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教学过程: | | | | 1、 通过谈话导入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 提示学生思维, 引导学生观察。 3、通过质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 1、 讲:谁能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你去过的并且是最喜欢的地方?(1分) 2、 讲:谈谈你看后的感受?(1分) 3、 讲:猜猜这是哪里的景色。(指名回答) 4、 讲:这几幅图片上所展示的美丽景色,是曾被称为 “人间天堂”的 “万园之园”。只可惜那些美丽的景色如今已经烟消云散,被一场无情的大火化为灰烬,你们现在知道它是哪里了吗? 5、 出示课题,进入本课的学习。(1分) | 1、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准备作答。 2、 认真观看大屏幕。 3、 学生回答。 4、齐说“圆明园”。 | 屏幕上出示几幅圆明园景色的图片。 (注:以前的景色图,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 | 要求学生点击进入多媒体课件“老师的话”单元。(1分) | | | 1、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2、 创设问题情景,置疑问难,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教师帮助梳理,确定本课所要突破的重难点及学习主题。 3、 力图体现“以人为本”、“学由疑开始”、“以学定教”真正的把教堂还给学生。 | 1、 要求学生点击进入“课文学习”单元,初读课文。 2、 教师指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3、 帮助学生归纳所提出的问题。(5分) | 1、 学生点击进入,认真的阅读课文。 2、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并准备提出问题。 3、 提问: (1)圆明园为什么会被毁灭? (2)为什么说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 (3)为什么说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等) | | 1、 提供网络资源,网上自主学习。 2、学生利用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圆明园的毁灭》课件进行学习。理解“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要,查询自己所需资料,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 1、 教师向学生提供“课文学习”、“名园辉煌”、“开阔视野”、“网络世界”几个单元,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答案。 2、 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给予指导与帮助。 | 1、 学生认真浏览、阅读课件及网络上的内容。(5分) 2、 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阅读相关的课文段落,通过课件中的超级链接,图片以及上网搜索等方式学习。 3、 通过课件中的超级链接,自主学习,理解重点的词语。如:“众星拱月”、“金碧辉煌”、“亭台楼阁”、“平湖秋月”、“武陵春色”等。 | 多媒体课件中“课文学习”、“名园辉煌”、“开阔视野”、“网络世界”几个单元。 | 在网上展开小组讨论:在小组合作的氛围下,通过合作完成“牛刀小试”中的任务或者PowerPoint 幻灯片的制作,达到巩固已学知识的作用。 | 1、 讲:我们下面可以分组学习,选择你最感兴趣的地方。可以按照“牛刀小试”单元所提的问题去做。也可以自己发挥创作。例如:PowerPoint幻灯片来汇报你的学习成果等。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参与小组内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作品。 | 1、 自由组合,围绕共同的角色合作学习,有组织的收集资料,讨论,各抒己见,制成文字作品或者PowerPoint幻灯片,准备向全班汇报。(10分) 2、小组内同学团结协作。 |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中“牛刀小试”单元、 互联网络。 | 1、 展示学生在小组内的自学成果,学生间也相互分享各自的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学习的目的。 2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为下文“被毁”集好强烈的感情基础。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增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感悟。 | 1、 讲:同学们,下面就请你们暂时忘却自己学生的身份,把自己融入你所选择的角色中,尽情的挥洒你对这座古老园林的热爱之情吧! 2、 教师作为其中的成员参与交流。适时的对课前置疑,学生介绍做好点拨的作用,以确保学生交流的有序性以及课文教学目标的实现。 3、 讲:看到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也看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作为中国人的你,你想说些什么呢? 4、 指导、评价学生的朗读。 | 1、 小组推荐伙伴展示小组的作品,并做好角色的扮演与讲解。 2、演示并说明讲解自制的文件。(6分) 3、学生畅所欲言,把情感推至极点,赞叹圆明园的美,钦佩古代劳动人们高超的建筑才能,萌发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3分)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分) | | | 面对强盗,清政府的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的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 | | | 1、 直观再现当时真实的情景,形成表象,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明白“国弱则人欺”的道理,进而将内心的愤怒和伤痛,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发泄至极点。 2、 理解“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的原因。 | 1、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2分) 2、 讲:同学们,录像中所展示的是一段真正的历史,圆明园是建筑史上一个奇迹,一个神话,可就是这样的一座具有传奇色彩,耗资巨大的皇家园林却毁在了侵略者在1860年10月6日的一场大火中,圆明园为什么会毁灭呢? | 1、 学生观看录像。 2、 学生看完录像,听老师的讲解,用语言表达心中的愤怒之情。 3、 学生各抒己见,说明圆明园毁灭的原因。(2分) | | 1、帮助学生总结全文,理清思绪,点明课文主旨。 2、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结构。 3、利用Word文档,让学生记录下自己的心情和所想,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 1、 讲:圆明园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所以,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告诉我们:(引读) 2、 提问:通过朗读课文,在文章的写作结构上,你体会出了什么? 3、 讲:圆明园被烧毁了,这个损失确实是巨大的、无法弥补的。如今,144年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了,圆明园的废墟始终屹立在那里,它记载着帝国主义侵略者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记载着中华民族那段饱受屈辱的苦难历史。如果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就写下来吧! 4、 结束语,点明课文主旨: 忘却历史就是背叛,为了让火烧圆明园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让我们时刻记住“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 1、 学生读文章第一自然段。 2、思考回答。(先总的说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然后写了圆明园的昔日辉煌、珍贵收藏。最后写了圆明园的毁灭。)(2分) 3、完成Word文档。 (时间机动) 4、附和“振兴中华!” | |
六、教学设计思想: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思路,在我的教学设计上试着尝试教学方式的革新,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力的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掌握最大限度的知识量。 力争在学生的学习方式上有重大的改变,从传统的学习方式转向现代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首先是让学生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越学越想学、越爱学,这样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其次,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都有一种表现自己独立学习能力的欲望,在教学的设计上,发挥学生在现代学习方式中的独立性,给学生提供供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第三、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在“课文学习”一项中,考虑到这一点,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的掌握程度去查询、浏览自己切实需要的知识。避免出现“一刀切”、“一锅煮”、“吃不饱”、“吃不了”传统学习方式的现象。第四、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因此我在设计上重视学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不仅用自己的脑子思考,而且还要用眼睛看、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第五、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最后,《语文新课程标准》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门槛,要求学生乐于将自己想说的写出来,愿意与人交流。于是,在教学设计上,我摒弃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不受限制,可以自由表达,并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七、自我评价: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多媒体课件之上的。其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尽可能的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课件资源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并且希望学生在这一节课中,不仅能够学到语文知识,多了解有关圆明园的历史、风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同时,也希望把语文课和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够把在其他学科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