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6 17:55:33
|
只看该作者
《桂花雨》教学反思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初捧这篇文章,我便爱不释手地读起来,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当然,要理解琦君那份浓浓的思乡情,需要引导学生多次品读,从字里行间细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文章当中,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番思乡情,童年乐。与学生一起读完这一篇美文后,有不少收获与思考:
一、收获:
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突破文章的重难点。
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之上,以小组为单位汇报课文朗读、生字词及课文的主要内容,其他小组进行评议补充,我在这一环节只是起到了组织作用。
本课的重难点就是让学生从字里行间细品文章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摇花乐。我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找出文中的句子美美地读一读,把感受深的句子写下来。”经过学生的合作探究,进行交流,一个小组汇报的是第三自然段“摇花乐”,并进行了有感情的朗读,应该说找的是准确的,读的也不错,受到了其他小组的好评。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显然还没有真正读懂文章。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教师的引导、点拨作用,我说:“桂花不仅仅带给我的是摇花乐,还带给我哪些快乐?请同学们再从文章的开始细细的读,有没有新的发现。”学生就静下心来细细的读,去品味文章的语句。第一个小组举手了,他们找到的是“开花乐”,接着第二小组、第三小组……依次是“闻花乐”“收花乐”“思花乐”。学生的答案异彩纷呈,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多方位的解读,应该说是成功的。这一点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肯定。
⒉以学生为本,享受朗读的乐趣。
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是新课程倡导的最基本的理念。因此在课上,语文教师要想尽办法的让学生深入文本,把自己独特的体会,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当学生交流完“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后,这部分的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先让学生读,从读懂的地方入手,因势利导,然后步步深入,渐入佳境。对于作者盼望“摇桂花”的迫切心情和“摇桂花”的快乐,我引导学生阅读文字,从领会对话和动词入手,用分角色朗读和让学生说说这样读的理由,在阅读中体验和感悟作者的急切和快乐之情。对于“桂花雨”的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然后又让学生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⒊创设情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这篇课文的另一难点是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要学生自己抓住难点并突破难点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读了“这里的桂花再香,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你有什么体会?母亲还可能还会说:这里的环境真好,也比不上 ;这里的生活真舒适,也比不上 ;这里的 ,也比不上 ……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母亲表达的是 。
通过对以上这些问题的讨论交流,学生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在对问题及文本的解读中,对学生进行了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现在有不少的课过于注重了人文性,而忽略了工具性。其实语文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提高,没有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是做不到的。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这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我也感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总担心学生听不明白,以至语言不够简练,对学生的“放”还不够,小组训练还不够,主要表现在:
二、失误之处及改进。
1.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一是小组分工还不够细致。在汇报生字词情况时,本来分好的是一人汇报二类生字、一人汇报一类生字、一人汇报生词、一人汇报难写的字和容易读错的字。但是在具体的汇报过程中,有一个同学站起来忘了说什么了。这需要下一步对小组合作分工做的更细一点。
二是小组汇报声音较小。应该说大部分同学的声音没有达到洪亮这一标准,不少学生喜欢在喉咙眼里说话,虽然反复强调多次,依然收效甚微。看来下一步还得加大训练力度,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能大声地开口讲话。
三是小组发言存在问题。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学习相对困难的同学,在分工发言的时候,往往是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或是说一句话:“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其他小组还有评价或补充吗?”过于简单化,这样就无形中让这个学生失去了锻炼的机会,这就要求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加大转化力度,让后进生有话可说,能有胆量说。
⒉有感悟的读还不到位。
虽然同学们对于文本的理解较为到位,小组合作也比较有效,但是在把自己的体会融入文本的朗读中,还不够到位,假声假气多,真情真意少,这也暴露出学生不能把文本的感悟融入于心。所以在下一步的教学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带入文本的朗读之中是值得重视的。
⒊对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还不够到位。
在课文学习的结束,导学案上有这样一道题:
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我都禁不住热泪盈眶,我忘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这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对于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谓精彩纷呈,但是符合短文中心的却很少,这一段主要表达了琦君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从这个题目的回答来看,学生的阅读能力亟待加强,不光是这一学期,也是整个小学阶段始终训练的重点之一。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深刻的认识到,要想与学生学好一篇课文,就要从多方面来设计教学流程,就要千方百计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才能有所成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