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雪儿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系列网络课程(历史)

[复制链接]
3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南京人民中学 石 俊
学情分析
本课是八年级下半学期第三单元的一节活动课。鉴于学生已完成改革开放前后有关内容的学习,学习此课可进行知识的迁移。因为距今时间不远,各种资料 (特别是实物资料)易于收集,且十分丰富。
从整体上看,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对学习这段历史兴趣不高,教学中有一些难度。本课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参与意识,充分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学习,得到快乐。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些阅读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依据材料初步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活动课,从历史知识的纵向联系上看,它是对改革开放前后所学内容的一个对比总结。本节课以社会小单元———家庭为背景,旨在使学生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中感受社会的发展及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畅想未来美好的前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课堂于学生。而贯穿整节课的,也是学生应该牢牢掌握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
教学设计
学习社会实践的方法和技巧,进行采访和社会调查。
知道收集资料的途径。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第一手资料,如以前的粮票、布票、油票等各种购物票证及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照片、报刊、实物等,了解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程。
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历史。用收集的文字、图片布置展板,将调查结果写成论文,作问卷调查,锻炼和培养采编、鉴赏、分析、美工等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群众衣食住行的各方面发展程度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了解和认识乡情、国情,感悟经济政策、经济发展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培养关心人民疾苦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过程
教学总构思:将社会生活的变迁分为三部分、七大块内容,分别由七个同学进行准备,由七人以群口相声的形式,分别引出各个板块的内容。改编小品,服装表演,收集新旧票证,现场采访,问卷调查,再配以多媒体动画、广告及影片 《手机》的插入,增加直观性,增强吸引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主要环节:
导入:
以歌曲 《东方红》、《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引出课题,再以改编的小品 《昨天、今天和明天》切入正题。
第一部分:由学生以各种形式表现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
第一板块:“小康不小康,首先看服装。”配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家庭照片,进行服装表演。
第二板块:“小康不小康,最要看住房。”配以一组改革开放前后南京人均居住面积对比调查数据及同学自己拍摄新家的DV。
第三板块:“小康不小康,看的是厨房。”以平时最常见的一句问候语 “吃了吗”引出 “吃”的问题。配以改革开放前后的两张节日菜单。
第四板块:“小康不小康,还要看路况。”配以同学自己在十字路口做的车流量调查和改革开放前后南京主干道照片的对照。
第五板块:“小康不小康,第一看银行。”配以改革开放前后南京居民存款余额增长图和一本二十几年来的工资单记录本,一个关于压岁钱的现场调查。
第六板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市场。”配以改革开放前后各种票证及电视广告。
第七板块:“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思想。”配以一张家庭娱乐休闲问卷调查表及影片 《手机》。
第二部分:教师问家乡变化的原因及得到的启示。
第三部分:由同学的画 《未来的家》引出对未来的畅想。
教学片段
有一首歌叫 “东方红”,唱着它,当家做主,中国人民站起来;有一首歌叫 “春天的故事”,讲着它,改革开放,中国人民富起来;有一首歌叫 “走进新时代”,踏着它的节拍,意气风发,中国人民走向美好的未来。改革开放为中国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开放为中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时光在静静地流淌着,变化在悄悄地发生着,历史在默默地演绎着……今天,让我们翻开身边的历史,感受脚下的变化。请同学们准备好材料,说一说 《可爱的家乡———南京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听到这个题目,你们一定会想起一个小品…… (学生表演改编的小品)这是由七班朱自清等同学改编的小品,蛮有新意的,说出了南京近两年发生的大事。有没有同学能从身边的事说起,谈谈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生1:让我们现场来进行一个关于零花钱、压岁钱的调查。(问中年老师)请问您上中学时,有零花钱吗?(若有则问)大约多少?平时的零花钱用来干什么?有压岁钱吗? (若有则问)大约多少?都是什么人给的?一般怎么支配压岁钱? (问同学)平时家长给零花钱吗?一般一次给多少?用于什么?今年收到多少压岁钱?哪些人给的?怎么支配的?通过采访可以看出,家长钱袋鼓了,我们的零花钱也多了,日子真的好过了。
生2:张口钱,闭口钱,你俗不俗啊。
生3:钱是传播疾病的源头。
生4:嫌脏,有办法啊。(出示银行卡)刷卡,不用接触现金。在商店,唰 (动作)———刷卡付账;在银行,唰 (动作)———刷卡交水、电、气、话等费用。(神气状)既干净又方便,还时尚呢!
生5:有钱就能买到东西吗?那还得有东西卖才行。依我看,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市场。二三十年前,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想要的东西。(出示老票证)这是粮票,有全国通用的,也有地方的,有江苏的、上海的、甘肃的、云南的、四川的、南京的……这是油票、豆制品票,这是布票,这是糖票和盐票,这是粮油兑换券、液化气券等。还有购物证和购煤证。知道它们的用途吗?过去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买什么都要票。(翻开购物证)连买豆芽都要登记,买火柴也要登记。为什么买东西要票证呢?因为商品不丰富,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用票证来限制消费。
生6:今天这一切早已成为历史。当我们与这些票证挥手告别的时候,一种刺激消费的形式———广告铺天盖地而来,让你目不暇接,心随所动。请看这两则广告。 (播放 《德芙巧克力广告》和 《海飞丝广告》)看了这两则广告后,你是否和我一样印象很深,有想吃想买的感觉呢?
生7:如今限制消费的票证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新的卡证风靡全国,并成为一种时尚。(出示卡证)这些是贵宾卡、会员卡等,这些是考级证、资格证、驾驶证等。今天它们已成为拥有知识、技能的象征。如果说昔日的票证让我们深切地感知家乡的昨天,那么这一张张卡证又书写着家乡的今天、明天,我们又将拥有怎样的生活呢?
生8:好热闹啊。说什么呢?
生9:说说小康生活。我说两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思想。
生10:过去物质的短缺决定了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我们做了个问卷调查:同是初中时代,父母与我们在思想交流、文化娱乐方面的不同。(出示问卷)父母最主要是通过听老师讲、听广播、看报纸了解时事。我们除了上述途径外,还可以通过各种刊物、电视、网络来了解。父母课余多数要做家务,偶尔看看小说或在户外与同学玩攻城、砸沙袋等游戏。我们课余看漫画、听音乐、打球、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当然,最主要还是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当时父母最爱看的是《小花》、《今夜星光灿烂》等反映英雄事迹的电影。我们则爱看 《哈里·波特》、 《指环王》、 《天龙八部》、 《蓝色生死恋》等科幻、动作、生活片。父母最爱听的歌曲是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湾》等台湾校园歌曲。我们爱听 《东风破》、 《江南》等流行音乐,还有贝多芬的 《命运交响曲》等古典音乐。父母崇拜的人物:毛泽东、雷锋、三毛、邓丽君等。我们的偶像有周杰伦、王力宏、陶 、贝克汉姆等。父母与亲人朋友联系交流的方式是写信,后来有了电话。请看电影 《手机》片段。 (播放)我们大都通过电话联系交流,当然这电话已从手摇的发展到按键的,从公共的发展到私人的,直到逐渐普及的手机。我们还可以发短信,上网聊天,收发E-mail。物质的丰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贷款买房、买车,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生活。同时,现代社会的人们更注重学习、教育、旅游、娱乐和投资,提高修养,增长素质,提升品位,一个全新的现代化的南京正一步一步走向世界。
师:各小组的调查成果汇报,各具特色,精彩纷呈,从物质、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家乡———南京的变化。现在老师想问:为什么家乡会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产品丰富了,市场搞活了,实行开放引进外资、技术和人才。
师:很好。你们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生:……
师:1.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一个国家、民族要生存发展,决不能闭关自守做井底之蛙,要走出去,请进来,将世界先进的理论与自己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开辟一条有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3.只有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人民才能过上好日子。
师:刚才我们谈了家乡的昨天和今天,现在请同学们展望一下家乡的美好未来。请欣赏由赵杰、翟浔同学创作的画 《未来的家》。请听由盛洁同学创作,孙媛朗诵的诗歌 《南京———祝福你》
巍巍紫金山,目睹着秣陵的斑斑史迹,
潺潺秦淮水,鉴照着南京的盈盈春意。
光阴似箭,早已时过境迁,
朗朗乾坤,穿越世纪风云。
如今,广厦掩映着城桓,
知识代替了往日的断戟,
这片神奇的土地,萌发出盎然生机。
居高而望,
四通八达的交通框架环网相连,
气势恢弘的道路建设节点相通,
一条条公路纵横交错,
一座座大桥连接南北,
市区道路上汽车驰骋,
黄金水道中航船穿梭,
交通发达的南京,演绎着惊天动地的变化。
环顾四周,
高楼拔地而起,人流穿梭不息,
眼前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耳际边回荡着幸福的笑语,
一家家格调新颖的商店,
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商品街,
经济腾飞的南京,展现着她独特的魅力。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六朝都会,积淀着人文精髓,
这座城市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焕发出勃勃生机。
昨天,英雄豪杰在这里角逐征战,
今天,热血青年在这里辛勤奉献,
科技在这里延伸,生活在这里改善,
明天,宏伟蓝图在这里一点一点地实现。
南京赞美你,尽显着泱泱大国之风,
南京歌颂你,回荡着中华民族之正气,
南京祝福你,创造更辉煌的明天。
师:大江奔腾,虎踞龙盘,山水环抱,钟灵毓秀。南京的著名,在于她的壮美,在于她的古老,在于她的人文积淀,在于她的风雨沧桑。作为华夏古老文明的标本,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的见证,南京历来是、也将永远是一座魅力无穷的城市。在已经跨入新世纪的今天,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古都南京,正以前所未有的创造活力和迈向现代化的快捷、雄健的步伐,吸引着世人频频投来的惊奇目光。
最后,让我们在经过改编的 《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中结束我们今天的课。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课前准备充分。通过课前对资料的选择和整理,课堂上的表演、采访和调查等方式,全班每位同学几乎都参与进来,锻炼了胆量,培养了能力,增强了自信心,也丰富了人生经历,提高了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第一部分以后的总结,将六个板块内容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来,让学生豁然开朗。笑过玩过之后,牢牢地记住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同时让他们了解国情,认识乡情,培养了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诚然,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最后一个环节———畅想未来以两位同学的太空画来展现,形式有点 “老”,内容有点 “虚”,未能很好地把握现实。三部分之间的过渡,特别是一、二两部分过渡还须处理得更加细致些。
课后经过认真总结,找出了一些需要修改之处。针对第一点不足,备课时应注意从现实出发,将当前人类面临的 “环保”、“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与本课联系在一起,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由此想到,今后备课时,应当将当前出现的许多问题与历史联系起来,找出其历史背景原因,让学生学会古为今用、借古鉴今的道理。同时,还要加强实践与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
案例评析
历史活动课如何上得富有新意,上得精彩?本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家乡的昨天、今天、明天这一话题,让学生感到可亲、可近,有话要说又有话可说,可供开掘的空间大,将历史、现实、未来贯通,已然突破了历史的藩篱。由此,我们感受到历史中的生活与生活中的历史这样一种全新的理念。学生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课堂上的表演、采访、调查、展示等活动,充分参与,充分体验,充分感悟,把活动中的历史演绎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有情有意。教师精心选择的音乐歌曲和经过锤炼的语言,为本节课创设了一个优美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适时的点拨,又为学生认识的深化搭建了平台。
难能可贵的是,教师对本节课的课后反思是清醒而客观的,也是非常准确的。的确,学生对未来的畅想展示太空画,不仅有点 “老”和 “虚”,似乎还有点 “土”,可以以今天现实中我们面临的重大而突出的问题切入 (人口、资源、环境、下岗工人、三农问题等),使学生一方面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另一方面直面现实,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为家乡、为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点评:侯建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夷 萍
学情分析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是本市一所普通的中学,教者所教的班级又是一个艺术特长班,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但好在班级里大部分学生学的是舞蹈和表演,因此比一般的学生更为活泼好动,且有着极强的表现欲。
初中生对历史课的热衷大多源于兴趣,因此,如何在课堂上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考虑的问题。另外,经过初一一学年对中国古代史的学习,学生不仅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也初步掌握了理解和分析问题的技能和方法。但如何教会学生进一步深层次地挖掘历史事件的内涵和本质,这又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教学分析
本案例采用的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 《中国历史》教材第一课的内容———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材将这段内容放在第一课,具有一定的震撼力。而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段内容在鸦片战争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同时也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然而,直接原因不等于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一层的根本原因。在教学中,我们教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 《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惟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记取鸦片战争 “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本课的重点是两大板块:
第一板块:林则徐虎门销烟
第二板块:中英 《南京条约》
本课的难点是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课前将学生分为以下三个小组:
第一组、第二组:搜集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辩论的正反方资料。
第三组:搜集描述鸦片战争过程的资料。
并于课前将有关辩论赛的程序和方法印发给学生。
导入:
投影 “美丽的罂粟花”。
师:这种看起来很美丽的花就是罂粟花,在经过初步加工之后就可以制成鸦片。原本鸦片在中国只是一种医学上用的麻醉剂,但在近代中国,却围绕着鸦片爆发了一场战争。是什么战争?
生:鸦片战争。播放影片 《鸦片战争》中 “虎门销烟”的片段。
师:从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什么事件?谁主持的?
生:林则徐主持的虎门销烟。
进行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不会爆发”的辩论。通过辩论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师:关于鸦片战争的过程,哪个小组做好了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下。由第三组学生介绍。
师:那么鸦片战争究竟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为什么我们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南京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
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此,中国被一步一步地推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也由此开始了一段反侵略反封建的血泪斗争史。
教学片段
关于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
师: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一共经过了二十多天,才销毁完毕。
(展示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村的虎门销烟池遗址图。)
师:这幅图就是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的林则徐虎门销烟池遗址。
(生争先恐后,欲上前观看)
师:虎门销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生1: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师:还有谁想补充的?
生2:真为我们中国人争气,还使林则徐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众笑)
师:大家总结得都很好。虎门销烟不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也向外国侵略者显示了我们斗争的勇气和决心。林则徐也因此成为了禁烟和抗英的斗士。为了纪念虎门销烟,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28幅浮雕中的第一幅就是 “虎门销烟”,国际上也将6月3日这一天定为世界禁毒日。
师:虎门销烟震惊了整个英国,英国政府十分恼火,决定以武力进攻中国,鸦片战争正式爆发。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议一议:“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议题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会爆发吗?”先请双方一辩作开场陈词。
正方一辩:我代表我方先作开场陈词。我方觉得即使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也照样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因为在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了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但是,最初英国向中国输入的大量呢绒、布匹等,却很难卖出去。相反,英国却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所以一开始,在中英两国的贸易中,许多白银都是从英国流向中国的。后来英国发现,走私鸦片可以从中国赚取更多的白银,因此,英国政府就开始源源不断地向中国输入鸦片。所以我方认为为了满足自己侵略的野心,从中国攫取更多的利益才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之所在。因此,我方觉得即使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也还是会爆发的。
反方一辩:我代表我方作开场陈词。我方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在虎门销烟之前,英国和中国的鸦片贸易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之久,但一直也没有爆发重大的战争。然而,1839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下触怒了英国政府。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让英国政府震动,英国也不会想到发动鸦片战争。所以我觉得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使中英在鸦片问题上的矛盾突然被激化了,这样一来,英国政府觉得要解决这一矛盾只能使用武力,因此才导致鸦片战争的最终爆发。所以,我方的观点是,如果没有虎门销烟,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
主持人:下面请双方辩手开始自由辩论。
正方二辩:那么我想请问反方,你方的意思也就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错误的了?这又置我们的民族精神于何处?
反方一辩:林则徐虎门销烟当然是正确的。虎门销烟是一件让整个中华民族都为之振奋的事情。我只是说林则徐的虎门销烟一下触怒了英国政府,使英国政府认识到中国人民正在觉醒之中,用普通的鸦片走私来毒害中国人民的办法已经不再适应形势的发展,所以,英国政府觉得必须采用武力才能继续保护他们的鸦片走私。这也恰恰显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嘛!同时也请问正方辩手,既然鸦片战争是必然要爆发的,英国又何必向中国走私那么多年的鸦片呢?
正方三辩:这个问题提得好,说明反方已经开始认识到这场战争的根源了。那么,请问反方辩手,你们觉得鸦片到底有哪些危害性呢?
反方三辩:请正方辩手正面回答我方的问题。
正方三辩:好。我先来回答鸦片的危害性问题。鸦片,俗名大烟,是毒品的一种。长期吸食鸦片,对人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性,致使当时的中国,农民无心耕种,士兵无心打仗,严重削弱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不仅毒害中国人民,同时牟取暴利,让大量的白银从中国流向英国,从中国赚取更多的钱。巩固藉此对中国进行剥削,让中国变得更加贫弱,好对中国实施进一步的侵略。因此,英国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鸦片走私。
反方四辩:按照正方三辩的意思,也就是说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想毒害我国国民,然后突然又发现其实鸦片也是对中国侵略的好方法,因为可以赚取更多的白银,所以就加大了侵略。但是突然有一天,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破坏了英国的这一美梦,所以英国决定向中国发动战争。那么不也恰好证明了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了吗?
正方四辩:反方四辩犯了一个原则性的错误。并不是说英国政府在向中国走私鸦片之后才突然发现鸦片是侵略的好方法。实际上,英国政府向中国走私鸦片本身就是对中国的一种侵略,鸦片只是侵略的一个手段罢了。在前面我方也已经讲过,英国当时向中国输出了大量的呢绒、布匹,但是很难卖出去,因为这些东西我们中国都可以自己生产,所以不需要从国外进口。但是,后来英国发现,从事鸦片贸易,可以从中牟取暴利,可以扭转白银外流的局面,英国才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所以说走私鸦片刚好是一个比较适合的手段而已,掠夺和侵略才是最终目的。我方也请问反方,你方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难道你们觉得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英国会以鸦片走私同当时的清廷保持友好往来?或者再定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反方二辩:我方的意思是,英国对中国也有侵略的企图,但这种侵略在最初只是想从中国掠夺走更多的金钱和土地来发展自己。而虎门销烟让英国政府认识到中国人民抵抗的坚强决心和勇气,意识到如果不发动战争就无法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才爆发了鸦片战争。
正方一辩:反方二辩说得好。19世纪中期的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发展自己,英国急切地需要向外扩张,掠夺大量的原料、资金、劳动力,同时也需要占领更为广阔的殖民地以作为奴役和倾销商品的场所。就像反方二辩说的,英国对中国也有侵略的企图。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因此,是一个很好的原料掠夺地和商品倾销地。英国政府很早就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而这种侵略决不可能只局限在简单的商品贸易和地盘的掠夺,这是满足不了当时英国发展野心的。同样,这种侵略不是用简单的商品贸易就能达到目的的,战争是在所难免的,同时也是英国政府蓄谋已久的。
反方三辩:侵略并非都是充满了战争的,也有不用战争就能同化和占领的,再说,当时的清朝政府极端地腐败无能,被侵略是在所难免的。
主持人:自由辩论结束,下面请两方三辩作总结陈词。
正方三辩:我方的观点是即使没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还是会爆发的。19世纪中期的英国经过了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急切地渴望寻找新的发展空间,需要占领更多的殖民地,一方面可以廉价掠夺殖民地的原料和劳动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殖民地大量倾销商品,牟取暴利,这几乎成为了一种发展的循环。而当时的中国地大物博,是一个很好的殖民地。因此,为了满足自己的侵略野心,英国对中国发动战争是必然的,鸦片贸易只是侵略的一个前奏而已。而虎门销烟显示出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同时对这场战争爆发的时间起了提早或延缓的作用,因此也不可忽视。
反方三辩:我方观点认为如果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抗争,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和决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斗志,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然而正是虎门销烟,使英国政府怒不可遏,破坏了他们长久以来希望用鸦片逐渐腐蚀中国的野心,而采用了非常极端的侵略手段,也就是战争。所以我方一致认为,没有虎门销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分析得也都非常好。通过这场辩论赛,我看到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和不错的口才。从这场辩论会中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得出结论: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然而,虎门销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侵略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教师很高兴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能教给他们分析问题的方法,看到他们经过层层分析、驳论,最终得出结论的兴奋,也觉得很满足。通过这堂辩论课,很容易看到,辩论赛的胜负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通过这场辩论懂得了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懂得了如何去分析问题,用适当的材料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初中生由于抽象思维不够发达,尚不能完全认清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也只流于表面现象。比如在这次辩论中,反方学生就表现为不能很好地分清事物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之间的区别,因此也无法完全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但是,初中生又是比较容易被引导的。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对探索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经过辩论之后,反方学生也开始意识到问题的本质之所在,逐渐接受了正确的观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学生比较沉默,有的学生比较活跃。对于沉默的同学要鼓励他们回答问题,鼓励他们思考问题。而对于活跃的同学,则只要帮助他们理顺思路,使他们的思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即可。
通过这次辩论,学生觉得收获很多。不仅知道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知道了虎门销烟的作用,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学生也初步了解了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区别。学生也纷纷反映,通过这次辩论,终于了解怎样分析问题,他们对这种一层层剥开外衣,最终了解本质的分析方式十分有兴趣,大部分同学还体会到了一种成功后的喜悦。
案例评析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个条幅:“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充分说明了让学生亲自实践的重要作用。同样,在新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陈述性的答案告诉学生。
对于鸦片战争,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是导火线,而获得市场发动侵略才是根本原因。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一系列的辩论,在相互的驳论中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本案例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事先要向学生传授辩论会的有关知识。同时要帮助学生选好辩论的题目,要有良好的气氛。在辩论中,要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要强词夺理,要能够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双方辩论交锋时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这样才能使辩论产生积极的效应。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在辩论会的最后让评委评选出本场辩论双方的最佳辩手和获胜方。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这种引导贵在动机的激发、方法的指导、疑难的排除和错误的纠正。特别是在辩论会的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辩题如果有正误之分,要及时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纠正错误的一方。对于这一点,也可以在辩论会的最后让同学继续探讨孰对孰错,更好地强调辩论会的效果。
点评:王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穿越时空访淹城
江苏武进淹城初中 王红霞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相对更为发达,而爱动又是初中学生不可避免的天性。对于长时间一味地学习书本知识,他们往往会感到枯燥乏味。因此,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现实中学习历史,感受历史。这个课程设计方案让所有学生为之欢呼,不仅调动了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江苏武进淹城初中位于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春秋淹城遗址旁。淹城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传说丰富,前景灿烂,为该校得天独厚的宝贵历史资源。学生大多为淹城子民,对淹城有很深的感情。这些都为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和现实意义。
教学分析
本课是一节活动课,选择的是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历史感受家乡的发展,进而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选取身边的历史作为教学内容,一方面贯彻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变学生 “被动地学”为 “主动地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更好地达到历史学科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目标。
教学设计
1.学习和运用收集材料、调查研究等方法,了解具有本地区特色的身边的 “历史”。
2.培养探究式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合作意识和交往技能。
4.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切身感受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激励学生察往知来,与时俱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教学过程
1.从周围现实生活经常接触的事物中选定主题。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确定一个主题,大家分工合作,查找资料,寻找实物。另外,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单独展开调查研究,寻找自己身边的 “历史”。
2.整理有关资料,按历史的时序编制成相应的 “历史”展示品。展示品最好是实物配以文字说明,也可以用音像形式。
参考选题
1.我国货币的演变
收集贝壳、圆形方孔钱、铜板、银币、各种版本的人民币。
2.购物票证的兴衰
收集粮票、布票、猪肉票、鱼票、蔬菜票等,了解我国购物票证的兴衰,感受社会的进步,改革开放的成果,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3.我国计算工具的演变
收集小竹棍、石子、算盘、计算器等。
4.照明手段的变迁
收集蜡烛、油盏头、煤油灯、手电筒等。
5.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6.生活燃料的变化
7.老照片
8.调查某一街道或地方的变迁。
9.再现古淹城
教学片段
《穿越时空访淹城》
1.走一走,看一看
历史课搞系列活动,没有学校领导的支持和班主任的支持是难以实施的。我借一 (3)中队要开展少先队观摩活动之机,找到了一(3)班的班主任,提出帮她搞一个再现古淹城活动的设想,班主任很高兴,校领导也很支持,要求是 “要搞出点名堂来”。该校的学生多数是淹城子孙,对淹城历史早有耳闻,但百闻不如一见。即使有学生实地参观过也只是没有明确目的的走马观花。有目的地走一走、看一看,才能获得准确的历史资料。
在开展第一个活动之前,我对学生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了解淹城遗址距今有多少年,三城三河的名称;出土的主要珍贵文物;三个土墩的名称及方位。学生带着问题,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活动,态度必然认真。在参观淹城遗址博物馆时,对实物和图片看得很仔细,对讲解员的讲解更是竖起耳朵听。了解地面遗址,重点看了三城三河和三个土墩。由于时间紧,同学们行色匆匆,但个个兴趣盎然。凭直觉,活动是成功的。
2.比一比,说一说,淹城历史知多少
如果说访淹城是初识淹城,那么知识竞赛则是再识淹城。通过知识竞赛,巩固和提高了第一个活动的结果。知识竞赛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必答和抢答的两轮角逐,决出获奖小组,气氛之热烈,始料不及。
通过知识竞赛,教师了解到学生已经了解淹城遗址的基本历史知识。王城,距今有2500多年的历史,三城为外城、内城和子城。三河为外城河、内城河和子城河。出土文物最为珍贵的是四条独木舟、200多件青铜器、40多件原始青瓷器和几件印纹陶器。四条独木舟中最长的一条为11米,称为天下第一舟,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三个土墩分别为内高墩、外高墩、玉女墩。玉女墩还有一段公主殉国的美丽传说。
“说一说”是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2500多年前淹城人的穿着特点、建筑特色、开凿三河的工具等。各种描述都有。多数学生认为是戴草帽、穿草鞋,衣衫为麻织品,建筑均为草木建构;开河工具为石铲、石锄;运输工具多为牛马拉的木制平板车。在 “说一说”的过程中,学生争执不已。做教师的也不敢妄断,但肯定一点,古与陋就是2500多年前淹城人的特色。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说一说看了三城三河有何感想。学生都由衷赞叹古代淹城人的勤劳和智慧。开掘三河,建筑三城,工程浩大,环七里之廓的护城河最宽处达80米,深5米,土城墙宽25米,高达9米,开挖了多少土方,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当时工具又是那样原始。其艰难程度难以想象。他们利用开河之泥土构筑城池,既省了运输之苦,又构建了安全防卫体系、雄壮的城堡景观。我们为祖先而骄傲和自豪。
3.写一写,画一画,开发淹城献良策
第三个活动是第二个活动的拓展。用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造福桑梓之情。活动之前教师明确交待了两点:一是常州市政府武进区政府预计投资两个亿对淹城遗址进行恢复和再造。二是规划原则是以吴越史迹为导线,充分利用考古手段和成果,逐步恢复淹城三城三河形制,展示春秋淹城古文化风貌为目标。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 《明日淹城》图,并配以文字说明,整体图也行,局部图也行。有的学生实在画不好,只有文字说明也行。学生的作品真是百花齐放,不乏想象丰富之作。其中有一幅为 “城门岗哨”,画了一个草木岗亭,门口站着两个持枪卫士。文字说明是:卫士穿皮甲,持木杆石制尖枪。还有一幅 《沽酒图》,画的是顾客排队买酒的情境。文字说明是,酒店房屋为竹墙草顶,酒具均为陶器。还有一幅 《春秋商市》画了一条布满远古建筑的街,游客则是西装革履,还不乏 “老外”,古今对比强烈,相映成趣。还有一位学生建议要充分利用三条护城河,开发水上游乐项目。所有游船均为独木舟,配以渔具、炊具,让游客既能垂钓,又能烹制,尽享自然之乐。学生的开发图,都体现了一个思路:再现淹
城古韵,造就旅游胜地。应该说是抓住了本质。
4.《再现古淹城》观摩活动大汇总
有了知识问答和绘画展览,观摩活动已有了一半现成的内容,另一半则采用小品、相声、歌舞等形式,把淹城的历史和明天呈现给观众。开观摩活动时,观摩者济济一堂,饶有兴趣地观赏了每一个节目。对绘画展览和小品 《老外访淹城》给予了高度评价。有观摩代表评价说,《再现古淹城》活动不但体现了学生对淹城历史的深入了解,而且体现了学生良好的文艺素质。在活动中学知识,展才华,接受教育,一举数得。尤其值得肯定的是活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主题思想。观摩活动为系列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教学反思
历史新课程设置了 “了解身边的历史”这一 “学习与探究”的内容。“了解身边的历史”既是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的教学实践,又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之情的重要手段,应予以重视。
源,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访古溯源,展望未来,体现青春与古老的对话,实现知古识今的教学目标。春秋淹城遗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单位,历史悠久,文物珍贵,传说丰富,前景灿烂,为该校得天独厚的宝贵历史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学好身边的历史?通过开展 《再现古淹城》的系列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系列活动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的活动为 “走一走,看一看,穿越时空访淹城”;第二阶段的活动为 “比一比,说一说,淹城历史知多少”;第三阶段的活动为 “写一写,画一画,开发淹城献良策”;第四阶段的活动为 “再现古淹城”,是总结性、综合性的活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将广泛参与、深入探究的教学思路得以充分展现。
如果只是 “了解”,有第一个活动就可以了,然而要 “学好”,就必须有后面活动的深入和拓展。从实效看,系列活动远胜于一个活动。了解身边的历史已属不易,学好身边的历史就更难。要 “学好”就必须按照新教材的要求认真收集材料,调查探究,运用多种形式,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这次系列活动,有两点个人感受颇深:一是 “学习与探究”一定要让学生想起来,动起来;二是历史课搞活动,和团队观摩活动配合是明智而现实之举。这既是作为历史教师和班主任的 “互惠互利”,又能 “名正言顺”地争取到时间和物质的保障,何乐而不为?
莎士比亚说:“所有人的生活都是历史。”了解身边的历史,将是历史课一个永恒的课题。
案例评析
1.本课教学设计以学校旁的古淹城作为学习对象,通过走走、看看、说说、写写、画画、演演等活动,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亲身体验、主体活动中,不仅了解了淹城的历史,掌握了了解身边历史的一些方法,而且收集、整理历史资料信息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表演、动手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得到激发。最重要的是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了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和价值观。该案例具有成功的教学设计和组织形式,较好地体现了课改理念。
2.历史活动课拉近了历史与现实、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全体同学在活动中得到了经验的积累,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培养,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在活动中各抒己见,各尽其能,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发展。3.历史活动课促进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科课程资源的丰富。也正是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了历史就在我们身边。
4.历史活动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较高的人文学科,它要求历史教师具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在学生面前要展现一种通晓古今、博识天文地理的人格魅力,这对教学效果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教师要具备有效的协调人际关系和沟通表达能力,具有问题解决及行动研究的能力,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总之,“新课程不仅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教师将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点评:贲新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第六章 历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
“哥伦布航海归来”的“新闻发布会”
江苏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 王 蓓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0课 《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后,普遍表现出想要更多了解关于哥伦布航海史实的愿望。虽然教材已涉及到了有关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知识,但教材讲述得不够详尽。而活动课的开展正是给他们提供了拓展知识、锻炼能力、开阔思维的平台。应该说,经过初一、初二几次活动课的开展,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一些搜集资料的方法。而学生间的交流合作也达成了某种默契。另外,由于各班都配备了电脑,学生查阅资料较便利。
教学分析
本案例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活动课 《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 ‘新大陆’》。活动内容主要是围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主题,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举行一次模拟新闻发布会。一些同学分别扮演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等接受来自记者 (其他同学担任)的提问。本活动课的侧重点在于对哥伦布航海的条件、目的、过程等内容的补充以及哥伦布航海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分析。
教学设计
本活动课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重现哥伦布航海这一历史事件。其活动目标在于:
1.进一步了解哥伦布航海的有关史实。
2.了解如何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如何准备问题。
3.学习如何在丰富的资料中提取为我所用的信息。
4.体验分工合作精神。
5.锻炼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
6.通过再现历史的活动,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感受。
教学过程
本活动课分为三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进行活动准备。教师介绍活动开展的缘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并指出本次活动课将作为历史课程评价的一部分。确定学生评委。接着由学生推举或自荐担任新闻发布官、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的人选 (各1人),由这四位同学分别自己寻找合作者 (3—4人)。其余同学担任记者。教师与评委共同商议、制定评比项目。记者们则将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纸上,问题可涉及哥伦布航海的条件、目的、过程、结果、评价等。同时,各位代表及合作者思考记者针对本代表组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查找相应的资料。代表组讨论、整理资料并形成提纲。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进行适当的指导,主要是推荐相关网站、书籍。并提醒学生资料的搜集要符合主题,要善于从丰富的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第二课时进行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会前由新闻发布官组织同学布置会场:书写会议主题、排列座位。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印第安人代表在前面面对记者就座。由新闻发布官宣布新闻发布会开始并作开场白。记者自由提问,各位代表回答。新闻发布官宣布新闻发布会结束并感谢各位的光临。会后,教师请记者就本次新闻发布会写一篇新闻快讯,并指出写新闻快讯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课时主要进行新闻快讯的交流以及师生共同点评新闻发布官、代表们及记者们的表现,总结本次活动课的得失。
教学片段
新闻发布会片段
新闻发布官作开场白:各位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参加新闻发布会。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及其船员历经艰险,终于发现了一块 “新大陆”。昨日,哥伦布先生回到了我们伟大的西班牙。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哥伦布先生来向大家介绍此次航海的主要情况。出席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嘉宾还有西班牙王室代表以及印第安人代表。下面请大家就关心的问题进行提问。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是什么促使你决定进行这次远航?
哥伦布:首先,要感谢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为此次航海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我曾经是名水手,在多年的航海生活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自从读过 《马可·波罗游记》后,我就梦想有一天也能去印度和中国。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始终相信地球是圆的,从欧洲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到达东方。
记者:请问西班牙王室代表,你们怎么会想到资助哥伦布的此次航行?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西班牙王室代表:我们资助他首先是建立在我们有足够的资金可以供他使用的基础上的,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航行带动西班牙的发展。我们很期望哥伦布此行能带来更多的黄金、珠宝或香料、丝绸。因为这些能给西班牙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更快的发展。
记者:那么,哥伦布先生的这次远航达到你们预期的要求了吗?
西班牙王室代表:遗憾的是没有带给我们想象中的大量的黄金和香料。不过,我们得到了大片土地,我们可以在那里开辟新市场,发展经济。另外,哥伦布先生已经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我们相信不久他就会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在此次的航海准备和航海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哥伦布:准备中,我们开始是没有找到资金来资助航行,这也是最大的困难了。过程中,主要困难是海上常遇暴风雨,惊险连连,另外就是疾病的困扰。最可怕的是船员们曾经产生过找不到陆地的绝望。
记者:那么哥伦布先生,在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中,是什么使你坚持下来?
哥伦布:信念。我相信一定能到达东方。人活着就是要挑战自我,挑战极限。我坚信此次航海一定会成功。
记者:请问哥伦布先生,“新大陆”给你的整体印象如何?
哥伦布:很美。树木葱绿,土地肥美,水源充足。岛上居住的人面目和善,对我们很好奇。
记者:请问印第安人代表,哥伦布一行人的 “到访”给你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印第安人代表:我们刚开始对他们很好奇。不过,我们把他们当成了贵客,热情地招待他们,满足他们的要求,交换了不少东西。但是,他们后来对我们并不友好。对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残暴的行为。例如,对人们进行屠杀,使人口急剧减少,劳动力减少,还从我们这儿掠夺了大量的宝物。
新闻快讯选登
“发现新大陆之英雄凯旋”新闻发布会成功举办
本报西班牙讯 记者××报道 今天下午,西班牙王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西班牙王室代表、哥伦布、印第安人代表等嘉宾以及众多记者出席了发布会。会上,嘉宾们就此次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整场会议气氛热烈。新闻发布会的最后,哥伦布表示,他航行的风帆永远不会降下,而西班牙王室代表也表示将继续资助哥伦布开辟更多的航路。我们期待着哥伦布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
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
本报讯  (特派记者××)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的资助下率领包括3艘帆船、87名船员的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起航,开始横渡大西洋。今天,这位英雄凯旋,他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他给西班牙带去了财富,并为西班牙找到了一块肥沃的土地。西班牙王室对此高度赞扬并表示如果条件许可,他们会再次支持哥伦布航海,而哥伦布也有再次出征的意图。虽然欧洲各国均对此事有极高评价,但印第安人却对哥伦布一行此次的侵略行为十分不满。至于此次航海究竟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我们将时刻保持关注。
教学反思
“新闻发布会”这种活动课的形式以前未采用过,因此学生感觉新鲜,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此次活动课,“记者们”的准备相当充分:有的 “记者”准备了近二十条问题,其中不乏一些有代表性、有深度的问题。有的 “记者”则有模有样地准备了自制话筒,提问也颇具记者口吻,俨然一名真正的小记者。
而 “代表们”自然也不甘示弱,面对 “记者”某些尖锐的提问,大胆且有风度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其实,“代表们”的底气来自于周密的组织工作。各代表各自组织 “智囊团”,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整理、分析资料,形成发言提纲。如此充分的准备自然能使 “代表们”应对自如。
不过,本次活动课缺憾之处也在于代表们的回答。因为有些回答不符合史实,容易使学生对真实历史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教师要着重强调尊重史实。
以往有些活动课往往只是少数学生的活动课,其余学生只是观众。而本次活动课要求人人参与,从新闻发布官、哥伦布、西班牙王室代表组、印第安人代表组到记者,每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其次,在有些活动课开展时,教师只提供一节课,而资料的准备、学生间的交流往往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会占用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且效率不高。其实,如果教师能给出一节课作为活动准备时间,那么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及教师的适时指导都有了时间上的保障,并且效率也会提高。另外,学生在网上搜寻资料的能力较强,关键是教师应适当指导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提取有效的、为我所用的信息。
本次活动课也使活动评价法得到了一次有效的实践。所谓活动评价法是指通过活动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法。教师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条件,以学生的自主活动、直接体验为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活动过程来评价学生。新闻发布会结束后,在活动前选出的学生评委依据评比项目依次发言进行评价,力求做到公正、客观。其实,评价的重点对于 “代表们”来说就是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对于 “记者们”来说则是文字表达能力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新闻快讯的质量,新闻发布会上提问的次数及问题的质量等。对评价学生的发言作为评价评委的内容。此外,鼓励其他学生也积极参与评价,做到人人都是评价者,人人都是被评价者。在评价时允许学生表达其独特的感受、体会与观点。最后把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及时改进学生的学习。
案例评析
本教学案例为活动课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崭新形式———新闻发布会。其内容新颖,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特色。从总体设计看,活动在有益、灵活、有序的思维形式下展开,充满立体感,发挥了整体的效应;具体目标设计层次感强,贴近生活;活动准备充分,能够针对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学生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同时也注意兼顾全体,使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课的最后有交流有评价有总结,有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主体性是活动的灵魂,本次活动课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操作,自主总结,密切了社会生活和学生的联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是一次很好的磨砺和培养。
这次教学实践的不足之处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略显空泛,对哥伦布的创新精神和品格的挖掘不够深入,怎样设计来加深学生体验,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心灵,不断内化、深化并落到实处从而促进学生在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协调发展,最终促进他们认知、情感、态度和学习方法和能力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另外,最好在最后增加学生制定的教学评价方法细则,反映活动课效果的关键 “窥口”,为能更好体现活动课的教育价值,教师的自评亦是富有效果的。最后,历史活动课的设计如何体现出学科特色、如何发挥人文学科的特点,塑造学生完整的人格,如何保持活动的总方向与历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协调,需要教师继续求索。
点评:姚锦祥
实施与操作
1.活动准备
由于历史活动课的实施需要师生或生生间的互动,因此,课前的活动准备必不可少。特别是那些规模比较大的活动课,没有一定的课前准备做保障,很难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历史活动课的准备工作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给学生印发有关资料,或者明确活动的目标。当学生带着一定的目的性去活动时才能使整个活动更有针对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案例“‘哥伦布航海归来’———记一次 ‘新闻发布会’的召开”中,教师便在第一课时中就介绍了活动开展的缘由、活动主题、活动目的,并指出本次活动课将作为历史课程评价的一部分。确定学生评委。这些课前的准备活动会使整个活动过程都更加有的放矢。(二)确定活动小组,一般按照 “异质分组”的原则进行。可以根据选题的不同分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活动意向进行分类,如案例 “如果没有虎门销烟,还会有鸦片战争吗?”就需要根据学生正反观点的意向来分类。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必须让学生明确小组之间、组与组之间的分工合作原则。
2.活动过程
历史活动课的活动过程和方式没有统一的方式,但有一定的原则,即力求开放性、自主性和实践性。
开放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历史活动课要打破形式单调、内容固定的局限,让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中,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进一步引发兴趣,施展才能,获得启示,实现体验,提高素质。
自主性原则指的是历史活动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也是 “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他要求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成为教与学活动的主人。在教师指导下多给学生自由,让他们独立地参与和完成各项活动,在自学自理自得中经受各种实践的锻炼,为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广阔的天地。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掌握 “放风筝”的原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由地飞翔,但也要掌控好手中的绳子,确保活动目标的实现。案例 “活动课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反思”便将这一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六大板块,无论是照片的收集、数据的调查、小品的改编,还是服装表演、DV拍摄、现场调查都是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适时掌控、及时归纳都起到了总结和启发的作用。从而使整个活动课都有条不紊,目标明确。
历史活动课强调活动,重视实践。历史活动课更多的应是学生自主地参与设计实践,亲自进行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实践中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新知,培养和提高各种技能和能力。活动课应能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具体的实践机会,成为发挥其潜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历史、追溯历史、再现历史、评判历史、反省历史,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变 “被动地观望”为“主动地触摸”,变 “被动地学”为 “主动地学”。案例 “活动课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反思”和 “了解身边的‘历史’———历史就在我们身边”都很好地体现了实践性原则。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教师自身的知识构建
历史活动课在开展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而历史学科本身内容就异彩纷呈,历史活动课形式也丰富多样。因此,如果教师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就会给备课的容量和活动的延展性带来一定的局限。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要注意各方面知识的补充,以及多方面技能的锻炼和提高。
2.实现情感的共鸣
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活动,亲历历史,感受历史,在获得新知,提高能力的同时,也产生强烈的情感的体验,产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上的共鸣。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而历史活动课由于不受固有课堂形式的局限,更能体现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事实证明,在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对所需要掌握的内容显得更容易接受。
3.突出学生的 “主角”地位
历史活动课是以学生活动为整个教学和学习的中心,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学生理应成为整个活动的主角。而在所有的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其实学生是有着很大的潜能和极强表现欲的,因此在历史活动课中可以重点突出学生的 “主角”地位,给了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锻炼能力的舞台。
讨论与探究
1.你们使用的教科书中设计了哪些活动课?请按照一定的方法将它们加以分类。
2.以课文中的第一节活动课为例,谈谈应该如何做好活动课的准备工作。
3.以 “可爱的南京———家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一课为例,分析现代教学设计关注 “教学反思”和 “案例评析”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22 13:0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