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8:58:12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的教学反思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不同的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本文作者----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是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本篇课文篇幅较长,采用了长文短教,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组织学生课前先“走进民族”,引导学生通过广泛地搜集资料,拉近与文本的距离,然后在文中关键词句的研读以及集体的交流、讨论中,加深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流露在其间的思想感情。

例如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练习生活实际说过年,再通过搜集资料了解过年,从而深刻地感受到不同地方过年的不同习俗及特色,调动了学生研读文本的积极性。

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朴素自然,流畅通达,清浅俗白,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在品读语句,想象画面时,指导学生抓住自己对课文感受最深的部分潜心品读,把培养语感落实到实处。

关于表达方法领悟,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顺序、有祥有略,并着重指导学生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特点。例如:引用俗语说明北京的春节从一年里最冷的时侯开始,将叙述和描写融为一体夸赞腊八粥,自然地用了排比和比喻。教学中紧紧的围绕重难点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

不足:教学中,课上适当的放和收把握不够好,为让孩子们多说一点,把课堂还给他们,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本课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因此没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8:58:3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习俗。文章语言简洁通俗,描写细腻生动,结构清晰。我讲的是第二课时,本文按时间顺序列举了一系列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从腊月初八写到正月十九,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内容虽多,但作者却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详略得当。为了使学生领悟“有详有略”这一表达方法,我在教学中,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问:“课文写了这么多有关老北京的春节活动,哪部分给你的印象最深?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之后与大家交流。”学生抓住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天来品读,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这些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此时我再指出这四天作者是详写的,其余是略写的,使学生切实体会到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课后,学生杜宇对我说:“老师,你今天没有讲好,你讲的多,我们说的少。”是啊,我平时让学生说得多,自己讲的少,学生也感觉到了这一点,认为自己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感到很遗憾。听课的老师建议,如果能加入过年的视频,效果会更好。针对本课的教学实际,结合老师们的评课,觉得教学效果不佳,留下太多的遗憾。 纵观《北京的春节》这堂课,我终于感觉自己错了,一直指导学生详略得当,可自己的课堂却略而不略,详而不详,该舍的不舍,该抓的抓不牢,方法单一,学生学起来也索然无味。总感觉课文的每个方面都要学生掌握到,重点句子、表达方法、语言特色等等,不舍得撇开,就讲解,结果却适得其反。一堂课下来,重点没突出,难点更不能突破。可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要抓住文章的详略,运用多而有效的方法,让自己的教学过程实而有效。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大胆对学生放手,更要对自己放手,该舍的一定要舍,该详的一定要落实到位。
   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如果教学中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课堂气氛可能比较热烈、浓厚。在今后的授课中,我应该学会把握教材,课上适当的放和收。
        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每一节课都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我想,一名教师只有在一次次的反思中才会不断成长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8:59:1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著名的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的画卷。文章对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依次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腊八节、腊月二十三、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几个特别的日子,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风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难点是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取的表达方法。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这一课,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方面的问题;接下来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进行叙述的,并按时间顺序列举出这些日子;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弄清在不同的日子里,那里的人们都有些什么风俗习惯,并完成表格填写;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次浏览课文,看作者是将哪几天作为重点来写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再接着就是找出文中精彩的句段,仔细研读,体会老北京人过春节的感受;最后,再回顾全文,看你从作者的叙述中感受到了什么,体会文章的主题。

    上完课后,我认为有几处做的比较好:

    1、基础知识点把握准确。教学分析中贴近学生生活,教师注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谈过年的感受,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整堂课学生们自始至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比较热烈、浓厚。

    2、在教学中,从整体入手,抓大放小,在学生理清课文顺序,分清详略重点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学最感兴趣的部分,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的同时,也不忘教师的引导作用

    3、我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我重视了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逐步提高。

    不足之处也有很多:

    1、感悟老舍淳朴、风趣、通俗的语言程度不够,老舍先生的语言是很有风格的,对作者语言的体会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句和语境来感悟,本课的感悟程度还不够,不能达到学生积累语言的目的。当然,感悟的基点是“读”,也就是本课的教学中,学生读得不够充分,读的形式也比较单一,这是以后必须重视的

    2、学生在交流自己是怎样过春节的这一环节中,因为非常感兴趣,所以没有调控好时间,导致下课的时候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3、课前让学生去搜集关于本科的资料,学生收集了老舍的资料,但在交流的时候,觉得这份资料出示的时间不恰当,而且资料的展示对本课的学习内容没有更好的帮助。

    我对每篇课文都尽量做到教学扎实,努力去深挖可以训练的知识点,思考文章的重点在哪一方面,学生在这一次课堂上应该学会什么,即使一次学不会,再在以后课堂上多接触几次,直到他们有这些意识为止。比如体会修辞手法的好处,破折号、双引号、省略号等的用法;分段的方法,主要内容及段意的概括等等,尽力做到每节课都能训练这些,我相信,时间久了,学生一定会学以致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8:59:36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教学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这篇课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人欢欢喜喜过年的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王老师王老师主要以读为主,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通过阅读,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我教学了第一课时,第一课时重点让学生对生字生词的理解、辨析,在此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课文内容给课文分出5部分。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三个大环节。一是对作者的了解,一是用小练习的形式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最后是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抓住文章脉络。

在教学每个环节都让我让我有收获也有教训。

在导入环节,学生能顺利的回答我的问题,并能较好的填写出“春节是          节日,春节也是             的节日。”但是在自由回答的环节,“春节刚过不久,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学生不怎么爱回答,可能也有不愿意表达的原因,这是我备课没有想到的,上课之后,让我觉得可能是我没有设计好导入环节,所以学生不能很好的进入学习的情境。

在初读学习、检查预习环节,学生学习的比较好。首先在听写环节,板书的同学以及其余同学都能达到准确正确。加偏旁成新字组词,有的同学有点困难,尤其是给“半”加偏旁或部首组成新字并组词。但是在彩绘和彩排的“彩”字的理解上,同学们讲的非常好。能够比较准确的说出彩绘:器物上的彩图。彩 cǎi 各种颜色交织,绘 : huì 画、描画。彩排--戏剧、舞蹈等在正式演出前的最后总排练。演,音舞等演出人员全部到位, 一切按照正式演出的要求进行。由此可见,学生的预习是踏实有效的预习。

在这个环节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作为老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到引导提升作用,但是遇到好孩子的回答,我就有点举足无措了,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的能量有点低,这节课更提醒我,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我就得要一桶水,现在我更应该是长流水吧!

在最后的理清文章脉络的环节,没有完成任务。我本想让学生调好表格,然后汇报,通过表格内容的学习自然文章脉络就清晰了,但是当学生填好表格后,就没有时间汇报分析了。在时间控制上没有把握好,课下觉得备学生不足是原因之一吧!还有就是前面订正练习的时候有点耽误时间。

总之一节课下来,给自己增加了给高年级学生上语文课的经验,有收获也有不足,不足将是我上好下节课的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9:00:03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教后反思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以时间为经线,以人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介绍了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这节课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由北京童谣导入,再让学生读懂文章理清时间顺序,提炼详略结构。然后重点学习详细部分。最后学生再欣赏各地的春节,感受节日中喜庆、热闹的气氛。

一、创设情景,感悟春节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努力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上课伊始,我首先与学生进行启发谈话:你们喜欢春节吗?你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将学生带入春节的热闹气氛中。然后播放《北京童谣》观看老北京的春节是如何过的,形成对比,谈感受,引出课题。

二、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PK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这四个小组的成员自己探究,学习。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抓重点、积累词句,体验写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尊重独特感受。整个读书过程为弘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抓主要词句体会作者的写法,让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体会文本、理解文本。再通过有感情阅读来呈现出来。

    然而上完这节课后感觉错误百出,和预想的有一定得差距,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有限的,具体表现在:

1、听说结合、讲述体验。童谣的导入部分,播放童谣后,应让学生再读读童谣,在听和看的基础,谈感受,这样学生的感受就不会浅薄、单一了。

2、阅读评价方式单一。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强调的是阅读。应该让学生通过各种读书方式走进文本,评价读、齐读、赛读等各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读,愿意读。在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方式还是有些单一,可能是学生有些约束,因此在让学生选择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的时候,学生都采用了默读的方式。这样学生的阅读显得有些单一。课堂显得有些刻板。

3、PK完后,忽略了总结的过程。在学生们总结完后由于时间的关系,忙于进行下一个环节,于是忽略了PK的总结部分,这样显得过程有些不完整。虎头蛇尾的感觉。归源于我的课堂驾驭能力仍需提高。

4、亮点小插曲。课题导入部分,我忽略了板书课题,最后我采用总结的方式又加上了课题,并强调了课题的写法。完全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因此这也是我这节课的一个小插曲,随机生成问题的处理,还算比较圆满的将教学流程补充完整。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这使我深刻意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自身素质的高低,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我的每一次讲课以及给我提出宝贵意见的前辈,他们使不断地反思、前进、提升。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9:00:25 | 只看该作者
《北京的春节》课后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22 09:00:47 | 只看该作者
---- 本课教授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从而引发探究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的写作方法。
- 在教学设计中,我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细读课文,了解详写的几个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初读体会年的味道。再感知,批注这几个节日里自己的感受。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读课文画句子的方式,引导学生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
2、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
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个时段来介绍北京春节的习俗。其中,除夕、初一和十五三个时段为详写,其它为略写。要是在学习时处处点到,胡子眉毛一把抓,只能达到囫囵吞枣的效果,所以,我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三个重点时段来品读,从而感受到北京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喜庆与欢乐,体会本文表达方法的精妙之处。
 3、要想使学生对一节课感兴趣,教师自己必须有兴趣。我正是带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这节课的。我的情绪也极大地感染了我的学生,大家学得很投入。我重视了读的训练,学生读的质量逐步提高。
课堂教学是一个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自主发现和不断创新的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现成观点与结论。这也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所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是啊,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体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唤起了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欲罢不能。一节课下来,我欣喜地感受着课堂教学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一切都源于──生活这个最好的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18:58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