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小组学生期中、期末成绩统计表 生:(整理,表达,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成将数据填在表格中。) 师:比较整理前后的数据,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表中的数据比整理前更能清楚地看出每个人成绩的多少。, 师:小结:把这些数据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在统计表中,就能更清楚地反映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评析:让学生参与整理数据的过程,体验和感悟用统计表描述数据能更加清楚地反映出数据的多少,突显出整理数据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自然地过渡到用条形统计图描述数据,衔接自如流畅。] 3.描述数据,引发探究。 师:其实,这些数据除了可以用统计表描述,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形象、直观的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设计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呢? 生:(学生独立思考,设计自己的方案。) 师:交流一下你们的方案好吗? 生:用两幅条形统计图统来描述。 师:能具体说一说怎样用两幅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生:把期中成绩画在一幅统计图中,把期末成绩画在另一幅统计图中。 师:(出示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是这样的方案吗? 生:是。 (1)分析方案,生成问题。 师:仔细观察,你能从这两幅条形统计图中发现哪些同学的成绩进步了?哪些同学的成绩退步了吗? 生:(仔细观察,并发现)张红的成绩进步了、赵正的成绩退步了、李小云的成绩没有进步也没有退步、王明的成绩进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纸条上的数据知道的。 师:看直条上的数据,的确可以比较出成绩的进步和退步。如果不看数据,只看直条你能知道谁的成绩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吗? 生:期末的直条比期中高,就知道是进步了,低了就是退步了。 师:不论比直条,还是比数据都能比较出某个同学的成绩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你觉得比什么更直观形象。 生:比直条。 师:刚才同学们比较一个同学的成绩时,无论是比数据还是比直条的,老师发现都是先看看左边的期中、再看看右边的期末。再比较一个同学的成绩,还是得左看看、右看看,总是这样左看看、右看看,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很麻烦、太累…… 师:你们也有同样的感觉吗? 生:有。 [评析:通过对两幅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分析与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在两幅图中比较两种数据的不便,自然生成了探究的问题,从而产生改进方案的需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2)改进方案,体会优点。 师:看来,我们用两幅条形统计图来描述两种数据,比较这些同学的成绩确实不太方便。有没有同学设计出更加便于比较的方案呢?再不用左看看,又看看,一眼就能看出谁的成绩进步了?谁的成绩退步了? 生:(思考,个别同学举手,) 师:抽象的想这个问题是有点困难,我们再仔细观察上面的两幅统计图,找找他们的相同之处和区别,分析造成比较不便的原因,或许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师:相同之处有哪些? 生:描述的都是成绩,刻度相同,姓名相同。 师:区别在那里? 生:标题不同,直条表示的成绩不同。 师:能具体说一说直条分别表示的是怎样的成绩。 生:第一幅表示的是期中成绩,第二幅表示的是期末成绩。 师:你知道造成两次成绩比较不便的原因是什么吗? 生:表示两次成绩的直条距离较远,比较起来就不方便。 师:有可能改进吗?想想办法。有办法了就举手。 生:(多数学生举手,叫一位同学发表意见。)用一幅条形统计图来描述这些数据。 师:你能具体说说怎样把这些数据描述在一幅统计图中吗? 生:把期中、期末的两个直条画一起,先画期中成绩的直条、紧挨着画出他的期末成绩的直条。 师:你们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生:(多数表示明白,有的还显得茫然。) 师:为了直观形象地看到他的想法,老师为大家提供了描述这些同学成绩的直条和图纸,试着摆出它的想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