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9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
设计、执教: 凤鸣小学 陈文静 课后评析:宋乃义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激情读诗
1、 还记得1997年7月1日那天是什么日子吗?
--香港回归
--是啊,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的中国人都急切地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板书课题)
二、 初读感知,理清结构
1、 自由朗读诗歌:
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
2、 梳理字词:
脊梁:即脊背,人或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常被比喻为气节、骨气。
硝烟:炸药爆炸后产生的烟雾。
骨髓:骨头空腔中柔软像胶一样的物质。诗中“那深入骨髓的伤痛”是说列强的侵略耻辱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伤痛。
3、 让学生默读诗歌,想想全文共有几节,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4、 讨论交流
5、 提问:作者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这篇诗歌呢?快速浏览诗歌找出相关的段落!
(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这篇诗歌,可分为:第一节:来临前;第二、三节:来临时;第四节:来临后。)
三、 讨论交流,掌握诗歌内容,体会情感
1、 导学“来临前”。
(1)、出示语句:“让我拉住你的手”,“听你越走越近的脚步”。
提问:作者用了什么手法?说明了什么?
(2)、“扣问”是什么意思?
可查字典,明确“扣问”即真城热切的询问。同时体会出人们对香港回归的关注。
(3)指名读第一节。
提问:还有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无比激动的心情。)
2、 导学“来临时”
(1)、请大家读读第2、3节,想一想作者分别想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理解“虎门的硝烟、发黄的旧条约、深入骨髓的伤痕”。
(3)、启发思考:当一纸发黄的旧条约悄然落地,长城的脸上,黄皮肤的脸上,为什么有泪珠在缓缓的流淌使大海沸腾呢?
(4)、怎样理解“使大海沸腾”?
3、导学“来临后”
(1)“崭新的日出”,“世纪的钟声”,说明了什么?
(2)、读一读第4节,想一想:“紫荆”指什么?“去迎接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第一朵紫荆……”暗示什么?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花,这里的“紫荆”指香港;暗示着回归后的香港会更加的繁荣、富强。)
(3)、我们应该带着怎么样的情感来读这一节?
(急切、盼望)
四、 总结
(1)、朗读,齐读这首诗歌(读出奔涌的豪情,读出内心的感动。)
(2)、香港能如期回归祖国,离不开祖国的日益强大,繁荣。继香港回归后,澳门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还有台湾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我们祝愿祖国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大业,让我们一起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吧!
五、板书设计
自豪
24、最后一分钟 激动 美好祝愿
喜悦
课后评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