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131|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颐和园》教学反思课后随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颐和园》教后反思  
课文所描写的内容因为与学生生活比较遥远,学生不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振,所以在教学上我先播放了颐和园有关的教学视频,先给学生做一个铺垫,在学习课文内容之前对颐和园有个大致的了解。

我设定的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因此在环节设计上,先让学生整体感知颐和园的“大”和“美”,在这样的感受的基础上,再理一理本文的写作顺序,抓住每一自然段的开头一句话,强调按游览顺序写作的方法。在这些的基础上,再突出课文的3、4自然段,也就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万寿山部分。在重点部分,又穿插一些课堂中的小练习以及背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中练,在练中巩固。

像这种写景作文,应该是读和悟结合得非常好的,可是在真正教学过程中,我又犯了老毛病,为了上完内容而上课,追着时间跑,没有好好地处理好读与悟,再悟再读的关系。这样所导致的一个最大的后果就是,学生对昆明湖的静与绿的感受不到位,感受不到位,那么后面的再读再说就一个个地脱节了。直接导致后面的“滑”与“划”的区别与好处也理解不到位。

而且我总是会忽略了朗读的重要性。不管是公开课还是平时上课,总是匆匆讲完,很少让学生有机会能和文本对话,这是大忌吧。语文本来就是师生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而这点,我做得不够到位。在本课中,讲到昆明湖的静和绿时,真该多给学生点时间,放下教学速度,让他们自己带着理解与体会,边想象画面边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静和绿。

还有我的备课似乎总是局限于自己设定的框架里,单一的线条感,学生一没按照这样的顺序出牌,就满盘皆乱,用其他老师的话说,就是喜欢把学生塞进我安排好的步骤中,带着他们往东往西,而不是顺着学生的方向。

同时,对于一篇课文,似乎大家都只是流于表面,没有很深层次的去挖掘。我自己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学生也没有深深地沉浸在其中。自己总是问,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这么懒,都不动脑筋,我想这和老师也有关系吧。对教材的挖掘不够深刻,对学生内心情感的挖掘不深入,只是浅浅地就满足了。大家也只是交流交流词句的好坏,没有达到真正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

还有一些就是本文中的一些知识点没有落实,比如说表示移步换景的句子同时也是过渡句,这个没有好好落实,甚至没有提及。同时,课文第4段是按照方位顺序写的,小练笔也是根据方位顺序,可是这两者却没有适当的提及,适当的联系起来,而成了孤零零的两个孤岛,毫无作用可言,甚至学生也根本想不明白,用不起来。

不得不说的是我的一个不足,教师语言语调上的变化,可能跟我看的视频有关系,视频中那些老师的声音都是温柔可亲的,不自觉的我也变得温柔可亲了。但是整体的基调不能改变我的声音缺乏抑扬顿挫的事实。还记得上次在我们学校比赛的《掌声》,其中第一个老师的语音语调,教态给我印象很深刻,让我非常喜欢。但是师傅们又说上课要有激情,这个激情具体指什么呢?我想应该是一种忘我的状态吧!而不是刻意地表演!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7:25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教案及反思
生精彩两分钟

一、直接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8课《颐和园》。

   师生板书课题,注意“颐”的写法指导。

二、回顾旧知,梳理脉络: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师过渡:看来上节课,我们都学到了不少知识,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作者的游览顺序。(师板书游览顺序,提示“廊”的写法)

   3、过渡: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它不但景美,语言也很美,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颐和园,用我们会欣赏美的眼睛、会欣赏美的心去细细的欣赏那儿的美景。

三、学习课文,感悟美景:

(一)、生自由读书,体会颐和园的景色特点,并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二)、交流:

  1、抓住长廊的长、美来感受长廊的特点

(1)(师过渡):让我们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一起欣赏颐和园的美景。走进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投影长廊)长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出示句子:

  “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你体会到了什么?(长廊的长)

   师补充介绍长廊的长度。生感情朗读长廊的长。

(2)长廊还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美)

   出示句子:

“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长廊的美)生感情朗读。

(3)师补充资料,进一步感受长廊的美:颐和园的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在这么长的廊内,横槛上和枋梁上刻着五彩的画,共有14000多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可是这么多幅画,却每幅有每幅的姿态,没有那两幅是相同的,让我们走近这些长廊内的画面,去感受它的魅力!(师播放颐和园长廊内的画面)

生想象:可能还雕刻着怎样的画呢?

(4)同学们,当我们漫步长廊内,欣赏着这一幅幅五彩的画面,品评着廊外次第开放的鲜花,再有徐徐的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过我们的脸颊,真是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什么是神清气爽,你明白了吗?(结合语境理解神清气爽)此时,你最想说什么?

(5)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有几千幅五彩的画,真是画的海洋,有开不败的鲜花,真是花的海洋,想不想通过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师出示,师生接读,师评价,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

看,作者就是先通过整体看长廊,再看长廊内,再看长廊外,这样把长廊的特点写出来的。

2、游览万寿山,欣赏景色特点。

过渡:长廊的美景让我们流连忘返,同学们,颐和园前面还有更美的景色等着我们呢!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默读3自然段,画出万寿山上佛香阁和排云殿的景色特点。  

(1)交流:谁来说说这两座神奇的建筑分别有什么特点?

佛香阁:

(出示句子)“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你有什么不了解的吗?抓住“琉璃瓦”体会佛香阁的闪闪发光,华美壮丽。

排云殿:

(出示句子)“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师解释排云殿名称由来:神仙排云出,但见金灵台。所以排云殿由此得名,体会皇家建筑的气派!)

(2)出示画面,激情小结:佛香阁造型独特,雄伟壮丽,是颐和园的象征,排云殿规模宏大,异常华丽。这真让我们为杰出的建筑才能而感到自豪!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读书,读出皇家园林的气派,读出我们的自豪!(齐读第三自然段)

3、多角度游赏“昆明湖”

(1)同学们,我们在万寿山脚下拍到了那全园最高的闪闪发光的佛香阁,又拍到了那金碧辉煌的排云殿,看到了皇家园林的华美壮观、宏伟气势,现在最想干什么?(登上万寿山,俯视颐和园)好,假如现在你已经登上了万寿山,你能拍到哪些画面呢?

(2)生自由交流,所拍到的景色。(要求说出自己向哪个方向看的,拍到了些什么)重点处理描写昆明湖的句子:

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从这儿你体会到了什么?(静、绿)

为什么不用划而是用滑呢?是不是用错了,为什么?

(3)同学们站在万寿山上看到了那么多美丽的景色,看来,真是无限风光在险峰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我们拍摄的画面。(投影出示)

(4)过渡:万寿山上远看昆明湖,如镜似玉,真是入仙境一般!那么近看昆明湖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

(5)生自读5段,思考:走近昆明湖,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色?你最喜欢什么?

交流:长堤、垂柳、小岛、石桥(十七孔桥)

投影十七孔桥,出示描写十七孔桥的句子:

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桥洞多、石柱多、狮子多)

(6)想象:这么多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有的小狮子                   ,有的小狮子           ,还有的小狮子                   。  

(7)抒发感情:同学们,当你站在十七孔桥上,手抚着柱子上姿态不一的小狮子时,你想说什么?

(8)十七孔桥上精细的雕刻,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用赞美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4、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随作者一起游览了美丽的颐和园,我们欣赏了那儿如诗如画的长廊,欣赏了气派华丽的皇家建筑,欣赏了如镜似玉的昆明湖,感受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那么颐和园是不是只有这几处景色呢?从哪里知道的?(引出最后一段)

   颐和园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说不尽”是什么意思?那还有哪些景色呢,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

播放颐和园美景。(先让孩子说,师再补充)

5、拓展文本,感受写法:

  正是因为颐和园有着说不完的美景,所以颐和园在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而作者在介绍这么多说不尽的美景时,重点抓住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这几处进行了重点描述,以点带面,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我们在写游记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这种写作方法。)

6、理解首尾呼应:正是因为颐和园里有说也说不尽的美丽景色,所以作者在一开始就说“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种写作手法,叫做——首尾呼应,我们写游记时不妨也借鉴这种手法。

四、拓展延伸: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把自己喜欢的句段积累到读写本上。

2、结合《颐和园》的学习积累,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结合自己最近的游览活动练习写一篇游记。

《颐和园》教学反思

   在年级里上完《颐和园》这课,我不禁有许多感慨:我不知道听课的同事们坐在那里是何感觉,但我自己觉得是我在台上讲的大汗淋漓,学生们可能也听的云遮雾涌,在拖堂三分钟之后,我结束了我的课堂,但是课虽然上完了,我的思考却在延续。语文阅读教学重在朗读,在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本堂课中我对朗读环节设计的较多。下面对我这堂课进行一下反思:
【成功之处】
一、制作媒体,轻松获得美感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课前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对颐和园的文字介绍等,在学习中依靠这些多媒体手段,让学生很好地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读写结合,注重了写作的指导

  语文最重要的两块即为读与写,学以致用是我最大的心愿。俗话说,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时刻注重了写作的指导,在学生知道本课是按照地点的转移,长廊──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顶──昆明湖旁,以及作者是如何描写长廊的,又是怎样把颐和园的美通过典型的景点突出来的之后,学习它的写法,尝试着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写一篇游记,这样学为所用,相信在我不断地渗透写作思路的情况下,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不足之处】
  一、读的太乱,太过于随意。

    在上课时,我为了分析课文段落中长廊的美、长;站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了佛香阁的雄伟壮美和排云殿的金碧辉煌,以及昆明湖的静美,只抓住了重点语句读,忽视了段落间的读,而且在读时,由于我并没有设计渲染,所以学生读的有些生涩,好像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完成任务而读书一样,虽然读的遍数挺多的,但是好像没出来应有的效果——感情渲染没到位,离语文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还有一段距离。况且有的部分又因为讲得太细,而时间分配不均精读没有时间,只是粗读,今后逐步改正。
二、不懂得取舍。

    记得在去南京学习的时候,赵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一节语文课的目标必须要简练,能一个绝对不能两个。可是我还是没有学会取舍。在一节课上,特别是这样的公开课上,总想把自己想到的自己认为的闪光之处展示给别人看,殊不知这样一来,一节课上要解决的问题就多了,复杂了,这样往往造成时间不够的现象,所以就会有些地方处理的不够透,不够深,所以我觉得自己以后讲课一定要把目标定的简单些,处理透处理实,不为显示而讲课,为了学生而讲课。

    另外,我还是想用窦桂梅老师的话结束我的反思:宁要真实的遗憾,不要虚假的完美。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可再存“展示”这样的念头,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眼里有学生,不管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都要牢记:我是为我的学生而讲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7:55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反思
《颐和园》是第七册第三组教材的第二篇课文。通过本篇的教学,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揣摩作者的叙述顺序,表达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

这篇课文是按作者的游览顺序,向读者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上的景色特点。开头结尾相呼应,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主要部分则按照不同的观察点,写出了景物的不同特点。本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生动优美,全文如同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在先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蕴涵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歌颂,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美的感悟的一篇好教材。本文语言表达流畅,生动优美,针对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重点,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描写颐和园景色优美的语句,透过语句认识景物的特点。学习体会作者的观察和描述的方法。三位老师同上一节课,“同课异构”为我们展示了不同的教学风格,下面就谈一下我们学科组对这三节课的想法。

一  亮点回顾

曹伟老师在讲解长廊的画美时是这样设计的

长廊还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生交流:

  是啊!你读得多美啊!

教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五彩的画中都有什么?

学生交流:

想象着画中的美景,美读这句话:

廊上画着五彩的画,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等传说故事读……

五彩的画中有梅兰竹菊等奇花异草读……

廊上还有岳母刺字、刘备过江等历史典故读……

教师:同学们,这几千幅画都是些什么人画的呢?

学生交流:(极其普通的劳动人民)

教师:从这一点上,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别出心裁

教师:让我们带着对能工巧匠的赞扬、自豪的感情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评析】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还设计了对课文的拓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说说五彩的画中都有什么?”在教师的启迪下,学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窗口,不仅使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再次,《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应重视朗读和默读。”曹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主。朗读的形式多样,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有这种意识只不过在真正的教学实施中落实的不是很到位。如果在让孩子们发挥想象之前,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羿射日、武松打虎……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启发下会纷纷打开思维的窗口,展开了想象的翅膀。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

  师:刚才,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这两句话写出了昆明湖的“静”与“绿”。这儿用了一个“滑”字,我感觉作者好像用错了,你们觉得呢?

  (课堂上出现片刻沉默,学生们在思考。)
那请你们再读读课文,找个理由说服我。
  生:我认为不行。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我和妈妈在玄武湖划过船,我发现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所以我认为不能改用“划”字。
  (教师赞赏地点了点头,一时间,学生纷纷举手。)
  生:这个“滑” 好像我们滑冰一样

生:。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表面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
  师:(将“划”还原成“滑”)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从一个“滑”字中,我们不但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更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写作文时,也要像作者一样,准确地用好词语,把作文写生动。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上面两句话。并请同学展示朗读)
【评析】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故意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在孩子们一头雾水不知如何解决时,老师又引导孩子们走进文本,细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与文本的互动。学生在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思维的敏锐性、严密性、发散性也得到了训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但如此,教师将作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在阅读教学之中,提示学生作文时用词应注意准确、生动,也是值得借鉴的。



周敏老师在指导孩子们体会长廊的长时,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长廊,细细品味它的美。孩子们,在这一自然段中还藏着一个世界之最呢,快来猜猜是什么?(孩子们思考片刻,纷纷举手发言)

生:长廊很长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没有感受这条长廊有多长

(在老师的启发下,这名学生又进行了朗读,有进步,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进一步启发学生,还从哪里看出长廊很长,有的孩子很容易找到了这一句话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紧接着,老师出示图片,一眼望不到头的长廊。再简单的视觉冲击之下,老师又引导孩子们一起数间数,十间与273间的差距对比再一次冲击着孩子们的大脑,在此之后让孩子们练习朗读。

【评析】现在的教学设备日益完善,我们能够从网上下载任何角度的非常清晰的图片,结合课文真实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课文的理解肯定是有好处的,可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扼杀了学生的一部分想象力。所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有度,最好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又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周老师在这环节恰恰把握好了这个“度” 因此,此环节虽然设计简单但效果很明显,真正的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去解读课文。

三节课都有共同的特点   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受学习之外,学会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合作精神。这节课,教师努力遵循这一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传授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我发现,鼓励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随后教师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探究,解决疑难。

听了这三节课,也给我们年轻教师一些启示:1预设与生成

在上课前,我们总习惯于备好课,写好教案,即对将要展开的教学活动进行充分的预设,无可厚非,这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有些生成是可以预设到的,有些却往往是出乎意料、不可预设的。当预设与课堂生成不一致时,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由此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思考一:课前预设要站在学生的视角去审视科学教材中的活动。在备课中,我们总习惯于看着教材“自以为是”地进行教学设计,预设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其实只代表了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这样的预设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意外”,让我们“措手不及”,因为我们的思维不能等同于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们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视角去思考,如这个问题提出去,学生可能会怎么回答;这样可能出现的“意外”就会成为“意料之中”,我们课也会上得细而扎实。

思考二: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并不是所有的生成对我们的教学都是有价值的,有些是没有价值,甚至与我们的教学背道而驰。因此当出现我们预设与生成不一致时,我们还要在那一瞬间作出正确判断: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机智,年轻教师缺乏实战经验,我们在这方面应多多努力。

2 教师语言要严谨

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语言艺术,这就给教师的语言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著名戏剧表演理论家斯坦斯拉夫斯基曾经说过:“语言即音乐。在舞台上讲话,这种困难并不亚于歌唱的艺术,要求有很好的修养和高超的技术。” 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教学口头语言一定要锤炼,作为年轻老师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强练习 ,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8:51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教学反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这一课的教学,总体上感觉比较清晰,学生学习也很轻松。主要落实了这样几个点:通过过渡句的梳理,理清作者的游览顺序,了解文章的结构特点;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三部分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体会其间的表达效果;综合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对文本的把握,开展语言实践活动,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当一次小导游。整个过程学生比较投入,也很有兴趣,朗读课文津津有味,确实难得。
    1、长廊。长廊的特点是长和美,长的特点比较明显,而美的特点就有些隐蔽,比较难体会,尤其是最后一句“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怎么理解?这一问题学生们理解的并不到位,也没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意。
    2、万寿山。这一段的辞藻比较华美,用词非常丰富,非常讲究,而且牵涉的景物比较多,表达又很规范,实在是个指导学生阅读的好语段。所以我不想草草过场。具体以三个问题引领课堂走向教学深处:第一个问题,同为万寿山中的景物,为什么分两段来写?帮助学生把握这一段中比较繁杂的景物,并清晰地了解——立足点不同,观察到的景物也不一样的特点。第二个问题,你眼中最美的景物是哪种?要求学生写写自己读着这句话时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并用笔把它写在句子旁边。四年级学生显然没有做好课堂上作阅读批注的心理准备,有个别学生没有一会儿功夫,总是迫不及待地举手要求发言,而有的同学似乎无从下笔,咬笔头的,涂鸦的不乏其人。即使有人匆匆写了几句,等他站起来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也是撇开自己的批注,边想边说的。所以,这一段话的品读最后还是以互动交流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就是借着这样一次不甚理想的批注经历,我有意识地渗透了这样几句话:大家都知道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主席——毛泽东吧,据说,他阅读过的每一本书上,页眉、页脚、字缝里,都密密麻麻地写着自己读书时候的所想所思,这就是批注,主席能够成为这样一个知识渊博、目光远大的领袖,跟他阅读时喜欢作批注是有很大关系的。刚才我们所作的练习也是批注,只是初次进行不太熟练,以后会越来越好的。
    3、昆明湖。在昆明湖这一段的学习中,我趁热打铁,再次让学生尝试以批注的方式找找自己最欣赏的景物。这一次学生果然劲头很高,批注的时间明显偏长,好长一段时间教室里没有一点声音,大家都在埋头干着什么,交流时候可以看到,大家的笔触比较多地集中在关于“十七孔桥”的描述上。 我们班的同学在这方面上虽然做和还很肤浅,可是从他们学习的态度上来看,我的这节课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都说课堂是人文性很强的场所,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情绪,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所竭力追求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9:14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教学反思

《颐和园》是一篇说明文,按照总、分、总的顺序连段成篇。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是总的介绍了颐和园的规模和地位,中间部分分别介绍了颐和园中几个有代表性的建筑物,整篇文章让我们感觉:颐和园既是一座美丽的大公园,又是一座宏伟的博物馆。
  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哪几处景点?”这一问题。让生边读边想,初步感知文章的写作顺序。然后再让学生采用听、看、读、说的方法细读课文。先听录音,再看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把学生带入了一幅山水画卷的优美情境之中。同时,还精心设计了比较训练,划重点词句,指导朗读课文,最后进行小导游选拔赛。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而且锻炼了学生的理解、阅读、说话等多种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特别是最后的竞赛,为全堂课增色不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

不足之处:《颐和园》是一篇游记,课文不但文字优美,而且条理清楚,特别是本课的写作方法很值得孩子们学习,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都以这个目标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教学中,应把课内阅读与写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读导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相互促进。课文中好的词语、句式,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如何将阅读和写作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将有待于今后地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08:09:32 | 只看该作者
《颐和园》教学反思18



在《颐和园》一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创设一种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完成对问题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局域网,互联网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扩大知识面。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在本次教学的不同环节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网络渲染,激活学生思维
  教学时,我首先以网络引导,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颐和园的视频,让他们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悠扬的音乐、逼真的画面使学生们兴趣大增。因此,欣赏完后,学生无拘无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大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来初步感知颐和园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情趣,为课文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二)创设虚拟网络,轻松获取知识
  《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描绘了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美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课文介绍的景物较多,为了让学生感悟课文中介绍的颐和园的景点的形象美,让学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学习,在做教学准备时,我搜集了颐和园许多相关资料,如图片、音像、古诗、对联、美文等制作了网页型课件,创设了一个虚拟的网络环境,并引进课堂,进行了的尝试和探究,充分发挥了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体作用,使信息技术和语文教学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尤其是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让学生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欢的景点,品味颐和园独特的美,同时也避免了学生上网的盲目性。
(三)拓展延伸学习,升华民族情感
  在课后留下了扩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因此,在课文学习结束时,我用激情的语言提醒学生在网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艺术,再进行交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从这节课中我发现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适时适度,是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积累与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18 17:5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