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4 14:37:08
|
只看该作者
“语文味”不足,品德熏陶有余
——《卡罗纳》一课反思
育英小学 郭伶丽
何为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是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简单地说“语文味”就是朗朗的书声,是对字词句篇的深入揣摩,是教师的真情投入,是引经据典的旁征博引……
而反思执教《卡罗纳》这一课,发觉字词句上缺少深入揣摩,朗读也缺少“真情流露”,只是一味地强调了文本的思想内涵——关爱。
《卡罗纳》是篇略读课文,课文抓住卡罗那失去母亲后第一天来上学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从他承受的巨大悲痛和身边人对他的无限关爱这两方面展开来写,语言生动,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描写细腻,字里行间透露着对卡罗那的爱。这样一篇感人的文章,我想要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并不难,基于这个考虑,我在设计时就决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悟,所以在课堂上我也没有作太多琐碎的分析。结果整堂课自己“激动万分”,学生“无动于衷”。
课后我结合教学,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朗读指导不够是导致这堂课“语文味”不足的主要根源。
(一)、“动之以情”才能读出精彩
《卡罗纳》这篇文章的“情”在于“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以及“来自身边的各种关爱之情”。而其中,理解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的悲痛之情”是读好课文的前提。而我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点,把重心直接放在体会各种关爱上,以至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调动学生的情感。
比如:“我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同情和怜悯,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
当学生找到这句体现“关爱”的话时,我抓住“屏息凝神”一词,让学生来体会周围同学的这份关爱:“‘屏息凝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大家都屏息凝神地望着他?”“从‘屏息凝神’你体会到了什么?”虽然学生有了些许感悟,但也仅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如果结合前面“今天上午,可怜的卡罗纳来到了学校。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象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这一句,先抓住“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两腿站不稳”“大病了一场似的”体会卡罗那失去母亲的无比伤痛,然后再来理解体会这个“屏息凝神”,我想效果就大不同了。
又比如“我本想跟他说几句话,但不知说什么才好,就把一只手放在他的肩膀上,脸贴在他的耳朵上,对他说:‘卡罗纳,别哭了。’”如果把这句话放到具体的环境中,结合第四自然段一起来研究,先感受卡罗纳此时的痛苦,那么“我”的一“放”,一“贴,”一句话,也就显示出了它的价值,也才能让学生读得更精彩。
(二)、用好“催化剂”才能“激起千层浪”
学生的感悟需要靠老师的点拨,学生的朗读需要老师的指引,而教师及时正确的评价就是其中的“催化剂”。何时何处用好这种催化剂直接影响着学生感悟的层次,朗读的效果。反思自己执教《卡罗纳》一课,评价仅仅停留在——“不错,读得真有感情。”“真棒,读得太好了。”“声音真响亮,如果再读得慢一点就好了……”这种模糊的评价其实根本就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听得似懂非懂,在这样的指引下一次次反复地读,效果却并不见得,甚至适得其反。
比如找同学对卡罗那关切的句子,如果一开始我能这样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找得也非常仔细,如果把你体会到的用朗读表达出来,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让大家体会到关爱。这样一说,学生自然会在读句子时主动去体会句子所蕴涵的感情。
又比如:“老师把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但你要坚强!你母亲虽然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 老师把放声大哭的卡罗纳拉到自己胸前,心情是痛惜的,但同时还要鼓励卡罗纳坚强地活下去,所以前半部分是亲切、柔和的,后半部分则是语重心长而不失坚定的。
如何让学生感悟到预期的变化,在朗读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体会此时老师的心情,当学生读出自己的点滴感悟时,及时地激励、点拨,如:“真是位亲切的老师!”“读得真语重心长啊!”“从你的读中我感受到了痛惜、关切。”“声音真柔和,真是位好老师”……从而让学生在一次次的读中体会到老师对卡罗纳的爱。
一天的备课,一切都是在匆匆中进行,“匆匆”地解读文本,“匆匆”地研究教学教法,“匆匆”地制作课件。如何在最短的时间设计出一堂“简约但不简单”的课,如何在同样的时间内上出一堂赏心悦目的充满“语文味”的课,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