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全文围绕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比较长,生字新词不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高估了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贪多求全,导致匆匆走过场,一个教学点都未能很好的突破。在金老师的多次指导下,本次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凭借该句子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并且依托该句子切入到课文2-8自然段的研读中。研读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两方面时,我处理得比较简单,“规模宏大”一段,就抓住几个数据(20000平方米、14260平方米、六千多个、近八千个等)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篮球场、教室、学校总人数)进行比照,接着融入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即可。在研读了解4-7自然段描述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时,我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类型采用适合自己的喜欢进行介绍,朗读课文、小导游简介、兵马俑自述均可。因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介绍方式选择,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费时不多,效果应该还比较理想的。本文研读的重点我聚焦在课文第8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描绘兵马俑神态的,学习作者在描述所见时进行适当联想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兵马俑的动作和神态,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描写其中一个兵马俑。虽然本文是略读课文的教学,但我想略读并非是对课文的粗略理解,像这样特别精彩的典型语段还是要细细品读,并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个环节的小练笔设计把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与写话结合起来,做到了读思同步,读写融合,凸显综合运用的价值。结课时我进行了课外拓展,建议学生登录“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网站”继续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
因为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时我舍弃了很多内容,并严格遵循“学生原来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也不教”的原则。比如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时我便略去了初读的环节,导入课文后直接进入检测生字词读音的环节,词语理解等环节也处理得非常简单。想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精妙段落的研读上,以便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不过教学设计总归是理想化的,课堂效果的达成总有很多的遗憾,在此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