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9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桃花心木》教后反思教学随笔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7: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21 07:22 编辑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本课教学我紧扣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读课文,抓主要内容。

林清玄的散文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善于从生活小事或不起眼的事物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读了课文学生不难说出,本文主要讲:作者看到种桃花心木的人一些与众不同的举动,经过与他的一番对话,悟到了一个人生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二、抓住线索,突出重点进行教学。

种桃花心木的人有哪些与众不同的举动呢?学生读文概括出:一是浇水的时间不定,二是浇水的水量不定。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然后在读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很快找到种树人的话,回答了我的问题。并且能加上自己的感悟,我随机板书。这一部分本预计反复朗读,让学生明白种树的目的所在,为下文理解育人道理做铺垫,但由于我的疏忽,没有反复朗读,导致学生理解不够透彻,给下文的理解造成障碍。接下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让学生找到我听了种树人的话受到了什么启示,理解不确定的意思,理解独立自主的意思,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会遇到那些不确定因素,你会怎样锻炼自己的独立自主的?然后反复读文。这一部分学生理解的比较透彻。

三、回归课题、体会写法。

本单元要让学生体会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归课题——桃花心木。以物命题,意图何在呢?意在写桃花心木让人知道,人也要会在不确定中生活尤其重点体会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然后再扩展,回顾以前学习的文章,说说文章是什么物喻人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7:53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教后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8:03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章,借种树喻育人。课文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的成长才有重要意义。  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以朗读训练为主线,理解文本。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师是教材与学生间的媒体,应该驾起一座帮助学生感悟、走进作者所表达情感的桥梁,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文章有两句包含深刻含义的句子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深挖,所以,我决定让学生多读,以读为主,读中悟情,以读带动理解,带动感悟。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我们仿佛进了作者的生活实际情景,仿佛也由开始质疑到了最后的深深感悟。  二、以联系生活为支点,感悟哲理。  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我设计以下列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学生在理解了这句话后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甚至会成为废物,被社会淘汰。  三、以口语交际为导向,开拓思维。  文章最后,桃花心木已经长得与屋顶一般高,是那么优雅自在,显示出生机勃勃。课堂上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是创设多种情景,让学生进行口语交际。  假入你是一棵(茁壮成长)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想……  假入你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想……  假入你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想……  假入你是一棵(        )的桃花心木苗,你会想……  通过交流,学生感悟到了其中的人生哲理。比如有的要谢谢种树人的不定期浇水,使自己忍耐了干旱,以前怨恨过,怨恨种树人那么狠心,不顾他们的死活,现在知道了,因为正因为他的狠心,才让自己能挺过那么多次的干旱,才长得那么高大优雅。有的告诫刚出土的小桃花心木苗要独立成长,不要养成依赖的心……学生的交流表达着对种树人的感激之情,也透露着自己对文章道理的理解,同时这种口语交际,让学生的思维开拓,无论从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语言组织能力均得到提高。  上完这堂课后,细细琢磨,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做的欠缺:  1、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还不够精。要让学生深入到课文中去,咬文嚼字,在朗读指导中,要注意技巧,从语速、语调等方面有层次地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从而更好地感悟文本的内容。  2、评价语言没有特色。尤其是鼓励性的语言少,因此没有带动起学生的气氛,导致我和学生都没有进入到最佳状态当中,因此感觉师生不能同步,有些脱节了。  学无止境,无论是“教”还是“学”都需要我们孜孜以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地充实自己,多学习,多研究,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8:25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桃花心木》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编选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三是初步感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本科教学我紧扣目标,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一、读课文,抓主要内容。

林清玄的散文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便是,他善于从生活小事或不起眼的事物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读了课文学生不难说出,本文主要讲:作者看到种桃花心木的人一些奇怪的举动,经过与他的一番对话,悟到了一个人生道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我相机板书:

奇怪的举动——一番对话——人生道理

二、抓住线索,突出重点进行教学。

种桃花心木的人有哪些奇怪的举动呢?学生读文概括出:一是浇水的时间不定,二是浇水的水量不定。假如老师就是种树人,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纷纷发问:为什么你不按时来?到底一次浇多少水?等等。然后在读读文中作者的疑问。

对于这些疑问,种树人是如何回答的呢?我引导学生首先反复诵读种树人的两段话。自由读,男女生对读,指名读等,而后照应奇怪的举动谈谈你明白了什么?什么是树木的不确定性?
作者从中感悟到什么呢?找出文中句既第四段反复读,然后按照上学期学的:读进去,想开来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谈到人的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王雅文谈到,他的父母双双下岗,靠卖饼干维持生计,后来,他父亲刻苦学习,考上了研究生,又读博士,现在已经河师大的教授了。

三、回归课题、体会写法。

  本单元要让学生体会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归课题——桃花心木。以物命题,意图何在呢?意在街桃花心木让人知道,人也要会在不确定中生活尤其重点体会课文以“桃花心木”为题,不是单纯地写树木,而是借树木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历风雨和磨难,就能成为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树似人,人如树,树与人的形象叠印在一起,以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借物喻人的方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8:55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反思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树立为了学生发展的教学服务理念,着眼于学生的终身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运用语文进行交际与生活的能力。就语文教学而言,就是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达到完全内化,并能轻松驾驭语言,为了表达,为了思维……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这样的目标呢?我认为引领学生尝试着“多疑”、“多虑”、“多心”是实现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途径。

一、全面开花,层层深入——指导“多疑”

“多疑”似乎是“小心眼”的代名词。在语文学习中的“多疑”应该是一个学会质疑的过程。学贵有疑!也正是因为疑,学生才真正进入文本,进入“专心”的思维状态。一般老师多会谈到“让学生质疑”学生便会疑了。我以为老师应该先教会学生质疑,而后学生才会自主质疑。

于是我让学生对新接触的文章内容本身质疑,对文章的文理质疑,对文章的字、词、句、段以及布局谋篇质疑……只有全面开花,进行落到实处的训练,才能切切实实地教会学生质疑的一般方法。为此,语文教师就应该抓好阅读教学的预习关,让学生一入文,就产生探究的兴趣,就有疑可疑。

就如我教《桃花心木》时,将预习搬进课堂,用一节课时间,精心、有序地落实学生的预习。首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其次,让学生以自然段为基础,抓关键词,逐词逐句逐段都疑:“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样说?”“这样说、写的目的是什么?”要求学生自学时,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打上“▲”,反之打上“●”。如此反复三遍,再将自学时尚未解决的问题与又产生的新问题列出来。之后,引导查找资料辅助解决问题,或者与同组的同学交流阅读收获与疑问,尝试合作解决问题。最后,我将学生合作之后仍未解决的问题列成第二节课“目标学习”的目标。当时学生罗列的问题有:“种树为什么还要租地?”“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为什么桃花心木不会再枯萎,种树的人也不用再来了?”等。

经过这样一番“自学——自疑——自觉——自悟”,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认知规律主动获取知识,主动提高自学能力,实现了学生语文学习中的第一次超越自我的过程。形成了“学就有疑”的思想。

二、顺学而导,关注生成——引导“多虑”

“虑”是考虑、思考的意思。“多虑”就是倡导让学生认真、细致地思考。对已出现的问题往纵深方向再考虑,让问题的解决方略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引导学生“多虑”,就是引导学生在初步自主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次深入地直面文中的重难点,随着教师有针对性的指点生发,促其“多虑”,为实现更进一步的自我超越搭建坚实的平台。

新课程资源观认为:“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课堂上学生根据文本、教师、同学等教育因素的刺激所产生的认识,看法等是最具随机性的,但那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资源,是保证教师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条件。为此,关注课堂生成,抓住有价值、有创意的“火花”,顺藤摸瓜,引导再进一步思索,突破了重难点,实现“多虑”。

例如教学《桃花心木》时,有一学生说:“我很奇怪,这个种树人为什么每次都知道带几株树苗来补种?他怎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采用“倒踢花球”的形式,巧妙地将要解决的问题,又抛给学生。于是,我也附和着,“是呀,真奇怪,为什么呢?”然后审视全班学生。这时,学生大概以为老师也犯难了,便自告奋勇地猜测:“我从课文的插图上看,种桃花心木的人年龄挺大了,大概也有五、六十岁了吧。因此,他做事情应该不会随随便便吧。”好!这里便有我需要的课堂生成的亮点。于是,我又引导其他学生:“听他的话,你有问题要问吗?”(抓住疑点,引导学生发问,这也正是教会学生质疑)。学生马上反应:“你从哪儿感觉他随随便便?”于是我们要求这个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树苗种下以后,他常来浇水,奇怪的是,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种树苗的人偶尔会来家里喝茶。他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这些语句描写可以看出种树人似乎并没有规律做事,似乎随随便便。”我于是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且将这两个学生念的自然段出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词、句理解“随随便便”。经过一会儿的自读,学生于是从“并没有规律”发现了“多长时间来一次,不一定;浇水的量,不一定;每次什么时间来,不一定。”这三个“不一定”便是学生眼中的“随随便便”。而这三个“不一定”也就是解决学生质疑的问题的关键点!

至此,我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就在问题悬而未决的时候,我又一次将“花球”踢给了学生。这时,班级里沉默了。只一会儿,有学生用下文种树人的话来回答了:“他是模仿老天下雨。‘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它几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每次下多少?’这句话让我明白,种树人不是随随便便,莫名其妙,他这样做是有意的。”精辟!我又一次顺学而导,引导多读种树人的这句话并理解这句话。接着又通过设计成课堂练习,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将题目中的三个“?”用文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即:它几天下一次?(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上午还是下午?(他有时上午来,有时下午来);一次下多少?(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最后采用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模仿”与“不一定”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明白种树人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农民,他是一个有心人,他深谙种树之理。

一个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通常要经历“产生迷惑——调动积累——尝试解决——促进理解”的过程,只有教师适时,适度地点拨生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才会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星,引导学生的认识不断转向深入,正是这种“多虑”,使学生实现又一次的超越自我。

三、换位思考,适时拓展——倡导“多心”

置换角色,换位思考更能促进学生深入地学习,于是我要求学生或者与文本中的人物置换角色,“如果你是文中的某某,你会怎样做,怎样说?”或者“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等对学生进行语言思维训练;或者与文本的作者置换角色,“如果你是文章的作者,你会用什么样的形式或语言开头或结尾?”对学生进行表达方式的训练;或者退得更远一些,让学生与教师置换角色,“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样检查你的学生是否理解了?”对学生进行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的训练。接着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阅读或写作的拓展,拓宽学生的思路,学路,文路。这就是“多心”。

例如,教学《桃花心木》时,我采用与教师置换角色的换位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难点。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提出哪些你觉得有价值的问题检查你的学生对“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的理解?

经过一番努力,学生的“问题”摘录如下:

1、“在不确定中生活”中的“不确定”指的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2、“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你能结合生活中实例或课外书中看到的例子加以说明吗?

3、“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句话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应该怎样理解?

  ……

接着学生经过阅读、交流、联系生活讨论实现了对文章难点的理解。同时又受到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人文教育。正是由于学生的换位思考,抓住了语段的重点,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因而让本语段的理解自然而然地联系了生活而让学生的感悟加深了。

这样学生既学到了阅读思考的一般方法,又训练了“由一件事有所感悟”的写作方法,既立足教材,又发展了教材,通过“授之于渔了”,又“授之于渔场”,提供写作或阅读的空间,培养学生“多心”。学生渐渐就能触类旁通,不断丰富语文素养,不断提高语文能力。若能长期的要求、训练,学生逐渐形成自觉的学习行为,就会形成更多的写作积淀和精神积淀,这也实现了超越自我,超越教材。因而要倡导“多心”。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为此,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要求出发,有效地组织教学,培养会学习、想学习,能学习的人。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多疑”,引导往纵深方向的“多虑”,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再倡导跳出教材,跳出教师的“多心”,实现“举一隅而反三隅者”,久而久之,学生的“思”与“学”的能力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9:11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万良小学:谢延娟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参与交流和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使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这篇课文,借树喻人,借平凡的生活小事“给树苗浇水”,寓深刻的育人道理。学生对台湾和桃花心木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这宝岛奇特木种,了解她的形状、特征和品质。我们教师要抓住这篇课文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培养良好语感和爱国情感。

  1、《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这篇课文,借树喻人,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课文借平凡的生活小事 “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新课标要求我们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林清玄是我国台湾省的现代作家,学生非常想了解来自我国台湾的一些情况,对台湾的事物非常感兴趣,桃花心木更是学生闻所未闻的事物。同学们一开始便对宝岛充满了好奇,非常想了解这一奇特木种,了解她的形状、特征和品质。学生对完成祖国的统一更加充满了渴望和信心。

  2、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参与交流和讨论,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为此我们要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和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篇课文,借树喻人,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时,我力求引导学生体会种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那漫漫的岁月中,不可能像种菜或种稻子那样能够得到外界的精心照料,在变幻莫测的自然界中,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生存下去,从而明白“万物竞天,适者生存”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21 07:19:38 | 只看该作者
《桃花心木》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使新课程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新课程认为,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构成;课程不是把学生与其生活割裂开来的屏障,而是使学生与其生活有机融合起来的基本途径。我觉得,语文课程在这方面作用特别显著。
    我教《桃花心木》时,我就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学生反复朗读了这句话以后,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议论:
      1、树木的“不确定”是指什么?人的“不确定”又是指什么?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
      第一题学生能通过树木的“不确定”指上文“老天下雨是算不准的”从而理解人的“不确定”指生活的变化无常,会经受困难或遭遇不幸等。
      第二题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谈了自己知道的在艰苦环境中自强自立的人的事例,有的学生还能从反面谈到一些人被优越条件娇惯成了“温室里的花草”,经不起生活的风雨的事例,两相对比,最后归纳到第三题的问题上“为什么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学生通过事例很快就明白了那些生活在艰苦环境的人,接受的考验和磨练更多,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克服依赖性,学会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为了生存与发展,必须通过自己亲自去实践,去竞争,去拼搏。只有在这个过程中,才会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产生切身的感受,才会真正感知“尊重”、“艰辛”、“珍惜”等情感,从而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到奋斗的艰难,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学生在理解了这句话后又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即只有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才会有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本领,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得到生存与发展。反之,长期在确定中生活的人,依赖性强,生存能力差,甚至会成为废物,被社会淘汰。
    教者所费时间不多,却使学生从文和道两方面受到启迪,既学习了语言,又受了教育,所以联系现实生活来学习语文课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有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10:2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