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评课稿
陈老师执教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课有一种情感的震撼,更有一种精神的享受。一节课,简简单单有方法,扎扎实实有提升,平平淡淡有激情。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陈老师的教育语言、机智很有特色,尤其是文本的情感在读中悟中不断升华,慢慢地渗透到学生的内心深处。所以,让我在这儿评课,实在是勉为其难,只能就自己听后的粗浅的感受与大家交流。
听了这堂课后,有两点让我感受颇深。
一是陈老师在这堂可中践行了《语文课标》中的教学理念。《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课标》还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陈老师在课堂上始终践行着这些理念。他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把成块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沉下心来默读,并要求学生提笔写写自己的体会,充分让学生触摸语言,与文本对话,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接着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扣读导悟,读中见悟”。
语文教学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正是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实现的。陈老师在本课中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指导读,除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说感悟外,教师还善于抓住时机,在学生情感勃发之际激发学生说成段的话。如:其他学生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本课中学生除了感悟到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语文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课堂,还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阵地。在这堂课上可以窥见陈老师平时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多么执着与重视。例如在朗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让学生在书本上划划,随手写上一些读书后的感想和体会。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点我想听课的陈老师都会有此感受。
二是陈老师在这课中找准了切入点,把握了关键点,取得了“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效果。陈老师在课的开始就选准了切入点,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抓住“衣衫褴褛”一词,把住了学生情感的脉搏。一篇课文包含的知识点、训练点很多,要在一堂课内把握住所有的知识点、训练点,这恐怕是不可能的。而语文教学也要求注意整体感悟,切忌烦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教师站在一定的高度把握课文的重点。本课陈老师抓住了三处关键点。第一件事讲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已经深深地打动了学生,悲愤之情充溢心间,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就一个小环节提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与陈陈老师商榷。课一开始,陈陈老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这个课题。陈老师意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是否仓促了些?以情入境,情动而辞发,更有价值,对整堂课的学习也有帮助。
以上只是我的一孔之见,浅薄之至,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