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04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研课《慈母情深》听课感想心得记录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4: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慈母情深》评课
《慈母情深》是经典的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表现了母亲的慈祥、善良,以及“我”对母亲的敬爱。但是离学生的实际有一定距离了,要打动学生,使学生要有效的接受,感染和内化,不是件容易的事。听了金老师执教的《慈母情深》一课,给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娓娓道来,深深地渲染了情感。

    金老师的语言柔和、充满感情,对整个课堂起渲染的作用。始终有一种感动在空气中汩汩流淌。金老师的语言机智,充满了鼓励很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学生一起入情入境,以情生情,以情促知。金老师的文学语言功底深厚,用贴切的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非常丰富,坐在他的课堂里是一种幸福的心灵体验过程,很佩服金老师深厚的个人素养与扎实的文学功底。

二、深入咀嚼,不断地丰满人物形象。

    课堂上金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学习,如环境描写中“烤”,人物描写中“瘦弱、龟裂”等,让学生通过对表现慈母情深的重点句进行讨论、想象、交流,体会母亲挣钱的艰难,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感悟慈母情深。不仅引导学生感受了人物形象,还渗透了写作方法,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重视朗读,细细地品词悟句。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训练形式,是最直接、最常用的语文实践活动。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情真意切,很适合感情朗读。金老师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正是以“读”为突破口,将“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始终。比如,在学习重点句“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一句时,不仅没有简单地让学生去体会文字,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写法,比较写法的表达效果,这样由学生自然生发出的感受,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母亲的疲惫和艰辛后,进行感情朗读;在学生理解了体现母亲辛劳的其他句子后,金老师引领学生又回到这一句上,再练习朗读,体现了读、悟的层次性。他在无声处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

    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无疑读懂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容,化无声语言为有声语言,体会到了母亲挣钱的艰难,体会到了慈母情深,也感悟到了作者对母亲的那份孝心、那份敬重。金老师引导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通过文字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又学习作者的写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5:29 | 只看该作者
《慈母情深》评课稿
                                                                                            教师:方孔全
                                                         评课人:赵伊野
方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读文悟情入手,充分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生情,在读中体会。通过感情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知道在享受母爱的同时还要关心母亲。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学三维目标之一,但要悟出“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的深刻道理并不容易,所以教者在启发学生情感上下功夫,以情为基础,学生主要运用以读的学习方式为主线贯穿始末。在朗读中,学生有多种读的机会,自己读,同桌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在朗读中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品味着课文中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爱意,方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有与文本产生共鸣的途径。
其中,我还接触了一个在此之前没注意过的概念——语文意识。课堂上,方老师向学生问道:“你们一定注意到,我将‘深’加了着重号,知道为什么吗?”我想,方老师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提醒学生留心文章的语言文字,抓词眼。语文意识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自觉的关注,它是培养语感的关键,也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关键。语文素养提高了,就能达到语文教学的根本、终极目标了。整堂课,郑老师,引导学生抓文中的语言文字、重点词句进行朗读、感悟。如让学生理解“慈母情深”,方老师说:“慈母情深就藏在字里行间,你能读读、找找,把它工工整整地划下来吗?”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明白“深”字就藏在“震耳欲聋”的声音里。
方老师用诗意、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学生从读准句子到理解词义,让学生在螺旋式上升的诵读中,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意象在心底扎根,把慈母的深情表现的一览无余。
方老师手中仿像有一根无形的指挥棒,抓住对母亲的特写,让学生反复回忆、比较记忆中母亲的样子与此时所见的母亲的极大反差,让学生深刻体会母亲的深情。
方老师更是导引学生一读再读、比较品读,披文入情,让学生感悟母亲的“深情”还藏在四个“立刻”中、藏在母亲“塞”钱的动作里、藏在“我”的成长中。他都在无声处渗透着语文意识,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深刻地体会母亲的情是深沉的、深厚的、深刻的。
这节课,学生在学习方法上运用很适宜,我很敬佩老师的教学安排,老师的教学艺术,我认为是很值得我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5:39 | 只看该作者
(原创)《慈母情深》评课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5:53 | 只看该作者
     听了杜丽娟老师的这堂课,我感觉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上课时,伴随着幽幽的诗歌朗诵,杜老师那充满神情的朗诵早以把我们带到了感情的王国里。“用情之深”是读了文章后我们对梁晓生笔下母亲的评价,同时又是对郑老师这堂充满激情的课的最好的概括。

        一、闪光点
1、充满激情
教师的激情,是一堂好课所需具备的条件之一。整堂课杜老师始终拉着一条感情之线,让学生尽情沐浴在母爱的伟大中。我们提倡课堂要有生命活力,要把课上成动态的、情态的语文课堂,那么首先教师得激情投入。杜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整堂课,执教者,学生,听课者,无比被这深深的母爱所包围着。
2、重点突出。
A、扣词品味,丝丝入扣。       诗有诗眼,文有文眼。本单元的提示告诉我们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杜老师选择对重点词语的品味,选择准确,到位,丝丝入扣,如4个“立刻”、“塞”的教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合了学生阅读的感受,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B、读中悟,悟后读。
一次次杜老师用自己那深情的语言带学生走进课文,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感受,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解读,如:“塞”,仅仅塞的是一元五角钱吗?她塞的是什么?深入的理解,让学生感受到那份伟大的母爱,最后通过自己一次次深情并茂朗读,完成了自己对这份亲情,母爱的诠释。
开课时那段诗歌,杜老师的范读与课末学生朗读完美呼应,从那洋溢着亲情的课堂中,我们听课者体会到学生真正从文中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亲情的可敬!

       二、一点小意见:
板书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要背对学生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6:24 | 只看该作者
《慈母情深》听课感受  有幸聆听了王崧舟老师指教的一节《慈母情深》一课,说实话,也令想起了自己的母亲,也令我有了一种“鼻子一酸”的感觉。这篇朴素而又平实的文章,在王老师的课上展现出人世间最平凡而又伟大的挚情。沉醉于这份平凡,感动着这份真实,沉醉于这诗意的语文课堂上,感动着大师带给我们的震撼。王崧舟老师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他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语文意识就是对语言文字的自觉的关注,教师要处处引导学生思考、品读。王老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我为何“鼻子一酸”这一关键处品味涵咏,回环反复。让学生感悟到母亲的“深情”藏在这震耳欲聋的工作环境中,藏在母亲的外貌神态里,藏在四个“立刻”中,还藏在母亲“塞”钱的动作里,藏在“我”的成长中。教师抓住“震耳欲聋”这个词语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朗读——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你什么感受?从文本中寻找依据,这样的噪声一课都没有停止过。复沓朗读,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学生,“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背后所包含着的不简单。王教师对“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的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慢镜头的回放,仿佛让我们亲眼看到了这位母亲。教师对学生语文意识的培养也就藏在这个慢镜头里。让学生抓住字眼、词眼,反复推敲,体会慈母的深情:“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背,怎样的脸,怎样的眼睛。”学生在想象中走进文本,来到了母亲身边,用心去观察。然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体会“那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背、脸、眼睛应该是什么样的呢?”那是挺直的,坚实的背;那是白净,有光泽,溢满青春的脸;那是炯炯有神,清澈的,会说话的眼睛。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每一个词语都撞击着学生的心灵。以情带读,读中悟情,一次又一次的朗读深化为学生的理解。如今,这些都到哪里去了?消失在了这恶劣的工作环境中里了!消失在生活的重担下了!文中的每一个句子,每一个词语都蕴含着这样丰富的内容,学生在深入体会文本中逐渐形成了语文意识。语文意识也是培养正确、丰富、敏锐的语感。也就是发现文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特别之处。一连写到三次“我的母亲”,每次都把“我的母亲”放在了句子的后面。老师再把我们平常的写法展示出来,让学生朗读,体会。作者反复强调我的母亲,这还是我的母亲吗?我在疑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端详过我们的母亲。正是这时教师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而其后的让学生对着在震耳欲聋的环境中工作,挺着瘦弱的、弯曲的脊背、毅然地将钱塞在我手里的母亲说几句心里话时,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6:55 | 只看该作者
常平一小的张玉焕老师上的《慈母情深》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感受。一篇略读课文能处理得那么好很是值得称赞。她对与课文重难点的把握,对课堂的驾驭能力给人一种柔韧有余的感觉。那以句带篇,以点带面的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归纳能力,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而且,课堂上的讨论与交流,营造了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学生在研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切磋中激发出创新的灵感,在交流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咀嚼中使母亲的形象更加丰满。其中一些亮点更是匠心独具,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对于“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这个句子的处理,轻描淡写间达到了一种触动学生心灵的效果,非常成功。她把句子的格式变了一下,处理如下:

背直起来了,

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

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我的母亲……

学生都看到了,变魔术般的,句子就变成了一首感人的小诗。通过师生共读,通过感悟,课文的重难点不再是枯燥的知识点,语言文字的魅力也不再抽象不可捉摸……它仿佛一首优美的乐曲让学生的心灵产生着强烈的共鸣。

当好一个语文老师,不仅要有底蕴丰厚的文化,还有有高超的教育智慧,我也希望能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其实,外出听课需要不少时间,还要有机会。如果类似的课堂实录能让我们在课余自己抽时间观看的话,大家都会有所收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慈母情深》听课反思
       教材分析:
                     《慈母情怀》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课文先讲“我”想买一本《青年近卫军》。想得“整天失魂落魄”,可见渴望之极。但一元多的书价,贫困的家境,“我”的愿望难以实现。
                    接着,写母亲给钱让我买书。这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描写了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刻画了一位瘦弱的母亲,贫苦的母亲,辛劳的母亲,通情达理的母亲。突出表现母亲的慈祥与善良,表达出作者对母亲深深地敬意与无比地热爱。
                    最后,讲我终于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读完课文,相信谁都会被慈母情深深打动。这位平凡的,辛劳的,贫寒的母亲,在这件日常生活小事中表现出的深沉的母爱,给人留下了何等难忘的印象。
                              ----摘自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个人见解
                     
                  杜志群老师先用动漫导入设置温馨情感人的情景,让学生在回忆母亲平时对自己的殷殷关切中进入课文,此时学生对慈母形象及内涵有了一定的认知。然后用“失魂落魄”这个词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去探究课文,读课文。找到原因后用课外找的文字让学生明白“一元五角”的分量,了解对我们而言少之又少的“一元五角”对这个家庭的意义,为后文的母亲形象的生动鲜明奠定基础。接着重点看课文中是如何描写作者要钱的,抓住关键的三个句子“我穿过一排派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到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周围几个灯泡烤着我的脸”,“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对着三个句子反复地读,反复地体会,一层层的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慈母的形象淋漓尽致,在每个学生的心目中打上烙印,由此学生的生成一点一点地加深,最后引出母爱究竟是什么。
                     
                  教学思路清晰,一点都不拖沓。我想这一点与杜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有关,她就是要学生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因此杜老师将家庭境况,母亲的艰辛与母亲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放在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教学背景下教学,让学生反复地,用各种形式去读,不管是分角色,还是个人读或是齐读都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那精彩的,充满感情地朗读让人禁赞叹,他们虽然没有朗诵家的风范,却足以让人感到他们内心的跌宕起伏,让听者感动不已。然而当赞叹学生的朗读时,却不得不看到在学生精彩朗读的背后是杜老师那出色的诵读引导,这样一种无痕的指导,不露声色地使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的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文本中人物对话。学生内心感情的涌动在老师的鼓舞下变成了读和说,使整堂课充满了生气与激情。我想通过这堂课在学生脑海中这一位母亲已经难以忘怀了,同时他们也一定会看到自己生活中的母亲,反省自己的一举一动。
                     
                  字词教学也很扎实,抓住三个关键的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从词义到放入文本中理解,也用词来理解文本,使学生对母亲工作的环境和对母亲的艰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慈母形象就能够更好地把握,在内心的感动也会更深。
                  另外杜老师的个人形象在我的印象中也是非常深的,感觉到老师的个人素质与修为都非常的好。我想说这是一位充满激情的老师,《慈母情怀》这是一个好的文本,但是一个好的文本要打动学生,使学生要有效的接受,感染和内化,教师首先要自己先被文本打动,要先让自己动容,杜老师在这堂课中投入了无限的情感,用自己的激情调动了学生充分的感悟。比如当讲到“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杜老师很深情地问:“母亲的手难道只掏出了一毛一毛的毛票吗?”当讲到“我”接过钱时,她又很激动地握着拳头问:“‘我’手里拽着的难道仅仅是钱吗?”老师将自己的感动与深情不遮掩饰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感动更进了一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5:5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