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56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激发兴趣,激活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兴趣就是思维的动力,当学生对某件事物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集中,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敏捷、灵活。尤其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年龄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玩得开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巩固学到的知识。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兴趣”二字入手,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乐学趣学
  所谓情境,就是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营造的学习氛围。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使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1、化静为动,激发兴趣:
  当认数到8、9时,孩子们对数的相关知识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再从数的顺序、数的来源、基数、序数……从头讲起,学生肯定不喜欢听。于是这里我创设了一个小动物参加套圈比赛的情境,用电脑课件的动画形式出现:美丽的大草原上7只小动物聚集到了一起,他们要参加套圈比赛,“等等我”一只大花牛也跑进了画面。现在是几只动物?一幅生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花牛的声音、动作把学生的目光吸引了过来,于是在同学们的参与下的小动物套圈比赛开始了。在这节课上,多媒体电脑,让静态的8、9动了起来,在动态中呈现了8、9的来源、大小、组成等知识,把机械、呆板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赏心悦目,为学生的思维提供生动逼真、色彩鲜明的声象素材,学生很快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进入故事王国,调动学生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在上学之前,几乎天天都接触童话故事,在故事中有生动的情节,丰富的情感,他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故事的魅力依然不减,是吸引学生的一大法宝。在《比一比》这一课中,我由孩子们喜欢听的童话故事讲起:“大灰狼想吃小猪们,于是把它们盖的草房子吹走了,把木头房子也烧了,最后3只小猪盖起了石头房子,大灰狼这回可没办法了,但它并不甘心,它又去打小兔子们的主意,这可怎么办呀?3只小猪决定帮小兔子们盖石头房子,看他们正在一起搬运材料呢。出示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情景。“从图中你能看出什么呢?”孩子们由听故事变成了认真投入地看故事,积极动脑想故事,兴趣高涨,思维活跃,在观察、比较中领会了“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及比较的方法。孩子喜欢这些故事,是因为这些故事离他们的世界很近;孩子们愿意在故事中学习,是因为它有情有境,能让孩子融入其中,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无尽乐趣。
  3、在生活中取材,利于激趣
  数学知识要讲来源,讲用途,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才会更有兴趣。如讲“分类”,首先呈现了一张生活情景图,这就是小明杂乱的房间:床上放着玩具,躺着鞋,写字台上到处有书,还有袜子、帽子,椅子上是打开的书包,地上还凌乱的摆着跳绳、篮球、围巾等。房间是孩子们生活中最熟悉的地方,一见到画面,他们就感受到了房间的杂乱无章,产生了帮小明整理房间的愿望,从而也体会到分类的重要性。这样的教学内容,学生一不陌生,二有体验,学起来自然容易,很多人能兴趣盎然地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不同的分类方法。
  4、游戏中学,乐在其中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离开幼儿园,对学校的生活和学习方式都很陌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决定了他们特有的学习方式——玩中学、游戏中学。在认识了0——10之后,我们玩了一个“我喜欢的数”的游戏:每人拿出一个喜欢的数,一个人大声说出这个数的相关信息,大家猜它是几;接着,接着老师说信息,请拿着这个数的同学参加与这个数相关的各种游戏,如:学小兔子跳3下、在身后拍2下手、学4声小猫叫等;最后还请这些数去找和自己能凑成10的朋友。由于低年级儿童具有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这种生动活泼的游戏形式正适合于他们。在教学中,适当地开展一些有声有色的游戏,寓教于乐,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从而增添对学习的兴趣,当数学与儿童的游戏揉和在一起时,孩子们感受更深的是:数学,有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年龄特点,对客观事物好奇、爱动的心理特征以及以童话故事为主的内心世界,以“激趣”为目的,以多种呈现方式为手段,使学生不在被动地听数学,而是对学习充满兴趣,并能通过各种活动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07:21:00 | 只看该作者
 二、动手操作,乐思善思
  人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其实数学的学习也是一个由具体事物抽象出来,再应用于具体事物的过程。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应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去发现、探究数学知识,去体验数学的思维过程,去应用数学的方法、思想。
  1、在操作中探究,在感受中思考
  操作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皮亚杰说:“知识本身就是活动。”动作和思维密不可分,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
  根据这一特点,在讲9的组成时,我请同学们用橡皮泥为小动物做9个套圈,看谁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又好又多。开始做之后,他们手里一边做着,嘴里一边数着:1、2、3……,相信他们在动手的同时,思维也在情不自禁的跟着动。在没有人做够9个套圈的时候,我喊了“停”,孩子门纷纷表示没做完。我追问:那你做了几个?还差几个?由于有刚才动手、数数的经历,大多数孩子能清楚、正确地说出答案,而这个答案不正是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再抽象出来的9的组成嘛!在讲9加几时,很多孩子能说出9+4=13,对不对呢?我为他们提供了9个黄片,4个红片,请他们自己动手摆一摆,验证一下。结果,凑十法、接数法、由减想加法、把9当十法等等纷纷出台,正是老师给他们提供了在操作过程中主动探究的机会,难于理解的进位加法才在学生面前显得不再抽象与深奥。事实证明:如果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也能成为自己发现解决问题方法的人。
  2、在操作中实践,在感受中提高
  新的教学目标理念已由重知识、能力转向为重思想、方法的培养与渗透。练习也可以用操作的形式来呈现,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在应用的过程中求异、创新。
  “分类”中,在孩子们初步理解、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之后,我们安排了让学生亲自动手给图片分分类的活动。这一活动激起了孩子们的思维热情,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创造中去了。短短的几分钟,孩子们的表现却出乎老师的意料:十几张图片,分出的结果各不相同,有按颜色分的,有按形状分的,有按图案分的,还有分得更细的同学把图案中动物分成了水中的、陆地的,把交通工具分成了两轮的、四轮的。这个活动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再返回到具体的问题中来,通过动手操作,给了学生一个释放已有知识,展示学习成果,张扬自身个性的机会。通过这一环节,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现代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它不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育的任务是形成那些具有数学思维特点的智力活动机构。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我们应该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培养兴趣转变,由重传授结果向重思维过程转变,由学生的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由原来的单纯模仿与记忆的学习方式向动手实践、主动探究逐步转变。
  因此我认为,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紧密相关。只有不断的把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用学生喜爱的不同形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兴趣,激活思维,从而转变学习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6 15:4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