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5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观摩课《落花生》听课记录心得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7: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网站工作室 于 2012-7-17 20:39 编辑

《落花生》听课心得体会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落花生》这一课了,但还是再一次认真地听了陈伟婷老师执教的这一课。陈老师的课很精彩。但这里所说的精彩不是指生动的课件演示,而是来源于陈老师的博学,课堂上的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平淡中,让我们看到了课堂背后,陈老师海量的知识储备。
   《落花生》我也教过,备课时,我也会去查阅书籍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但,我却从未考虑过花生为什么要叫“落花生”,许地山先生对自己所写的《落花生》有多么的钟爱,当年《落花生》发表时引起了怎样的轰动……这些看似与课文毫无关系的话题,在陈老师的口中,都变成了精彩的授课内容。不仅孩子们听着津津有味,就连坐在一旁听课的我,也被深深吸引了。
   “文章不是无情物,文章不是无意言。”有人读《落花生》,仅理解为对花生的赞美,有人却由此悟出做人的道理。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人来读,读出的味道不同;同一篇课文,授课角度不同,课堂效果也截然不同。《落花生》借物喻理,借由花生交给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教学中侧重点,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陈老师的课堂,告诉我们:还可以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落花生》中陈老师主要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去独立阅读、分析课文。运用“比较法”去独立阅读课文。这需要老师的指导,交学生去“渔”。
   《落花生》一课朴实无华,重点突出。教材的训练要求是“分清课文的主次”,但真天要“分清”必须掌握方法。陈老师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认识文章的重点,她根据课文的不同情况,采用了三种比较的方法。
1.比较详略抓重点
在课文“种花生”与“过收获节”、“吃花生”与“谈花生” 的比较中,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详略,详者为重点。
2.比较内容抓重点
在“我们谈”与“父亲谈”的内容比较之中,“父亲谈”的内容更加重要,学生通过比较内容,抓住了重点。
3.比较目的抓重点
在“赞花生”和“学花生”两点中,再找出最重要的,用前两个方法显然无济于事了。老师引导学生看文章的写作目的,于是,“学花生——做有用的人”这一最重点便抓住了。

    陈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但在朴实中又透露着精彩,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犹如喧哗过后的平静,朴实,却激荡人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7:50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听课反思



今天上午我听了朱曼华老师上的《落花生》一课,朱老师首先是简介作者,而后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再梳理文章流程。文章是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的,朱老师首先对前三个部分稍加引导就把重点放在议花生上。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朱老师重点指导学生读父亲的话,从中悟出花生的品质,后来老师花了大量时间引导学习体会如何理解对父亲的话也就是对于做一个有用的人的理解,最后老师还用问题的形式总结了文章的写作方法。

整节课的条理非常清晰,教学任务圆满完成了,但也留给了我们许多思考。

一、教学方法传统

这一节课虽然教学流程清晰,突出了议花生这一重点,但是教学中,老师讲解得很多就显得太传统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而教师仅仅是为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提供各种有利条件的服务者、配合者、支持者的角色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如果老师改变讲授引导的方式,而让学生选择自已喜欢的段落自读自悟,而后师生讨论,效果应该会更好。关于对苹果和花生的认识,我们可以用辩论的形式展开。

二、价值观引导不够深刻

这节课的教学老师能够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最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难点没有突破,即对苹果和花生价值的认识,老师引导得还不够深刻。

这篇文章是老文章了,但老文章在新时代下肯定会遇到多元解读,而老师却没有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去思考。文中父亲的话所倡导的价值观有它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做人要像花生那样默默奉献当然应提倡,但若学生深埋地底待人挖掘却不可取,新时代里竞争如此激烈,需要你勇敢地展示自我,。但也有人会说“是金子总会闪亮”,但我想,那只是对金子而言,它的开性永远不变,注定了它有资本去等待,而人就一样了。我们常说:人生苦短,白驹过隙,如果被埋没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也没有伯乐未发现你,岂不可悲。

对于苹果的认识,我们则要防止学生一味地它到它的炫耀的缺点。其实,苹果是那种既好看又实用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要排斥他呢?更不能拿花生的长处去比苹果的短处。正如一位同仁所说:像花生那样的人生并不是唯一选项择,在这个世界上,在市场经济时代里,有人像太阳那样光芒四射,有人像林中的小树那样静静不动,有人像大海那样深沉,有人像小泉那样清明,但有一点则是相同的,做人要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而不是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

所以我们在引导学生读文章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其积极的一面。

三、文章内涵挖掘不够深刻父亲最后的期望也就是让孩子们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无用的人,其实这句话,有两个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1、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用的人?

这个问题朱老师引导学生说了,有学生就举例说清洁工等等,这个说法是对的,但我总觉得很像在听一句宣传口号一样。多少年来,我们一讲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学生马上就会想到清洁工,我在想除了清洁工,就没有别的人是无私奉献了吗?我们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举例子的时候,为什么就不举一些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一些的例子呢?像老师、医生,还有他们的父母亲,街上做生意的,盖房子的、修车的……这些人难道没有用吗?为什么非说清洁工呢?就好象一说到要帮助别人时,学生就会说我们要扶盲人叔叔过马路,其实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盲人要他们来扶啊!

2、怎样才能做有用的人?

我想这个问题是我们的教育最应看重的话题,教育是什么,就是要教育学生做有用的人,要想长大后成为有用的人,那就需要从小练就一些本领,否则将来就有可能成为没用的人,所以我认为老师应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而不是一味地对他们说我们要做有用的人,这样的大话空话尽量少说,否则我们的学生今后也是只会说空话而不付诸行动的空谈派。

四、课后延伸没有体现

这节课老师没有留下拓展作业很遗憾。什么是教育?一位伟人曾说过:“教育就是丢弃了学校里的所学之后所剩下的”,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离开学校后能有所创新,那么这一节课之后,我们能在学生的生活中留下点什么呢?如果让学生写一篇《苹果与花生》的童话该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8:04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第一课时听课记录

课前组织教学:请同学们准备好你的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吃过花生做的东西吗?感觉花生的味道怎样?那么花生是长在哪的?示出图片,理解课题。【评析:导入自然,由学生喜欢的花生食品导入,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落华生”,简介许地山。

二、初读课文,弄清文章的脉落,体会写法。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准备接受挑战,有信心吗?

【评析:教师的组织语言富有激励性,语调抑扬顿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2、  预习过的请举手,游老师要求“四不一响”,可以吗?

①挑战词语。

出示读轻声的四个词语:吩咐 常常 便宜 石榴

我们先来学习生字,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出这些词语要第二个字要读轻声。全班齐读,行不行?

②挑战第一自然段。

词语读得不错,放到段落里来读,行不行呢?谁来读一读?

示出第1自然段“我们家后院……收获了。”,指名读,评价。

这一段的第一句话,有一个字不能读错,区别“后园”与“后院”,指出“后园”有多大?(半亩地)这段话里有一个多音字,我们要读准?(种)

这一句话谁来读指名读,他读得准确吗?这句话中这些词都是动词,应该读什么?为什么是这么读?他读的是正确的,大家跟他一起读。

【评析:学生评价不到位时,老师指出不足。】

齐读第三句。

这段话还有一个词“居然”,要注意,为什么在这里用“居然”?指导朗读,读出意想不到的韵味。

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关注的?“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为什么用逗号?

“我们姐弟……”要有节奏感。

齐读第一自然段。

能读好的同学都坐正。【评析:组织纪律的语言很有艺术性,目标指向明确。】

挑战继续,我们来学习第二自然。四人小组进行比赛,你们小组就能获得分数。指名读,她读完了,她们小组获得了分数,谁来评价。

3、我们继续挑战第三、四、五自然段。指名读,谁来评价。

【评析:教师调控课堂的能力很强,朗读的指导很到位。】

这个机会给谁呢?这个小组还没有得到分数,你们来。

【评析:四人小组比赛,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①小声地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几件事?

②学生思考,教师巡视指导。

③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归纳板书,提出概括的要求:尽可能简洁些?让学生到黑板上写答案。

串讲:整篇课文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四件事来写,最后得到了启发。

④课文第一二自然段来写了什么?哪些地方写了“议花生“?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长短详略得当)为什么要这样写?(因为“议花生”部分很重要,所以详写,其它部分次要,所以略写。)

⑤四人小组重点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读文质疑、释疑。

1、请大家认真地、细心地想想、写写自己有什么疑问?在课文上作一下批注。

组织教学:

不动笔的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全会了,待会请你回答;一种是什么都不懂。

2、学生提出疑问,共同质疑。

学生质疑:A\、为什么说一定要像花生一样?苹果、桃子、石榴也有好处?

教师反馈,相机点拨,理解“爱慕之心“(解词的方法,给爱组个词,喜爱,慕是羡慕,既喜爱又羡慕。



板书设计:

落花生

许地山

(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

                                                                主讲:唐涛

                                                                  

评析:

课堂活泼有灵性,课堂调控能力很强,善于煽动学生的激情,营造出来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中掌握语言规律;关注文本的细节挖掘、落实,课很细腻又能把握文本的整体性,每一个细节都是带有明显目的性,语言训练扎实,组织巧妙,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独具匠心;板书体现了课文的线索,又体现课文的写作特点,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学生质疑后不必马上解决,简单的问题马上解决,深的可以留下等一下再来解决。在理清课文的脉落时,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哪几个自然段是议花生,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8:19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听课感受

今天在学校四年级听了一节语文课,陈老师讲的是许地山先生的名篇《落花生》一文。

我喜欢听老师讲课,更喜欢研读文本。每次在听课的现场,我既是一名听课教师,也是一名听课的学生。这两种身份的叠加,总能让我感悟不少新的东西。今天也不例外。

《落花生》是一篇名课文,做学生就学过,对它很有印象;做教师的时候教过,很喜欢文字的朴实风格。因为今天的机缘,我又一次读起这篇文章,对课文又有少许感觉。现在记下来留着日后教学参考。

一、文章结构严谨。

文章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为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言语不多,却紧扣一个“高兴”——种花生高兴、收花生更高兴。这个高兴就是为了后文“议花生”奠定情感基础,创造条件——因为大家异常高兴,所以母亲才提出搞个“收获节”,才有了后面故事。

二、“衬托”自然巧妙。

如果说小学课文中要指导学生体会“衬托”的妙处,此文必为上选。在谈话间,“正衬”与“反衬”竞相上场,自然天成,没有任何雕琢之痕。孩子们大谈“花生的好处”不过是为了父亲讲“花生的可贵之处”做正面承托而已,紧接着父亲的话里又以“桃子、石榴、苹果”从反面来衬托“花生的可贵之处”。这一正一反很自然的把文章的主题拖出水面,还让人觉得主题的“高大突出”

三、借物喻人与借物抒情融为一体。

“物本无情,因人而异”。课文中的花生既比喻那些默默奉献的普通工作者,同时也是一个父亲借以表达内心感受的实物。借花生既表白了父亲内心的自我,也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殷殷之情。做人要做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外在美与内在美相比,父亲更看重的内在美。尽管这个比较对“桃子、石榴、苹果”略显不公,但因为是借物抒情要表现的是抒情者的意愿,物体本身也只能“屈尊降贵”为表达服务了。

经典总是常读常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8:27 | 只看该作者
《落花生》听课随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8:40 | 只看该作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学生是阅读的主休,阅读教学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换句话说,就是要还学生以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地位。
        怎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这一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读者”呢?在我校举行的“听课月”中从邓培贞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不少启发。
     邓培贞副校长是怎样教学《落花生》这将课文的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读书。
      邓副校长首先在黑板上写了“落华生”三个字,告诉学生:“这是一个人的名字。想想看,他为什么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在学生作了各种猜测之后,邓副校长说:“落华生是作家给自己起的一个笔名,他的真名叫许地山。他究竟为什么给自己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呢,你们谁的猜测是对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许地山写的《落花生》。大家学完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么一来,就在每个学生的脑海里悬起了一个人大的问号,把学生阅读的胃口吊起来了。同学们纷纷打开书,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
      二、激励质疑问难,引导读中感悟。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怎样激励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呢?邓副校长是这样对同学说的:“学习最可贵的是要能发现问题,发现小问题一定有小进步,发现大问题一定有大进步。下面我要看同学们能不能发现问题。拿出笔来,把你发现问题的地方全都注上记号。”
     邓副校长不仅激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而且循循善诱,教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方法。有个学生提问;“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为什么父亲来了还很难得?应该是常常来。老师当即表示:现在你提出了一个大问题,有了不得的进步了。并将这句话投影出示,告诉学生:就这句话起码可以提三个问题。在老师的启发与激励下,学生连续提出了好几个问题:
       ——为什么天色不好,父亲还要来呢?
      ——为什么父亲偏偏在收获节来?
      ——为什么说实在很难得?
      ——一家人总是在一起的,父亲怎么会一个人住在外边呢?

……
     老师随即点拨说,刚才就一个句子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这是什么能力?这就是创新的能力。我们高年级的同学在读书时,对于一个句子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读到关键处就抓住不放,多追问几个“为什么”。
     邓副校长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和盘托出,径直解答,而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自己去寻求答案。      

怎么才能把自己对文本的感悟,通过有声有色的朗读表达出来呢?邓副校长的指导是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
      如读爸爸议论花生的一段话,怎么才能把对花生的喜爱、崇敬之情读出来呢?她先让学生想一想读一读,然后再示范读。学生能感受到老师读得“感情很深”,“读出来是意味深长的”,“把桃子、苹果、石榴和花生的特点读出来了,重读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哪些词语重读了,学生还是说不清楚。于是老师又一次地范读,让学生注意听,注意体会,并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把这段课文练习读读。
       三、当堂组织辩论,鼓励各抒己见。
      这篇课文写于旧中国,作者强调要像花生那样不讲体面,默默奉献,这固然是对的,然而时代不同了,做人的理念也应随之而有所变化。邓副校长善于抓住学生认识上的差异,引导学生展开热烈的辩论。由于是站在时代的高度,是用时代的眼光来观察,所以学生的认识就不再是囿于课文作者的观点,而是有所批判,有所创新,从而拓展了思维的空间。下面就是邓副校长捕捉课内教学资源,组织辩论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大家的观点不相同,有的要做落花生,有的要做桃子、苹果、石榴。你想做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大家展开争论,看谁能够说服对方?
       (学生纷纷举手,情绪高涨)
       生:我想做落花生,因为落花生很谦虚。要是太夸耀自己,就会遭到别人嫉妒,甚至会挨打。
       生:我想做花生,因为花生埋在地里很阴凉,桃子、苹果、石榴挂在枝头容易遭受风吹雨打。(大笑)而且苹果摘下后容易腐烂,花生在地里可以保存很长很长时间。
       师:好,我们听听桃子、苹果、石榴怎么说。
       生:(争先恐后地)桃子、苹果、石榴长得好看,而且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确实很有用,它们有炫耀的资本呀!(学生、老师齐鼓掌)
       师:好,讲得好!
       生:长得好看也不能骄傲。我们落花生也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但并不炫耀,很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师:名言,这是落花生的品质。
        生:讲体面不等于炫耀。现代社会也是需要讲体面的,如果不讲体面,人才招聘时就没有哪家公司会用你的。
       生:落花生默默无闻,不讲自己的才能,公司怎么能知道你?你要让公司招聘你,就得展示自己,推销自己。这不能叫炫耀。
       师:你们高高挂在枝头不是炫耀吗?
      生:不是,我们只是一种展示自己的方式。
      师:真是好口才!
       ……
      学生们在老师的主持下,你来我往,唇枪舌剑,辩论得十分热烈。直到下课了,还是争论不休。


      怎样才能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呢?从邓副校长所上的《落花生》一课,我得到三点启示。
       第一,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阅读的主体,因而也是创造的主体。要实现真正的自主阅读,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披文以明象,披文以入情。在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地凭着自己的阅读敏感去体味,自主地带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邓副校长教学《落花生》一课,注意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给学生留出充分的读书时问,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第二,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教者在教学中处在一个什么地位呢?教者不应当是将他对文本的理解原封不动地传授给学生,而是承担着阅读指导的责任。教师不是传授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伙伴和指导者。一言以蔽之,是“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老师的职责是“助读”,而不是“代读”。邓副校长正是这样做的,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教师则相机予以指导、点拨。

    第三,要鼓励多元的异构解读。
       我们应力求帮助学生改变对文本的态度,重新树立对自我的信心,从而使阅读过程充满发现、质疑、思考和探究。《落花生》是地道的名家名篇,过去教学这篇课文,从来都是对课文的同构解读,邓副校长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鼓励学生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多元解读,大大地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老课上出了新意。老师不再是“教文本”,而是‘用文本来教”。这样教才是真正的个性化阅读,学生才是名副其实的“读者”。真正地实现了这一转变,必将有力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必将对语文课程改革产生积极影响。



         如果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进行小练笔,读写结合,课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20:39:27 | 只看该作者
   有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深入挖掘人文内涵

                  ——《落花生》听课有感

                                                                                            蓝木木

   《落花生》是篇老文章,我一直认为此文是“应时”而出名。直到昨天听张玉栋老师执教这一课,我才汗颜自己太过肤浅。先把零星的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作进一步思考。
    许多亮点:
    1、首尾呼应。开课从作者笔名的寓意切入,新颖别致。结课棋高一着,介绍作者徐地山的生平及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2、针对性强。词语教学中什么要教,什么不需教,成竹在胸。比如指导读准轻声“分辨 尝尝 便宜 石榴”、读准第一段的多音字、辨析 “后园、后院” 的音和义,张老师精心筛选词语,根据学生的易错点、盲点来检查,为下一步的教学扫清障碍。对于我们南方孩子来说,“轻声”尤其需要特别强调。
    3、鼓励质疑。有个环节是默读3至15自然段质疑。学生不明白为什么父亲来了要讲“实在很难得”,为什么要说那样好处“最可贵”。张老师很为学生的“主动求知”感到高兴,他或是提醒学生运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或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或是友情提示,诸如此类,都是学法渗透,不过,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学”,自己获得答案。质疑教学课型本身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年轻的张老师从容淡定,一切皆在掌控之中,因为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对人物的解读都下了深厚的功夫,“水到渠成”,这个年轻人前途无量。
    4、层层剥笋。比如 “平平常常一件事,作者为什么要用‘居然’”?“‘买种,翻地,播种,浇水’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要用逗号?” 一个“居然”,解读出丰富的意义;一个“逗号”,探寻出写作的用意。如此的仔细研读,不仅将字词基础打得扎实,同时渗透给学生的是严谨的学风。
    5、突破难点。在处理“桃子、苹果、梨”的问题上,以及对 “不要只讲体面”中“只”的提炼,可以看出张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非常准确。这两个地方是本课的“难点”,教师把这个“只”字提炼出来了,桃子石榴苹果是只讲体面么?显然不是。那为什么拿它们作比较?因为它们和花生的生长特点截然不同!这才符合对比的特质,才更能体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依然默默奉献、默默地给人们带来好处的品质,而并不是在这里贬低桃子、苹果、梨。我原来教学时是抓不到点的,常纠结在“外在美”和“内在美”的辩论中。
    6、评价及时。“果真如此!”“你真有眼力!”这样的评价语,老师说的惬意,同学们听着也很受鼓舞。年轻的张老师对“座位表”备得很好,特别关注不发言的同学,他对后排的一个学生说:“我发现你一直没举手发表意见,这个机会就给你了!”
    7、创景练笔。在课后设计了一个作业:给出身平凡而陷入自卑的小鹏写信,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做人道理的认识,鼓励他人走出自卑的阴影,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更升华了对主题的认识。
    两点思考:
    1、是否可以顺势指导学生在写作时,如果想要运用“作比较”的写作手法,我们如何选择作比较的对象?不宜多,但宜精。
    2、“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一环节的教学,张老师是这么说的:“买种啊,翻地啊,播种啊,这几件事本身是一下就能完成的吗?其实啊,标点符号的使用是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产生的。如果是语气舒缓,而且是比较长的时间,就用逗号。”听到这里,我有疑问:这个解释准确吗?会不会误导学生。我课后查阅了一下资料,发现有几种不同解释。其中一种,是说充当谓语成分时用逗号;还有一种,则是强调表达的需要,讲若是语气舒缓、罗列事实,使读者如历历在目,则用逗号。“谓语”这样的概念是没法给小学生讲清的,而且它本身还不是唯一的依据;后一种解释就揭示了标点符号的本质,即语言表达的需要。张老师的意思,我想是要学生懂得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使用逗号还是顿号。否则,单听“想要表达较长时间就用逗号”这句可能就有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04:2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