多么专注而耐心地研究每一片叶子。我们还收集了各种土壤、肥料的样品和各种树木的木料,让学生进行分类和系统整理。在历史学科方面,我们给学生一片图片,上面画着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生产器具、武器和衣服,要求他们分辨这些东西各属于什么时代。文学教师让学生读一些不注明作者的文艺作品的片断,让他们根据写作的风格判断这是谁的作品,或者指出这是原著还是译文。我们也给学生提出一些比较复杂的、有创造性的作业:给他们一张示意图,让他们去设计出活动模型、仪器或设备;或者给他们一张关于模型活动原理的一般说明,让他们画出设计草图。?
    我们已经说过,每一位教师都要把学生必须经常保持在记忆里的基本知识的范围确定下来。学生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记诵来识记这些东西,但是主要地还是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记住它们。教师们努力为教材的无意识记创造一系列条件。无意识记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条件,它能使头脑解放出来去解决新的任务。我们努力做到使学生通过理解、通过深入思考教材的实质而进行识记。这样的识记才是最牢固的识记。?
    为了防止学生死背没有理解的东西,我们在检查知识时,从来不出那种要求学生原样复述教科书课文和教师讲述的原话的题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进行独立思考、对比、比较和解说。我们出了复习题让学生进行复习,是要求他们运用知识。学生要进行研究和概括,不是把教科书从头到尾地念,而是在里面去寻找重点知识。在进行了这样的复习以后再来回答问题,就不是单调乏味地复述了;学生可以手拿书本,引经据典地来论证自己的思想。在这种学习中,手拿书本来回答问题,比起闭卷考试来,那可是困难得多了。?
    在小学里,我们的教师力求让学生不经过专门的背诵而牢固地记住各种规则、定义和结论。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懂、没有记住(不是指死背)某一条规则,那就应当要求他一次又一次地做练习。我们不允许让学生先把规则背熟再做练习,这一点跟让学生深刻理解教材是同样重要的。有时候,甚至有必要让学生把未经理解而记住的东西“忘掉”、“从头脑里甩出去”,然后“从头做起”——即深入思考材料的实质。?
    对学生的脑力劳动要做有计划的安排,使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回过头来重新分析事实和现象,以求达到更深刻地理解的目的。例如,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为了使学生记住乘法公式,就分别安排在25至30节课上让学生做练习,每次练习只占数分钟。学生每做一次新的练习,他对以前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就更加能够独立运用。教师仔细地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个别作业。任何教学大纲都不可能做出规定:在什么时候做练习,做多少练习,做哪些练习。只有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脑力劳动特点的教师,才能看清这一切。?
    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有什么特点呢?这就是学生完成实际作业、最初感知知识及巩固知识这三者的结合。?
  知识的巩固不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因为巩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里包括专门的练习、实验室作业、其他的独立作业形式,还包含掌握新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来运用知识,——这是了解、检查、考核知识的最重要的、主要的途径。?
    我们对学生就个别问题做出的回答一般地不打分数,经验证明,这种分数是偶然的,它们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抽查”。在中年级和高年级,只有在对学生的全部学习情况(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创造性作业)进行一定时期的观察之后,才给予评分。给甲生每一周打一个分数,给乙生每两周打一个分数,这要根据许多个人特点而定。?
    在学生的学习中,实际运用知识这一点表现得越鲜明,专门检查知识的必要性就越小。那些必须永远牢记的东西,要不脱离具体的实际作业来复习,要通过有目的地做一件什么  事(解应用题、写作文、实地测量,等等)来复习。?
在小学各年级,知识跟技能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孩子们首先学习读、写、观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里都包含着积极的活动:孩子们写字,阅读,自编和解答应用题,测量,观察自然界的现象,编故事,等等。?
在小学的课堂教学里,占有重要地位的作业形式,是那些体现出教师的言语、直观形象和实际活动相统一的作业形式。教师尽最大的努力把抽象概念的含义讲清楚。每一位小学教师都逐渐积累而编成一本“抽象概念词典”。对于这些抽象概念(如:自然界、有机体、物质、原因、结果等概念),教师不断地利用新的事实来加以解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5:40:00 | 只看该作者
名   言
·要想自己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
· 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们所以需要友谊,并不是想用它打发时间,而是要在人身上,在自己的身上培养美德。
· “明天”,是勤劳的最危险的敌人。
· 要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和领会到:他的每一步、每一个行动都会在他身边的人——同志、父母、教师和“陌生者”的精神生活引起反响。只有当他不给别人带来灾难,不欺负和扰乱别人时,才能成为一个生活得平静而又幸福的人。
·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 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
·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 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
·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 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因为人的这种真挚的感情的形成,是与最初接触的、最重要的真理的理解,以及对祖国的语言最细腻之处的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 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能易于接受道德的熏陶。谁要是没有受到过善良的教育,没有感受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乐,谁就不感觉到自己是真实而美好的事物的坚强勇敢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集体的志同道合者。
· 只有在有良心和羞耻心的良好基础上,人的心灵中才会产生良知。良心,就是无数次发展为体验、感受的知识,正是在它的影响下,必然会派生羞耻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 如果不去加强并发展儿童的个人自尊感,就不能形成他的道德面貌。
· 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
· 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
· 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
· 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 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 人类的精神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在于,我们在繁衍后代的同时,在下一代身上留下自己的美、理想和对于崇高而美好的事物的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5:41:00 | 只看该作者
· 十分重要的是,关于祖国的豪言壮语和崇高理想在我们学生的意识中不要变成响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辞藻,不要使它们由于一再重复而变得黯然失色、平淡无奇。让孩子们不要去空谈崇高的理想,让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灵的热情激荡之中,存在于激奋的情感和行动之中,存在于爱和恨、忠诚和不妥协的精神之中。
·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
· 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
· 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
· 真正的教育者不仅传授真理,而且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对待真理的态度,激发他们对于善良事物受到鼓舞和钦佩的情感,对于邪恶事物的不可容忍的态度。
· 善于鼓舞学生,是教育中最宝贵的经验。
· 教师真正的教养性表现为:学生能从他身上看到一个引导他们攀登道德高峰的引路人,从他的话里听出他在号召他们成为忠于信念,对邪念不妥协的人。
·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9 15:42:00 | 只看该作者
·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 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
· 教师常常忘记,品德首先是在人们相互交往中形成的。伟大的义务感,只有当它能在生活实践的每一步中得到生动体现时,才能成为人的行为准则。在培养未来的一代人时,我们应当首先在个人领域,即在青年人靠良心的驱使而产生并得到控制的相互关系领域里,培养最纯洁,最富有人道主义的情感。
·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 如用几句话来表达家庭教育学的全部精华,那就是要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坚定的人,能严格要求自己。我在这里似乎有点夸张地说:若请他参加婚礼,即使那里所有的人都喝成醉鬼,他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会清醒地回家。
· 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
· 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求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
· 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力,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8 08:4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