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说说习俗。
师:看看表格,我们发现老舍是按什么顺序写北京的春节的?
师:对,老舍依照时间顺序,把春节从开始到结束叙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看着大屏幕简单地来说说北京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就请这个小组的同学开火车来说说吧。
学生根据表格将各个时间的习俗串起来说。
师:我先来开个头吧,腊月初八到了,人们得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点拨:可以加上适当的词语,把各项习俗说得更通顺更明白些。
四、学习写除夕的自然段。
1、过渡
师:大家倒是说说,从腊月初旬开始到腊月十九结束,这一个多月的春节里,习俗最多的得首推哪个日子?(除夕)。
师:我们来读读除夕的习俗。
生:做年菜,穿新衣,贴春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2、体会各项习俗给春节带来的滋味。
师:从吃到穿,从里到外,从早到晚,从玩穿睡,这么多的习俗给除夕带来了怎么样的味道?
生自读思考。
3、交流(随机穿插朗读,指名读,或者齐读。)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点拨,要求具体说出哪些习俗给除夕带来了这种味道。
预设1:带来了喜庆的味道。(板书:喜庆)
齐读第三句。
预设2:带来了热闹的味道。(板书:热闹)
通过点拨,体会声音的热闹,人多热闹,活动多热闹,而且从早到晚地热闹。
通过说话训练渲染热闹的气氛。
师:你现在就是一个正在过除夕的北京人,你能高高兴兴地来闹两下吗?
引导学生从小孩,年轻人,老人,游子,烧菜的人,贴春联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来说。(说完的学生仍然站着)
我们就一起来闹一闹吧(配乐《花好月圆》,站着的学生大声地把刚才说的话重复一遍,)。
师:热闹吗?我们一起再来过个热闹的除夕好吗?配乐,齐读。
小结:老舍爷爷用寥寥几句话就写出了除夕这天男女老少,家家户户,从早到晚都是热闹非凡,真不愧是文学大师,
预设3:带来了欢乐的味道。(板书:欢乐)
师:行,我们就欢欢喜喜过大年!(配乐《春节序曲》齐读。)
预设4:还带来了幸福的味道。
点拨体会这份幸福主要来自于阖家团圆的家庭幸福感。(板书:团圆)
预设5:隆重(板书:隆重)
预设6:忙碌
引导学生体会这份忙碌是带着欢乐带着喜庆的,因此称之为“充实”更合适,板书:充实。
4、小结。
师:各种习俗给北京的除夕带来了爆竹声声迎春来的热闹,弥漫着红红火火的喜庆,传递的是大家沉浸在合家团圆中的欢乐,这就是春节特有的年味儿啊。(课件出示一个大大的“年”字)可以说,没有这些习俗,就没有这份隆重、喜庆、团圆、热闹和欢乐;没有这些习俗,就没有这浓浓的年味儿!
六、总结。·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体验北京春节里不同日子的习俗,以及各种习俗中蕴含的浓浓的年味儿,同时,还要学习老舍爷爷描写北京春节的方法。
七、作业
抄写词语。 记住北京春节各个时间段的习俗,背诵第七自然段。 阅读课外有关民俗民风的资料,确定自己想要调查的点。
板书:
团圆
北京的春节 规矩 多 热闹
喜庆
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