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12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小学语文预习随笔:先学后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20: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上语文课,要不要让学生预习,这在今天似乎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谁说不需要预习呢?恐怕很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课前预习是阅读教学的起始阶段,虽然是在课前,但却是整个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预习的过程就是学生自读自悟的自主学习过程。预习的深入与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着学习课文的效率。事实上,也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布置学生预习;学生也都知道上新课之前都要先预习一下。然而,很遗憾,要是果真按照“预习”工作最早也最热心的倡导者之一叶圣陶的观点和要求来考察、来衡量,我们中间很多人的做法恐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效果总不见佳,那是必然的事。传统预习最常见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回家看看即将学习的内容,无非是减少一些“拦路虎”而已。这样做法的根本缺陷在于使学生的视野局限于现成的知识,忽视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视了在预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呈现为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那么,怎样使预习变得有趣,好玩,充满乐趣,甚至在无形中,就接受了,感悟了,积累了?身为教育一线老师,我寻寻觅觅,“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一、让学生“动”起来。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话转换成教育观念就是:“知识灌输”不如“方法传授”。所以语文预习必须应该讲究方法策略。  

1.鼓励学生自主预习。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之时,将单调乏味的语言化为鼓励的话语,多一份亲切,多一份商量,对激发孩子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有意识地去学习,将大有帮助。如在教学《西门豹》的朗读预习布置时,教师可充满感情地问大家:“同学们知道诸葛亮吗?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一个跟诸葛亮一样聪明的人——西门豹,今天放学后就请大家试着去读一读,感受感受,明天来校后,请把你最拿手的一段读给大家欣赏,咱们比一比,到底班上谁能荣膺朗读大王的称号,好吗?”
  2.设计弹性的预习作业。一个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兴趣爱好等等都各不相同,学生之间自然会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增加弹性,让学生摆脱不必要的束缚,自由地去探索,去发现吧!如:哪几节你最喜欢读?为什么?课文中哪些词语你觉得好,把它摘录下来,想一想,这些词语可不可以换成其他词语?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在这样不同的预习题面前学生的心境将是无拘无束,轻松而快乐的,在这样的预习题面前,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从而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3.合作与竞争并存。合作与竞争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中,思维的火花互相碰撞,竞争时,谁说天生我就不如你。教学实践中可曾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就各自的预习结果进行交流、讨论、合作、创新。根据事先制定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奖励制度,小组交流中学生自评得出两位表现出色的学生可适当加分。通查全班同学的预习情况后,两到四个优胜小组也可进行加分。到了课堂交流时,老师若发现有同学的预习成果特别出彩,也可为其个人和所在小组进行适当加分。每隔几周,教师再为学生个人竞争与团体竞争进行总结表彰。学生既在小组中学会了合作,提高了自己,还在进步必奖的制度中获取了更大的兴趣与动力。
  二、让学生“活”起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创新预习方法,不断给学生以新面孔,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课文,巧设预习题目,采取不同的预习形式,便可让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进而各显神通。
  1.巧用字谜
  根据小学生喜玩好动爱动脑筋的特点,新课前,我让学生为新课生字创作谜面来让老师和同学猜,为了能创作出最好的字谜考考老师和同学,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入手分析,这样一来,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牢牢记住了生字的读音和写法,既避免了吃力不讨好的重复机械抄写,又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创作潜能,正是一举多得。
  2.日积月累
  有些文章,或语句优美或重点句集中突出。预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试着让学生进行摘抄并赏析,再辅之以美读。既让学生在预习中,选择自己认为生动优美的或自己认为重要关键的句子,将其摘录下来,并对其中的妙处关键处加以点评赏析,最后以美读终结。这样是否为理解课文打下了很好的埋伏呢?
  3.海阔天空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值得发散,如预习《赤壁之战》布置阅读《三国演义》,预习《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布置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从预习作业中走出去,语文的世界将更精彩,阅读的天地将更广阔。
  4.学贵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平时我常鼓励学生在预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觉地在学习中问,在问中学,课堂上向老师和同学质疑,“要想得到聪明的答案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从敢问到善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质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在老师的引导下,日积月累,学生定会提高质疑能力,点燃思维的火花。
  5.风采展示
  “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在阅读中常常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感受。那么,就让他们把这种理解感受写下来吧,写一则人物简评或什么的,不是既加深了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锻炼了他们的文笔,又为教师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提供了依据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 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20:54 | 只看该作者
三、让学生“展”出来。
  在学生预习之后,怎样检测他们的预习效果,真正将预习融入阅读教学的整体中去呢?此时,教师应多为学生搭几座台子,让学生在这缤纷的学习舞台上充分将自己在预习中的发现展现出来,让他们尽情展示自我的风采,享受成功的喜悦。  

1.我是“小老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担任一回小老师,将自己在预习中得到的知识传授给同学,无疑会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预习中精益求精。当然,小老师也很可能有不少错误,那就让其他同学补充更正吧,三人行,必有我师嘛!  

2.我是“小记者”。学生在预习中肯定会发现了很多的疑问。此时,举办一个记者招待会,让学生做一回小记者,学着记者的架势连珠炮般地发问。如此一来,学生必然兴趣盎然,预习时自然也“不须扬鞭自奋蹄”了。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文时,我发现这是一篇知识性与科学性均较强的文章。学生通过预习能读懂许多,也会产生不少的疑问,因此,我便在预习之后,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关于太空专题的记者招待会。  

3.我是“小演员”。一些具有生动故事情节,不妨让学生来演一演。趣味盎然的演出之后,再来评一评他们在预习中的体验是否恰当,理解是否到位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必然十倍于平时。  

4.我是“小辩手”。当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所探知的结果不相同甚至相反时,可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让学生做一回小辩手,使他们在激烈的辩论过程中,存异求同,比较鉴别,在原有的认识上获得再进步,当然,他们的口才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
  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预习方式,不同的预习结果,让学生试着当一回画家、歌手、故事大王等等。在形式多样的预习检查中,让学生不仅获得知识上的增长,更获得能力上的提高。还有一点,便是激发对下一次预习的热情与期盼。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的传授式学习方式,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自主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有助于了解下一节要学习的知识点、难点,为上课扫除部分知识障碍,通过补缺,建立新旧知识间联系,从而有利于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果,预习中不懂的问题,上课老师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目标明确,态度积极,注意集中,容易将不懂问题搞懂。预习把学生推进一个全新的求知领域,通过预习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更有所问。学生必会满怀信心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通过预习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快感,提问的喜悦,学生就会乐于自学,自然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5-1-6 22:33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