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6 08:24:01
|
只看该作者
对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前言部分的学习体会与疑惑
第一部分 前 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整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电脑等多媒体的出现,多样化、静态化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造成了人们体力活动减少和心理压力增大,对国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状况在我国青少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近二十多年来,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持续下降,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提高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增进学生健康的重要途径(不是主要途径,不是惟一途径),对于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遵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第一是所有学校课程的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性特征(其他学科的实践性不强吗?),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不是教学的主体地位),努力构建较为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和发展性的评价方式,重视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选择性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从何体现?),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能,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等(这是课程内容的表述?),为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课程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学校课程(还有非学校课程?是哪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以下特性:
基础性——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如何判断?)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还是终身体育锻炼?)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重在参与)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意识、习惯和)能力。
健身性——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体能与技能是共生的能力,体能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综合性——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如何选择和有效地判断?),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功能与多功能特性)。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结构,在强调体育学科特点的同时,融合与学生健康成长相关的知识(这些内容如何选择和有效地判断?)。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发展体能,逐步形成健康和安全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全面地发展(人的动作发展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即学习兴趣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程度如何判断?)体育锻炼习惯(由于是义务教育的课标,所以这个目标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目标存在差距是允许的)。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
体育与健康课程高度重视学生的发展需要,从课程设计到学习评价,始终以(遵循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为中心。课程在充分发挥教师教学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学习的方法,并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掌握方法,会学习。缺少会实践、会运用、会指导健康和体育娱乐)。
(四)关注地区差异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保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关注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各地区和学校要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因地制宜(地域的差异性决定教学内容的差异性),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是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发现的、是随着人们的认识不断发生发展的,是不能设计的)课程内容,有效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基本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本课程标准是“基本”的吗?),促进学生不断进步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确定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
根据多维健康观和体育学科的特点,借鉴国际体育课程发展的经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注意再不是四个领域的提法了)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体系与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并存,两者是何种关系?如何将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分解、细化成具体的各学段的教学内容?),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以及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在哪有“明确指导”?如何保证一线教师能看懂?是不是可以认为2011版课标最重要的改进就是操作性强、目标达成性强呢?)。
(二)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将学生的学习划分为四级水平,并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学习目标(四个方面属于课程内容,每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又有水平学习目标)。水平一至水平四分别对应1~2年级、3~4年级、5~6年级和7~9年级。
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为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体育与健康课程鼓励这部分学生进一步拓展和提高(学力不足的学生是否安排有减少和降低的内容、目标?本标准是基本标准、低于基本标准还是高于基本标准的课程标准?)。
(三)根据可评价的原则设置可操作和可观测的学习目标
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评价的可操作性,体育与健康课程提出了具体的、可观测的学习目标(是课程的宏观学习大目标,还是课时的微观学习小目标?)。特别注意将运动参与、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设置成易观测的行为表征,帮助教师更准确地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和评价,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心理品质和社会行为(其他两个方面的学习目标不需要特别注意设置吗?是不是原来做的很到位,所以不用特别注意设置了呢?)。
(四)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保证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是否可以理解成在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里,可以选多、可以选少,可以单选、可以复选,可以部分选、可以全选?我还是坚持认为课程内容具有客观存在性。)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确立课程目标体系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此处没有设计原则,印证了我前面的疑虑。但具体的教学内容会是什么呢?期待后文能看到)。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与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的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材来教授)教学内容。农村学校体育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应特别注意开发与利用各种实用的课程资源,确保课程的正常实施。
(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和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建立了有利于学生进步与发展的多元学习评价体系,要求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态度与参与、情意与合作进行综合评价(它是对教学内容达成度的价值判断。教学内容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基础而确定的,它是评价的主要方面),提倡在以教师评价为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我评价能力(评价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学就是教师诱导学生学习的一种有目的的教育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