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詹天佑》课后反思随笔教后记

[复制链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08:05:50 | 只看该作者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经典的写人记叙文。以人物姓名为题,重点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说明詹天佑是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文章选材典型,详略得当,修筑京张铁路的经过只选取了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件最困难的事来写,很能说明问题。而开凿隧道,只选山势高、岩层厚的居庸关和长度长的八达岭两处记叙,很有代表性。
  文章的中心词是“杰出”和“爱国”。我围绕着这两个词所在句子,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主动探索,让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这样在学生的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在学生互相讨论、合作、欣赏中增强学习自信心。教学课文后,我有这样的几点反思:
  一、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虽然这篇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差太远,但对这篇课文的难点如“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学生理解通过课前预习和动手操作的方式,使学生能充分理解。
  二、在教学中,虽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得还不够,阅读教学中以读为本的理念贯彻不到位。六年级学生读书的兴趣和热情不如低段,但责任还在自己,不是为读而读,而要精心设计朗读环节,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过程中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能做到“书读百边,其义自见”。
  三、在课堂上,学生学得不够主动。在比较机械地跟着我的思路走,没有什么自己的创意。所以,我感觉到,自己的启发还是不够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这篇课文西写的是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课文重点叙述了詹天佑做的三件事,即: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课文时,先让学生找出3节品读,把詹天佑所说.所做.所想.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如细节1: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作人员之口。”先指名读,评一评,再用不同的语气读,创设情景让学生用不同语气读,如当詹天佑在京张铁路动员大会上慷慨激昂地说,怎么读?让学生读。当詹天佑对那些工作不够认真的同志说,怎么读?当詹天佑语重心长地对同志们说,怎么读?用不同语气加深了感悟和理解,懂得了詹天佑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人。

   因为学生对铁路比较陌生,所以在理解三大工程时利用课件进行演示,让学生明白八达岭.居庸关.人字形路线是怎样节省时间,解决难题。直观地感受詹天佑的智慧,从而了解詹天佑的杰出智慧,激发学生对詹天佑的爱戴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4 08:06:18 | 只看该作者
《詹天佑》教学反思
《詹天佑》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主持修筑第一条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让学生练习收集资料。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以读贯穿课堂,在读中理解。教学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这样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如有关帝国主义者对修筑京张铁路阻挠、要挟、嘲笑的语句和詹天佑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部分都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读,只有读出感情才能帮助学生理解。在理解“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和“人”字形线路时,通过读重点段、读重要的句子、词语,学生就能较容易地找出詹天佑当时遇到的困难和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和独特之处,从而体会詹天佑的创新精神。

二、环节设计要恰当。因为我在这堂课中处理的内容是“直接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那部分内容”,而没有以理解“社会环境中的困难”作铺垫,把任务放在了背景之外,那么学生的情感当然很难调动,所以导致学生谈起来苍白无力,语言多是贴标签式的词语。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最好还是先理解了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的“社会环境中的困难”,然后再学习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遇到的困难和怎样克服部分。这样,有了前一部分的情感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詹天佑成功地修筑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的意义,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为国争光的感情。

三、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画示意图和观看课件解说,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但尽管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学生也理解了设计的巧妙,但是对于詹天佑的设计并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赞叹之情。我想如果结合“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这个内容以及当时的施工条件来看詹天佑的设计,学生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便会水到渠成。同时这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读书的方法,即联系上下文理解。

    四、相信学生,放手自学。六年级的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詹天佑》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理解并非很难,教学时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入新课时,让学生交流收集回来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既了解了学生预习收集资料的情况,又把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避免了教师介绍学生听那种被动学习的情况。在理解“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可放手让学生通过读课文、小组讨论,找出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动手画一画,理解什么是“中部凿井法”“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方法和“人”字形线路的走法,并让学生讨论“除了这些开凿方法,你还能想出哪些开凿的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这些问题看似很难,但只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读、去想、去讨论,并从中指导,点拨,学生是完全可以自己解决的,有时候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9: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