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8-11-15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是阅读教学全新的理念之一。这一理念倡导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情感的沟通都可在对话、交流的过程中完成。它认为语文教学可以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这种对话很显然是“对”而有益的,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往往对文本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涵义理解不透,即对而不明。此时,有效地讲解或点拨诱导就成为必要。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第1自然段。教师首先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然后以“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对话体验。学生有说“小村庄很美”的;有说“小村庄空气清新”的;有说“小村庄河水清澈见底”的……而第1自然段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透过文字“看”到一个美丽的村庄,并以此为基础与最后被洪水毁灭进行对比,说明大量砍伐给大自然带来的巨大危害。但学生读书以后只说了几个空洞的词。学生的认识是模糊的,语言表达是苍白的。生生、生本对话后的理解体验是肤浅的。此时,教师的“出手” 引导正是时候。教师可以这样引导:“会读书的同学,透过文中的一个个词语,就能看到小村庄原先那美丽的景色,请你试试看”。在学生与文本再次对话后交流:“谁能告诉老师,你从文中的哪个词看到了什么?” 这样教师依据文本特点,将“词语”作为感悟的支点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展开想象,“看到” 小村庄的美丽,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双向沟通,同时为后文小村庄的毁灭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作好铺垫。
第二,讲在学生“体验”不到时
语文教学中,学生以文本为载体,引发对文本蕴含的思想感情的品味,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的深刻体验。可是这种体验在学生阅读实践时往往体验不到。那么,怎么“讲” 才能使学生体验到呢?较好的途径是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体验。如教学《林海》“木材”部分时,我让学生抓住作者的联想,体验大兴安岭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进而体验到作者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学生开始只知道我国许多省市用过大兴安岭的木材,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桌椅、板凳……许多都是用大兴安岭的木材做的,而对它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体验不到,表达不出。于是,我先让学生品味“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一句,说说我们看到的哪些建设要用到木材。学生从高楼大厦、矿井铁路、桥梁隧道说到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而这些木材许多又是来自大兴安岭,这样学生渐渐体验到大兴安岭美得并不空洞,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它建起了高楼大厦,架通了桥梁隧道,建成了矿井铁路,变成了桌椅、板凳。而这一切能使国家经济腾飞、兴旺发达,能使人民安居乐业。而国家强盛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就提高了,外国也就不敢欺负我们国家了。大兴安岭为祖国建设、人民生活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它具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第三,讲在学生“探究” 不出时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之一。学生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增强问题意识,培养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当探究的问题深、难、宽时,探究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就会不完全,就会卡壳。此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提供资料,适时引导、讲解,指导学生获取问题的结论。如教学《将相和》,在让学生探究将相最后和好的原因(思想基础)时,学生有的说“廉颇彻底认识到自己错了,所以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有的说“因为廉颇能知错就改”;有的说“因为蔺相如不计较个人得失,原谅了廉颇的言行”等等,学生的探究总是在认错、谅解上兜圈圈,始终没有探究出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思想基础)是“将相都有一颗爱国的心,都能以赵国的利益为重”。此时,教师可点讲“当时泰国为什么不敢进攻赵国?将相不和,受损的是‘将’?是‘相’?还是国家?” 这样,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不仅自己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更重要的是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需要说明的是,探究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完成某一课题,从事专项研究,而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不要片面理解,以为探究就是要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搞发明创造,去搞科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