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交流课《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资料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20:15:42 | 只看该作者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20世纪的科学成就资料。     2、课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特点。了解说明文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理解课文,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确立中心
1、齐读课题。(出示课件)
2、师: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说课题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
二、围绕重点研读课文
1、师:下面的时间,我们就围绕这句话生动地去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你认为课文中特别能感受到20世纪呼风唤雨的句子画下来,边读边画。
2、古今对比感受成就: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预设:
(1)生:我是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在20世纪人类能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百亿光年外的天体。20世纪的科技十分发达。
老师出示第四自然段字幕(相机变字体为红色)。
(2)生:“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读出来,在20世纪的时候,人类有程控电话、因特网、高速火车、远洋船舶,这是个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变成了一个村子。让我感受到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电视新闻让我们了解世界;电话使人们的联系更方便。不管你在那个国家都可以通过电话来交流、沟通;网络就更方便了,在网上可以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进行交流,对话。我们班转学到意大利的黄茹君,老师就在网络上与她聊天。还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她。这网络比千里眼还千里眼。地球真成了一个“村子”。)
(3)看课件感受20世纪的伟大成就。(我们一起来看看20世纪的科技成就。)
(4)(出示课件)除此之外,你还知道20世纪哪些科技成就?学生交流。课件显示拓展资料。
我还从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感受到。
师:(出示课件)20世纪真是了不起的成就!我们为20世纪自豪吧!你能读出自豪感来吗?
(5)指名读、齐读。
*20世纪取得这么伟大的科技成就,我们怎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去看看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
(1)看书: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类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指名读。
说说祖先是怎样生活的。
(没有电灯生活在黑暗里,没有电视就没有娱乐,没有收音机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没有汽车就没办法走远,去了解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们只能生活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里。靠老天爷吃饭。天时好,天地收成好。来个洪涝灾害就连饭都没得吃。为什么?科技不发达。他们只能用幻想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是啊,他们的生活这样贫乏。多么希望有一双千里眼能看得更远,有一对顺风耳能听得更远,会腾云驾雾能走得更远。
20世纪都帮他们实现了吗?课件箭头显示“千里眼“------望远镜、网络视频;“顺风耳”------电话、耳麦;腾云驾雾------航天飞机。
何止这3个幻想,人类上百万年的很多幻想20世纪都一一实现了。你随便代祖先说一个幻想,现在一定能实现。嫦娥奔月------宇宙飞船;去海底------潜水艇等。
20世纪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变成了现实。
*人类上百万年的幻想,20世纪在短短的100年的时间里都实现了。所以说(手指板书)生齐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古今对比
分组对比读3、4段
跟祖先比,20世纪的科技成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生:舒适和方便
师:和我们的祖先比比看,哪儿更加舒适,哪儿更加方便?
(引导学生第3和4自然段对比,联系生活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会现代生活的方便和舒适。)从电视、因特网、mp3 、mp4带来精神生活变化。电话、手机通讯发达。火车、飞机出行方便!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是啊,20世纪的科技成就,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更加充实,更加快乐,更加幸福。课文中用了一句诗来赞扬20世纪的成就。大家一起读出来。
引导学生体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含义。齐读诗句。
这句诗讲的是纷纷大雪好似梨花开放。
如果把20世纪的科技成就比作这场大雪,那你觉得怎样?
感受20世纪变化快、大。
感情朗读(把变化快变化大读出来。)
(4)了解说明方法
师:这两段话为了说明20世纪的科学成就,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说明的呀?
举事例和作比较(祖先的幻想就是今天的现实,多么强烈的对比。课文中还有哪里有对比?跟王公贵族比,说明现在生活的美好。)
师:大家能感受到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好处吗?
师:这些方法、这些例子在说明的时候,更为形象,更加生动了。
对比两段话,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简洁。
(1、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没有电灯只能生活在黑暗里,没有电视就没有娱乐,没有收音机就不知道外面的信息,十分闭塞。没有汽车就没办法走远,去了解外面的世界。
2、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三)、交流第二自然段:
(1) 师:第2自然段还有哪些语句让你感觉到20世纪的呼风唤雨?
(出示课件)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2) 师:同学们,是什么使我们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
生:科学。
师板书:科学
师:准确地说是人类利用科学技术获得了发现和发明,然后给我们人类带来了改观和改变,是不是?师板书:人类  发现、发明
师:你们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
(3)理解“发现“与”发明“
举书中例子,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说说发明和发现的区别。
齐读这句话。这里有两个表示世间的词是什么?100年 > 1000000年。
(老师用<  >让你选。你选什么符合?为什么?)
*是啊,20世纪,人类利用科学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如此大的改观和改变,我们怎么能不说(手指板书)。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回应开头,突出中心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有没有发现,无论是和过去的对此,还是举出的实例,引用诗句都是在围绕一句话写的。哪一句话?能一起告诉我吗?
*生: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那现在让你读这句话,你会用什么情感去读呀?
预设:
生自豪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激动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生高兴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五、总结全文
1、现在,我们随着视频,穿越时空去看看我们祖先的生活,再去看看20世纪的伟大成就。(出示课件)齐读波特兰*罗素的名言。
2、同学们,20世纪已经过去,21世纪已经来到。21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能做些什么呢?
从小学科学,爱科学。我向大家推荐一本书。这本书是路甬祥先生特意为少年儿童写的《科学改变人类生活的100个瞬间》。请大家去读读。
六、作业
抄写课后3个句子。
(20世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  类
            ↙      ↖
            科 技   →  发现和发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20:16:10 | 只看该作者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 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  ↖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 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 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20:16:26 | 只看该作者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执教老师:张丹波
  
设计理念:
阅读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才能潜沉在文本生动、形象的情境之中。不然,文本生动的情境就会被语言文字掩盖,就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所以,深入文本要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为依托。只有参与,才能有更深的体验,更真切的感受,更丰富的收获;也只有参与,才能更主动更广泛地与同伴合作。参与的态度越积极,对文本的认识就越深刻。在《呼风唤雨的世纪》这一课中,注重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系列的板块运作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深入到文本中去,回应到与同伴、教师的交流中来,以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流程:  
  一、紧扣重点词,切入文本
  教师请学生说说“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的意思。(学生回答)
  师:远古时候,人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是要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来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
 (设计意图:“呼风唤雨”这个词在全文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整篇课文围绕这个词语展开、深入直至结束。从远古时代人类产生种种美好幻想开始,到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做出那么多的创造发明,处处有“呼风唤雨”的存在。所以,把“呼风唤雨”这个词语置于课始,通过解读、说话的形式,使课文的展开有很清晰的起点。)
    
  二、建构有效对比,深入学习文本
  (一)百万年来一成不变的生活。
  1.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完成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2.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各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
  话题(1):没有电灯、电视、电话,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话题(2):没有飞机、汽车、火车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呢?
  话题(3):如果让你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你该怎么办呢?
  3.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补充,互提建议,然后填空: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真是()!
  4.教师小结:听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发言,我明白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情况。正因为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拥有超出自身能力之外的奇特魔力,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了很多表达人们这样愿望的人和事。
  (设计意图:仅仅凭借课文中“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这么简单的一段话,学生很难体会到农耕社会人类物质生活的贫乏,而物质生活的贫乏又势必影响人的精神生活。如果学生没有体会到这一点,也就无法领略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感受不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选择话题进行讨论,让每个学生在想象中“亲历”农耕时代人类生活的情况。这样全方位的参与文本,参与课堂,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体会。)
  (二)寄托人类梦想的美好愿望。
  1.为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说说古时候人类创造了一些怎样的神话故事,及其神话人物。鼓励学生多说出一些在课外看到的神话人物或传说。
  2.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填空题,请学生展开想象并完成填空题。
   “嫦娥奔月”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葫芦小金刚”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隐身娃”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 )寄托着人类( )的美好愿望。
  3.我们的祖先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美好的愿望如今都实现了,靠的是什么?是现代科学技术。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置,一方面是让学生感受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另一方面是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古时候的传说中去理解人们美好的愿望,为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作进一步铺垫。)
  (三)一百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1.在短短一个世纪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找哪一句话可以形容这一切。
  2.朗读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体会诗句原来的意思和引伸义,然后联系课文填空。
   “春风”指的是(科学技术),“梨花”指的是(利用科学技术获得的许多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如电视……)。在课外搜集资料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说出更多更好的新发明和新发现。
  3.朗读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体会“发现”和“发明”的意思,感受文章用词的准确性。
  4.体会“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和“一百年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样写的用意。先让学生相互讨论,然后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补充说明,从而明白科学技术一个世纪的发展超过了人类上百万年的总和。
  5.补充一份关于20世纪其他发明和21世纪初的新发明或新发现的材料,学生阅读、体悟,然后说说读后感受。
  (设计意图:从远古时代人类完全依赖自然的农耕生活到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实现的现代化生活,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看似平淡的三个环节中,教师精心安排了两个有效的对比:一个对比是古时候人类只能利用想象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如今人类利用科学技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真实的神话;另一个是从时间上进行对比,人类百万年一成不变的生活,如今人类日新月异的生活。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参与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深入文本的过程中来。学生在这实实在在的参与过程中,自然明白了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从而激发起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1.利用科学技术,使得人类很多美好的梦想都成为现实。仔细思考,将下列两组词语中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千里眼             宇宙飞船上月球
  隐身娃             手机
   嫦娥奔月           进行伪装的迷彩服
    腾云驾雾        视频
    顺风耳          直上云霄的飞机
    2.在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时候,是不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些隐患呢?请学生讨论,做简要交流。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论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新世纪,怎样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人类能完全改变自然吗?》
《科学应该使生活更加美好》
    《我对核技术的看法》
    《我心目中的未来地球》
    (设计意图:在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小练习。第一个练习将人类的新发明和人类的美好愿望相联系,使学生明白,是科学技术使得一切都成为了现实。第二个练习让学生互相合作写小论文,初步学会辩证地看问题,明白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有很大的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4-12-23 19:2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19:15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