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网站工作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公开课《长城》优秀教案优质课教学设计欣赏

[复制链接]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01: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



1、   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2、   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3、   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4、   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



——(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四、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01:52 | 只看该作者
《长城》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
   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
    (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
    (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
    (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
    (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
   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
    (1)读后思考。
      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
    (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 
    (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的表达方法
    (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
   3、综合两图第三节。
    (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
    (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
    (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
   4、读第四段。
    (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
  二、总结全文。
   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
   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

  板书设计
     长城
          远景
    观察长城
          近景
          血汗
    联想人民
          智慧
          雄伟
    赞美工程  奇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03:05 | 只看该作者
长城优秀教案 一、设计思想
叶老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叶老的这个教学思想,揭示了阅读教学中抓文章思路的重要性。为此,我在摸清作者思路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合理设计自己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探究课文,使教路、学路、文路和谐统一,同步进行,达到“入境始与亲,句句悟其神”最佳境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如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学会理解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
二、教材分析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根据文意,教材配有两幅图片,一幅是气势磅礴的长城鸟瞰图,一幅是长城城墙的近景,使学生可以更形象地感受长城的气势。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长城,知道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结合理解课文,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四、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长城的雄伟气势
五、教学策略与手段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文章脉络,总体感知文章大意;接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自读自悟,体会长城的雄伟气势,长城的雄伟气势。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六、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图片或课外资料(课件)。
2、学生课前充分预习,搜集有关长城的各种资料。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计理念
1、注重以读为主。本节课采用较多形式的读,其最终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读的能力,更是希望通过读,使学生在读中促理解,促感受,让学生真正地与教材作者相互交流。
2、注重知识积累。读一篇文章能读懂是目的之一,但重要的是要把知识进行积累达到运用,因此,教学这篇文章,让学生以此为切入点,涉猎更多的有关长城的知识,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运用。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三、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读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03:24 | 只看该作者
(五、教学过程
县级备课设想 镇街交流意见 教师使用体会
(一).看图,了解图意。
1、介绍长城。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2、观察彩图。(课件出示)
(1)    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2)长城修筑在什么地方?(崇山峻岭之间)
(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么特点?(长和高大)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三).生字、新词教学。
1、读新词,学新字。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嘉峪关  城砖  城墙  垛子    望口  屯兵  堡垒  打仗  肩膀  智慧 凝结  气魄雄伟(作业本P31第一题,每个生字写一个)。
2、理解词语。
(1)教师讲解
  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
  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
 (2)看图理解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条石:长方形的石块。
 方砖:正方形的砖块。
 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
   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  望:从高处监视敌人。
 射口:射击用的口子。
 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
 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
(四)、再次自由、大声读课文
1、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
(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
2、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
(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
(五) .作业
《生字抄写本》、《课堂作业本》P34 第一、二、三、四题
      
   


第二课时
(一、设计理念
1、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单元的总目标,也是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阅读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直奔中心,围绕中心学习四件趣事,最后又聚焦到中心句。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看法之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对长文章的概括能力。
3、注重课内外的知识的延伸。在课堂上学习一篇课文只是一篇。
(二、教学目标
1、研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三、重点难点
1、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2、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
1、直奔中心,围绕重点句学习剖析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2、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五、课前准备
课外搜集的有关长城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县级备课设想 镇街交流意见 教师使用体会
(一)、创设情境引导读——初识长城
1 、揭题:据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介绍,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见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国的长城。长城以其雄姿和壮美,深深地吸引着中外游客,它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再次和作者一起去游览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板书课题《长城》,指导学生自豪与深情地读课题。)
(二)、重点赏析深入读——品味长城
1 、学生自读自悟,深入阅读课文,体味文中的哪些词句给你了很深的感悟。
2 、交流阅读感受,品味、感悟、体会,并指导朗读。
(1):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引导学生抓住“长龙”、“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感受长城的雄伟,运用比喻的方法写出了长城的气魄。
(2):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垛子,……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引导学生领略长城巧妙的设计,体味长城在军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据文意和搜集的资料展开想像,说说古人怎样利用城台、垛口、嘹望口、射口传递信息、进行防守和打击敌人?
   3 、情境体验,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游览长城。
(三)、披文入情感悟读——倾动长城    
1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巨大的石条,看到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起伏,领略着长城巧妙的设计,你会想起什么?
( 讨论后归结到:修长城的古代劳动人民。)
2 、默读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有哪些? (联系文中句子及“没有”、“一步一步”、“数不清”、“无数”等词体会砖石多、重;运输的工具原始;环境险恶)文中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智慧体现在哪里? ( 精心设计使之易守难攻,开凿搬运巨大条石的方法等。)
3、这段第三句中的“凝结”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这砖石那么重、运输的工具那么原始,环境那么险恶,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发挥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里的“才”字既表达出建造长城的不容易,又饱含着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 、创设情境(配乐描述)
想象古代劳动人民的劳动场景:逶迤绵延的山峰记录了勤劳勇敢的古代劳动人民一个个坚实的足印,辽阔无边的天空记录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一声声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号子。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5 、指导感情朗读。(要求读出劳动的艰辛,读出非凡的创造,读出由衷的赞叹。)
6 、小结: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奇迹”?
(四)、自由抒发激情读——赞美长城
1 、通读全文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敬佩,激发民族自豪感。
2 、心里话大声说。高呼对长城的由衷赞美。
3 、2008 年,奥运会将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到时,会有很多的外国朋友来到我们国家,他们大都会来参观我们的万里长城,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会怎样把长城介绍给这些外国朋友呢?请你创作一篇长城介绍词。
(五)、知识拓展延伸读——深识长城
阅读课后“资料袋”,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兴趣。
1 、自主交流搜集的有关长城的传说、故事、歌曲、图片资料,如:毛主席词中名句“不到长城非好汉”,传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等。教师适当追问资料搜集的办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多搜集相关资料。
2 、课件出示29 处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让学生谈一谈感受,读一读“资料袋”,激发探究兴趣。建议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在课外去搜集资料,建立专用的资料袋,为后面课文及语文园地的学习作准备。
(六)、作业
《课堂作业本》P35第五、六题,P36第七题
      
   


八、板书设计
长 城
                 远景:像一条长龙
观察长城
近景:高大坚固垛子-----王口、射口、城台-----互相呼应
             
联想人民          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赞美工程        雄伟  奇迹

九、作业设计
1、《生字抄写本》
2、《语文课堂作业本》
3、《同步》
[问题研讨]
如何有效地在有限的课堂内进行知识拓展延伸?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感觉农村孩子搜集资料的途径不广,家长配合不够,从而使知识拓展延伸环节趋于形式化。
[参考资料]
1、本册教参
2、网络文章:老百晓在线《长城》教学设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0:03:35 | 只看该作者
《长城》教案设计


05教本(2)班 黄云峥 50号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新字和生词,理解重点词句。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从不同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事物中展开联想。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作者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的学习方法。
            2、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学习课文新字生词。
          2、图文结合,大体了解长城的特点。
          3、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了解长城。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月球上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地球的建筑是什么吗?(长城)世界上的建筑这么多,为什么却只能看得见长城呢?我们所熟悉的长城到底有什么独一无二的地方?相信学完这一课大家都会有一个满意的答案。
2、在《长城谣》歌声中简介长城的历史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
二、观察图片,感受长城的特点。
1、出示图片,看看两幅图的观察角度有什么不同?
2、讨论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
三、初读课文,了解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懂的生字词。
2、教师讲解“嘉峪关”,“山海关”,“八达岭”几个专有名词。
3、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条石”“垛子口”“相互呼应”等词语的意思。
4、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每一节所表达的意思。
5、让学生动手找找看长城经过了我省哪些城市。
巩固作业:1、复习生字词。
          2、正确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通过观察和进一步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2.学习在观察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一下长城,现在请同学们用来描述一下你们眼中的长城是怎样的。
二、 图文对照,逐段学习课文。
1、 观察远景图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远景的长城的(像一条龙)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比喻,使长城更加形象具体)
课文用了“一万三千多里”为什么要用这么准确的数字?(表达更准确,更使人信服)
2、 观察近景图
(1)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这是近景描写?(来到长城脚下)
(2) 作者写到了长城的哪些部分?都是怎样描写的?(长城脚下,城墙顶上及墙外沿的垛子,城墙顶上的城台)
3、默读第三、第四节,回答问题。
(1)第三第四节是近景描写还是远景描写?为什么?(都不是,是作者的想象描写,使整篇课文更加有活力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展开适当的想象,并学会运用到写作中。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古代劳动人民修长城的艰难?(修筑长城用的条石很重,但是工具却极其简单)
(3)文中提到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智慧”一词怎样体现出来?(长城的设计易首难攻,开凿搬运巨大的条石)
4、齐读第四节并回答问题。
(1)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各抒己见,围绕长城的气魄雄伟跟当时落后的建筑工具进行讨论)
(2)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长城的喜爱,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同情之情)
(3)拓展学生的视野,介绍现存的中国世界遗产。
三、总结全文
长城是伟大的,我们为之感到自豪;我们的人民也是伟大,正因为有她们的努力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长城,一次又一次为中华民族抵抗外敌的长城。古代的人民尚能如此,我们和平年代的同学们是不是更应该努力一点,为我们亲爱的祖国也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巩固作业:
1、 搜集与长城有关的资料及图片。
2、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远景: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
                             巨大的条石和城砖
            近景:                  
                             顶上像很宽的马路
                                     了望口     
长城      高大坚固               外侧:垛口        血汗 智慧
                                   射口
         
                              方形城台           
          联想:站在•••扶着•••想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0-3 21:19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