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鲸》听课感想体会评课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36: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公开课《鲸》评课稿
很荣幸能有这次机会去旁听了林老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

   《鲸》是一篇说明文,由福建特级教师来执教,她是一个清爽年轻的女教师,“这么年轻就成为特级一定很了不起”,大家都在寻思着。她的课堂一开始,我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感叹,真不可思议,林老师的课这么活泼、这么劲爆、这么热闹,找到一个可以很适合评价的词语就是:很港台。林老师的课堂确实很港台,一个语文说明文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欢笑的课堂,成了孩子们辩论的课堂,成了孩子们演说的课堂。在热闹中,孩子们体会说明文的准确性,在热闹中孩子们复述文章的内容,在热闹中孩子们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掌握。了不起的港台课,了不起的老师。林老师动用了一些技巧,那是上课的技巧,那是自成一派的技巧。有趣的招呼,美妙的歌声,激将的语言,挑战的活动,孩子们一个个沉浸其中,乐不思蜀。

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氛围,努力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开课问候,活跃课堂气氛。以“孩子们?”“诶。”为一问一答的方式拉近和同学们的距离,使课堂不再死板教条,让同学们一直清楚:老师和你们在一起。取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林老师以视频的方式更形象的讲鲸的形象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并鼓励学生提问,引出课文。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学生,而是一起学习的伙伴。在她的引导下,学生不是在学习,而是进行海底游览。在她的课堂中,笑声代替了种种谨慎。听课也成了一种享受。教师用有些夸张的表情、语调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二、让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世界”的平台上——生字教学

学生来到课堂上,已带来了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直观映象的独特感悟。教学中,如果无视这些存在,课堂则会陷入走“教案”的状态,机械呆板而毫无生气。应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让学生在课前真实地展示自我学习水平,林老师的生字教学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理念。改变了一直以来的大屏幕的形式。让学生把“腭、肺、肚、胎、鳍”写在鲸的各部位上,这样不光了解了“腭、肺、肚、胎、鳍”在鲸的部位,又水到渠成地渗透了识字方法。又运用了“生字小转盘”这一新颖的概念,让同学们在识认汉字的同时讲解生词,寻找规律与特点。如“肉月旁”的生字,并强调了“肺”的最后一笔是竖。

三、适时捕捉鲜活的生成性资源,构建开放的课堂——围绕齿鲸、须鲸的特点展开辩论

与传统教学封闭、机械、呆板的设计相比,本课的设计不仅是弹性化的,而且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力求为学生敞开无数扇自由之门,打开无数条自由之路,力争做到少干预,多扩大探究学习、个体感悟和合作沟通的空间。如在探究部分,用“文中哪些描写你感受最深,为什么?”这一问题,利于激活学生思维,同时给课堂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不仅动起来,而且动得主动、尽兴,动得酣畅淋漓。同时,在“动”的过程中,也能不断出现“新东西”,从而还课堂以真实、以生命。

林老师始终以亲切平和的形象,以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个性张扬的空间,这是高标准的口语实践活动,这种辩论,不是死读课文,而是将自己重构包装后的语言展示出来,让听众、读者感到清新、生动。这要求辩论语言通俗、生动、形象,促使学生化难懂的知识为浅显的知识,化抽象的语言为形象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辩说能力。

四、让目标在自主探究中达成——教学手段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无论是学术性知识,方法性知识,体验性知识,都力争在学生的探索中自主建构,课上着力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涵盖量较大,需要深入钻研文本的问题或任务,如创设情境“远处游来一头鲸,那是……”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主动运用已掌握的鲸的课内外知识及说明方法。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自然达成三维目标。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课文,用一个词来形容鲸的大;孩子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这么多形容“大”的词,作者用了吗?那他是怎么写的?进而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用比较、数字、假设等说明方法来说明大。并重点提出了“动词串串烧”这一概念,具体而生动,让同学们试用这一方法写一篇有关鲸的小片段,从而突出这一写作首发的重要性。

在同学们熟悉鲸的特性之后,又运用了招聘小导游这一独特的形式,使同学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课本中的知识,使书面知识能真正的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并提高了同学们的口头表达与组织能力。

五、让平实的课堂充满诗性的回归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朱永新)作为夯实人的精神基础,为学生“打好人生底色”的语文课,特别是小学语文课,更需要浓浓的诗意。最后林老师在同学们欣赏鲸的图片的同时,并为之附上了生动而又形象的旁白,带领同学们更进一步的接触与了解鲸,真正的遨游在海洋中。

    泛娱乐时代,课堂也娱乐,娱乐精神已经随着新生代的老师弥漫到校园和课堂当中来了,而今天林老师把娱乐精神为教学所用,幸而用得恰到好处。一个灵气智慧的林老师,一个百变激情的林老师。

    教学又迎来了一个百花齐放的春天,老师们又可以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设计自己的课,不必在乎强调了什么,只要课堂让孩子们学有所得,上得有成效。呼唤朴素的语文,呼唤真实的语文,呼唤实践的语文,呼唤本真的语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37:10 | 只看该作者
《鲸》听课反思
这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知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而这一单元的主题也是说明文,提出的学习要求是抓住文章的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在以往教学时,我就把重点放在抓住文章的要点和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上,按照既定的预设教学环节,教学顺利地进行着,但是这种顺利的背后,让我隐隐地感到不安,因为孩子少了以往的活跃,少了那份情感的参与。
今天听了许老师教学《鲸》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
许老师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除了让学生感知鲸的形体特点:大、重、长之外,还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内容介绍清楚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高,对稍显枯燥的说明文也学得有滋有味。拓展练习引导学生把这些写作方法适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这些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37:32 | 只看该作者
听课记录:钟老师执教9册《鲸》一课
纯粹是听课随记随感,只是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料,顺便与大伙儿研讨。记得不全,说得不对之处请钟老师和其他老师多多原谅。欢迎大家多多给我提意见。不胜感激!
教学过程
即时评价与感悟
课前三分钟:背《弟子规》
一、引入:课前谈话:陆地上最大的什么动物?在海洋中最大的是什么动物?
今天我们来学习《鲸》这篇课文。
二、学习课文:
1、一边读一边思考:自己快速默读课文,找每一个自然段的中心句,划一划,没有的话就用自己的话写在旁边。
2、学生思考,汇报:
第一自然段:鲸的大小、体重
第二自然段:鲸是哺乳动物,鲸的属类
第三自然段:鲸的种类
第四自然段:鲸的捕食
第五自然段:鲸的呼吸
第六自然段:鲸的睡眠
第七自然段:鲸是胎生的
第八自然段:鲸的寿命
3、预习时布置学习这篇课文的方法:
读一读
画一画
讲一讲
写一写
填一填
列表格
4、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预习的成果
5、、学生上台汇报预习的成果。
我是用讲一讲的方法来学习鲸的呼吸、捕食这部分的。
每一部分都让学生上台讲。
6、、介绍哺乳动物的特征:用肺呼吸,胎生
7、课文之所以能把鲸介绍这么具体,是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我们学过的说明方法是: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8、、自己对照课文,看看那一部分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9、出示图的资料,感受蓝鲸的巨大,老师补充自己查找的资料
10、老师提醒一个学生认真学习。
11、继续汇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2、归总呼吸、睡眠、胎生、寿命为鲸的生活习性。
13、老师推荐一片文章,介绍鲸的自述
14、小练笔:鲸的自述
要求:
1)用第一人称写
2)至少用一种说明方法
3)可介绍每一方面种类或综合介绍
1、教孩子们把握中心句来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方法好。但是否可以明确用什么线画。语言表述是否可更规范。
2、边说边板书,明了简洁,学生很快找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这环节好。
3、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很好。长期坚持,学生的自学能力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4、四人小组交流的方法好,可以给孩子们学习的机会、展示的平台。但,四人小组发言的先后,交流的效果可以加强。
、学生汇报道情况还可以。但其他同学的情绪调动不是很好,假如能评价别人的展示方法好在哪里?自己听后懂得了什么更好。
6、让学生课前找资料很好,可以补充课文的局限,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但课文的朗读、语文知识点的把握是不可少的,一节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可能在这节课学到什么,体验到什么?
7、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很好,但这些方法可否让学生回忆、总结?
8、文中寻找使用说明方法到依据,好!
9、教育这学生很好,老师没有放弃大家的参与。但上课时,一般可用动作的尽量用动作,动作比用语言效果好,不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思维。
用小练笔方法好,可以巩固学到的知识
这节语文课理智了,语文味不够浓。语文课即使是教学说明文,也可以在介绍的过程中蕴含着情感,因为文章的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或惊叹或喜欢的情感。另外,是否需要更多的读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38:29 | 只看该作者
《鲸》评课
刚刚欣赏了精彩的课堂教学,我不仅感受到了老师饱满的教学热情,更领略到了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下面我就《鲸》这节课进行简单的点评,如有不成熟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以下几点:
    1、清清楚楚领悟说明方法
   《鲸》这篇常识性说明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这个重点被老师抓住了。
    我们看到老师在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之后就直接进入了说明方法非常集中的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交流的同时,体会到作者通过多种说明方法,通俗、准确地描写出鲸的形体特点,不但落实了教学重点,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扎扎实实体会准确用词
    说明文稍不留意就会上成“常识课”,因此在这节课上对常识性的知识我没做深究,而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的特点上。例如对文中“在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主要”、“总是”、“必须”等词的理解既让学生了解了鲸的有关指示,又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表达的形象。
   3、时时处处渗透读写结合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写了什么,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怎么写的,并渗透了从读学写,体现了读写结合,例如让学生利用搜集到的资料把自己当成一头鲸进行《鲸的自述》,并适当运用一些说明方法,这样设计,学生不仅能巩固课内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利用好课外资料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
    再如教学描写鲸进食这一部分时,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鲸进食的动词想象鲸进食的画面,并把自己当作一头 鲸描述自己是怎样进食的,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为以读促写打下了基础,做好了铺垫。
    4、轻轻松松营造对话氛围
    在老师的课堂上没有喝斥、没有讽刺,有的只是老师那始终带着微笑的脸以及鼓励、赞赏、期待的眼神和精彩的评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仿佛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进行海底游览。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老师的课上得很成功,但教学是门遗憾的艺术,如果要说不足的话,我觉得汪老师这节课的最后鲸的自述部分,如果能让学生动笔写写,再把写出来的自述展示出来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40:19 | 只看该作者
《鲸》评课稿
周三上午,师父为我们几位徒弟,上了一节家常课——说明文《鲸》。本堂课有诸多地方,值得我学习和借鉴。近期我正努力在课堂中落实“10分钟读书”,因此我对这节课的关注点也放在此部分。在《浙江省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建议》第13条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每堂课学生读书的时间一般应达到10分钟左右。朗读与默读并重,能根据教学需要并结合教学情境指导学生的朗读、默读、诵读和背诵”进行方法指导。本堂课,师生就共同演绎了“读”的精彩。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课堂伊始,钱老师请学生来说说对鲸有什么了解,学生纷纷说出了不同途径了解到的关于鲸的知识,之后,钱老师请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谈读完后,对鲸又有何新了解。阅读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注重学生对文本语言的理解。钱老师明确了自读要求,培养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学生自读之后,回归文本,概况文中介绍了鲸的四个方面:特别大、进化过程、种类、生长习性。
二、潜心文本,扎实地读
1、重视阅读习惯培养
在理解第一自然段时,学生通过自读第一自然段,划出写了鲸特别大的句子。钱老师边巡视边评价语:“xxx同学采用了默读的方法”“xxx同学用了边读边画的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不露痕迹地进行了多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在导入部分,钱老师肯定了能运用好《词语手册》的学生,着重夸奖了阅读过“博学广闻”的孩子,使学生明白了,《词语手册》是语文学习中很重要的工具书,平时在预习时就应该好好利用它。第七自然段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了鲸特别大的原因是“出生大、生长快、寿命长”,接而钱老师话锋一转:“这么能长的鲸,岂不是越长越大,越来越多了?事实正好相反,请看课文资料袋”。让学生明白了,资料袋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着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朗读走进说明文
《鲸》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钱老师就抓住这一教学重点,让学生重点研读了说明方法非常集中的第一自然段,围绕“你从哪些句子体会鲸体形的大”“的问题展开,引导学生抓关键句、重点词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交流的同时,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重点理解“近、约、十几”等关键词,体会了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明确鲸的形体特点——大。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钱老师要求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写出鲸特别大的句子,这就在教学中把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自学,读中自悟,读中自得。
三、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钱老师在这堂课上采用各种各样形式的读,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以读代讲,以读促情。当学生读着读着,就自然而然地了解着鲸的特点,不用老师多讲,就产生了“文贵自得,熟读自悟”所带来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钱老师的朗读指导,充分体现了他的语文教学功底与语文教学的艺术。多次使用充满智慧的评价语,学生在老师不露痕迹的指导中,掌握了朗读的技巧,加深了情感的体验。譬如钱老师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一生在读后,钱老师的评价语是:“你能读得通顺、流畅,有几个词处理得很好,但老师给你个建议,句子中的数字也应注意,可以怎么读?”学生纷纷说自己在平时积累的朗读技巧,师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朗读方法,用自己的方法来读”从要求读通顺,到读出感情,这朗读的过程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这样能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树上的果实,并不会让学生觉得有感情地朗读是多么难的事。
四、由扶到放,学生会“读”
如果说第一、二自然段的阅读教学,是由钱老师扶着孩子们进行的话,那4——7自然段,显然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采用所学方法,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尤其是利用读书单、同桌自述“进过过程”等形式,更促进了学生自学、合作的学习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41:01 | 只看该作者
《鲸》评课稿  
辛庄小学 翟文娟
前几天,我听了张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鲸》,感触颇多。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课堂中有许多亮点都值得借鉴,同时值得商榷的地方。下面我就《鲸》这节课进行简单的点评,如有不成熟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指正:
1、教态自然,提问清晰,目标明确,层次感强.能够利用图片帮助学生认识鲸.能够将部分说明方法明确的教给学生。
2.故事的运用,使课堂顿时活了起来(鱼类进行比赛,鲸鱼被挡在了门外)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3、读写结合,重视基础训练。这节课中,尉老师设计了一个读写结合的环节,就是以自传的形式向大家介绍鲸,这样既完成了对27自然段的复述,又能对常用的说明方法复习,还能完成课后习题:鲸的自述
4、语言精练,针对性很强。教师的精练的语言能将教学的各个环节巧妙的连接,没有繁琐的废话,教师准备的比较充分,有比较高的语文素养。
5.说明文稍不留意就会上成“常识课”,但在这节课上张老师并没对常识性的知识做深究,而是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体会本文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的特点上。
6、《鲸》这篇常识性说明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作者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本节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对说明方法应该是了解部分的。今天的授课内容,每段也几乎都运用了不同的说明方法从各个方面介绍这种庞大的物种,张老师虽个别地方讲述了个别说明方法,但远不够。教师应当教会学生了解、掌握乃至如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等等。
7、语文特点,渗透学科素养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我们始终牢记:语文课是姓“语”的。刘老师在教学过程,既注重突出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又没有在内容上做过多的纠缠,进行繁琐地分析理解,从而把它上成一节科学课。而是要以课文为例子,紧紧抓住语言文字,个性朗读增强学生对鲸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对鲸的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鲸这个庞然大物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乐意自己主动地作进一步的研究。
8、个性朗读,体现学科特色
    我们都知道:“一千个读者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对同一篇课文都有各自不同的见解,而有感情地朗读其实就是学生对文本的外化理解。感情朗读应是受到文章的感染,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后的自然流露,达到“其言皆若出之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之吾之心”。而这种“个性”又不能“放任自流”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在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
    老师是一位年轻老师,在课改的旅途中已经迈开了很大的步子,我相信,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她的路会走得更远,步子会走得更坚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41:13 | 只看该作者
《鲸》的评课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等多种说明方法。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我听了陈老师执教的《鲸》,感触颇多。  
一、故事导入,贯穿全课  
陈老师用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是贯穿全课的教学线索。在教学中,陈老师以“蟹将军是怎样说服鲸的”为题,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鲸是哺乳动物,然后用“请你来当蟹将军,对我说:不能参加的理由”,对所学进行概括。  
二、字词教学形式多样  
对不同的字词,陈老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紧扣单元教学重点,学用结合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知道介绍了几方面的知识,了解运用的说明方法,并能运用。在教学中,陈老师紧扣单元重点,在第一段的学习中,强化说明方法的理解。在小练笔中,让学生用各种说明方法写一段话,这样学用结合,学练结合,通过交流,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也更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2-19 23:17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