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热点讨论

[复制链接]
5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十二种现象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 薛连宝 刘春双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

一、表面自主

这是某教师执教《放弃射门》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生: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作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再看教师在执教《早操》中的一个片断:

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

生纷纷争抢“苹果”(共十个要识的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坐位上)

师:老师帮你们贴到黑板上。(学生够不着)

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

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

生:贴在下边好!

生:贴在题目旁边。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教师把字贴在了小露珠、小鸟、小蜜蜂板画中间,形成环形板书)

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板贴的位置实质上是教师的板书设计,学生“抢摘”后,仅仅和同学们一起齐读了一遍,这种看似活跃的“自主学习”对大多数学生来说,纯属无效劳动,因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不过是随意“抢摘”而已,匆匆忙忙之间又有多少思考与选择的时间?况且“抢摘”后的支配权还不是在教师手里?

学生自主原则的实质在于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有足够的空间思考,有较多的机会实践。惟此,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才是有价值的。目前的语文课堂中,有两种现象比较突出:一是学生整堂课都在教师组织的活动中

“忙碌”,交流、汇报、表演、操作、检查,很难看到学生静静地进行个体思考,“他主”迹象明显;二是有的课堂教师淡化出场,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在没有充分引导虚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学生“想读哪一段就读哪一段”,“想和谁交流就和谁交流”,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而教师又不能及时发挥主导作用,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表面上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任之自流。因此,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二、无效合作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三、随意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的尝试、体验、实践,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升华认识,学会学习。小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文本的深层含义进行开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阅读活动。语文的探究学习不同于科学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讲究科学性,随意探究只会浪费时间。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草船借箭》时的一个片断:

师:同学们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刚才又自由读了课文。请同学们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主要讲了诸葛亮运用计谋,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事。

生:周瑜想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办法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草船借箭,击破了周瑜的阴谋。

师:读了课文后,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什么?

生:周瑜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这对他们联合抗曹有好处吗?

生: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要陷害他,为什么还要去借箭呢?

生:鲁肃为什么会听诸葛亮的安排?

生:诸葛亮为什么要向曹操去借箭?还那么有把握?(学生一共提了不下20个问题)

师:同学们的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老师觉得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是怎样认识文中的这些人物,把握了人物的特点,问题也自然解决了。大家有兴趣来研究这些人物吗?

生:有!

师:文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来读书研究,注意抓出他的特点。(学生进入探究性阅读活动。七分钟后,展开读书交流。交流中,学生对人物的分析还有一定的见地,但对事件的理解比较分散。)

在这个片断中,教师明确了学生读书质疑的重要意义,且能对学生的读书质疑进行梳理,但没有根据文本所要体现的内涵价值来恰当归纳、提升学生的问题,而是将学生引导到教师事先设定的探究人物的特点上来。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人物的特点也是在具体的情节中体现的,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问题引导调整,以“诸葛亮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这个问题统领全文,贯穿整个读书探究活动,学习的目标将更加明确,文本价值也会有效体现。另外,学生各自探究的问题过于分散,在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成果时,必然导致各自为政的局面,如研究曹操的同学关注的是曹操的特点,而对其他人物的认识只能听听而已,因为自己没有探究的基础,对其他同学的探究成果就不能辩证地分析,更谈不上发表个性化意见了。适时抓住学生的阅读发现,积极创设适于研讨的氛围,引导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前提与关键环节。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防止以下几种倾向:一是惟探究式学习,排斥接受性学习。整堂课事事探究J时探究,既没有效率,也没有必要。二是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有的教师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但脚踩西瓜皮,“探”到哪里算哪里,最终不仅问题没有解决,连方向也模糊了,这样的探究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有何益处?三是不重课内重课外。由于探究性学习要花更多的教学时间,为了赶教学进度,有些教师就将探究活动由“课内为主”改为“课外为主”,进行“双轨运行”。这种做法初衷很好,结果却常常加重了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效果很差。

四、曲解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引进了“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相互对话的过程。而实践中,部分教师对“对话”的内涵理解不透,认识肤浅,甚至歪曲。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会《快乐的小公鸡》的一个片断:

师:小公鸡遇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生:怎样才能快乐。

师:小公鸡的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

师:他是怎样解决的呢?

生:他去问别人,问了老牛、青蛙、小蜜蜂……

师:他们都是怎么跟小公鸡说的呢?(学生分别把老牛、青蛙、小蜜蜂等说的话读了一遍)

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公鸡?

生:他爱动脑筋,他有了问题就去问别人。

生:是一只很虚心的小公鸡,最后接受了爸爸的意见,帮人们做事了。

师:小朋友们觉得怎样才能快乐呢?(很多孩子谈了自己的看法)

师:我们一起来表演这个故事好不好?(学生马上进入角色表演)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盲目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在参与式讨论时,执教老师谈了自己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

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又如,有位教师执教《看花灯》一课,教师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元宵节录像、动手画花灯。折纸花灯、展示与介绍花灯,忽视了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要求,忽视了学科特点。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5:00 | 只看该作者
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可细分为两类:一是教学对话,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二是阅读对话,学生与课文作者之间的沟通对话。对话的实质是在平等的氛围中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上述片段中貌似平等的对话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对话还有不少距离:一是话语霸权严重,对话机会不等。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一部分学生沦为对话的奴隶,师生的对话成了“课堂上的孤独行为”。二是注重发表和说话,忽视倾听和交流。学生间不能够有效地通过对话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也难以及时抓住对话中闪现的教学契机。三是不重读书,只重对话。往往学生只读了一两遍书教师就展开议论、组织交流,导致对话的质量不高。四是对话到底,方式单一。整堂课一个讨论接一个讨论,一个交流接一个交流,学生个体阅读、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太少,特别是学生的默读、静思、写作时间多被挤掉,最终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五、盲目综合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开展综合性学习。这对于彻底改变过去课程门类过多、界限分明、割裂联系的弊端是大有裨益的。但教学中盲目追求综合,把握不好“度”,也极易走向极端。

有位教师在执教《春天的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

第一步,读课文识字。第二步,多媒体播放春天自然风光的录像。第三步,进行自主学习,喜欢诵读的同学练习诵读课文,老师提供配乐曲子;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春天的图画;喜欢音乐的同学可编舞蹈表现春天,还可选择歌唱春天的歌等等。第四步,组织交流展示。第五步,读古诗《春晓》第六步,合唱《春天在哪里》整节课学生又唱又跳,台上台下蹿动。在参与式讨论时,执教老师谈了自己进行教学目标与方法综合的设想,好评甚多。

这节课如果是综合活动课,很多地方是非常成功的。但这是一节语文课,整节课虚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与咏涵,放弃了语言文字的感悟和积累,只在形式上追求花样多,把语文课变成了联欢会。又如,有位教师执教《看花灯》一课,教师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看元宵节录像、动手画花灯。折纸花灯、展示与介绍花灯,忽视了语文学科所要达到的语言文字的标准和要求,忽视了学科特点。

语文本位的现象要改变,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是任何时期都不容忘却的。语文课姓“语”,不姓“杂”与“繁”,语文课不能上成手工课、自然课、音乐课、活动课,更不能上成拼盘课。语文综合性学习时,不管我们的学习活动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种方式、利用哪些手段,其归宿在于为语文服务,为积累语言、积淀语感服务,为着实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服务,为多角度地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语文的综合性绝不是各门学科的整合学习,也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一些其他学科的任务,让语文课替其他学科分担目标。我们提倡,语文课应该用语文手段完成各种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

六、无度开放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总结全文时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吸管喝水多方便。

生: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

这种开放已经走入了误区。开放性的思维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一篇课文有公认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材料,坚持这一点,在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很有必要。如果教师在肯定文本“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价值取向的同时,再让孩子发散思维,如让孩子说说“乌鸦要喝水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效果会好得多。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健康情趣、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体验母语的优美和运用母语的实践。

七、泛化体验

感悟和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出现的两个概念,也是语文教师使用极多的两个词语。然而在什么前提下、在什么时候、怎样让学生感悟与体验,很多老师缺少细致的研究和设计,在实践操作上极易走向形式化与简单化。

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学生自由读课文,刚粗粗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通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学生读课文时,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成为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感悟与体验的主要手段。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与体验。

我们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追求读书中的“真情实感”和有见解的感悟与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读书与思考,即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时下,教师似乎不太愿意提及“阅读理解、分析概括”,更愿意谈论“自读会悟。个体体验”,殊不知,读书理解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否则,学生的感悟与体验只不过是言不及义的空话,或是人云亦云的套话,或是肤浅片面的白话,缺失了悟性、个性、灵性,也谈不上语言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没有重点、面面俱到的处处体验也是不足取的。文本的价值总是有些共性的、传统的、经典的东西,为人类所共有,如小说中的重点人物、精彩情节、主要事件,需要老师用教学机智引导学生感受与分享。读了一句话就要说说体验,读了一段话就要谈谈感悟,势必导致泛滥与流于形式,给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再者,课文中存在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景、意境和情愫,这是语文特有的性质,又何必那么多“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你还想说点什么”“你的心情怎样”呢?有了感悟为什么一定要说出来?

八、纵容个性

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一大进步。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采取的张扬个性的策略总感到有些不尽人意。一位教师执教《我家住在大海边》时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小朋友们大多去海边玩过,还有的小朋友的家乡就在大海边。学了课文后,你觉得家住大海边怎么样?

生:很快乐,很幸福,可以打鱼,还可以听故事。

生:这里的环境很好,天蓝蓝,海蓝蓝,多美呀!(后面几个孩子的意思大体也是这样)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呢?

生:家住海边很潮湿。

生:经常去赶海挺有意思。

生:大海退潮后海滩上留下许多脏东西。

生:在海滩上晒鱼时,沙滩可热了。(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什么在海边住有危险,什么海水很咸,什么海边的土壤不易长庄稼,什么渔民的生活很辛苦,什么渔民的养殖场还经常有人去偷东西……老师表扬了孩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大胆地说,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这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难道没有矛盾吗?

对于学生个性的纵容还表现在:教学中片面追求个性化教育,忽视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的教师认为,给学生提出学习要求或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提出要求是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结果在一些一年级的课堂上,学生连看书、写字、执笔的基本姿势都不正确,既影响了学习质量,又影响了身心健康。个别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很不理想,影响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还有的教师对于学生发言中的明显错误不及时给予指出,这对于正处在懵懂时期的儿童的成长是不利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的个性,应是健康的、积极的个性,应是体现人类优秀的文化传统、高尚的道德规范。先进的思想导向、科学的思维方式、文明的生活习惯的个性。

九、淡化整体

语文教学中由于对学生个性的过分张扬乃至纵容,影响到了语文教学方法论的领域。语文学习强调“语文教育的整体观”,在教学中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必须经历“整体──部分──整体”,这也是认识论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学强调感悟与体验,而引导学生感悟体验最重要的也是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听课中,笔者发现教师对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有所忽视。才初读了一遍课文,教师就让学生说说喜欢哪一句、哪一段,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结果,学生所说的只是些枝枝节节、琐琐碎碎的东西,所提的问题比较肤浅,对主要内容的感知也比较片面。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让学生找喜欢的地方,选择喜爱的句段、喜爱的内容来读,这照顾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但对于培养学生提纲挈领地获取主要信息的能力是不利的。学习不能凭自己的好恶和兴趣,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与艰苦努力,如果孩子的读书所得只是来源于“喜欢读”的内容,“不喜欢”读的就可以不读,那么长期下来,这种不完整、不系列的阅读就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上的缺陷。

我们认为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在欣赏品评的读书中,为突出某一重点,围绕某一目的,适当选读是可取的、有益的。不把握整体,直接割裂文章的选读是有害的。有的教师喜欢用大屏幕出示重点句子,或在某些段落着重标出重点语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诵读。试想,脱离大的语言环境和内容情景的词句、语段还会有多大魅力?教学中对于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感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至少要以整段文字呈现,且要加强前后内容的联系,对于关键词语的理解与感悟更是要在师生创设的大的文本背景下、氛围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其用意也不难理解了。

十、脱离文本

教学中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要防止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例如,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在学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出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题为“你更喜欢谁”的辩论。“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精神”遭否定,“花生派”甚是尴尬。整节课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可惜得到的是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的价值内涵把握不准,其实《落花生》一文的本意并没有否认桃子、石榴的价值,只是赞扬落花生更朴实、更有用,借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踏踏实实,为社会做贡献。语文教师如果脱离课文这一价值取向,一味追求教学中的“新意”,结果只会误导学生,人文熏陶更无从谈起。

否定“课本中心”是对的,但文本依然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我们要警惕忽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而过多过早补充内容,或过多地进行非语文活动。有的课教师没有挖掘教材所蕴含的价值取向,没有很好地理解与应用文本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却抛开文本任意拓展延伸;有的课学生连课文中的句子还没有读熟,课文的内容还没有很好理解,教师又是补充课外读物,又是让学生搜集交流有关的课外知识;有的课,放着好好的课文不读,整天让学生看着多媒体资料讨论、交流。凡此种种,都是没有很好地发挥课文这个“例子”的作用,长此以往,语文教学的基础就会动摇。

十一、误解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段话里的“语文实践”应该至少有这样几层意思:一是表明了语文的性质;二是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着力点;三是强调了语文教学实施的途径与方式。可是很多老师一谈“语文实践”,就是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到社会、自然、生活中开发利用大千世界的学习资源,去开展带有“语文性”的活动,就是让学生直接体验生活。直接参加社会实践、亲历过程。对照课标对“语文实践”含意的解释,显然这种认识有失偏颇。

那么,语文实践内涵的核心是什么?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是最基本的语言文字实践──在识字中学会识字,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习作中学会习作,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口语交际。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实践的主渠道仍在课堂上一在课堂上让学生朗朗地读书,默默地静思,无拘无束地对话,认认真真地作文。语文老师要在课堂上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通过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积累、表达、体验等一系列语文心理操练,全面提高语文修养。一句话,学生自主的听说读写活动是更重要。更经常、更核心的语文实践活动。除此以外的所谓

“语文实践”,可能是音乐美术活动,可能是社会实践活动,可能是综合实践活动,也有可能是教育考察活动,其实都不是真正的语文实践活动。

十二、消弱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句话明确地告诉我们,语文是一个人学习、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为一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做奠基的。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失去这个根本,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就没了生长点。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可就是不写字,不读书,基本的识字任务没完成,短短的课文读不熟,这样的课怎么看也不是好的语文课。如果语文课上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他的一切活动都将成会空中楼阁。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教师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课改”并非另起炉灶



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周美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自2001年秋在全国各实验区开始运作至今,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当我们冷静地思考一些课堂现象,不难看到“热闹”背后透视出来的放任、随意与“急功近利”,笔者认为,这是“课改”中语文教学的误区,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语文教学将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语言形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个性体验,而任其自然)。长此以往,语文学习质量令人忧虑。以下列举几种误区现象及由此而引发的思考。

误区现象一:喧宾夺主──重“创新”,轻基础。

如《麻雀》第一课时教学片断:

(学生浏览了一遍课文,分组议了议课文写了件什么事,约用六分钟)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讨论得很热烈。(言过其实)

课文写的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可那么惊心动魄,这是爱与情的充分体现,是进与退、生与死的抉择。你们在读课文时,在讨论时,有没有自己的新见解?(课文还没读通,哪来的新见解)

生甲:母爱的力量太伟大了!

生乙:猎狗后退了,那是被伟大的母爱感动的。(人云亦云)

生丙:我认为猎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母爱”,因为它不知道这个扎煞起羽毛的东西是个怎样的怪物,害怕斗不过它,所以后退了。(显然偏离了课文价值)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我们再继续想象,假如你是猎狗,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假设不合适,会导致学习目标的“滑道”)

理性思考:语文教育要注意处理好“加强基础”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知识、能力、思维发展之间既是一种动态的立体关系,也是层进关系。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扎实基础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思维;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形成能力。简言之,基础是前提。

小学教育是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因此语文教育首先要恪守本分。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本分?笔者认为,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无法脱离人文性、思想性是不待言的,但如果因为近些年来把语文课教成“纯语文知识课”,破坏了“人文性”,而反过来以“人文性”(强调个性张扬,强调思维创新)取代“工具性”,这是“误策”!叶圣陶先生曾说:“我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少不了它。”二位教育家的这几句话,在强调“工具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的同时,也暗示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能传承文化、交流思想的工具,人文思想蕴含其中。

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是语文教育的关键。在课堂中,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寓于语言文字学习之中,或者说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理解,这就是语文学习的“主”。

误区现象二:顾此失彼──为凸现“主体”,隐去“主导”。

诚然,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决定了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本的新理念。主体──主人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是什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显然,教学重心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正是由于教学重心的转移,使还没来得及真正领悟“主体”与“主导”二者间关系实质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急于“照葫芦画起瓢”来:该讲的不敢讲,怕担“越俎代庖”之嫌;明知有错不予匡正,怕染上“不尊重学生”之名,尤其在答案多元。思维多向的语文课上,教师的“中庸之道”尤其突出:“你很会动脑,见解独特。”“你说得有道理!”“你的理解虽然不够恰当,但你敢说,值得表扬!”……见解怎么独特,这独特之见是否“空穴来风”?为什么只是有道理,理在何处?怎么不够恰当,正确的知识是什么?这些过去被很看重的东西都被含糊其辞,被哼哼哈哈的评价所掩盖。

理性思考:在重视学生自己的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教师自己这个主体必须发挥作用,即“主导”作用。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相信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的确是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获取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以前那种一言堂的“师霸”行为和围着老师的问题转的“服从式”学风,确实偏离了“人本”,阻碍了“主体”的发展。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排除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未知处)、恰当的引导(经启发,可自解未知处)、正确的指导(需勘误纠偏处),否则,如果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不加明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给予纠正,学生就会误解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这岂不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教师如何发挥好主导作用呢?著名特级教师袁瑢老师几十年的教学实践警示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当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处理直气壮地讲,尤其是学生的未知领域。

误区现象三:“青”、“蓝”不分──“探究性学习”即“分组讨论”。

下面是《月光曲》第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板书课题后)《月光曲》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请大家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将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生读课文)

师:请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生问题很多,有词义方面的,有句子方面的)

师:“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月光曲的”?(这是教师一开课就提出的问题)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完后,小组内探讨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理性思考:青取之于蓝,但与“蓝”有别;“探究性学习”离不开小组合作,但并非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探究性学习”。

读过《月光曲》这篇课文的人都知道,教师交给学生的那个问题,根本无需脱离文本去做什么“探讨”,只要认真读几遍课文,就能明白。且不说教师这种无“探讨”价值的指令剥夺了学生好好读书的权利,也不说在此处安排该活动合不合时机,仅就完成这一学习任务(弄清“贝多芬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月光曲》的”)来说,显然,教师是将“分组交流”与“探究性学习”混为一谈了。

诚然,在课内进行“探究性阅读活动”,有时需要“小组合作”,以借助集体的智慧,对某一需要深入进去的学习内容迸行理性思考,以达到更准确地把握某一事物形象,更好地走进语言文字里去接受情感教育,体悟生活的真、善、美。但它决不等同于一般学习交流。如学习《月光曲》这一课,真正值得去探究的问题不是“贝多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月光曲》”的,而是“贝多芬为什么能创作出这一传世之作”。而这个问题的产生必须是在读懂了课文内容(某一部分或全篇)的基础上。像这样有深度的问题,既然是在读懂了课文之后方可产生,那么,探究性学习活动在一堂课内不可能安排得很多。由此,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高智商的劳动,尽管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如“对某一学习方法的探究”,“对某一问题进行争论”的探究,“为了加深对某一学习内容的理解进行深入思考式的探究”。但,我们有必要与一般的学习交流活动区别开来,这才能保证“探究性学习”的质量。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要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学生的心智水平确定教学方法,使课堂呈现出多样化的学习格局:除“接受性”学习活动外,多采用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等学习方式,以达到活化课堂、活跃学生思维之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孩子的眼睛



厦门教育学院 韵小丽



语文,承载着人类文明的精华,美妙的故事、精湛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广阔的视野构成了该学科独特的人文气息与强烈的吸引力,但正在接受教育的孩子并不这么想,语文在他们的眼睛里是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正在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以前改革的目的更多的是对学科体系自我的完善,以往的教学对人的关注是比较疏忽的,缺乏对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过程、接受知识的年龄心理特征、学习情感的关注。是学体本位的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是按照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而不是按照学习者的需求。我们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是从成人的角度、从教学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制定方案,我们是否可以听听孩子的声音,从孩子的眼睛看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丁丁手记是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的随笔,窥一斑以见全豹,从孩子的点滴感受中搜寻孩子的需求。

丁丁手记(之一)语文课像魔镜

每个学期初,我领到新课本的时候,都很高兴。特别是语文课本,我恨不能一口气把那些课文都看一遍,它们有的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的带我去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读课文很有意思。这个学期我正好上第九册,第九册里有好几篇有意思的课文,我读了好几遍,《卢沟桥的狮子》我就读了好几遍,看着书上的插图,我一遍又一遍想象那些大的、小的、长吼的、低头的、玩耍的狮子,我想起在动物园看见的猴子,他们也是各种各样,不过他们是活生生的动物,而这些狮子却是石刻的。我要是能亲眼看看、摸摸该有多好。《可爱的草塘》更是令人神往,翠绿的草地,那么好玩儿的捉鱼、打野鸡、打野狍子的游戏。我真的想去那个地方玩,春天、夏天、冬天都去一次。还有好多课文我也喜欢。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有意思的课文,一到老师讲解的时候就特别没劲,每一课都是一些词语、分段,回答课后的问题,抄写课文。《卢沟桥的狮子》第二段我抄了不下五遍,第一遍我还能想到狮子们的模样;第二遍我就只看到一个又一个的字和词;第三遍我讨厌写《卢沟桥的狮子》的人,干嘛要写这么多的狮子,害得我抄写这么多字;第四遍我真想把那些狮子都抠掉,省得我看见它们就生气。我还得抄第五遍,我都快烦死了。《可爱的草塘》再也不可爱了,原来它也不过是一堆词语、一堆问题。为什么语文课像魔镜,再有意思的东西被它一照,就剩下可恶的、干巴巴的骨头,狮子没了、草塘不可爱了。我想不通。

我讨厌语文课,我不想让它破坏我读书的快乐,谁有一个好办法,能告诉我吗?

丁丁手记(之二)老师:今天我不想写作文

今天学校开运动会,一年也就这一次。天气这么好,不冷也不热,前几天天一直是阴沉沉的,好像老师生气时的脸,今天却突然放晴了,露出了笑脸,蓝蓝的天没有一丝的云。老师,你为什么不也露出笑脸。

昨天放学的时候,你就布置我们要写现场作文,今天更阴着脸(我的感觉)要我们中午写一篇作文,同学们一片唉、唉声,你没听到吗?

如果没有作文,运动会的这天该是多么快乐,不用坐在教室上课,自由自在地跑一跑、跳一跳,给同学们加加油,和别的班拼一拼。可惜呀,作文把这些都变的没味道了,想起作文,所有的玩儿的都被罩在作文的小筐里,不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老师,我不写作文行吗?让我们好好玩儿一下,等运动会开完了,我们再写。有意思的事情,过后也会记得,没兴趣的东西,现场写也没劲。老师,我还想问你,你没布置的作业我想做可以吗?你布置的作业,我觉得没必要做,我可以不做吗?比如今天的作文,比如每天抄写的课文?

老师,给我们一点信任行吗?

丁丁手记(之三)两篇周记的命运

我们每周都要写周记,老师要求记录一周发生的一件事。下面是我的一篇周记。

《劳动可耻吗?》

从小到大,爸爸妈妈都教育我劳动最光荣,因为我们吃的穿的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上了学,老师也教导我们,劳动最光荣,因此劳动在我的心目中非常神圣的。但是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对劳动发生了怀疑,劳动可耻吗?

今天早上我上学迟了一会儿,被老师“罚扫”,我顶着同学们讥笑的目光扫地,扫地是一种劳动,扫地成了惩罚我的手段,让我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罚扫”也让本该值日的同学失去了劳动的机会,他们还很高兴。劳动可耻吗?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想。

老师言传“劳动最光荣”,身教的时候却让我感到劳动是可耻的,我觉得老师在“罚扫”的同时,亵渎了劳动,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不应该是惩罚人的手段。

星期一,我把周记交给老师,老师却黑着脸让我把它撕了,重写。我真的很伤心,但我是个小孩。我只能重写。下面是我重写的周记:

《不抓老鼠的猫》

一只叫咪咪的小猫为了练习抓住老鼠,整天练习跑、跳、扑、逮。练得四条腿发软,身子挺累的。一天咪咪在动物广场听到一则香料诱鼠的报道,高兴得心花怒放。

咪咪到处收集香料,那香味可好闻了,只要撒一点,就可以飘得满街满院。老鼠们闻到诱惑力极强的香味儿,情不自禁地走出洞,都被咪咪吃掉了。

从此以后,咪咪一肚子饿,就撒一点香料,老鼠们傻乎乎地跟着香味走,结果就给咪咪逮住了。

可最近一连三天,都不见老鼠的影子。原来鼠王下了命令:不准儿孙们出去。

咪咪五六天没有吃东西,饿晕了。

当主人救醒它时,咪咪才知道自己不该丢掉老祖宗的捕鼠法。

老师给我的这篇周记打“优”。

第一篇我很用心写,是我的感受和看法。第二篇我是为了老师的检查,所以写一些想象的东西,这样比较安全,不会被老师罚。这周我该写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2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丁丁手记(之四)复习的烦恼

每个学期期末都要复习,体育、音乐、美术等科目都让位了,整天就上语文、数学、英语,真烦人。语文复习尤其烦,我们每天都要做各种各样的复习卷,看拼音写词语(整整一大张,足足有200个词语);生字组词(几乎全册的生字都要组词);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词语造句;给词语排顺序;阅读短文,写出段义;给短文加标点;每天抄写课文;抄写已经做过的练习册的题。上课时做题,回家后做题。

一个学期的语文学的就是这一堆烦琐的词语、句子排列的各种各样的试题,我搞不懂,是不是会做这些题,语文就好,做错了,就没学好。我从上二年级开始就给学过的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现在五年级了,还在给词语找近义词、反义词,有些词语是很难找的,比如“摆弄”的反义词,“清清楚楚”的近义词等等。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给词语找近、反义词,难道读文章的时候看到“感激”要想到“感谢”,但如果你把句子中的词语换成近义词,常常会感觉用词不当。写文章的时候要想到一个词的反义?我不知道,老师只是让我们找出来,好像学语文就要这样,有没有用并不重要。

语文究竟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用了很多时间,就是为了这些词语、句子、段义加起来就是语文?语文也太没意思了,难怪好多同学不喜欢。

孩子的眼睛里,语文、语文课并不可爱、可亲、可近;人文性如此强的学科变的如此枯燥、乏味,是我们教育的失败。当然,一个孩子的感受不足以说明问题,笔者曾在一所小学作了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四、五年级各选一个班,随机各抽取10人,其中不喜欢语文的13人占65%,原因有“没意思”、“老抄词语、课文,很烦”、“教材老套,不感兴趣”、“不喜欢语文老师”、“不想写作文,没东西可写”……;3人不太喜欢,除上述原因外,还有“觉得学了没用”;4人较喜欢,原因有“喜欢语文老师”、“有的课文很有意思,比如《雪猴》”、“读课文可以增长知识”、“喜欢回答问题时,被老师表扬”……。应该说抽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语文学科不太吸引人在意料之中,但不喜欢语文人数之众出乎意料;语文学科的教材、教学需改进的地方很多在意料之中,但孩子们不喜欢语文的原因,语文之外的因素之多出乎意料。总而言之,孩子们眼中的语文缺乏生机、灵性、激情,学生缺少学习过程中的愉悦感,缺少自己品味、判断、智力增进带来的快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孩子们经常面带难色地“吞咽”未加“咀嚼”的知识。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体会孩子的渴求:

让小鸟自在飞翔、小狮子自由玩耍

阅读以阅读的目的和形式不同,分为理解性阅读、积累性阅读、鉴赏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等。小学生的阅读主要以积累与理解为主。不论成人与孩子在阅读时,都会感受阅读过程带来的愉悦和乐趣,通过观察语言现象,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体验语言文字的情感。人们在阅读时依托语言文字的形象,加入自我的经验认识和想象,唤起活生生的形象,文章内在的完整、灵动,其间蕴涵的人类文化的精华、人文价值会给阅读者美好的感受。

但非常遗憾的是,我们的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常常以讲读的形式肢解原文,以帮助学生理解为借口,设置了许多琐碎的教学环节,有人戏称为“一本教材一支笔,先分段落后释义,中心思想字、词、句,学生不辨东和西”。在丁丁手记中我们也看到丁丁的烦恼,本来非常可爱的石狮子,在老师一次次简单、重复的讲解与作业要求下,变的面目可憎,我们的阅读教学不仅没有帮助孩子进一步体会、领略课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意境美,反而损害了文章内在的灵动和学生在阅读时的个人体验。一篇完整的美文,在老师的讲解下,演变成许多问题、一些生词、语句、段落篇章,孩子们每人手上都有一本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在这本练习册里,一篇课文就是从词语到句子、分段训练的习题,孩子们学完一课、一个单元都要做一些这样的题来检验学习效果。似乎课文的作用就是为了抽象出这些习题(呜呼,本末倒置)。孩子们学习的语文更多的是失去丰富情感、内涵,失却语言凭借的抽象知识。过分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征,前几年过分强调语言文字训练的观点是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流失的根本原因,我想也是学生对语文课厌倦的根本原因。

我曾带一盘特级教师支玉恒教学《太阳》一课的录像带回家(《太阳》是四年级下学期第八册的一篇科学小论文),当时正在上二年级的儿子看得津津有味,一口气看完了两节录像课,之后还要求我把《太阳》一文找出来给他看。问他,“你为什么喜欢?”他说:“真有意思,他们上课真自由。”甚至嫉妒地说:“他们为什么有这样的老师?”孩子们之所以喜欢支玉恒老师的课,有一点很重要,支老师的课堂给孩子愉悦感:获得老师尊重的愉悦;积极思维之后获得知识的愉悦;有所感悟和思考之后获得思想启迪的愉悦。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获得如沐春风的审美乐趣。儿子上四年级的时候,特别期待上《太阳》一课,等到上完了,却大失所望,“真没意思”是他全部的感受,而《太阳》也再不是他喜爱的课文。“语文是一只可爱的小鸟,可老师的手里却拿着解剖刀”。

一位语言教育家说:“语言不仅仅是人际交往的工具,而且是人的生命中最美丽的花朵,培养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就是培养人本身。”

望着孩子的眼睛,纯真而无暇,让语文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享受阅读的乐趣,让他们做一个热爱人类文明的人,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在学习和阅读中提高,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人生最初的成功体验。

我可以选择吗

选择权是人的基本人权之一,对此可能很少有异议。但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方式有选择权吗?新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应该说,从新大纲到课程标准,都以“标准”的形式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意味着学生有选择权。但在教学实际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是被“文本”地承认,即学校和教师抽象地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际上把学生置于从属地位。比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处于绝对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无条件完成,教师有对学生和学习效果最终评价的权利。这种理论上的肯定与实践中的否定的,令施教者和受教者茫然不知所措。丁丁手记中提到对简单抄写的作业的反感、对写应景作文的无奈、对复习时的烦琐习题的厌恶,孩子只能被动地应付老师的要求,在这种应付之下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孩子应该享有选择权,特别是学习方式的选择权。比如,他们有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寻求答案的权利;有对教材和生活现象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有对已掌握的知识提高运用的权利(从而也获得对教师简单的数量累加的作业抵制的权利);他们可以对学习材料、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做出选择。由于接受基础教育的孩子还是未成年人,心智尚未发育完全,选择权的赋予方式、选择的范围还是需要引导的,但引导不等于代替。

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和能力,感受知识形成过程、习得方法,而且潜移默化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孩子对于学习选择权的渴求,也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渴求。

信任孩子,让他们在受尊重的氛围中学习、生活,让他们享有自己的权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最新主题

GMT+8, 2024-11-24 00:44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中小学教育网 X3.2

© 2013-2016 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