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58|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教研课《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心得随笔评课记录资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反思
今天聆听了郑上路小学王坤老师的一节原汁原味的生本随堂课,感受还是颇深的。讲课之前,当王老师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的时候,大家纷纷感叹:这么多人!于是带着“大班额如何有效地上生本”这样的疑惑走进了课堂。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围绕目标王老师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深入地理解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一、导学设计细致到位。《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虽然不长,但内容丰富,尤其是重点段昔日的辉煌,涉及内容非常多。因此,细致、指导性较强的自学导航,更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学生自学起来也得心应手。本节课,学生们诵读感悟,材料补充,想象体验尽情展示。尽管孩子们有些放不开,稍显生涩,但是可见老师平时的训练是到位的,只要孩子们是在不断的成长,进步,超越,这就是生本最大的宗旨所在。

   二、学生展示丰富多样。由于自学导航设计的细致清楚,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学生第一环节的自学讨论交流还是比较充分的。学后的展示效果也很好,有有感情地朗读,有对某些内容进行补充,有根据文中的景物进行合理的想象……精彩的语言屡屡闪现。但是班额实在是太大,展示的还是不够充分,但相信老师长期的坚持,一节课展示几个组,大家都是有机会得到锻炼的。

   三、老师的感情朗读指导稍显逊色。也许是课文的内容太多,也许是学生合作展示的形式不利于情感的激发。老师在感情朗读指导方面就略显单薄,尤其是重点段落处理的有些草率。其实,无论是学生的自学,还是讨论交流都是片面的,这里老师就把学生的这些散落的珠子穿起来,这就是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那么在今后我们的生本教学中,我们高段的语文教学还是要在自学、讨论、展示等方面加强训练,让学生会学习会展示。另外对于大班额的班级,老师在

处理教材时要敢于将与目标无关的,与重点无关的勇于舍弃,减少无效活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4:17 | 只看该作者
归来始觉前路远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感悟

2009年12月17日,我们邀请了禹城市实验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名师来我乡送课,我有幸与全乡4—6年的语文教师,还有新店镇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一起在中心小学聆听了这节课,其收获颇丰,感慨颇多……




王新军老师30多岁,打扮朴素大方,攀谈中露出的是涵养与谦逊,令人折服。本节课,王老师没有用多媒体课件,只有“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用最原始的教具,在最简陋的教室,满怀激情的为我们展示了一节堪为不简单,实为成功的经典之课。

有人说:靠近清泉,心灵才得以滋润。走近名师,才能够真正感觉到榜样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王新军老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宽阔的课程视野和远大的职业操守,否则,《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绝不可能这么精彩。

下面是我对这节课的感受:

本节课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平和中融有激情,有山雨欲来之势。记得我在阅读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作品时,就有此感觉,面对废墟文化,激动中语言飞奔而流向深远,给人震撼与沉思……今天,这种感觉又油然而生。

王老师虽然初次来我乡授课,但是却表现出了他的亲和力。俗话说: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讲课前,他用缓慢而有低沉的声音,认真而又诚恳的态度,与5年级的学生交流互动,增进了解,融释陌生,消除隔阂,为这节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本节课师生互动性强,学生参与率高。理想的课堂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更多的空间。王老师尤其在突破重难点时,即文中2—4自然段,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提供学生主动探索之间求得一种完美的平衡,充分运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倡导学生做一名发现者,探索者,成功者;他尊重学生差异,及时走进学生中间,恰如其分地启发、指导、点拨,让人清晰地了解了圆明园的构成和价值;留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的自主发展达到最优化,从而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能力,真正以学生为中心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学生的情感比做土地,把学生的智力比做种子,只关心种子而忘了耕地,等于撒下种子喂麻雀。”王老师十分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特别是在两个“不可估量”的分析,给人以厚重之感,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把“愤怒”、“悲伤”、“痛惜”……化成了爱国主义的满腔热血。最后一段,老师的10个字“一炬毁名园,千古留痕迹”,更激发了所有人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

这节课知识与能力互相成长,有思维宽度。在圆明园的平面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理解和想象,还有地理常识性知识,通过图例将“众星拱月”的建筑布局展现在大家面前;园中珍奇文物,让学生用不同词语表达出来;老师还引用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话,来形容这座梦想般的瑰宝殿堂,世间奇迹。还有在杭州西湖中,想象“平湖秋月”的场景,学生的回答,给人一份皓月当空,银辉脉脉,水过无痕的静雅。




老师很注重细节。特别是开始的“估量”的读音,不是gu liang ,而是gu liang. 并且强调了书写质量,记得媒体曾经报道过我国中小学有6成学生的书写质量明显下降,现在,应该对学生的书写规范严格要求。

读、思、写有效结合。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足可以说明朗读的重要性。王老师没有让学生通读课文,而是不拘形式地读重点段落,思考要义。朗朗书声也是语文课堂的和谐音符,少了它,课堂就失去了活力、生机和智慧。最后,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写一下内心感受,提倡用我手写我心,学生写的真实,读得真诚,将小学语文课堂推向一个崭新的高度。

真实的课堂不可能是完美的,必然存在着缺憾,这缺憾本身就是一种美丽。对于本节课,我想老师是否应该对圆明园的有关情况做一些介绍,这样会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升华作品的情感。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着另一个(或一群)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同时,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所以应该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允许我们的实际课堂与预设教案不一致,可以漫无边际的想象,甚至出现矛盾或错误,教师要相信“没有尝试过错误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

每一学期,我都到各校听好多节课,活动结束后心潮腾涌。我想,教学犹如买鞋,最重要的是要考虑鞋子是否合脚,而是否合脚只有穿鞋的人即学生自己知道。如果教师一味地追赶潮流,讲究时尚,看到名师穿了什么鞋自己就买什么鞋,那么,买下的鞋虽然“看上去很美”。但是,学生的脚也许就要受罪了。我们邀请名师来我乡上公开课,就是为了向名师学习,思考他们成功的案例与经验,批判地吸收,要转化为我们自己的理念和行动。

现在,虽然我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优质课堂的模式和理论框架,还缺少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理论基础,还处在探索和学习阶段,但是,我们老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是让课堂教学更优质,我们通过走进名师讲堂,一起研究课堂,激活思维,在思维的碰撞中去整合思维,优化思维,从而达到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对知识的构建,希望能给学生的生命成长打上靓丽的底色,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也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

归来始觉前路远!为真实的课堂教学叫好!期待自己的“名师”快步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4:27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反思

                                                         中原中心学校  二(3)班 周霞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优秀的传统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并了解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认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听完这篇课文后,作如下反思:

一、借助多媒体课件,结合书面语言文字,想象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辉煌景观是本文教学的难点。而144年前的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即使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亲眼见过。那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它的辉煌,光靠书上优美的语言文字描写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再现当年的样子,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二、辉煌到毁灭,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梁老师先引导孩子探究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再引导孩子感受圆明园的毁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圆明园真的太美了,它美到极点,学生情至极点,为下文“被毁”架好至真至美的情感场,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这时梁老师还设计了火烧圆明园被毁后废墟的场面,前后一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顷刻间化为一片灰烬的无奈,让学生在一种至恶至丑的情境中产生强烈震动,迅速投入到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体会强盗们的贪婪、疯狂,真正了解到“国弱被人欺”的历史原因,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到极点。

学生思想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心理上产生极大的不平衡,怒火中生,愤言不止。让听课老师们感动的是学生的发言,他们虽小,但他们已清醒地认识到“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认识到了他们这一代肩挑重担,必须发奋学习,保卫祖国,决不让列强再踏进国土一步,要让庄严的五星红旗永远高高地飘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5:19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这节课听了不下10次,执教老师无一例外都是先讲圆明园的“辉煌”,再讲“毁灭”。而且都是“辉煌”用去了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毁灭”只是后面的升华。
  听了全国著名教师窦桂梅的《圆明园》,我很震惊也很惭愧,人家已经到了那个境界,我还在这儿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简直就井底之蛙,纯属夜郎自大!
  我不禁反思,我们的课和窦桂梅老师的课,差距究竟有多大?我认为:
  1、我们所谓的“创新”充其量是在教学设计方面的,是这么导课好呢,还是那么导课好呢;是从篇首开始讲,还是从后面倒着讲;是用这个方法活动,还是用那个方法活动……总之,我们还是在教材的范围内转圈圈。
    而窦桂梅老师早以超越教材,超越教材的框架。从文章立意的高度开始着手,从文章的魂开始“动手”,已经如入无人之境地,浑然自如了。
  2、我们平时讲课时,也注意把学生平时阅读到的,巧妙运用到本课的教学中,但只是在拓展的时候运用,而不是作为两个同时要学习的内容,我们还停留“主学一个内容”上。而窦老师的课,已经把大量的阅读资料纳入平时的教学中了,从课中我们已经感受到学生同时学习两个内容已经是没有难度了。课的信息量之多,哪是我能比的?我觉窦老师的课真正做到超越课堂了。
  3、一节课学完就意味着这节课结束了,几小时后学生的激动、感受就烟消云散了吗?窦桂梅在《圆明园》一课即将结束时,她出示了当时皇帝、大臣、士兵、百姓的所作所为,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她这样说的:“今天你面对着圆明园,你困惑了,迷惘了。所有的一切让我们思索,五千年文化的中国被三千名侵略者侵入我们的心脏,来抢劫、去焚烧。圆明园毁灭的是什么,毁不掉的是什么?这正是我们所思考的。中国人应当有尊严的活着,应当怎样的有尊严的活着?”我想,此时的学生不再是对失去圆明园的痛,不只是对侵略者的仇恨,而是引发了他们对我们这一泱泱大国、对我们这一民族的思考,这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如何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怎么做成为新课程中的弄潮儿,走在新课程改革的浪尖上?我认为我们要多读书,多钻研。如果学生是一只鸟,我们要给他的不是一个鸟窝,而是广阔的天空;如果学生是一条鱼,我们要给他的不是鱼缸,不是小溪,而是宽广的江河、辽阔的大海。新课程给与我们的是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给予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与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5:25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有感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听了周炤莹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上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周老师的教学设计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周老师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我觉得这样的结构处理比较得当。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其次,这节课知识与能力互相成长,有思维宽度。在圆明园的平面图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有理解和想象,还有地理常识性知识,通过图例将“众星拱月”的建筑布局展现在大家面前;园中珍奇文物,让学生用不同词语表达出来,还因“时”制宜让学生做了“西洋景观”的随文小练笔。



第三,周老师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图片、短片,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辉煌,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学习兴趣,热爱祖国遗产的情感,与此同时为圆明园的毁灭做铺垫。



稍觉遗憾的是,本堂课教学中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有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但在情感上还没有上升到对侵略者的愤怒和仇恨,还可再进一步引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5:38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有感(执教窦桂梅)

一堂动人心魄、荡气回肠的语文课结束了。不,不是结束,是催生了所有上课的学生和听课老师的深层思考:英法联军毁灭的究竟是什么?而他们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圆明园”这个符号带给我们的是怎样的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怎样把孩子们引领上一条个性充分发展的金光大道?

  窦桂梅老师是“新生代”特级教师的领军人物。她首倡的“三个超越”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先进理念,在全国小语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次展示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原有基础上又是一次飞跃,是一堂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阅读教学课。

  这堂课,概括地说,就是从新课程观的高度,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通过熏陶与体验,理解与扬弃,感悟与反思,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主题学习中获得质的提升,从而夯实学生语言文化的根基。这便是窦桂梅老师所倡导的“主题教学”。

  一、走近圆明园

  课前学生阅读了两篇课文,一篇是《圆明园的毁灭》,一篇是《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上课伊始,学生的学习热情便被点燃了。“英法联军把金碧辉煌的圆明园抢掠一空,焚烧殆尽,真是强盗行径。”“我读了两篇文章感受是两个字:悲愤,无比的悲愤与愤怒。”“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变成了断垣残壁,一片废墟,让人痛心不已。”学生在读书中真的动了感情。

  窦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有关资料知道圆明园占地约458.9公顷,有一万多个礼堂这么大。学生感受到课件上显示的废墟在风雨中已经伫立了144年。学生低沉而缓慢地诵读:“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学生开始领悟课文上的这段话:“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说:“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才有不可估量的损失。”学生真正把书读进去了。便从“走近圆明园”升华到“走进圆明园”了。

  在这里,把文本整合成一个三维立体的“集成块”,学生在阅读同一主题下的系列文章,多角度获取信息。在同一主题的语境中发展学生的语言与思维,获得审美的情感熏陶。这充分显示了窦老师“主题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走进圆明园

  学生默读2、3、4自然段,画出了一系列的关联词,如“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有……还有……”等等。学生在读书中掌握“众星拱月”是怎样的布局,“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是什么形态,“诗情画意”“幻想境界”是何等美妙,“名人字画”“奇珍异宝”又是多么珍贵。在此基础上,再读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文章的前5段,学生被那“恍若月宫”的情景深深陶醉了。此时,只有此时,学生才真正在语言文字的载体引领下,走进了圆明园。

  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理直气壮地告诉自己,也告诉世人:“圆明园的价值在祖国文化史上是不可估量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可是,当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之后又是怎样的情景呢?窦老师引导学生结合资料领会“统统”掠、“任意”毁、“放火”烧的强盗行径和野蛮罪行。此时,窦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屏幕上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所有珍宝都化为灰烬,大火烧了30秒。没有任何声响和音乐,学生的心缩得紧紧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是8640多个30秒啊!在老师的引读下,刚才板书的“有……也有……”等词语间,老师加上“没有……也没有……”的没字,这种强烈反差,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痕。当屏幕上出现李大钊的诗句“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时,学生对侵略者的罪恶痛恨有加。

  在这里,主题教学的流程就像在一幅伟大画作的框架中,整体把握,不断积累,螺旋渐进,逐步沉淀。包括语言材料、结构样式、人生体验、情感态度方方面面有新的突破。“三个超越”有人误认为是不要教材,脱离课堂,抛开教师。根本不是这个意思。正是在以文化为教学主题的引领下,教材要整合,在课堂上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文本中积累文化知识,获得情感体验,丰富人生涵养,使师生的生命活力得以最大程度的激发。这样的超越正是对学生成长真正负责任的体现。

  三、走出圆明园

  再读课文开头段,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日子:1860年10月6日。就是从这一天以后,圆明园被摧毁成一个废墟。还有什么?什么都没有了!(把黑板上所有字迹都擦去,稍留残迹。)留下的是愤怒,是泪水,是叹息,是奋发,是立志……“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果历史可以改写,回到144年以前,假如你是皇帝,假如你是大臣,假如你是守护的士兵,假如你是北京的普通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的暴行,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在深入人物内心的体验中,进一步领会文本的深刻内涵。)当学生从资料中获知有一种传说——火烧圆明园的带路人竟是著名诗人龚自珍的儿子——龚橙,这时学生们从心中仅仅是“仇恨”和“愤怒”吗?这时“圆明园”这个符号在你心目中又是什么?学生答:是耻辱,是警示牌……

  在这里,主题教学的另一个层面——自省,进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自省,即人格或个性的养成,是语文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它不是把语文教学视为思想灌输,而是引导每一位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个人的独特感受,走上文化积累和精神成长的快车道,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25:56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听课有感(执教王崧舟)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这话,在听了王崧舟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我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的毁灭,旨在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涉及的史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

  从课题可见,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这课书的教学重点、难点和情感基调的把握是比较难以协调的。一般的教师可能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大致会有这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但是,这样一来,有什么样的弊端呢?教师让学生一遍又一遍以欣赏的眼光去读圆明园,去感受圆明园的美,而浑然忘记了国耻,忘记了“曾经的心痛”。虽然文字的魅力体悟了,圆明园的辉煌再现了,但是蕴藏于文字背后的深沉的爱与恨被割裂了,透过圆明园辉煌背后的沧桑被湮灭了,这样的教学,让人感受“课堂中不能承受之轻”。其实,这篇课文教学时学生的情感应该处于“爱于痛的边缘”。对于这样的课文,与其让我们的学生陶醉在曾经的辉煌里,不如让我们的学生有更多痛彻心肺的体验。总之,《圆明园的毁灭》既要让学生感受圆明园“美得让人心醉”,更应该让他们体验“毁得令人心碎”。

  曾经看过好多老师的设计,试图在他们的课堂上看出将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但是,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依然没有看到这样很成功的突破。

  但是,就在刚刚结束的全国新生代教师教学观摩上,终于,从王崧舟老师的课堂里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下面,就让我把课的过程大致记录下来。因为课太精彩,也来不及记全,只能根据简单的记录和自己的回忆整理。请王老师和各位谅解。

  一、平淡导入——蓄起满腔的情感波澜。

  王老师的很多课都有一个精彩的导入,《小珊迪》的故事导入,《只有一个地球》的年度人物评选导入,《长城》中的外国元首的题词导入,都给人先声夺人的震撼。但是这一次,他做得很平淡,平淡得以至于仿佛不值得记录。

  师:(深情地)同学们,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

  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我们分明感到,老师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王老师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他们,把心里的话儿蓄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

  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整体感悟——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接着,王老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是我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的不可估量的损失。

  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

  生;两个。

  师:(板书:不可估量不可估量)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悲痛、愤怒、伤心……)

  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

  师: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板书:在两个不可估量后面又加一个“不可估量”)。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略)

  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化为灰烬”(板书)。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

  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让我们读读文章最后一段。

  黑板上出现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不知道各位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王老师开始板书前面两个不可估量的时候,我纳闷为什么要连写两个——这不是重复么?但是当王老师将上述板书全部写出来的时候。我真的被震惊了——触目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

  然后,王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

  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以为王老师处理得比较奥妙。表面上看起来,好象先谈第一段,接着谈结尾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事实上,我以为此处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正如我在本文开头提到,一旦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王老师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是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深情追忆,抒发曾经的自豪之情

  紧接着王老师抓课文第三段,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辉煌”。妙在何处?其一,问题精妙。王老师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有”;接着王老师又问,要写尽圆明园,得需要几个有啊?学生说无数个有,然后王老师请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说说为什么需要无数个有?学生从“饱览”、“幻想”、“古人诗句”“……”等地方找出了七条理由。在此基础上,王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几个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王老师配上课件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漫步园内……”,有了课件和王老师的范读,学生马上很投入地读了起来。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第二浓淡适宜。叶圣陶先生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阅读,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出问题,今学生思之,思之而不得,则为讲明之。”“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王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四、拓展阅读,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关于圆明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提问,主要内容是对强盗的质疑,对清政府的质疑,关于圆明园的其他一些问题5-6个)

  师;王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是我在网上下载并整理的,能解决大家的部分问题。

  生(读课外材料)

  以下为师生就一些让人震撼的数字进行对话交流。比如,圆明园生肖塑像的铜首,拍卖价将近一亿人民币。比如圆明园是世界上化时最长的园林——151年。等等。

  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神情激动。

  这个板块,王老师也处理得甚为巧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圆明园的深沉的爱。

  五、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

  师: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无情地烧毁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片终,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并响起《江河水》这首比较伤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把火烧掉了什么?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写得很有激情也很精彩,无法一一记录。还是等哪个看过录象的有心人来补充吧。)

  这个片段是本课教学的最亮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高潮。王老师在前面几个板块的铺垫和渲染的基础上,学生对圆明园的美丽已经有深刻的体验,而这样美得让人心碎的东西却被无情毁灭,学生一直被“压抑”(事实上是王老师有意在蓄情——蓄是为了更好的喷)的情感,终于有了喷发的机会。面对强盗的无耻行径,面对清政府的昏庸无能,面对美的东西瞬间遭毁,学生情动于中而发于外,其强烈的情感如黄河之水,飞泻而下。

  《圆明园的毁灭》,王老师诗意教学的又一新亮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5: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