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5 08:21:41
|
只看该作者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评课
今天听了孙娜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顿时有一种春风拂面的感觉——舒服、惬意。仔细地品味,越发觉得孙老师的课就像叶老的人品那样平和.可平和之中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撼。
一、扎实高效的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参加过许多公开课,研讨课的观摩活动,我们一直在苦苦寻觅有用、高效的语文课堂。这次,听了孙老师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我眼前不仅为之一亮:这不正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吗?什么是真正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孙老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在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升华情感,提高语言的理解力;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首先,孙老师关注了语文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训练,上课一开始,孙老师就让学生伸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并相机指导了“那”“绿”两字的书写。在检查学生初读情况时候,对多音字“曲”的处理则是采用了出示字典的几种解释,再引导学生根据解释确定读音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方法,再者对“删”字的处理更是巧妙绝伦,令人佩服:
师:你们注意到了吗?这句话上面有两个红色的修改符号,一个是“删除”(板书:删除符号),一个是“删改”(板书:删改符号)。这“删除”和“删改”都有一个“删”字,那这“删”字是怎么来的呢?(师边用课件演示边讲解)古时候,在纸还没有发明之前,人们就在兽骨和龟甲上写字,后来还在竹片上写字,写完以后用一根绳,把这些竹片串起来,就成了一“册”书,我们来看看“册”字的演变过程。(继续通过课件演示)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也就是现在写的“册”字。同学们,古人要是写错了字怎么办呢?就要用小刀把它挖去,这种方法就叫做“删”。所以你看,这“删”字就是什么?
生:一个“册”字加一个立刀。
孙老师利用汉字的演变,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汉字的渊源,使学生将“删”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生动形象,此举堪称一绝。
二、由浅及深的朗读训练。
关注文本 就是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作为阅读教学,教师应该遵循“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原理,让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时间。这一点,孙老师做得很好,孙莹老师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指导朗读时,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不断给学生加以引导:““我”跟叶老师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修改前和修改后有什么不一样?”、“从修改中,看出叶老师是个怎么样的人”这样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更重要的是,孙老师的引导是有层次的,学生自读做到读懂、读通顺,教师引导读使学生读得有感情,在一次次地朗读中和学生经历了一场心与心的交流。比如在 “我虽然未见叶老的面。。。。犹如春风拂面。”这一重点语句的学习上,孙莹老师对文中语句间所蕴含的人物情感上处理得相当成功。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孙老师通过资料的补充,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叶老先生给我修改的这篇作文一共一千五百多字,可叶老正是把这一千五百多字的文章修改了一百多处呢,所以我——(引读)
生:(读这句话)
师:(课件出示叶老为“我”修改的文章原稿)孩子们,你们看看,这就是叶老先生为我修改的文章,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当时是杂志社的总编,每天要批阅大量的稿件。可是他在百忙之中为我这个小学生修改作文,所以我——(引读)
生:(再次读这句话。)
师:当时,叶老先生已是年近七十岁了,夜深了,老人仍不肯停笔,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的成长,所以——
生:(又一次深情地读这句话。)
师:此时叶老先生在你的心里还只是个认真的老人吗?
每一次读,学生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升,
孙老师通过这三次的引领,使学生的认识一步步提升,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叶老的温暖、慈祥和对孩子的关心,达到了情感的共鸣。
三.最后拓展延伸,加深巩固。
课文最后,孙老师提出了“怎样写出好作文”并出示病句让学生修改,这样让学生把学习到的写作方法进内化,并加以巩固,成功地完成了教学重难点。课上,孙老师还出示了下面的内容:
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
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
这一个填空题的设计,不只帮学生理清了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到了“我”的情感变化,更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王丽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