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159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开国大典》听课心得笔记评课记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国大典》 评课
赵莉: 《开国大典》是一篇长文,整体把握是必须的,那么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该怎样来引导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文章而不仅仅是走过场呢?如何在深入中避免烦琐和肢解,来达到“长文短教”,提高效率呢?这是我在上课的时候深入思考的问题。



赵长萍: 在教学中采用了“叩其一点,散发开去”的方法,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找到文本的一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使课堂线条简单,条理清楚,仿佛是找到一条串联珍珠的丝线。



谭大荣: 引导学生应用“读——找——换——想——读——写”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即“初读了解场面描写的点和面——细读找重点词句——换词体会感情——想象场面——表情诵读升华感情,回读体会写法特点——读写迁移,学写场面”。



付金翠: 引导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当学生把“隆重”、“热烈”、“庄严”写在黑板上的时候,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便有了具体的落实。



郭焕喜: 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理解课文时,让生边读边想边划,写自我见解;通过比较句子,运用词语,体会并掌握文中用词之精妙;快速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的安排,则训练了学生略读、精读、有感情读的能力。



易建香: 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源头活水,“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大”?”——整合问题,串联一篇。



陈森: 以“跳绳”为话题口头作文,形象解读场面描写。读中悟写,读写结合。借助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创设情境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0:50 | 只看该作者
对 侯老师《开国大典》的感悟

程学茹

这节课让学生听众回到了开国大典的那一天,彻底从文字从想象中体会到开国大典中国大国的风范,以及当时人们的心情.真正的读写结合,让学生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学会了终身受益的知识,一种学习态度,一种从不会到会的升华,一种自我认知上的自信.语文课堂真正做到了书声琅琅,学有所获.一个可爱的老爷爷在上面令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乐中学,学中乐.

1、 首先在活跃课堂氛围上,侯老师让同学们猜年龄,一下子让气氛活跃起来,温暖起来.从年龄引入课文内容,用简单的语言向同学们简单渗透了开国大典的场景,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不是空白的,从我比你们幸运中引起学生的兴趣.

2、 用最平常的,谈话的方式向学生渗透了后来学习重要运用到的瞻仰的意思,并和学生一起展望这节课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记住一些词语,愿望简单,但是确实很多语文课所缺失的.

3、  利用老师年纪大的特点要求学生声音洪亮,幽默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  理清文章顺序,老是个一个指导的范例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指导下摸索前进,这种艰难的摸索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正收获。这种前进虽然耗费了很多时间但是却让孩子们学会一种学习方法。并教会了学生读书的方法,会让她读书更加有条理。语文课的现实实用性凸显,值!

5、  全文贯穿抓住关键句子关键词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手中的笔和大脑一起活动,看到重点的,有感觉的要画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教育性具有长远意义。

6、  让学生学会发现句子的重要性;例如;读到(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的时候,)要求声音洪亮,有气势,让学生真正的在平时读课文的时候不能走马观花,要要注意情感的凸显,这样才能真正的读有所获

7、  语文教学的实用性,重点新颖,例如让学生知道如何介绍参会的来宾,学生通过学习后真正能做到会做讲解员了.抓住语文中的致命的但是常常被人忽视的细节,如方位介词,让学生真正的去动手画一画会场的图,真正的理解并能应用写作中.

8、  小小的逗号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个逗号一层意思,让学生学会从逗号中分出层意,让学生学会运用逗号,知道逗号其实是一个简单的分句,她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以后的习作中不会乱用逗号了.

9、  全文贯穿分角色朗读,学生分读,形式多样,根据课文内容分角色,,恰到好处的分角色更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文本.

10读写结合体现在隐性,但是去落实在实处。强调让学生多多的注意背诵好词好句,在理解中背诵应用到作文中。不仅课文内容扎实理解而且对于写作也坚实的的掌握了。

11强调读文章要前后照应的理解,例如最后的两股红流,和前面的汇集。海洋,等相照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理解文本,更加明白了写作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在内容细节上的前后照应。

12、汇集的汇字又体现了侯老师的风格,还是意思,形象,理解相结合。并且还有统领全文“流”的意思

13\侯老师把文章总是分成几个重点词,几个重点句,就合成一片丰富的文章,小小的一个词让学在积极需要的情况下学习理解,学习效果极佳.总是让学生在自己需要的情况下寻找,找到后体会感悟,再回到文中自读,从文中来,到文中去,到生活中去/

14\在阅兵式的时候, 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这一段让学生读,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想象,这是一片什么样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心、眼、脑 齐用,开发全面的语文思维

一点不成熟的建议

1、这是一篇具有历史背景的文章,是不是在课前需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关于中国的历史.中国民当时的困苦,中国人民拥有自己的国家的不易,拥有自由,不再被外列强欺凌,从此站起来的从心中和生命发出的强烈的自由的欢呼呢?

2、是否应该让学生明白毛主席在中国建国史上的重要地位,能更好的理解对毛主席的爱戴.

3、是不让学生明白中国的军队对于中国建国的重要性,让他体会看到那种军队场面的震撼性.感动性.

4、对于后面的两股红流是不是还有更深层的意思?红流是不是和中国的国旗或者革命的鲜血有关,是不是说红流更加意味着建国的喜讯传遍中国的每个角落,或者代表红流的滚动意味着中国会在这火红的流动中建设的越来越好.

5、是否结尾应该再让学生整体感受一下开国大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1:15 | 只看该作者
《开国大典》

执教:李群

一、教材分析
  《开国大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走近毛泽东,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为人文主题,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为语言训练目标,安排了《长征》《开国大典》《青山处处埋忠骨》《毛主席在花山》这四篇课文。其中,《开国大典》记叙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全文共15个自然段,场面描写是课文的一大特点:群众进场、举行典礼、阅兵式、群众队伍游行等众多场面都描绘得有声有色,令人激动万分,突出了开国大典的喜庆、庄严、隆重、热烈气氛。记叙详实、条理清楚、用词准确是课文的另一大特点。
  由于课文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远,学生对新中国诞生前后的历史背景知识了解甚少,因此通过课文的学习去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为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开国大典的喜庆隆重的场面,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人民为新中国诞生而激动、自豪的场面,体会中国人民热爱领袖、热爱新中国的思想感情,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方法:把握特点,突出重点,以读为主,扎实训练”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准备:自主预习课文,收集“开国大典”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由于借班上课,此课时为预备课)

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以及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1: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今年的十月一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六十华诞,那天有没有看国庆典礼?那场面感觉怎样?(学生做简短交流)

在60年前,我们伟大的祖国成立之时也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典礼。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穿越时间隧道,回到六十年前,去感受那—— “开国大典”

2、板题,释题。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课题,注意这个“典”是个生字。谁能说说“典”在这儿的意思?“典”前面加上了一个“大”,这会是怎样的典礼?什么叫开国大典?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去体验新中国成立带给人们的无限欢欣,去感受开国大典的重大意义吧!



二、请同学们浏览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开国大典的,记叙了哪些场面?
1、生快速浏览,汇报。

2、   师小结归纳,揭示这节课主要内容。同学们通过浏览课文,对开国大典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课文就是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这4个盛大隆重的场面。可是要想真正地走进开国大典,就必须走进1949年10月1日的天安门广场,走进这一个个盛大隆重的场面之中,走进参加典礼的人群之中。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典礼仪式”、阅兵仪式、群众游行这三个场面。



三、重点研读,感受“大典”。
1.默读课文5——10自然段,看看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2.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引导深入研读: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的?

根据学生感悟灵活切入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感情诵读。
   语段一: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引导学生抓住“排山倒海”、“一齐”等词语体会群众的热情及对毛主席的热爱之情。]
   语段二: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课件出示句子)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什么?引出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课件出示此句,体会感叹号的用处及表达的语气)
    (2)引导学生抓住“一齐欢呼”、“一起欢跃”等词语体会人民的激动之情,体会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
    (3)指导感情朗读。(此时此刻人民群众为什么如此激动?让我们来回顾一段历史。
(放录象资料)师小结:痛苦、屈辱、灾难……在圆明园的大火中燃烧,南京大屠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刻骨铭心的过去,真可谓暗无天日,民不聊生,旧中国成了一座人间地狱。危难之际,毛主席领导全中国人民奋起反抗,终于迎来了曙光。再来读主席的话,你会有更深的体会。)

   语段三:
    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课件出示句子)
    (1)引导学生抓住“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体会人民群众的心情。
    (2)感受人们肃然起敬的原因,体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3)写话,交流,体会情感,抒发心声。
    (4)感情朗读。

3过渡:毛主席庄严的宣告让我们如此欢呼、欢跃,那阅兵呢?

四、激情朗读,感受“阅兵”

1、自由大声读11——13节,体会阅兵式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2、课件欣赏阅兵式。

3、能用你的朗读把当时威武壮观的场面再现吗?(生练读;指名读)

4、引读展示。

5、找出观看阅兵式时群众心情的语句: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引导体会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之情

5、小结过渡:群众游行



五、略学最后两节

1、指名朗读14、15节

2理解“高呼”“欢呼”,领略领袖风采

3、品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光明”在这儿仅仅指灯笼火把带来的光亮吗?还有可能指什么?)

六、深情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开国大典



                                                         



典礼仪式           欢呼        欢跃

新中国正式成立!

                                               

阅兵仪式           欢喜        激动

中国人民站起来!



群众游行           高呼        欢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2:06 | 只看该作者
听《开国大典》有感
周四上午,听了六年级老师的语文课《开国大典》,总的来说,这节课上得比较成功,毕竟是经验丰富的老师了。

开国大典距今五十多年,对小学生来说,当时的情景是陌生的,而语言文字毕竟是抽象的,因此让学生感知当时庄严、隆重、热烈的气氛,体会人民激动,兴奋的心情与对党、新中国、毛主席、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本节课,要完成的是课文的“典礼”和“阅兵”两段内容。执教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顺着时空隧道,亲临典礼现场,去看看盛大的典礼和隆重的阅兵仪式。让学生默读课文第2段,思考“你在典礼上看到了什么?”第2次自由读,让学生说说“当时你和群众的心情怎么样?最能表达你们心情的句子是哪些?“多种形式的朗读,每一遍都有每一遍的任务,让学生走进文本,通过朗读、体会、感悟、交流,把课文的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的环节设计比较好,但总觉得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情境,还没有真正与文本碰撞出火花,学得不够积极、主动。我想,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吧:1、学生对当时的情景太过陌生,背景资料了解得太少。2、教师给学生朗读的时间还不够多,读得不够充分。

我想,如果这样创设情境:老师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学生是当时亲临现场的群众,可以是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然后“记者”要采访“群众”,请他们做好接受采访的准备。“你能把当时的场面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描述一下吗?”“请说说你现在的心情怎样?”“你有什么话想对祖国人民说的吗?”……让学生带着具有挑战性与趣味性的任务走进文本,通过多种形式充分的读,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基础差一点的,照着课文说;好一点的,在课文描述的基础上自由发挥。我想,学生一定能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学得愉悦。我相信,同学们的情绪应该会跟着激动兴奋起来,课堂能掀起一个不小的高潮。这样的效果会不会更好呢?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是《开国大典》中的重点句子,它集中表现了获得了新生的中国人民无比激动、无比欢乐的思想感情,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材料,值得学生熟读成诵。执教老师通过指名读、齐读、引读、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等形式,让学生来感悟。在这里还安排了一个口语交际的环节:“这声音传到学校、工厂、农村……会是一片什么情景呢?”这个环节设计得较好,能通过这样的一次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但学生说得不怎么理想,没有开展合理、丰富的想象,词汇比较贫乏,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没有出现高潮部分。

写“阅兵”这一部分,老师主要抓住几个重点句子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从字、词、句中感受人民群众欣喜若狂的心情,体味了语言的魅力,比较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8:22:26 | 只看该作者
“舍得”的和谐课堂

                                     ——听《开国大典》有感

场桥中心小学      李秀林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古之圣人,总有其先见之明!有“舍”方能有所“得”,人生如是,我们的教学又何尝不是呢?

12月3日,参加了滨海教研联盟在新华小学举行的“同课异构”语文教研活动。顾名思义,“同课异构”即同样的课文却有不一样的构思,不一样的教法与学法,使学生收获更丰。非常幸运的,聆听的刚好是我们五年级教材,而这一部分正是我最头痛的内容。其一,文章距离学生年代久远,时间和空间的差距,无形中拉开了教材与学生的融合度;其二,文章都偏长,在朗读指导和阅读理解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给学习带来阻滞;其三,个人原因,并不喜欢这一类文章,也不擅长教这一类文章,所以很难投入情绪带动学生更好的感悟它的人文魅力。因此,我一直不敢动这一类文章。此次听课,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让我可以有迹可循,学习作课老师的教学方法,融合自己的教学特长,更好的去上好这些课!

两节课听下来,收获颇多,再加上安阳实验小学林宝国老师的指点,我更明确了我教这一类文章的设计方向。以下就这两堂课谈谈自己的几点收获:

一、      长文短教,突出重难点

对于类似于《开国大典》这样的长文章,我们必须要学会长文短

教。这么长,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朗读,恐怕不是明智之举。试想,一节课40分钟,能用来读几次?我们可舍不得这样浪费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学会去抓“点”,抓文章的“关键点”,即文章的重难点。重难点把握好了,文章的脉络、内容、思路、文意、情感自然水到渠成,一通百通。怎么做?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文章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要做到以点带面,相得益彰!

在这里,两位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首先,她们布置学生课前做了细致的预习,这可由学生的课堂反应中获得。然后,在理清文章思路,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时分别出示了开国大典的流程和图表两种方式来集中表现,简单明了,方便直接,让学生明确了文章的重要场景。其中,新华小学的余金丽老师从整体入手,侧重方法的教学,更值得回味。对于这一类文章,余老师让学生去揣摩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话,为学生提供有效途径,帮助学习。 “舍鱼”而 “得渔”,非常不错。而场桥一小的李英老师则更侧重于后半部分的学习,扎实有效,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二、      重点切入,品词析句

理清思路后,两位老师马上切入重点段6、7两个自然段的学习。不管是余老师的偏语言特点的品味还是李老师的偏作者意图的解读,她们都做到了“舍弃”,既然无法面面俱到,那么就进行重点感悟吧。因此她们都有所“得到”——学生学得扎实、有效,同时使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跨越时空,体会情境!

如课堂一开始,两位老师都抓住“开国大典”这一课题进行品味。什么是“开国”?“典”是指什么?“大”字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等一系列的追问后紧接着联系课文,找出课文中一句能解释“开国大典”这个词语的句子。学生找得准确,说明他们都懂了,那么我们要的效果也就达到了。再如重点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对于这句话,两位老师都重点进行了朗读指导,侧重于重音的落足点:(1)                    在今天成立了!(2)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          了!(3)中国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         成立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毛主席说这句话时的心情,体会广大人民群众听到这句话时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从而顺理成章地培植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操!在这里,如果两位老师能再多一点朗读方面的指导,注重个体阅读,个体思维,我想学生能通过自读自悟,情感会更加强烈!后面的对第七自然段的学习也是如此。抓住“一齐……一齐……” “欢呼”“欢跃”等词语的学习感悟,再一次地让学生如临其境,与当时的人们思维碰撞!

三、      引导情感朗读,渗透情感价值

两位老师都很重视朗读,读中感悟。朗读形式也多种多样:指名读、齐读、浏览读等等,收到了非常好的朗读效果。在读中,学生收获了开国大典的相关信息;在读中,学生领会了人们的激动万分与幸福感;同样也是在读中,学生树立起了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信念。可见,这读的重要性。但是这“读”也要讲究“舍”与“得”。舍弃乏味冗长的自由读,得到了快速浏览的能力,通过对重点句子的研读,尤其是一些反复句的朗读,那样的气势磅礴,掷地有声,齐读发挥了非常好的功用。但显然,两位老师在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读得不到位。我以为,像这样年代久远的文章,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很难的,漫无目的地读也毫无效果可言。如果教师能融入一些更为煽情的导语,去刺激学生的语言感官,从情感上去开启的话,可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只有真正做到了情感体验,学生才有可能如情入境的去读好每一个句子。另外,也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如“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一句中,这反复出现的短语我们将它去掉进行朗读,让学生去比较两者的异同点,相信学生的收获会更多!

总之,这两堂课让我学到很多。而以上仅为个人不成熟的观点与看法,不周之处,敬请谅解!但愿能与大家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3:4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