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课
执教者:李秀林 年级:四年级 课题:《去年的树》
评课内容:
这篇童话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了高尚的、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整篇童话的语言朴实无华,全文没有华丽的词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鸟儿对树的真挚情谊,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课文略去了鸟儿在寻找朋友过程以及面对灯火时的心理描写,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有一种深挚透明的美。这些语言特点,为教师如何掌握文本,处理教材留下了空白处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一、 抓对话语言层层深入,体会心理变化的空白。
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分别是鸟儿和树、树根、门先生,还有小姑娘之间的对话,每一次读都不不样,每一次的着急程度越来越深,每一次当时的心理变化不一样,随着小鸟寻找朋友的一步步逼近,每一次的着急程度越来越深。这些都为学生展开了阅读的空间。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品词赏句,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小鸟与大树木深厚的情谊。“明年我再来”小鸟为了坚守自己的承诺,即使大树已经面目全非了,它依然在它的面前唱完去年唱过的歌。为学生留下情感印记的同时,又让我们留下了淡淡的愁绪。
二、 看图切入,图文结合,体会教材语言的空白。
次此教研活动课的主题是同课异构,我的理解是同样的课文,进行不一样的课堂架构。针对
课文同样的第一自然段,文字朴实易懂,教师无须多讲解。曹老师用学生说话的方式,谈谈哪里看出他们是好朋友,由于学生对文本的不熟悉,不能紧紧地针对文本。而李老师,结合教学图片,让学生从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上,充分地了解到,它们是一对有着深厚友谊的好朋友,接着循序渐进,深入寻找语言,体会树鸟之间的情谊。
在这里,我认为,“同课异构”不应该只是在于教师对于同教材细节方面所采用的教学策略的些许不同。而在于,同一教材不同的处理方式以及同一教材所侧重的教学主题不同。
前一堂《去年的树》,经常听到一些课堂看似书声琅琅、轰轰烈烈,实则只是海市蜃楼、天马行空。教师一句又一句的"你来试一试""读出你的感受",试图借此让学生触摸情感的温度。然而,缺失的是对文本的研读,对字眼、词眼的探究,泛泛的朗读只会让我们的语言课堂教学苍白无力。我想,李老师的此次教材处理方式值得我们学习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