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33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教后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痛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别具匠心。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的优秀篇章。

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有得有失,先谈一下所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课文中的字词教学要抓重点难点。对于五年级的孩子,课文中的生字词不可面面俱到,每个都讲到。而是对于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字音、字和词语讲解即可。例如,这篇课文字音注意:估量的“量”在这里要读第二声。玲珑剔透的“剔”要读第一声。词语重点讲“众星拱月”,要结合课文来理解,这个词概括出圆明园的结构布局。词的字面意思是“拱:聚集、环绕。像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教学时我问:文中的“星星”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许多小园”。这里的月亮指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这个词语的意思在本段的意思就是: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环绕着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的周围。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而且对圆明园的布局也了如指掌。

2.了解文章的结构条理。这篇文章条理清晰。教学时,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之后,从观全文,学生发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概括阐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与文章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首尾呼应。作者的痛恨、惋惜之情跃然纸上。第二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文物的珍贵,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第五自然段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了圆明园毁灭的经过。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课文内容,又可以教给学生布局谋篇的方法。

3.结合资料和观看《圆明园》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的屈辱历史,告诫学生勿忘国耻,振新中华。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圆明园被毁坏的历史根源,学生查阅资料得知:自清代中叶,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已大大落后于西方,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840年(道光二十年)西方殖民主义者挑起侵华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随后国内又爆发了反抗清王朝统治的“太平天国”。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迟迟不定战守之策。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清军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

4.让学生写读后感。教学本课后,学生情绪高涨,义愤填膺。不仅对圆明园的毁灭痛心不已,还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极度痛恨。我见此情景,问道:“同学们,屈辱的历史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我们不仅仅是痛心,更应该是觉醒,让这样的历史悲剧不再重写,那么作为今天的少年我们应该做的是什么呢?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把读和写结合在了一起。

  没有完美的课堂,只有遗憾的教学,这节课后也有不足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

   1.对于课前查阅的资料。学生仅仅停留在从电脑上机械的打印下来,不会有取舍的巧妙运用。改进办法,课堂上不允许念资料,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2.有感情的朗读还不够到位。特别是“对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认识不够。所以,惋惜之情没有读出。今后加强朗读训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7:45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反思
《圆明园的毁灭》,这是一篇讲读课文,要求通过朗读、学习,想象曾经的圆明园辉煌的景观,了解它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是介绍“圆明园的辉煌的过去”在设计这部分的讲读内容时,我抓住课文中的三个评价圆明园的句子“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让学生依序朗读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在读中思考、想象。

     因为当年的景观早已不复存在,在做课前的准备工作时,我安排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资料,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圆明园,并思考课后练习题。在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找出文章该段落的重点句,然后展开想象,了解文字介绍中的圆明园。当学生逐渐梳理出文章层次与想象空间后,再借助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深文字印象。

    我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圆明园曾经是一座怎样宏伟与丰富的建筑,对孩子才会有震撼力与感染力。因此该课时主观的朗读与课件直观的音像图片资料双管齐下的教学手段非常重要,相得益彰。当同学们对祖国的壮丽山河与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对祖国丰富馆藏,杰出艺术品发出声声由衷的赞叹时,再顺势导出圆明园的毁灭这一部分。课前搜集准备的资料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的原因不再陌生,但学习有关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前期准备工作,经过读与看,充分的酝酿后使学生完全地领悟了为什么老师说,圆明园这三个字是国人心中永久痛,文章中介绍说它的毁灭也是世界文化史不可估量的损失。这样才能对圆明园的毁灭最深刻的感触,对英法侵略军可耻行径感受愤怒与屈辱。

   学习完课文,学生纷纷表示对英法联军的愤怒恨,与对当时国力软弱乏力的痛心。接着,我设计再次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看现在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告诉学生们回首历史,让人扼腕叹息,除此之外,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昨天,今天,与明天,还能做些什么?由此引导学生记住国耻,明白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富饶,国力富强,才能够避免这一耻辱重复上演。最后,我要求学生全体起立,摸着胸前的红领巾,对着课件显示的总结语起誓:勿忘国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节教学课,针对我班学生朗读平读,唱读的不良习惯。我注重要求学生朗读时注意找出重音、停顿、快慢与情感的变化。并亲自示范朗读,使学生较快地了解到朗读中如何将情感的渗透与读的技巧相糅合,逐步养成良好的朗读意识。并在教学中,注意教师引导语言的风趣与形象,使学生感兴趣,有兴趣,听得入耳,形成师生良好的互动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8:02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的教研课是《圆明园的毁灭》。这是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我执教的为第一课时,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①学习生字词;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领悟表达上的特点。为了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为深度领悟课文作好必要的铺垫,我特意布置学生观看了《火烧圆明园》的视频,了解相关的中国近代史文字资料,并熟读课文。

    教学主要采用讲读法,以读为本,读悟结合。教学步骤大致如下:第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让学生谈谈对圆明园的毁灭了解多少;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第二,整体感知,批文入情。引导学生把心放到字里行间,体会文章里强烈的思想感情。第三,变序教学,体会“毁灭”。通过看补充资料,和抓住关键词语品读的方式,体会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第四,回首前文,体会“辉煌”。引导学生抓住要点,把几段话读成一句话;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画面,想象当时圆明园辉煌的景象。第五,前后照应,领悟表达。重点探究: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学生体会:越是美好的东西损坏了,越显得可惜、可恨!把美好的东西损坏,就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不仅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的!

    在实际教学中,我感觉做得较好的地方有:第一,以情感带动语言文字的学习,以语言文字的学习促进情感的深化。在学生预习以及课堂朗读的前提下,我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后心里什么滋味,学生说出了“气愤、惋惜、难受”等词语;接着变序教学第五自然段,通过揣摩动词“侵入、闯进、掠走、搬运、破坏、毁掉、放火”和副词“凡是、统统”,廓清侵略者的强盗嘴脸,认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然后再让学生读此段,学生的感情更加强烈,气愤、惋惜之情自然流露出来。第二,从抓住段落要点和根据语段想象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语感。请学生默读第二至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要求学生抓住要点,把一段话读成一句或者把几段话读成一句话。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画面,想象当时圆明园辉煌的景象,并结合图片理解“众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蓬莱瑶台”等词语。第三,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比较民主、机智,反馈比较及时,点拨比较到位,评价比较中肯。

    课后,东校区和年级组的老师进行了简要的点评。他们提出如下宝贵意见和建议:第一,对于吴唤同学突然提出的那个问题(在英国侵略者的描述中,为什么把入侵圆明园的罪行说成荣耀),我听得不够准确,应答不到位;应该要说明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第二,变序教学值得商榷。学生没有充分感受到圆明园的气势宏伟和价值连城,对侵略者之恨、对毁灭之惜可能感受没有那么深刻;可以这样做:或者顺其自然先学“辉煌”部分,再学“毁灭”部分,或者补充部分资料,让学生了解一些奇珍异宝流散在世界各地的情况,也许学生的情绪体验会更深。第三,对“辉煌”段的学习是不到位的。主要是读得不够,这么美的文字,只是安排了默读、自由读和个人读(2人),读得较少;还有读和悟结合不算合理,最好先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重要词语即景点,再提炼要点,抽象出一两句话,这样从易到难,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

    非常感谢同伴的真诚帮助。我个人还觉得在选材方面也存在问题:如果是第一课时,则内容太满,不可能也没必要把“毁灭”段和“辉煌”段一网打尽,否则就顾此失彼,重点不明。如果选择第二课时,就可以在整体复习的基础上,轻轻回顾一下毁灭段,再重点学习“辉煌”段,甚至让学生把三、四自然段熟读成诵,这样就比较合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8:14 | 只看该作者
附录: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   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情感,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圆明园资料或观看《火烧圆明园》视频。

2、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词语。

    1、师口述:有些历史是永远不会忘记的,圆明园的毁灭就是这样一段历史。今天,我们以语文的方式来学习和感受这一段历史。

    2、师生书写课题:圆明园的毁灭。师提示写法,生齐读课题。

    3、课件出示词语,请一生带读。

宏伟 瑰宝 举世闻名 皇家园林 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侵入 销毁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蓬莱瑶台

二、整体感知,批文入情。

    1、师导读:把心放到字里行间,自由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里强烈的思想感情。

    2、交流:读了课文,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有什么感受?

   (预设:愤怒、难受、仇恨、可惜,并板书)

三、变序教学,体会“毁灭”。

    1、师导读:读哪一段时你最恨,最怒,最难受?(预设:第五自然段)那好,让我们把那种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读出来。

    生齐读,师小结:不错,同学们已经把最难受、最可恨、最可气的感情交织在一起了。

    2、师出示课件:侵入、闯进、掠走、搬运、破坏、毁掉、放火,并要求学生圈出这些词语,问: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动词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动词最大的特点是生动,刻画出了侵略者的强盗嘴脸。

    3、师出示课件,如果去掉括号里的词语,和原来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生回答,师点拨:这些词语反映了侵略者的贪婪、残暴、兽行,去掉后程度不一样了。

    4、师引读:谁来读这一段,把侵略者的贪婪、残暴读出来?

    生读后,再师引读:看,她的难受、仇恨和愤怒都写在了脸上,这是对帝国主义强盗的控诉!大家像她一样读!

四、回首前文,体会“辉煌”。

    1、师出示第一段,口述: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作者有这样一段议论,你赞同吗?为什么这样说?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至四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回答。会读书的人要善于抓住要点,能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甚至把几段话读成一句话。

    生默读后,交流,师引导用自己的话或用书上的话回答。

    2、会读书的人,除了把一段话读成一句话之外,还要会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画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当时圆明园辉煌的景象。

    3、交流:哪些词语让你眼前出现了画面?请圈出这些词语。然后在画面的帮助下理解,如:众星拱月 玲珑剔透 奇珍异宝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蓬莱瑶台

    4、师引读:如果圆明园现在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你会以怎样的心情,什么样的语气读三、四自然段?请大家练习朗读(根据时间确定),然后请两人分别读这两段。

五、前后照应,领悟表达。

    1、师问: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师点拨:越是美好的东西损坏了,越显得可惜、可恨!把美好的东西损坏,就是一个悲剧!这个悲剧,不仅是中国人的,也是全世界的!

    2、师引读:世界上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被英法联军掠走了,毁掉了。记住我们的国耻!记住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记住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读——

    (生再读第五自然段。)

    3、练笔:你有什么话想说?先想一想,再写下来。能写一句是一句,能写两句是两句,能写一段是一段。

    放音乐,生练笔,有时间作交流。


    板书:

                21 圆明园的毁灭

               愤怒 仇恨 可惜 难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8:31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反思

付金芳

《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我分了这样几个教学过程。

1.     读课题导入

出示圆明园的图片,“圆明园”中有两个yuán字,那怎么记住呢?接着就课题进行质疑,这么完美的一座皇家园林怎么会毁灭呢?又是怎么毁灭的呢?接着进入课文的学习。

2.     品读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课题是“毁灭”,可写毁灭的只有第一段和最后一段,那中间三段又是写什么呢?让学生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在这一环节,学生并没有找到文章的关键句: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后来反思,一是没有要求学生通读课文。这篇课文一共5段,而且不是现阶段教学的单元(现在在讲第三单元),学生读得少,对课文没有整体把握,很难找到关键句。最好是点名让学生读,边读边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图片解释其中的词语,如众星拱月、玲珑剔透、蓬莱瑶台等。读完一段,提问学生这段说的圆明园的什么。读完这三段后,再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在细说圆明园建筑宏伟时,提了一个问题,圆明园里有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了7个有,即:

有…也有…

有…也有…

不仅有…还有…

这样的板书将长的段落变短,帮助学生背诵。

在“艺术宝库”一段,也只写了四个字“上自…下至…”。从先秦到清朝,经历了秦、汉、唐、宋、元、明、清几个朝代,中间跨越了2400多年,想想又有多少名人书画,又有多少奇珍异宝?

历数圆明园的辉煌,其实都是在为毁灭奠基。这一切的辉煌,都只存在于那一个历史瞬间。因为一把火,所有的宏伟建筑化成了灰烬;因为一把火,所有的艺术珍品灰飞烟灭。那里的文化不再,那里的历史也就这样沉淀在一堆废墟中。

面对这样的一个废墟,你会想说什么?

学生有的说想重建圆明园。可是重建的只能是躯壳罢了,就像一个人自信心什么的完全被摧毁了,只徒留了一副躯壳,就像宛如行尸走肉。保留这一片废墟,前来瞻仰的后人可以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想象这里的辉煌,在北国肃杀的秋风中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后记:学完这篇课文后,有两位同学写了《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的周记。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如果我是在建圆明园的时候出生的,做的事情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觉得是值得的。我不知道对清朝的皇帝是感谢还是恨……

还有一位同学这样写道: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柱子了,一切美好在一瞬间变成了灰烬,一个美好的梦在一瞬间随着风,被吹走了,变成一个恐怖的噩梦。

老师读到这里,也已泪眼婆娑,能在学生心里留下哪怕轻微的印记,也是欣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8:41 | 只看该作者
《圆明园的毁灭》反思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9 10:18:51 | 只看该作者
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以一当十,以点代面。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第九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圆明园是怎样一座园林,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通过一美一惨,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一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凭借教材,我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原因有两个:    第一,昔日的圆明园已不复存在,其精美、壮观上能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去品味、感受。因此,将其确定为教学重点,使其成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佳落脚点。只有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才能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    第二,只有“爱之深”,才会“恨之切”。课文第二部分内容教学的成功可为“毁灭”部分的教学埋下伏笔,以爱激恨,从而化难为易,达到使教学结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基于以上解读,我制定以下四点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文中“损、皇”等14个生字,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举世闻名、众星捧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的意思。    3.品读第2、3、4自然段,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教学重点是在品词析句中了解和感受圆明园过去的辉煌,激发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圆明园的毁灭》内容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以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为基础,教学中主要以“学”为中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识。    在使用补充材料的时候,我始终牢记一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圆明园的深沉的爱。    这节课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如圆明园的面积有5200亩,这个数字对于学生来说是个抽象概念。为了让学生有个具体的感知,我把圆明园的大小与学生最熟悉的校园大小作比较。    圆明园已从人类社会中消失了,昔日的辉煌已无法再现。这无疑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了让学生切实有效地实现对当前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主要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了一个信息量大且颇具人文色彩的环境来辅助教学。上课一开始,呈现给学生一段视频,再现了昔日那繁华辉煌的圆明园,再配上雨果那诗意的语言“用雪松做骨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建神殿,那儿造后宫,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黄金,施以脂粉。清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神庙,是宫殿。”然后呈现的是火烧圆明园后只剩的那几根残垣断壁。强烈的视觉反差在学生心里激起了无比的悲愤,很好地铺垫了学习本课的情绪。学生禁不住问:昔日的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皇家园林呢?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带着一串问题,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下子高涨起来,教学变“要我知”为“我要知”,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对这节课的朗读训练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时我不再是干巴巴地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而是让学生一边欣赏美丽的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平湖秋月、武陵春色以及西洋楼等景点图,把学生带入了美不胜收、引人入胜的仙境,给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把学生的感官充分地调动起来了,他们面对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读出了赞美、自豪之情,面对圆明园的毁灭,读出了痛惜、仇恨之意。   (二)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要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来收集信息,运用信息。课前我没有明确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但在教学时,对那些主动从课外获取资料和信息的学生我及时表扬和鼓励,第一课时结束时我又设计了一个作业“搜集并整理资料”。我说:“课前部分同学已查过圆明园的相关资料,老师这节课呈现给你们的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也是我搜集来的。查找课外资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了解很多课文里没有提到的知识,对我们理解课文也能起到帮助的作用。本单元的导语中也明确提出‘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运用。’同学们课后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自由选择展示的方式,可以用表格、图片或文字表述,能干的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下一节课再展示交流。”这样的设计,有效地体现了课堂学习延续,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在这堂课上我感觉自己还是比较投入的,但学生表现不是太好,发言的积极性也不高。原因是没能让学生更多地与文本接触,对学生的预习能力估计得过高。本以为五年级的学生读通课文没问题,因此课堂上没能让学生初读感悟,学生读得不够多,朗读的形式较单一。再加上本课的时代背景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能入情入境。怎样利用课堂中的40分钟,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是我今后努力的目标。    还有在教学时提问的指向性不够明确,造成部分学生不知所措,当看到学生的表现不是我预设的,显得有些着急。在教学设计时安排的容量较大,这也想教那也舍不得放弃,可短短的40分钟毕竟有限,今后要努力从教学的有效性入手,以一当十,以点代面。     

      通过这节课我体会到有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了解、对教学环节的安排等,有太多的内容需要把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4: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