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秦兵马俑》教学反思课后教后记整理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7:08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教后随笔

      这是一篇说明文,通常学生不怎么爱读,老师也大多觉得这样的文章不易把朗读指导好。但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我努力让学生通过探读,体悟奇迹。

     一、以自读为重点,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精彩。

  1、读出理解(重在读懂):鼓励学生选用自己最得意的方式读书,并提示学生用好工具书和相关资料、图片与信息读懂课文,注意发现并积极向自己提出问题。在充分自读中主动找同学交流互助。

  2、读出见解(重在品味):点拨学生在读中注意图文结合,并在自己认为印象深刻和最能吸引自己的句段处多读多品多想,对精妙的词句要读出自己的见解与发现。如“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是承上启下句、概括了课文主要内容、其中三个词点出了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又如第9自然段中的排比句;再如“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中的“绝无仅有”等。

  3、读出心声(重在体验):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用声音读出自己的惊奇,用情感读出自己的赞叹。找伙伴读,互评互促,入情入境。

  4、调整板书(整体构建):从总体感受入手,老师和学生一起将板书进行调整。可先将“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绝无仅有”等重点词重调于课题下面,再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板开(或横板或竖板),再让学生归类调整词语。重在强化学生对秦兵马俑特点的把握和对美的语言的感受。

  二、以展读为焦点,让学生直抒心中的自豪。

  1、自由选择,尽情诵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想读哪段就读哪段。读中注意引导学生精要地进行体验式点评(即评、读、悟、想相融合):听出了什么味道?还有想读出自己不同感受的吗(主要指向重点词句)?让学生充分参与:我认为他读得不够气势,请听我读这句话!这两个词突出了……的威武,我觉得语气可读得更突出一些,等等。

  读中图文结合,多形式互动结合,同时注意观照黑板上的板书。

  第二自然段注意读出兵马俑宏大的气势;第四——八自然段主要读出各俑不同特点的威武、敏捷与勇猛;第七自然段重点抓住几个排比句,读出品评的韵味,读出入境的想象。首尾段则要充分读出自己的赞美、惊叹与自豪。

  (鼓励学生选择以解说形式展示。)

  2、自主积累,主动延伸。一是读背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和摘抄好的词句;二是准备以导游形式,将课文(或某一内容)编成导游词,结合搜集到的兵马俑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回家后向家里邻里等周围人介绍兵马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7:40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7:46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最后一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全文围绕第三自然段的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兵马俑:一是用翔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课文比较长,生字新词不少,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堂课内完成教学任务有一定的难度。在第一次试教的时候我高估了中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贪多求全,导致匆匆走过场,一个教学点都未能很好的突破。在金老师的多次指导下,本次课堂教学紧紧围绕过渡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展开,凭借该句子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脉,并且依托该句子切入到课文2-8自然段的研读中。研读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两方面时,我处理得比较简单,“规模宏大”一段,就抓住几个数据(20000平方米、14260平方米、六千多个、近八千个等)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篮球场、教室、学校总人数)进行比照,接着融入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即可。在研读了解4-7自然段描述兵马俑“类型众多”的特点时,我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类型采用适合自己的喜欢进行介绍,朗读课文、小导游简介、兵马俑自述均可。因为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介绍方式选择,激发了学生兴趣,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费时不多,效果应该还比较理想的。本文研读的重点我聚焦在课文第8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生动描绘兵马俑神态的,学习作者在描述所见时进行适当联想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其他兵马俑的动作和神态,并根据提供的图片用上“有的……好像……”的句式描写其中一个兵马俑。虽然本文是略读课文的教学,但我想略读并非是对课文的粗略理解,像这样特别精彩的典型语段还是要细细品读,并进行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这个环节的小练笔设计把对课文表达方法的理解与写话结合起来,做到了读思同步,读写融合,凸显综合运用的价值。结课时我进行了课外拓展,建议学生登录“西安兵马俑博物馆网站”继续了解关于兵马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

因为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时我舍弃了很多内容,并严格遵循“学生原来会的不教,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也不教”的原则。比如课前学生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上课时我便略去了初读的环节,导入课文后直接进入检测生字词读音的环节,词语理解等环节也处理得非常简单。想把尽量多的时间留给精妙段落的研读上,以便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不过教学设计总归是理想化的,课堂效果的达成总有很多的遗憾,在此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28:03 | 只看该作者
《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51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