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321|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优质课《鲸》说课稿材料集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鲸》说课稿
一、    教材简析。

今天我要说的课是小学语文第九册二十二课《鲸》的第一课时。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生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演变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二、    教学目的、要求。

1、  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学、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

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四、    教学时数:两课时。

五、        教学程序。

(一)            反馈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课前预习的好坏是课堂教学效果优劣的关键。有良好的预习习惯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学生平时较少接触鲸,更要通过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才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也体现了大语观教学,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在了解预习收获后,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       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是为学生会学,教师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即相知道的内容,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如本单元根据教材编排要求学生阅读时要能用较快的速度,并能从课文重点展开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       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           掌握字词。《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识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所以要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可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语基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           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因为合作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我们平时要加强培养,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发现,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比喻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和联系实际说话,进一步理解,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

(四)   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充分肯定学生善思好问的精神,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像课前的质疑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习后的质疑,不仅能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能使学习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由课文向课外读物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学习。

(五)     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和还想知道的问题,课外去搜集材料,办一份小报,第二课时展示交流。

六、    板书设计:



说明方法     主要内容

列数字       特大特重



比较       哺乳动物



举例        种类

比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3:08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   今天, 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一篇课文《鲸》。 这是一篇既具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的常识性科学小品文, 作者用非常生动的形象的手法介绍了这种动物王国里极负有特殊功能的动物。作者具体介绍了鲸的大小, 类属,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用词科学严谨, 是一篇非常好的说明文。
  一、教学内容:
  1.教学目的以及分析:
从知识领域分析本节课要使学生了解鲸的形状、种类、 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从培养能力这一领域分析本节课要教给学生适用“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的方法学习这一课, 并且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在思想教育方面要通过课文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样确定教 学目标是依据教学大纲对五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及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大纲对五年级的要求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主要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另外, 这将确定教学目标,也是为了使传授知识, 发展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用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通完成。
  2.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因为作者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着重体现在对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的说明上, 只有了解了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才能学好这种“抓住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因而将此确定为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鲸的进化过程。 这将确定难点是因为学生对鲸的进化这一生物现象难以理解,需在教师的指导下理解, 所以,确定为难点。
  3教学方法的选择:
  《鲸》是一篇非常生动有趣的说明文, 课文所谓的知识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根据这一特点,并从五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课我们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以读为主“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的四步教学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收性,使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尝试着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前提。 ”心里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变发动了存储在内心的力量。是促进工作和学习看起来容易做而且能减少疲劳,我在教学中的体会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兴趣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很快地掌握了知识,教学目的也就容易得到落实。
  (2)多媒体教学手段:随着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方面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普遍被人们所接受,这是由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因为多媒体教学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催化剂的作用,既可渲染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结构,更主要的是沟通语言文字和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图文互补,增强直观性形象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文所涉及鲸的有关知识,学生较为陌生,为了让学生与所学知识尽快熟知,我在教学中大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直观教学法将大象与鲸的比较,齿鲸与须鲸呼吸时的区别显示出来,给学生以直观印象,使学生掌握了鲸的特点。
   4、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依据:
如果说钻研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是提高教学的前提和基础的话,那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为了使本课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对本课的教学环节设置如下:(1)设疑导入,激发兴趣。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紧扣这篇课文的特点,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人,我们都听说过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但绝大部分同学都没有见到过鲸,鲸究竟有多大?它的生活习性有哪些呢?学了这篇课文我们就会了解。设置这一环节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兴味盎然的投入到学习之中去。(2)抓中心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文第二段是教学中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先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抓住这一段的中心句“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再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说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并将有关的语句划在书上,为了加深理解,我利用多媒体打出鲸的进化过程的图片,让学生说说鲸是怎样进化的。通过这样的“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的方法,很自然的就突破了难点,使学生理解了本段内容。然后又总结出学法:以读为主“读读--想想--画画--说说”相结合的方法。接着让学生用这样的方法进行自学,充分发挥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设计这一环节是为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学生的眼、口、心等多种感官共同作用,既能使学生学到本课内容,又能形成能力。(3)总结谈话,回归整体。总结贵在升华。我是这样总结全文的:同学们,象鲸这样的庞然大物你们想看看吗?于是我用多媒体打出鲸的画面,然后接着可惜的是,象鲸这样的庞然大物已经很少了,世界还有许许多多的生物也面临着这样的处境,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热爱环境,保护动物,那么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将会变得越来越可爱。设计这一环节即总结了全文,又使学生受到了热爱自然热爱动物的教育,真正做到了文道统一。(4)布置作业。
   5、分析学情与学法指导。
分析学情: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鲸的进化过程难以理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用图示的方法,指导学生说,学生很容易地就理解了这一难点。
    分析学法:学法,被喻为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教学大纲要求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能否教会学生学习,已成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动嘴、动脑、动手的方法进行学习,指导学生通过动嘴谈、说,动脑想,动手画重点语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鼓励学生以后用这种方法读懂课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一定会对“读读--想想--画画--说说”四步教学法产生深刻印象,也相信今后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学法的理指导训练,最终会实现“教是 为了不教”这一目的。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 呼吸 肺

  习性 睡觉 哺乳动物

  生长 胎生 哺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3:36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 资料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鲸》。

我打算采用“四说”的方法,从“教材”“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法”“ 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本组教材内容全是说明文,《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文本语言简炼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课文首先拿鲸和人们熟悉的象作比较,使我们形象地了解到,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接着,用翔实的数字来说明鲸的体重,以此来说明鲸“大”。然后,又以我国捕获的一头鲸为例,再次列举具体数字,具体生动地说明鲸的确很大,作者在介绍鲸吃食物以及鲸的生长时,又一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加以说明;在介绍鲸的呼吸时,用“花园里的喷泉”来比喻鲸呼吸时喷出来的气体形成的水柱,这种打比方的方法,使用权说明更清楚,也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三、说教法: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依据依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悟情”的特点,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文题目。

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简单说说对鲸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鲸的课文。(板书:鲸)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词多读几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记录不明白的问题。

2、检查生词,出示投影,检查生词的读音。

3、指导书写。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看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互相提示。教师重点指导“肺、哺”的写法。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两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把握。

课文主要讲了鲸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体形、种类、进化、习性)

三、作业。

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九课《鲸》。

1、检查生词读音。

2、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体形、种类、进化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

二、依据提示自学,再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读课文,找出你对鲸最感兴趣的段落,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把鲸的这种特点表达出来的?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2、学生依据提示自学,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三、集体交流,深入理解。

1、体形大:

(1)哪些句子体现出了鲸的体形大?教师结合学生说的内容板书:约十六万公斤,近四万公斤,约七米。

(2)作者在说明时举了许多数字,这种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板书“列数字”)课文介绍的是鲸的特点,可文章的一开始为什么又提到象呢?对,象是我们熟知的动物,但鲸比象大的多,以此来说明鲸的庞大,这种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对比来说明事物特点的方法叫做作比较。(作比较)今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应用这样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清楚更明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么庞大的鲸,真是一条大鱼呀!老师说错了?鲸不是鱼?为什么呢?那鲸的进化过程是怎样的呢?(学生答)看来鲸还真不是鱼。鲸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

除此之外,你还对鲸的哪些特点感兴趣?

3、鲸的分类:两大类,是根据有无牙齿来分的。

4、生活习性: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关于鲸的进食,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呢?(列数字,须鲸一顿吃两千多公斤,虎鲸好几十头吃一头三十多吨的长须鲸,只用几个小时。)

鲸又是怎样呼吸、睡觉、繁殖生长的呢,谁愿意把自己感兴趣的谈一谈?并说明作者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你对鲸的呼吸感趣,那好,请你把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作者把鲸喷出的水柱比作了什么?比作喷泉,对这种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你还想说说鲸睡觉的样子,那你能把它们睡觉时的样子画下来吗?

这么特别的动物,他们的繁殖生长又是怎样的,谁愿意读一读有关的段落?(生读)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的鲸体形、进化、种类、生活习性几个方面的特点,而且还学习了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五、小练笔:

    课下,请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到的资料,选择鲸某一方面的特点,以“鲸的自述”为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3:53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第七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盾,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新型玻璃》《太阳》等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能力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

  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伊始,我用设疑激趣法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课件1:显示蓝色大海)美吗?(生答)的确,就在这美丽的蓝色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中之王’,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得多。你们想去看看吗?”接着播放课件2,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教师相机鼓励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观察,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关于鲸的知识非常丰富,你们想继续研究它吗?”这样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顺势揭题质疑:“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写鲸的文章(板书课题),你想从这篇文章中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质疑后,教师将问题分类处理,筛选归纳为两上主要问题:1、鲸有什么特点?2、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便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渲染烘托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先在小组内检查读书情况,再组织全班交流对课文的了解。

  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初读后,基本能抓住叙述要求,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但这种了解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并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这里应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让学生提出初读遇到的疑难问题,如:“哺乳动物”“胎生”等词语是什么意思?鲸的样子很像鱼,可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教师可结合学生质疑情况,补充设疑:课文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并以此为凭带,引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先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选学其它几个自然段。

  (一)品评词句,感悟“大”

  第一自然段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教学中,紧扣“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介绍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理解,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说明方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作如下体会:

  课件出示:

  句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师质疑:课文介绍鲸,为什么还有写象呢?引导学生集体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这样便于读者理解、接受新事物,从而认识比较说明法。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找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了这样的说明方法,自己体会体会)

  句2: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学生对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认识。教师不必作过多的说明。而真正得从句中体会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对部分学生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故意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

  句3: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档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教师设问:“去掉带点的词,可以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充分讨论、比较,从而感悟鲸的特点,体会举例说明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二)自由选读,感悟特点

  课文的2-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可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当评委,与汇报同学进行自由交流。

  教师针对汇报情况,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点词句适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进一步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点拨:

  1、鲸的进化过程———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还可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上学习到的有关知识及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让学生谈谈对哺乳动物的认识,抓住其他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并与鲸的特点对照,说明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当学生汇报鲸的吃食特点这一段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3、体会分类、比喻、图文结合等多种说明方法——当学生汇报“鲸的呼吸”特点这一段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文中插图或学生绘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多种说明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的交流网络。

  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

  语文教学要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范文语言的感悟、积累和内化。经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鲸的特点及文章表达方法已有了清晰的了解,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以复述为主的主语实践活动“听故事,想象演说”和“读启事,招聘导游”,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一)听故事,想象演说

  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咱们经历了一番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历程,现在咱们听听故事,放松一下。播放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当鲸到达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争吵,虾将军说出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听完故事后,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虾冠军究竟对鲸讲了些什么?”想象并表演鲸与虾将军争吵的场面。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再次接近文本,将上一环节的无序交流进行有序整理,为下面的“招聘导游设计解说词”作好准备。

  (二)读启事,招聘导游

  首先谈话激趣:同学们,老师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觉得挺适合你们的,便把它下载了下来,你们想读读吗?教师相机出示“招聘启事”,学生竟相阅读,跃跃欲试。教师趁热打铁,播放音乐,渲染气氛,置学生于活动情境之中。让他们自由设计解说形式及解说词,而后组织学生汇报解说,其他学生和老师分别以评委或游客的身份与“小导游”现场交流、评议。

  “招聘小导游”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参与者不仅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要求,也提出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既训练了语言,又渗透了思想教育,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

  适当、适度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教学中,除了伴随着学生读书、交流活动中的师评、生生互评外,在结束课文时,我又安排一个单独的评价环节“评评这节课上自己表现得怎样,听听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多维评价。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贯彻了《语文课标》在评价建议中“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一理念,而且使学生在多元评价中,逐步学会听取,学会发现,学会赞赏,并在相互赞赏中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2、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上一环节中“招聘小导游”活动的设计正体现了《语文课标》的这一精神,而且着眼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同时《课标》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又注意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我认为“招聘小导游”这一交际训练,不应受课堂限制,因教学活动结束而告终,完全可以单独用一节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课堂上,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其实课本以外还有更丰富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撷取。同学们,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小导游招聘活动并没有因此而终,咱们下节课将继续设擂选优。因此,我希望你们课下能像刚才一样主动热情地去探究,去发现,或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查找资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解说词。同学们,能做到吗?”这样结束课文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4:30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一、教材简析

《鲸》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该单元的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它和该单元的其它三篇课文一样,反应了语文与自然的关系。教学《鲸》这篇课文,其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为后面篇课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大纲教学目的和要求,再联系学生实际,我确立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能力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

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在以前的说明性文章的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还是比较困难的。

四、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我制订以下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介绍鲸的。

五、说教法

《教学大纲》在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中指出,“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科学的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评议能力”。因此我准备以启发式和讨论式为主要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线”的现代教学理念,根据目标和内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出发,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把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作精神培养起来,把他们健康的个性发展起来。当然,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合格的教师不会把人当成某种驯服的自然力来驱使,而是当成主体来看待。教学中,我还会引导他们领悟、掌握学习的方法,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是为了学,服务学”的基本思想,我准备用以下四个步骤来进行。这四个步骤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把教学信息传递的单向性、双向性向多向性转化。其间,再穿插图、文、声、动画等综合信息手段,增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形象性,达到最佳效果。

按照以上思路,教学伊始,我准备用视频的手段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去。我再不失时机的插入文章的第一段,让学生感悟鲸的“大”,发现、认识、品味作者的写作方法,并用点拨法,适时的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认识方法的表达效果。如,学生对列举数字的说明方法已有概念化的认识,而真正从句中体会到这种表达方式的准确性。对部分学生而言,还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可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很容易发现:用上具体数字,能更清楚、更准确地了解鲸的特点。其次检查学生的生字新词自学情况,重点指导:“肺”字的书写。接着通过为辨析“进化”与“变化”,为“鲸”造字渲染烘托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感知课文,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这样,不仅把学生的思维引上了正轨,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后欣赏有关“鲸”图片,对其进行分类,了解有关鲸的类别。整堂课,以学生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在了解有关鲸的知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突破教学重难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4:44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鲸》。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鲸》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因此,通过本课教学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   

二、说学情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而且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但根据经验来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因此,借助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认知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能力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说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体现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
  因为大部分学生没有见过鲸,所以我用设疑激趣法导入:“同学们,在海洋中生活着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你们想去看看吗?”(接着播放课1,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在学生仔细观察后,我问:“你们想了解鲸的知识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写鲸的文章(板书课题)。你想从这篇文章中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质疑后,教师将问题归纳:1、鲸有什么特点?2、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这是两个综合性问题,便于教师组织学生研读课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教学时,我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获得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先在小组内自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再组织学生交流对课文的了解。
  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初读后,基本能了解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但这种了解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质疑来加深理解。如:‘“哺乳动物’‘胎生’”等词语是什么意思?”“鲸的样子很像鱼,可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等等。同时,我结合学生质疑情况,补充设疑:课文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并以此为凭带,引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品评词句,感悟“大”
  第一自然段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教学中,紧扣“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介绍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以下重点句子进行品评理解:(出示课件3)
  句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句2: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句3: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档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2、自由选读,感悟特点
  课文的2-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并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然后各组推荐代表进行汇报,教师针对汇报情况,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点词句适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进一步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点拨:
  ①、鲸的进化过程———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还可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上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谈谈对哺乳动物的认识,抓住其他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并与鲸的特点对照,说明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②、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当学生汇报鲸的吃食特点这一段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③、体会分类、比喻、图文结合等多种说明方法——当学生汇报“鲸的呼吸”特点这一段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文中插图或学生绘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多种说明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先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选学其它几个自然段。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的交流网络。
  (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 
   在学生对鲸的特点有了清晰的了解之后,我安排了一场 “小小辩论赛”。具体是这样操作的:我先出示情境题,(一天,海洋里要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当鲸到达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于是,鲸和虾将军发生争吵。虾将军认为鲸不是鱼类,所以不能参加这次运动会;鲸认为自己就是鱼,而且“鲸”字还是“鱼”字旁呢。它们一直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然后组织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开展一场小小的辩论赛。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再次接近文本,将上一环节的无序交流进行有序整理。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
   在结束课文时,我安排一个评价环节,即“听听他人的评价,评评自己的表现”。适当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措施。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逐步学会听取,学会赞赏,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2、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同学们,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希望你们课后能像刚才一样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同学们,能做到吗?”这样结束课文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六、说板书设计



                 形    态:     大、重、长     列数字



                 哺乳动物                      作比较

9、鲸   

分    类                      打比方

                         吃食            

             生活习性    呼吸               举例子

                         睡眠              

                         生长              

                                 

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重在了方法的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54:55 | 只看该作者
《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授课教师:杨旺娴

授课时间:2010年9月29日 下午 第一节

授课班级:章驮完小  五二班

一、教材简析

《鲸》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了解预习收获后,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

(三)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掌握字词。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基础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理解、联系实际说话,并初步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学生提出仍不懂的地方,学生互相解疑。

(五)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搜集到的材料,完成课后小练笔。第二课时展示交流。





授课教师:杨旺娴

授课时间:2010年9月29日 下午 第一节

授课班级:章驮完小  五二班

一、教材简析

《鲸》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这组课文语言简洁、生动、优美。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二、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胎生”“特征”“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中介绍的与鲸相关的各种知识。

2.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四、教学难点

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五、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课前去收集相关材料,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把课外阅读与课内学习相结合。第一环节了解预习收获后,让学生谈谈还想知道鲸的什么内容,导入新课,调动学习的兴趣。

(二)紧扣训练重点,放手让学生自学。

第二环节根据学生预习中提出的问题,教师适机疏理,再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提出具体要求。

(三)汇报自学情况,深入学习课文。

1、掌握字词。通过学生自主汇报或抽查方式检查、巩固基础知识,适机引导学生能从课文语言环境中理解新词,并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读懂的,达到学习方法的交流和积累。

2、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在学生交流读懂内容时,教师要及时疏理,围绕“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问题展开学习,教师适当板书,同时结合朗读指导,训练语感,加深学生印象。

3、体会课文说明方法,突出课文重点。在环节过渡上抓住课文主要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去认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读、理解、联系实际说话,并初步在作文中运用这些方法。

(四)质疑问难,拓展思维。

学生提出仍不懂的地方,学生互相解疑。

(五)布置作业。

根据学习后的收获,搜集到的材料,完成课后小练笔。第二课时展示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7 13:4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