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22 09:04:41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评课材料
《北京的春节》是一篇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散文,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本课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课堂上,老师能够从以下几点着眼进行教学:
1、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教学民主。
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腊八、除夕、初一和十五四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史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抓住四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史老师采取多启发,多鼓励的原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取亲切、和蔼的态度拉进师生的距离,充分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
2、教学目标明确,抓住关键词句,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读中体会,读中感悟”
教师根据语文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的内在魅力。从整个教学过程看,史老师是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作者的思路品读欣赏的主线,步步深入来进行交流探究的。体现了学习语文的规律,使学生从中悟到了读书的方法。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拓展了知识面。教师作为“总导游”,让同学们结合自己过春节时的习俗,并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到老舍先生过春节的时代,去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引导学生多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有思、思中有议、议中有论,抓住关键词、句、段进行赏析,理解所写节日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思想感情。
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一节课下来,我欣喜地和孩子们一起在史老师的引导下,往返于生活与文本中,感受着春节的快乐与热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