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魂》评课
(1)情穿全课。教师在备课时准确地把握了难点——体会老华侨的情感,从而设计了吟诗入情,赞梅生情,对话抒情的三个大环节。针对每一处环节老师设计了不同的过渡语,老师诗一般的语言使学生的认识不断地得到提升,情感不断地得到升华,从而一步步的走进了文本。老师教学的情感线是很清晰的,强烈的。(2)浑然一体,过度自然。《梅花魂》一课讲了五件事。每件事都是有因果联系的。老师利用因果关系,一一带出,推着情感不断深化、强化使情感达到顶峰,最后化作了一曲《中国心》结束。(3)从学者学的情况来看,学生都有“学习主人翁”意识,能全身心地融入学习之中,能充分搜索到自己的记忆仓库,结合自己的知识、生活、情感等等让“文心融我心”“我情融文情”,敢想敢说,每个学生都充满了生命感觉等方面进行评价。
老师从(1)抓住了重、难点进行感悟。上课伊始,丛老师在检查预习后,引领学生总结课文围绕着“梅花”写了五件事——1、吟诵诗词,黯然流泪 ; 2、弄脏梅图,大发脾气 ; 3、不能回国,痛哭流泪 ; 4、临别之际,送墨梅图; 5、离开星岛,送绣梅绢。(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课堂上,丛老师的语言饱含激情,力图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第十三自然段时,丛老师适时播放了一首《我的中国心》的音乐,伴着老师的语言,使学生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为身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并以自己的这种感受朗读课文(先自由读,再个别读,最后齐读。)。结尾又以《我的中国心》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体会到海外游子思念祖国、热爱祖国的情感。
在处理这些重点段落时,丛老师还注意引领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如:在指导学生研读“弄脏墨梅图,大发脾气”时,给学生充分读书时间,紧紧抓住“轻轻刮”“慢慢抹”这些词体会外祖父对墨梅图的喜爱。尤其可贵的是能从文化的角度来细读文本,包括外祖父教我唐诗宋词中的诗句都是脍炙人口的思乡诗词。这就意味着接受活在字里行间的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丛老师还用她那亲切的教态、带磁性的嗓门、柔和腔调、甜美的声音、激情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唤起了学生的热情、激情,把整堂课教学推向了高潮。因此丛老师的这种设计理念遵循了语文学习的规律,达到了读书育人的效果。
“如何引导学生读”来评价:今天教师指导读书归纳起来是三大亮点1、巧用过渡语,使学生想读。2教学情境,使学生敢读。3巧变朗读形式,使学生乐读。
美中不足,仅供探讨
在本课教学达到目的之际,我以为可适当地安排一些时间让学生以文中老华侨的爱国心来联系学生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畅谈读后感悟。如:梅花有傲霜斗雪的品格,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应当怎样像梅花一样做人,怎样像老华侨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只要能以梅花的精神对照自己的以往和将来都行。这样学生的品格能进一步得到熏陶和升华。
如果能让孩子感受到外祖父想回祖国但不能回国的那种思乡之情,我想学生的感情会更深刻地感受到思乡之情。
纵观丛老师这堂课,板块分明,层层推进,形式多元。如果课堂里能多点朗读,学生的体会会更深刻。如果文本的情感挖掘与孩子的自身的情感体验能够架构起更平坦,能将学生印象深刻的地方及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尊重学生自主学习,那课堂会更加完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