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3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0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全册PPT课件下载页面:http://www.lspjy.com/forum-352-1.html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过程与方法:
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实验器材
用力按压、、弯曲、拉伸等
轻轻击打、拨动
我们小组发现


  
  
  

钢尺
  
  

皮筋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分组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分组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交流反馈: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后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08:57 | 只看该作者
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是怎样产生》教学设计与反思


通化县实验小学   姜国婷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的状态
(2)能借助物体来设计观察物体的振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声音的乐趣。
(2)培养细致观察、积极探索的学习科学的习惯和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准备:
演示材料:各种声音素材(录音)、鼓、鼓槌、绿豆、钹
分组材料:锥形瓶、尺子、保鲜袋、橡皮筋、音叉、泡沫球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感受声音
1、谈话: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学生汇报。
提问:你能从这些声音中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做铺垫。)
2、保鲜袋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让这只保鲜袋发出声音。
学生实验,交流方法。
3、身体发声
谈话:请试用不同的方法,不借助于其他物体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利用简单材料发出声音,让学生意识到科学无所不在,为后面发声现象的观察做准备。)
4、小结
我们周围充满了各种声音,有自然的,有人为的。它们为我们传递了各种信息。
(二)、探究声音的产生
提问:为什么使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物体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假设。科学研究都是从先假设到实验到结论的过程。)
(三)、设计实验、制造声音,观察现象,猜想原因
1、请你按要求使它们发出声音,完成记录表。
(1)橡皮筋
同学合作,一人拉长橡皮筋,另一人用手指拨动橡皮筋。
(2)尺子
一只手在桌子边缘按住尺子的一小部分,另一只手向下按住尺子的另一端,松开。
(3)音叉
一只手按住音叉盒,另一只手用小锤敲击音叉,用带线的小球靠近音叉顶部。
(4)锥形瓶,泡沫小球
用嘴靠近瓶口,轻轻地连续吹气。放入泡沫小球,再吹。
(5)教师演示实验——鼓
将绿豆撒在鼓面上,轻轻敲击鼓面。
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一。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找共同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经过这几个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2、明确物体的振动的定义。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的运动,科学上叫做振动。
(设计意图:对于四年级的同学,定义不是很强调,关键是让他们能够找出问题的根本。)
3、反证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谈话:既然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停止物体的振动,声音就应该消失,是不是这样呢?用实验证明。
教师演示实验,敲击音钹,然后一学生迅速按住钹面。
学生做喉咙发声的实验。
学生实验、完成记录表二。
学生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时间原因只能做演示实验,但效果明显。反证声音的产生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四)归纳结论
以上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体振动都可以发出声音。
(设计意图:教师启发学生想办法让振动发声现象显性化,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充分表达、交流实验方案与实验结果,体现了个性的张扬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五)、应用:应用所学,升华认知,感受快乐
1、教师击锣、锣声发出的声音很长,怎样去做才能使锣声立即停止呢?(用手摸锣面或用其他物体的接触锣面。)
2、手摸喉咙发声,感受发声时的现象。
3、欣赏歌曲(假如幸福拍拍手):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歌声,用心体会振动发声带给我们的快乐。
(设计意图:联系现实生活,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并能使学生有用所学知识去改变生活的意识。)
(六)、延伸
1、老师送给你一件小礼物:麦杆,试一试能让它发出动听的声音吗?
    2、课后制作会发声的麦杆。
五、板书设计:
  声 音 是 怎 样  产生 的
\         /
由物体振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19:09:01 | 只看该作者
教学反思:
我们的周围充满了各种自然的和人的声音,声音给我们传递意义丰富的各种信息,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声音。这一节课的研究主题就是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去思考问题,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在教学中,让学生交流生活中自己感受到的各种声音和所传递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个科学课题,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究”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是要学习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学。在本课教学中,学生用保鲜袋做实验感受发声方法的多样性,学生勇于探索,想出了多种办法,学生学习积极性高。他们愿意探索,愿意合作。具体的办法有吹的、有搓的、有甩的、有摩擦的、有弹的、有拍的。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要加强实验的组织,提高实验中组织化程度。让学生学会倾听,因地制宜选择材料,让学生有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得出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这一科学概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10 00:50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